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_第1页
论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_第2页
论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_第3页
论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_第4页
论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对策陇川县第一小学 陈韵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关注不多。而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许多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潜在的,可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如果我们的家长、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生没有充分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会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轻问题变成重问题,甚至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本文试从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出发,简要分析形成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学习压力的加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

2、已影响到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谐发展。因此,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还是社会各界人士,都要正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形成这种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一、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教为严重,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如下:1、逃学和厌学心理表现为中小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学习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老师也没能及时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些中小学生

3、要么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要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严重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种逃学和厌学的情绪,在中小学生中是最普遍的。2、考试焦虑心理表现为害怕考试考不好,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的自我意象受到威胁,担心影响自己的前途,同时担心受到家长的责骂等等,因此出现考试焦虑的心理。3、人际关系紧张由于目前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中后,

4、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中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导致人际关系紧张。4、孤独心理产生这一心理问题往往与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密切的关系。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基本上以家庭和学校为主,社会交往的范围比较狭小。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比较差,容易在交往中产生一定的障碍,如果这种障碍得不到及时化解,中小学生就会产生孤独心理,封闭不合群,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表现为逃避和厌弃,容易产生挫折心理。5、恐惧心理这种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于家庭和学习环境

5、方面的影响。而中小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比较粗暴,缺少民主和谐的沟通,因此对中小学生心理造成比较大的伤害,年龄越小这种影响也就越大。在这种情形下,中小学生往往屈从或抵触,这样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会扭曲和变形,导致孤僻和惹事生非的偏激现象产生。同时学习进程中教育者过分严厉,提出中小学生暂时无法达到的要求时,也会使之产生这种恐惧心理。6、忧郁心理忧郁心理的产生和学生性格有着比较大的关系。具有抑郁质性格的中小学生个体产生这种心理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学生。这种学生往往情绪比较低落,对各种刺激表现比较敏感,多愁善感、易灰心沮丧。他们会对一些刺激产生不符合事实的臆想,遇事不考虑客观条件而只是

6、从个人心理出发做出判断,从而使抑郁心理逐渐加重。比如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成绩不理想也会诱发忧郁心理。7、偏激心理中小学生性格的叛逆性决定了中小学生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过激反应。主要表现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易怒和情绪失控等。在是非的判断上,明显表现出不尊重客观现实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偏激心理的产生。8、依赖心理由于中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系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中小学生过度依赖心理。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自立能力差。当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最先想到是父母,在这一次又一次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生成了依赖感,久而久

7、之这种心理就更甚。9、害羞心理表现为上课不敢举手,老师提问时,总是低着头。同时在与同学交往中也羞羞答答,不敢主动与同学交往等等。10、嫉妒、狭隘心理中小学生的嫉妒心很强,总是不容许别人在成绩上或者其它方面超过自己,什么都要比个高下,而且总希望自己总是名列前茅,不然就会采取各种手段来证明自己最强,导致各种不良行为的产生。11、猜疑心理中小学生好猜疑,看到别人在说悄悄话时,总是猜疑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久而久之,就会破坏同学之间的友谊,使之与群体孤立开来。12、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其实质在于突出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

8、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的不尊重。绝大多数中小学生生活在时时称心、事事满意的环境中,在他们的经历里,很少挫折,很少失利。一旦外界要求与个人需要不相符合时,就表现出对社会不满,不服从师长教导,行为表现过于粗暴,思想偏激,牢骚满腹,行为放纵。经常做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经常顶撞老师与家长,随意损坏公物,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寻衅闹事。13、焦虑急噪心理表现为不适应紧张的学习或变化的环境,常常觉得思想有压力,稍一紧张就思维不清或者记忆混乱,心情容易激动,常常为一些小事情而焦虑、急噪,从而影响学习。二、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为什么中小学生会有如此多的心理问题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导致

9、中小学生出现诸多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归结于家长、学校教育、社会以及中小学生自身。(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父母的感情关系、婚姻状况、教养方式及素质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教,往往能使孩子健康的成长,反之,则对孩子的身心都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父母感情不和,导致家庭关系的不稳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关心甚少;父母每天打麻将对孩子动辄打骂;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过高,孩子一旦成绩不理想就打骂,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成了父母自己意愿的附属品。这些都会造成了孩子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各种心

10、理问题的滋长。(二)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身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的教育制度仍存在很多缺陷,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考试的机器,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的不一致。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这使得大部分学生感到难以负重,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这是构成其心理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同时实际教育中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使中小学生产生人格缺陷的原因之一。而这时期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育的阶段,这阶段他们的心理都是不成熟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老师的教导,老师对中小学生的关心以及关注程度都会对其身心造成影响,如果学校不

11、改进教学方式,没有切实的做到关心学生的成长,那么就会导致中小学生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甚至会酿成大祸。(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中小学生也不列外,他们的成长也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社会的机制、社会的舆论等等都对中小学生身心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社会的网吧管理机制不严,明文规定未成年人不能进入网吧,但是中小学生仍然能进入网吧,使之沉迷于游网络戏,由此对中小学生的身心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者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特别改革开放以来,人际关系越来越具有商业化的趋势,人与人的冷漠和不信任也影

12、响到我们的孩子。他们虽然有丰富的物质产品,但是他们的精神层面上所面临的压力和内心的孤独感也是任何时期的孩子所没有遇到过的,这一切也超出了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在孩子心中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同时,由于中小学生认知分辨能力差,容易遭受社会不健康信息与行为的影响,使之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严重者导致犯罪。(四)自身因素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在生理上,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身高、体重、面部体态等逐渐发育。在心理上,独立的意识增强。可见,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的产生也与他们自身的性格,他们的身心发展程度等有关,中小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是离不开自身的,中小学生自身对外界的认识与辨别也会影

13、响中小学生的心理。同时,这时期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可想独立又无法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内心的封闭与开放并存。这个时期自己的问题本来就很多了,再加上外界的压力,如果找不到人进行很好的沟通和疏导,那么就容易酿成各种心理问题。三、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面对中小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应如何解决呢?这又是一个难题,笔者试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中小学生自身的角度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家庭层面1、要形成优良的家风,家风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是孩子成长的活教材,家风往往对孩子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优良的家庭氛围是家风形成的基础,是培养孩子正直、诚实、友爱、善良、宽厚的保证,

14、这样才能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2、不能过分娇惯和溺爱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应教导孩子,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3、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不要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一次成绩的失误不代表孩子成绩永远不好,因此在孩子学生成绩不好时应给予安慰和鼓励而不是打骂。4、要真正关心孩子,父母与孩子要经常的沟通,消除与子女间所谓的“代沟”,了解孩子的想法,真正明白孩子到底在想什么真正需要什么,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使孩子健康成长。5、要形成稳定的家庭关系,父母经常因感情不和吵架或者父母发生婚变,都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正确对待婚姻,好好抚养自己的孩子。(二)学校层面1

1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一定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排入课表,选配专兼职教师任教,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要普及心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2、办好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校必须创造出一个较好的心理咨询环境,让中小学生来到这里都能敞开心扉,述说心中的秘密和烦恼,从而帮助中小学生打开心结,形成良好的心理。同时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消除心理障碍。3、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档案,准确地掌握和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进而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这样有助于学校