维生素E毕业论文_第1页
维生素E毕业论文_第2页
维生素E毕业论文_第3页
维生素E毕业论文_第4页
维生素E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维生素E毕业论文 维生素E毕业论文摘要本文研究了以偏三甲苯(TMB)为初始原料,在绿色无污染的氧化剂双氧 水的氧化作用下,采用简单工艺,一步合成维生素 E 的重要中间体 2,3,5-三 甲基苯醌(TMBQ)的工艺过程。考察了多种固体催化剂对氧化反应的催化性 能,结果表明:活性 Al2O3 对氧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通过均匀设计法探索了以活性 Al2O3 为催化剂氧化 TMB 合成 TMBQ 的工艺 条件,在最优条件:催化剂活性 Al2O3 与 TMB 的质量比 0.67:1,醋酸与 TMB 的体积比 8:1,双氧水与 TMB 的质量比 3:1,电热套加热至回流温度,连续 搅拌反应 3h 后

2、所得 TMB 的转化率为 69.4%,TMBQ 选择性为 50.3%,TMBQ 产率 为 34.9%。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反应时间、氧化 剂用量、催化剂粒度及搅拌转速等因素对氧化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法探索了以树脂为催化剂氧化 TMB 合成 TMBQ 的工艺条件, 在较优工艺条件:树脂与 TMB 的质量比 0.1:1,醋酸与 TMB 的体积比 6.67:1,双氧水与 TMB 的体积比 4.17:1,双氧水滴加并在搅拌状态下反应 4h, 可得到 TMBQ 收率为 33.1%。通过吡啶-TPD 和比表面的测定,考察了固体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并结合 TMB-TPD 及实验数据对

3、氧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 孔结构及其对 TMB 的吸附作用是影响反应的关键关键词:偏三甲苯;三甲基苯醌;活性 Al2O3;双氧水;氧化因素,另外催化剂表面的 酸量对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关键词:偏三甲苯;三甲基苯醌;活性 Al2O3;双氧水;氧化前言2,3.5-三甲基苯醌(TMBQ)又名 2,5环己二烯2,3,5三甲基1,4二酮, 其可被还原为 2,3,5三甲基氢醌(TMHQ)。TMHQ 和异植物醇反应可得到维生素 E。由 于维生素 E 在医疗、食品、饲料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世界范围内的维生素 E 产品持续走 俏,特别是欧美市场上更是供不应求、价格坚挺。用于生产维生素 E 的

4、 TMHQ 需求量也将 随之增加。国内工业合成 2,3,5-三甲基氢醌主要采用两种工艺,一种是采用偏三甲苯路线,由 偏三甲苯经磺化硝化还原氧化,再次还原制得 TMHQ;另一种则以间甲酚为原料,在催化 剂作用下和甲醇反应生成 2,3,6三甲基苯酚,进而氧化生成 2,3,5-三甲基苯醌,最 后还原而得到 TMHQ。前者,工艺路线复杂,环境污染严重;后者工艺流程相对较短,污 染较小,但原料价格较昂贵,大部分依靠进口。直接氧化法合成 TMHQ 的工艺通常分为两个步骤,先用氧化体系将 TMB 直接氧化为三甲 基苯醌(TMBQ),再经加氢还原得到 TMHQ。该工艺步骤少,反应条件简单,且因为第二步 加氢还

5、原反应已经成熟,若氧化反应能实现,则能进一步提高工艺水平,并有较好的经济 效益。陈红等在这方面进行过探试,用醋酸-过氧化氢-硫酸的氧化体系由 TMB 一步氧化法 制 TMBQ 的新工艺进行了探索,在最优条件下得到 TMB 转化率为 47.3%,TMBQ 相对于已转 化的 TMB 的产率(即选择性)为 53.0%。由于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用有一定的困难。本文以绿色工艺为着眼点,探索以固体酸等为催化剂的 TMB 一步氧化法制取 TMBQ 的 工艺过程和工艺条件,为该工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多优点,如沸点高、热稳定好,因此特别适应于需要加热保存的食品如方便面、人造奶油、奶粉等。尤其是 VE 与卵磷

6、酯配制成的抗氧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氧 化作用,而且对人体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可用于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毒副 作用的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没食子酸酯(PG) 等化学抗氧剂趋。VE 更适合生产各种功能保健强化食品,特别是用作婴幼儿、 孕妇食品营养强化剂,因为它能补充脱脂奶粉及谷类食品加工中损失的 VE 成份。饲料工业VE 作为饲料添加剂,既是一种抗氧化剂,又是畜禽生长必需的生物催化剂, 在畜禽免疫、疾病防治、改善肉质、增加畜禽的繁殖或产蛋率等方面起到重要的 作用。目前 VE 是配合饲料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自 80 年代以来动物饲料添 加剂是合成 VE

7、 的主要用途之一,其用量占合成 VE 的产量的 50%左右。其它方面VE 可作为食品工业用塑料薄膜制品的抗氧化剂。VE 添加到感光材料中,能提 高材料的应用性能。将 VE 作为橡胶助剂加入橡胶中,能减少橡胶加工中产生的 致癌亚硝胺,而且对胶料的硫化特性无不良影响。另外 VE 还有许多新用途正在 开发之中。目录1.1 维生素 E 简介71.2 维生素 E 的市场前景71.3 维生素 E 的应用71.3.1 医药工业71.3.2 食品工业81.3.3 饲料工业81.3.4 化妆品81.3.5 其它方面814 VE 的生产现状8异植物醇生产现状9三甲基氢醌及合成现状9均三甲酚法10均三甲酚法1116

8、TMB 的利用13偏三甲苯氧化可制得偏酐13偏三甲苯的氧化反应研究进展14偏三甲苯氧化可制得偏酐17结论23致谢11.1 维生素 E 简介维生素 E(简称 VE)是一种常用的药品兼营养保健品,在其他领域也有着重 要的用途。商品 VE 可分为天然 VE 和合成 VE 两类,目前合成 VE 占全球总商品量 的 80以上。VE 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用途广泛、产销量极大的主要维生素品种, 同维生素 C(VC)、维生素 A(VA)一起成为维生素系列的三大支柱产品。1.2 维生素 E 的市场前景VE 自 1922 年被发现以来,一直是西方国家研究的热点,新的应用领域不断 被发现。因其具有耐热性,在较高的温度下

9、仍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而且耐紫外 线、耐放射性较强,用途十分广阔。1.3 维生素 E 的应用1.3.1 医药工业近年来人们对 VE 的医用功能和作用研究进展非常迅速,VE 作为细胞内抗氧 剂,能抑制在各种细胞和器官内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特别能够保护细胞膜,使 之免受不饱和酯类化合物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的侵袭。研究表明,人体缺乏 VE 会直接影响生殖、肌肉、循环、骨骼和神经等系统的正常功能。VE 能够减轻各 种毒素对人体的侵害,可以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血栓、习惯性流产、不孕症、 内分泌机能衰退、肌肉萎缩、贫血、肝病、癌症等许多疾病7-13。医药对 VE 需求 量近年来增长较快。1.3.2 食品工

10、业VE 添加到食品中可以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作为食品抗氧化剂,VE 具有很多优点,如沸点高、热稳定好,因此特别适应于需要加热保存的食品如方便面、人造奶油、奶粉等。尤其是 VE 与卵磷酯配制成的抗氧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氧 化作用,而且对人体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可用于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毒副 作用的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没食子酸酯(PG) 等化学抗氧剂趋。VE 更适合生产各种功能保健强化食品,特别是用作婴幼儿、 孕妇食品营养强化剂,因为它能补充脱脂奶粉及谷类食品加工中损失的 VE 成份。1.3.3 饲料工业VE 作为饲料添加剂,既是一种抗氧化剂,又是畜禽

11、生长必需的生物催化剂, 在畜禽免疫、疾病防治、改善肉质、增加畜禽的繁殖或产蛋率等方面起到重要的 作用。目前 VE 是配合饲料中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自 80 年代以来动物饲料添 加剂是合成 VE 的主要用途之一,其用量占合成 VE 的产量的 50%左右。1.3.4 化妆品环境污染及紫外线照射会产生自由基,造成皮肤、细胞及组织的损伤,加速 老化过程。研究证实 VE 对皮肤免受自由基损害有决定性作用,同时 VE 作抗氧剂 可以延长化妆品使用时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防晒品、护肤品、唇膏等美容用品 的配方中均加入一定量的 VE,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和防止色素沉积,改善皮 肤弹性,具有美容、护肤、防衰老等

12、性能,已成为目前国际市场营养性系列化妆 品的主流。1.3.5 其它方面VE 可作为食品工业用塑料薄膜制品的抗氧化剂。VE 添加到感光材料中,能提 高材料的应用性能。将 VE 作为橡胶助剂加入橡胶中,能减少橡胶加工中产生的 致癌亚硝胺,而且对胶料的硫化特性无不良影响。另外 VE 还有许多新用途正在 开发之中。14 VE 的生产现状世界合成 VE 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西欧和日本。长期以来,世界 VE 市场基本被 德国巴斯夫公司、瑞士的罗氏公司、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和日本高砂香料公司 所垄断。由于合成 VE 的中间体很长一段时期国内没有生产技术,因而不能生产,主要依赖进口,产品成本高,VE 产量较低,限制

13、了 VE 的应用,因此合成 VE 中间体的生产成为制约我国 VE 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合成 VE 的两个关键性原 料三甲基氢醌和异植物醇的生产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合成 VE 得以迅速发展。 由于合成 VE 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三甲基氢醌和异植物醇在技术、产量和 规模上均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 VE 生产的需求。异植物醇生产现状80 年代世界 VE 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异植物醇短缺,刺激了异植物醇的发展, 国外在此时相继新建和扩建了许多装置。目前国外主要生产厂家有:瑞士罗氏公 司、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德国赫司特公司、美国路迪亚公 司、日本高砂香料公司等,总生产能力约为

14、2.5 万 ta,产量约为 1.9 万 ta。现 多采用或改用罗氏法生产。国内异植物醇研究开发与生产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研究 与生产取得一定的突破,主要生产厂家有:浙江新昌化工厂,重庆西南合成制药 厂,上海第二制药厂等。总生产能力约为 1500t,而国内 1999 年异植物醇消耗 量约为 4000t,产不足需,据悉近年来河南一乡镇企业新建数千 t 级生产装置,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促进了我国 VE 的生产与发展。三甲基氢醌及合成现状三甲基氢醌即 2,3,5-三甲基氢醌,又名 2,3,5 三甲基对苯二酚。三甲 基氢醌为白色针状结晶,纯品熔点 170172,难溶于水,可溶于醇

15、酮等有机 溶剂。三甲基氢醌研究的主要合成路线三甲基氢醌作为 VE 重要中间体,对其的合成有较多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 种方法。A 偏三甲苯法 偏三甲苯法其主要过程为:偏三甲苯(1,2,4-三甲苯)经磺化、硝化、加氢还原得 2,4,5-三甲基-3,6-二氨基苯磺酸,水解脱磺酸基后,再经氧化,加氢得到 TMHQ。以偏三甲苯计, TMHQ 的总收率为 59.2%,该工艺具有原料价廉易得,来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的 优点。缺点是工艺流程长、工序多、收率相对较低,生产过程中有大量含酚废水 和废物,污染严重,目前此法已基本淘汰。B 偏三甲苯电解法偏三甲苯电解法是对偏三甲苯法的改进,其流程如下:偏三甲苯经磺化、

16、硝化、电解还原后,再经水解氧化、加氢还原得到 TMHQ。以偏三甲苯为原料电解合成 TMHQ 的新工艺步骤依然较多,其仅将偏三甲苯法中 的还原方法改为电解还原法,各种酸仍然是反应的重要部分,环境问题仍然较严 重,但其提高了产率,整个过程总产率达 75%,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偏三甲苯直接氧化法偏三甲苯直接氧化法主要反应过程为: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将偏三甲苯直接氧化为 TMBQ,再经加氢还原得到 TMHQ。该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但原料的转化率、收率都较低,转化率约为45%,相对于已转化的偏三甲苯其苯醌收率约 35%,但该工艺采用氧化剂为过氧 化氢或过氧乙酸,具有绿色的反应工艺,而且具有流程短、原

17、料来源丰富等优点, 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工艺,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均三甲酚法均三甲酚制取 TMHQ 其主要反应为: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将偏三甲苯直接氧化为 TMBQ,再经加氢还原得到 TMHQ。该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但原料的转化率、收率都较低,转化率约为45%,相对于已转化的偏三甲苯其苯醌收率约 35%,但该工艺采用氧化剂为过氧 化氢或过氧乙酸,具有绿色的反应工艺,而且具有流程短、原料来源丰富等优点, 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工艺,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均三甲酚法均三甲酚制取 TMHQ 其主要反应为:均三甲酚经氧化,还原并转位制得 TMHQ。该法第一步氧化收率约在 70%,第 二步还原收率可达 90

18、%,工艺流程短,收率相对较高,缺点是原料均三甲酚价格 较高,生产成本高。而如果采用均三甲苯磺化,碱熔来合成均三甲酚,但由于目 前均三甲苯价格也较昂贵,所以仍然不能降低生产成本。偏三甲酚法其反应方程式为:偏三甲酚经空气氧化,在 Pd/C 催化剂存在下,加氢还原得到 TMHQ。该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小,步骤少,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收率高(总收率可达 86%), 无腐蚀,无三废等优点,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但由于偏三甲酚为固体,且气味 较大,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而且偏三甲酚原料不易得到,给工业化带来不便。F 苯酚法23-26反应方程式为:苯酚经甲基化得 2,4,6-三甲酚,再氧化,还原并转位制得 TMH

19、Q。以苯酚 计,TMHQ 的总收率为 60%,该法实际是将生产 2,6-二甲基苯酚工艺的副产物均 三甲酚合理地加以回收利用来制备 TMHQ。G 间甲酚甲基化法间甲酚法主要方程式:间甲酚经甲基化后得 2,3,6-三甲基苯酚,经氧化,加氢还原得到 TMHQ。 以间甲酚计,间甲酚的转化率接近 100%,TMHQ 的总收率为 75%,该法具有流程 简单,副反应少,污染小,收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但间 甲酚在国内原料紧缺,大部分依靠进口,成本较高。H 5-异丙基偏三甲苯法反应过程为5-异丙基偏三甲苯经磺化,碱熔再脱去异丙基可得到 TMHQ。以 5-异丙基偏 三甲苯计,TMHQ 的总收率

20、为 63%68%。该工艺相对简单,无需压力,但目前 5- 异丙基偏三甲苯原料的纯度较低,只有 70%,原料中含有约 17%的 6-异丙基偏三 甲苯而不易分离,使该法的利用受到限制。二乙基酮与 1-氨基-2-乙烯基甲基酮法 反应方程式为:二乙基酮与 1-氨基-2-乙烯基甲基酮反应得到 2,3,5-三甲基苯酚,再经氧 化得到 TMBQ,在 Pd/C 催化剂存在下,加氢还原得到 TMHQ。该法乙烯基甲基酮的 转化率为 89%,具有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但收率较低。综上所述:偏三甲酚法制取 TMHQ,具有工艺流程短,设备节省,操作简单, 收率高,成本低,无腐蚀,不造成污染等优点,但偏三甲酚原料不易得到

21、;间甲 酚法生产 TMHQ,具有工艺流程短,转化率较高等优点,是国内外目前采用的一 种主流方法,但在国内其间甲酚来源较短缺,大部分依靠进口,其生产受到一定 的限制;偏三甲苯直接氧化法工艺简单,流程短,但由于产率低等原因目前仍处 于实验研究阶段。三甲基氢醌的工业生产现状 世界三甲基氢醌主要生产公司有德国巴斯夫公司、瑞士的罗氏公司、日本ChuoKaseihin 公司等,总生产能力约为 1.8 万 t/a。德国巴斯夫和瑞士罗氏的产品除满足本公司应用外还有一定量的商品供应市场,目前世界市场上的三甲基氢醌主要是上述两个公司产品。 近年来,国内的西北化工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湖南化工研究院、浙江化工研 究

22、院等相继成功开发了间甲酚法合成三甲基氢醌技术,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推 动了我国三甲基氢醌生产。主要生产厂家浙江新昌化工厂、山西芮城化工厂、成 都六菱化工厂、台州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生产能力约为3500吨年,2000 年产量约2000吨,2002年产量约3600吨,而国内需求量约为3800吨,基本与国内 VE的生产能力相匹配。我国现有氢醌(即主环2,3,5一三甲基对苯氢醌)生产厂9 家,从生产的地域分布看,浙江有5家,江苏、四川、安徽、辽宁各1家,从生产 能力看,最大的2200ta,最小的80ta,从所需原料来源渠道看,只有两家(浙 江新昌合成化工厂和浙江新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所需原料为国产,

23、其余7家均从 国外进口。可见,改变工艺路线使原料国产化是降低三甲基氢醌生产成本的关键。16TMB 的利用偏三甲苯广泛应用于制漆、涂料、合成树脂、树脂加工、医药以及化妆品等 领域,是一种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原料。生产偏三甲苯的原料主要有两种来源, 一是重整装置二甲苯塔塔底的重芳烃;二是二甲苯异构化装置的副产重芳烃。随 着原油深度加工的不断发展以及对高标号汽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催化重整装置 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催化重整装置的生产能力已达到 8000kt/a 以上, 按重整产物中含 5%重芳烃计算,则仅重整副产的重芳烃一项的总量就达到400kt/a,偏三甲苯的原料资源是极为丰富的,经过精密分

24、馏方法得到偏三甲苯 得纯度大于 98.5%。充分利用偏三甲苯进行深加工是非常有前途的。偏三甲苯氧化可制得偏酐制备偏苯三甲酸酐是偏三甲苯最主要的用途,偏苯三甲酸酐简称偏酐,其用 途广泛:(1)偏苯三甲酸三辛酯 偏酐与多元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偏苯三甲酸三辛酯(TOTM),可用于 PVC 电缆、电线塑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寒性、低挥发性、电绝缘性、耐油性及可 加工性。由于 TOT 定性好,介电常数大,高温下不易老化,几乎无毒,用其代替 氯化联苯,不但可改善劳动条而且还缩小了电容器体积。TOTM 还可用于耐高温 绝缘漆、塑料薄膜、溶胶塑料等领域,用于电器部件,汽车内电线,半导体等的 包覆材料,还可用作

25、汽车电缆,防湿与耐热环氧胶囊组份,防雾氯乙烯树脂组份 以及纤维与热塑塑料的无水染料组份。此外,TOTM 又可作汽车坐垫、人造革、 洗衣机排水软管、百叶窗帘、密封材料与填料等。(2)合成聚酰胺-酰亚胺和聚酯酰亚胺偏酐另一重要用途是制取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和聚酯-酰亚胺漆,具有 优良的耐热电绝缘性及机械性能,主要用作级、级电机绝缘材料,可在 200以上长期使用。 (3)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偏酐能使环氧树脂在短时间内固化,并使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物化 性能。(4)合成醇酸树脂 偏酐与多元醇及二元酸反应,可生产性能优良的醇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氨基树脂涂料等。 (5)生产粉末涂料以偏酐为原

26、料生产聚酯树脂,后者再和环氧树脂混合可用作粉末涂料,大量 用于家电行车、钢门、钢窗等装饰性、防腐性要求高的地方,偏酐在聚酯树脂中 的加量为 10%20质量分数。(6)其它用途 偏酐还可用于制备耐热绝缘层压物、粘结剂、印刷油墨、纤维柔顺剂、合成染料、颜胶片、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等。生产均三甲苯和均四甲苯偏三甲苯经歧化、异构化生产均三甲苯和均四甲苯,目前国外的均三甲苯基本由偏三歧化制得。偏三甲苯甲醇烷基化也可生产均四甲苯,是制备均四甲苯的 一种较有发展潜方法。另外,偏三甲苯与氯甲烷进行烷基化反应后也可制得均四 甲苯。合成 2,3,5-三甲基-1,4-二羟基苯酚2,3,5-三甲基-1,4-二羟基苯酚可

27、作为合成维生素 E(VE)的中间体。在发达 国家,每人每月消耗 VE 约为 5mg,国内产量尚不足百吨,售价高达 700 元/kg, 很有发展前途。另外这种中间体还可配制或合成杀虫剂、抗氧剂、防腐剂、草地 生长调节剂、香料和香水的调和组份。合成二甲基苯胺偏三甲苯经硝化、还原生成二甲基苯胺,可作为一种紫色染料中间体,其性 能优越。作为溶剂偏三甲苯具有溶解能力强、挥发性低的优点,是高档油漆的溶剂,常州绝缘 材料厂引进的 F 级、H 级绝缘漆配方就采用偏三甲苯作溶剂。制备均酐偏三甲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得 5-异丙基偏三甲苯粗馏份,再经气相氧化得 均酐。偏三甲苯的氧化反应研究进展偏三甲苯的氧化反应包括支

28、链氧化及芳环氧化反应,本文主要研究偏三甲苯 苯环上的氧化反应,对于支链的氧化,可作为本文的参考。芳烃侧链氧化反应研究进展44-46芳烃侧链氧化反应通常是指与芳环相连的、含H 的侧链烃基被氧化,生 成相应的芳香族醇、醛、酮、梭酸、酸酐、亚酸胺、过氧化物的一大类反应。芳 烃侧链氧化反应是有机合成反应中的重要反应类型之一,其氧化产物在化学工业 的各个分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芳烃侧链氧化根据氧化剂和氧化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催化氧化、化学试剂氧 化和电解氧化三类。催化氧化是指在催化剂或引发剂存在下氧气或空气的氧化,又分为气相和液相氧化两种方法。化学试剂氧化是精细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氧化剂以无机物为主

29、,如高价态的锰盐或络合物,含氯化合物、硝酸、过 氧化氢、过硫酸盐和臭氧等;而有机氧化剂多采用过氧化物,如过氧叔丁醇等。 电解氧化是借助电能进行电子转移而发生的氧化反应,又分为直接氧化和间接电 解氧化两种类型。侧链氧化目前多采用催化氧化法,其中液相氧化是芳烃侧链催 化氧化的研究方向。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芳烃侧链氧化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三大合 成材料工业对原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加速了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和烷基萘催 化氧化反应的快速发展,生产工艺较为成熟。近年来研究方向多集中在寻找性能 好的催化剂和催化剂再生、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以及提高产品纯度等方面。 另外对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研

30、究也在不断深入。1 反应机理 从反应历程来看,液相氧化属于自由基历程,包括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可用下式表达:链引发:链增长: (链传递):生成过氧化氢、醇(酚)、醛(酮)链终止:无催化剂或引发剂存在的下,R-H 与氧气发生自动氧化的反应进行得很慢, 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积累一定浓度的 R,促进氧化反应较快的进行,这段积 累自由基的时间称为诱导期。为了缩短诱导期和加速反应进行,常常在链引发阶段加入过渡金属有机盐类,这类金属盐也被称为自动氧化催化剂。最常用的为Co、Cu、Mn、Cr 和 Pd 的盐类,如 Co(OAc)2,Mn(OAc)2 等作催化剂促进引发自由 基。同时向催化体系加入溴化物

31、如 KBr 产生溴自由基可进一步加速反应。为了提 高催化剂的活性,常用氧化催化剂是可溶于反应液中的钻盐、锰盐、铜盐。对于 一般的液相氧化链反应,以钻,锰的活性较好。从它们的还原电位来看,以 Co3+/Co2+,Mn3+/Mn2+较大,Cu2+/Cu+最小。金属还原电位比较如下:所以催化活性以钻,锰较好,铜最差。这些金属离子直接引发氧自由基的情 况很少,主要是对 ROOH 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当然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如下催化作用: 事实上,催化剂的活性不仅取决于金属离子种类,有时还与所存在的负离子的种类有关。反应中,金属离子通常和某些负离子以配位键形式结合,对 ROOH的催化分解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32、以及电子性质的适应性,这与多相催化有一定的 类似性。所以反应中必须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于自由基反应来说,影响反应终止的主要因素为抑制剂,氧化深度和反应 器壁。当反应体系中存在能夺取自由基的物质时,会造成反应链的终止。这类物 质称为抑制剂。最强的抑制剂是酚类,胺类,酮类和烯烃。被氧化的原料中含有 这类抑制性杂质时,它们会与氧化反应开始时的自由基相结合,从而阻止链的传 递,或是使己经开始的链终止。只有当这些杂质完全消耗后,真正的链式反应才 能正常进行。另外,有些抑制剂是在氧化反应的过程中生成的。这种现象称为自 阻现象。由于自由基含有未配对电子,具有很高的能量。当两个自由基结合生成稳定 的化合物时,

33、会释放出能量。这类反应一般需要三分子碰撞才能发生,即需要第 三个分子来移除反应活化能。所以反应器壁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氧化反应的速度和产率也有较大的影响。2.氧化剂 早期的有机合成中,芳烃侧链氧化多采用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通用氧化剂。然而,这些氧化剂虽然氧化能力较强,但选择性相应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尽管后来出现了二氧化锰、醋铬混酐和铬酰氯等选择性较高的氧化剂,但由于存 在着氧化剂成本高、用量大、三废严重等缺陷,所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缺乏竞争 力。2催化氧化技术采用最廉价易得的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进行气相或液相氧 化,因收率高,污染小而受到关注,所以在基础有机合成工业中广为采用。然而, 对小吨位

34、精细有机化学品的生产由于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仍不能广为推广。尽 管如此,因催化氧化特有的魅力仍发展较快,研制出了不少新的氧化方法。如对 甲氧基甲苯用 Ce(OAc)3 等催化氧化,醋酸为溶剂,在 3Kg/cm 氧气压力下反应 3 小时,转化率(C)为 99.9%,收率(Y)为 76%,直接选择氧化合成醛。以三氧化铬 催化氧化四氢化萘制备相应的酮,其中 C=35%,Y96.1%。除氧气和空气外,一些较廉价,活性氧含量高、污染小的氧化剂也受到人们 关注。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其还原副产物只生成水,且具有分离简单,不产生 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尽管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比氧气和 空气成本

35、高,但基于上述优势,其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过氧叔丁醇氧化性能与过氧化氢相似,其氧化能力比过氧化氢稍强,氧化反 应的选择性也比过氧化氢高。在工业生产中可将过氧叔丁醇与过氧化氢联用副产 物叔丁醇经回收处理后,再被过氧化氢氧化为过氧叔丁醇,可循环使用。这样整 个过程中的还原副产物为水。另一个清洁试剂为臭氧。其活性氧含量也较高,还原产物为氧气,不产生环 境污染。但由于制备臭氧需用特殊的设备,投资较大,因此影响了其在工业生产 中的应用。近年来以臭氧氧化芳环上侧链的研究不多。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和三 氧化铬直接用于侧链氧化时选择性差。近年来对氧化方法进行了改进,扩大了应 用范围。如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用高

36、锰酸钾选择氧化苄基位的碳原子来合成 醛和酮。氧化偏三甲苯制取偏酐研究进展47-51TMB 的利用37-43偏三甲苯广泛应用于制漆、涂料、合成树脂、树脂加工、医药以及化妆品等 领域,是一种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原料。生产偏三甲苯的原料主要有两种来源, 一是重整装置二甲苯塔塔底的重芳烃;二是二甲苯异构化装置的副产重芳烃。随 着原油深度加工的不断发展以及对高标号汽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催化重整装置 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催化重整装置的生产能力已达到 8000kt/a 以上, 按重整产物中含 5%重芳烃计算,则仅重整副产的重芳烃一项的总量就达到400kt/a,偏三甲苯的原料资源是极为丰富的,经过精密

37、分馏方法得到偏三甲苯 得纯度大于 98.5%。充分利用偏三甲苯进行深加工是非常有前途的。偏三甲苯氧化可制得偏酐制备偏苯三甲酸酐是偏三甲苯最主要的用途,偏苯三甲酸酐简称偏酐,其用 途广泛:(1)偏苯三甲酸三辛酯 偏酐与多元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偏苯三甲酸三辛酯(TOTM),可用于 PVC 电缆、电线塑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寒性、低挥发性、电绝缘性、耐油性及可 加工性。由于 TOT 定性好,介电常数大,高温下不易老化,几乎无毒,用其代替 氯化联苯,不但可改善劳动条而且还缩小了电容器体积。TOTM 还可用于耐高温 绝缘漆、塑料薄膜、溶胶塑料等领域,用于电器部件,汽车内电线,半导体等的 包覆材料,还可用

38、作汽车电缆,防湿与耐热环氧胶囊组份,防雾氯乙烯树脂组份 以及纤维与热塑塑料的无水染料组份。此外,TOTM 又可作汽车坐垫、人造革、 洗衣机排水软管、百叶窗帘、密封材料与填料等。(2)合成聚酰胺-酰亚胺和聚酯酰亚胺偏酐另一重要用途是制取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和聚酯-酰亚胺漆,具有 优良的耐热电绝缘性及机械性能,主要用作级、级电机绝缘材料,可在 200以上长期使用。 (3)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偏酐能使环氧树脂在短时间内固化,并使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物化 性能。(4)合成醇酸树脂 偏酐与多元醇及二元酸反应,可生产性能优良的醇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氨基树脂涂料等。 (5)生产粉末涂料以偏酐为

39、原料生产聚酯树脂,后者再和环氧树脂混合可用作粉末涂料,大量 用于家电行车、钢门、钢窗等装饰性、防腐性要求高的地方,偏酐在聚酯树脂中 的加量为 10%20质量分数。(6)其它用途 偏酐还可用于制备耐热绝缘层压物、粘结剂、印刷油墨、纤维柔顺剂、合成染料、颜胶片、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等。生产均三甲苯和均四甲苯偏三甲苯经歧化、异构化生产均三甲苯和均四甲苯,目前国外的均三甲苯基本由偏三歧化制得。偏三甲苯甲醇烷基化也可生产均四甲苯,是制备均四甲苯的 一种较有发展潜方法。另外,偏三甲苯与氯甲烷进行烷基化反应后也可制得均四 甲苯。第四张 合成 2,3,5-三甲基-1,4-二羟基苯酚2,3,5-三甲基-1,4-二

40、羟基苯酚可作为合成维生素 E(VE)的中间体。在发达 国家,每人每月消耗 VE 约为 5mg,国内产量尚不足百吨,售价高达 700 元/kg, 很有发展前途。另外这种中间体还可配制或合成杀虫剂、抗氧剂、防腐剂、草地 生长调节剂、香料和香水的调和组份。合成二甲基苯胺偏三甲苯经硝化、还原生成二甲基苯胺,可作为一种紫色染料中间体,其性 能优越。作为溶剂偏三甲苯具有溶解能力强、挥发性低的优点,是高档油漆的溶剂,常州绝缘 材料厂引进的 F 级、H 级绝缘漆配方就采用偏三甲苯作溶剂。制备均酐偏三甲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得 5-异丙基偏三甲苯粗馏份,再经气相氧化得 均酐。偏三甲苯的氧化反应研究进展偏三甲苯的氧化

41、反应包括支链氧化及芳环氧化反应,本文主要研究偏三甲苯 苯环上的氧化反应,对于支链的氧化,可作为本文的参考。芳烃侧链氧化反应研究进展44-46芳烃侧链氧化反应通常是指与芳环相连的、含H 的侧链烃基被氧化,生 成相应的芳香族醇、醛、酮、梭酸、酸酐、亚酸胺、过氧化物的一大类反应。芳 烃侧链氧化反应是有机合成反应中的重要反应类型之一,其氧化产物在化学工业 的各个分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芳烃侧链氧化根据氧化剂和氧化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催化氧化、化学试剂氧 化和电解氧化三类。催化氧化是指在催化剂或引发剂存在下氧气或空气的氧化,又分为气相和液相氧化两种方法。化学试剂氧化是精细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氧化剂以

42、无机物为主,如高价态的锰盐或络合物,含氯化合物、硝酸、过 氧化氢、过硫酸盐和臭氧等;而有机氧化剂多采用过氧化物,如过氧叔丁醇等。 电解氧化是借助电能进行电子转移而发生的氧化反应,又分为直接氧化和间接电 解氧化两种类型。侧链氧化目前多采用催化氧化法,其中液相氧化是芳烃侧链催 化氧化的研究方向。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芳烃侧链氧化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三大合 成材料工业对原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加速了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和烷基萘催 化氧化反应的快速发展,生产工艺较为成熟。近年来研究方向多集中在寻找性能 好的催化剂和催化剂再生、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以及提高产品纯度等方面。 另外对催化氧化反应机理和

43、动力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1 反应机理 从反应历程来看,液相氧化属于自由基历程,包括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可用下式表达:链引发:链增长: (链传递):生成过氧化氢、醇(酚)、醛(酮)链终止:无催化剂或引发剂存在的下,R-H 与氧气发生自动氧化的反应进行得很慢, 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积累一定浓度的 R,促进氧化反应较快的进行,这段积 累自由基的时间称为诱导期。为了缩短诱导期和加速反应进行,常常在链引发阶段加入过渡金属有机盐类,这类金属盐也被称为自动氧化催化剂。最常用的为Co、Cu、Mn、Cr 和 Pd 的盐类,如 Co(OAc)2,Mn(OAc)2 等作催化剂促进引发自由 基。同时向催化体系

44、加入溴化物如 KBr 产生溴自由基可进一步加速反应。为了提 高催化剂的活性,常用氧化催化剂是可溶于反应液中的钻盐、锰盐、铜盐。对于 一般的液相氧化链反应,以钻,锰的活性较好。从它们的还原电位来看,以 Co3+/Co2+,Mn3+/Mn2+较大,Cu2+/Cu+最小。金属还原电位比较如下:所以催化活性以钻,锰较好,铜最差。这些金属离子直接引发氧自由基的情 况很少,主要是对 ROOH 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当然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如下催化作用: 事实上,催化剂的活性不仅取决于金属离子种类,有时还与所存在的负离子的种类有关。反应中,金属离子通常和某些负离子以配位键形式结合,对 ROOH的催化分解具有一定

45、的空间结构以及电子性质的适应性,这与多相催化有一定的 类似性。所以反应中必须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于自由基反应来说,影响反应终止的主要因素为抑制剂,氧化深度和反应 器壁。当反应体系中存在能夺取自由基的物质时,会造成反应链的终止。这类物 质称为抑制剂。最强的抑制剂是酚类,胺类,酮类和烯烃。被氧化的原料中含有 这类抑制性杂质时,它们会与氧化反应开始时的自由基相结合,从而阻止链的传 递,或是使己经开始的链终止。只有当这些杂质完全消耗后,真正的链式反应才 能正常进行。另外,有些抑制剂是在氧化反应的过程中生成的。这种现象称为自 阻现象。由于自由基含有未配对电子,具有很高的能量。当两个自由基结合生成稳定 的

46、化合物时,会释放出能量。这类反应一般需要三分子碰撞才能发生,即需要第 三个分子来移除反应活化能。所以反应器壁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氧化反应的速度和产率也有较大的影响。2.氧化剂 早期的有机合成中,芳烃侧链氧化多采用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通用氧化剂。然而,这些氧化剂虽然氧化能力较强,但选择性相应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尽管后来出现了二氧化锰、醋铬混酐和铬酰氯等选择性较高的氧化剂,但由于存 在着氧化剂成本高、用量大、三废严重等缺陷,所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缺乏竞争 力。2催化氧化技术采用最廉价易得的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进行气相或液相氧 化,因收率高,污染小而受到关注,所以在基础有机合成工业中广为采用。然而,

47、 对小吨位精细有机化学品的生产由于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仍不能广为推广。尽 管如此,因催化氧化特有的魅力仍发展较快,研制出了不少新的氧化方法。如对 甲氧基甲苯用 Ce(OAc)3 等催化氧化,醋酸为溶剂,在 3Kg/cm 氧气压力下反应 3 小时,转化率(C)为 99.9%,收率(Y)为 76%,直接选择氧化合成醛。以三氧化铬 催化氧化四氢化萘制备相应的酮,其中 C=35%,Y96.1%。除氧气和空气外,一些较廉价,活性氧含量高、污染小的氧化剂也受到人们 关注。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其还原副产物只生成水,且具有分离简单,不产生 污染,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尽管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比氧气和

48、 空气成本高,但基于上述优势,其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过氧叔丁醇氧化性能与过氧化氢相似,其氧化能力比过氧化氢稍强,氧化反 应的选择性也比过氧化氢高。在工业生产中可将过氧叔丁醇与过氧化氢联用副产 物叔丁醇经回收处理后,再被过氧化氢氧化为过氧叔丁醇,可循环使用。这样整 个过程中的还原副产物为水。另一个清洁试剂为臭氧。其活性氧含量也较高,还原产物为氧气,不产生环 境污染。但由于制备臭氧需用特殊的设备,投资较大,因此影响了其在工业生产 中的应用。近年来以臭氧氧化芳环上侧链的研究不多。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和三 氧化铬直接用于侧链氧化时选择性差。近年来对氧化方法进行了改进,扩大了应 用范围。如在相转移催化剂存

49、在下,用高锰酸钾选择氧化苄基位的碳原子来合成 醛和酮。氧化偏三甲苯制取偏酐研究进展偏三甲苯硝酸氧化法在 1.53.0MPa、180205条件下,偏三甲苯用稀硝酸氧化生成偏苯三甲 酸,偏苯三甲酸进一步加热脱水制得偏苯三酸酐(TMA)。该法工艺简单,容易操 作,收率可达 90,产品纯度可达 98.5。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重,对设备材 质的防腐性能要求高,三废处理较困难。该法德国 Saarbeqrwerk 公司于 1970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但因生产成本高、三废处理困难、操作危险性高等而停产。 我国北京焦化厂等也曾采用此法进行过小规模生产,目前,此法已基本被淘汰。2 偏三甲苯气相空气氧化法 偏三甲苯气

50、相空气氧化法由日本触媒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研究开发。采用含钒、钛、磷的化合物为催化剂,偏三甲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偏苯三甲酸,偏苯三 甲酸再经脱水生成 TMA。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等优点,但由于所用 催化剂选择性差,收率低,目前还没有工业化生产的报道。3 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 偏三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法最早由美国中世纪公司开发成功。1962 年美国Amoco 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故又称为 Amoco 法。该法以醋酸为溶剂,以含有钴、 锰金属组分和溴化物的可溶性物质作催化剂,在 220、2.2 MPa 条件下,用空 气将偏三甲苯氧化生成偏苯三酸,偏苯三酸再脱水生成 TMA。产品纯度达 99。 该

51、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原料及公用工程消耗低、对设备腐蚀相对较小,三废易处理等优点。偏三甲苯一步氧化合成 TMBQ 研究进展由 TMB 合成 TMBQ,传统工艺将 TMB 磺化、硝化、加氢还原为 1,2,4-三甲 基-3,6 二胺基苯磺酸,再经氧化而得到。此工艺流程长、工序多、收率相对较 低,生产过程中有大量含酚废水和废物,污染严重,目前此法已基本淘汰。TMB 一步氧化合成 TMBQ 具有工艺短,污染小等优点,但由于较难解决收率低的问 题,其进展缓慢,自从 90 年代开始,到目前仍然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未能实现 工业化。结论(1)硫酸催化氧化 TMB 合成 TMBQ 的反应,在搅拌下,反应温度 70,

52、 H2O2 与 TMB 的 mol 比为 6.5:1,H2SO4 与 TMB 的 mol 比为 3:1,反应时间 3 小时,所得 TMB 的转化率为 41.9%,TMBQ 的选择性为 43.7%,TMBQ 收率为18.2%。在向其中加入白炭黑等固体吸附剂时可使 TMB 转化率达到 49.5%,比加 入前提高了 18.1%,TMBQ 选择性 50.9%,比加入前提高了 16.5%,TMBQ 收率 为 25.2%,比加入前提高了 38.5%。初步说明具有一定比表面的固体的存在对氧 化反应是有利的。(2)通过对各种固体酸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筛选出可用于替换硫酸做催化 剂催化氧化 TMB 合成 TMBQ

53、 的固体酸催化剂活性 Al2O3。在与硫酸做催化剂同 等反应条件下,用 2g 活性 Al2O3 代替硫酸,所得 TMB 的转化率为 49.8%,TMBQ 的选择性 49.7%,TMBQ 收率为 20.3%。除了转化率比硫酸做催化剂的反应下降 了 3%外,TMBQ 的选择性和 TMBQ 的收率均得到了提高;而且相对于其他催 化剂而言,活性 Al2O3 做催化剂对氧化反应的活性也是最高的。(3)在选定活性 Al2O3 为本反应的催化剂后,通过各种摸索,采用均匀设 计法对活性 Al2O3 作为催化剂的氧化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对于实验数据的 处理采用自编程序,得到了拟合度较好的方程,由方程确定了较

54、佳的工艺条件为: 催化剂活性氧化铝与 TMB 质量比为 0.66:1,醋酸与 TMB 的体积比为 8:1,双 氧水与 TMB 的体积比为 3:1,回流温度反应,双氧水采取滴加方式,在搅拌的 状态下反应 3 小时,所得 TMB 的转化率 69.4,TMBQ 的选择性 50.3,TMBQ 产率为 34.9。(4)选用树脂作催化剂代替硫酸的催化作用,在经过对三种不同酸量的树 脂初步筛选后确定 731 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代替硫酸的催化作用的催 化剂。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 731 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氧化 TMB 合成TMBQ 反应的催化剂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的较优反应条件为:树脂催化剂与

55、 TMB 质量比为 0.1:1,醋酸与 TMB 的体积比为 6.67:1,双氧水与 TMB 的 体积比为 4.17:1,双氧水滴加并在搅拌状态下反应时间 4h,可得到 TMBQ 收 率为 33.1%。(5)通过对各种固体酸催化剂的 TPD 及比表面表征,初步探讨了催化剂的 催化机理。TMB 在催化剂上的吸附不仅仅与酸性有关,而且与其结构及强弱酸 比例有关。催化活性较好的活性 Al2O3,其强弱酸比例接近 1:1,吡啶的 TPD 脱附显示,弱酸脱附峰在 327,强酸脱附峰在 625,TMB 的 TPD 显示,TMB 的脱附在 530。参考文献1梁 诚.合成维生素 E 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广西化工,30(2)2001,6:21-24.2 李海军.我国维生素 E 市场前景分析.河南化工,22(6)2005,51.3孙建梅 ,陆洪芳, 南 家莲. 2,3,5-三甲基对 苯氢醌 的合 成方法 简介 .天津化 工,(5)2002,26-24姚宪法 韩 红. 2,3,5-三甲基对苯氢醌的合成述评,湖南化工,29(6)1999,14-17.5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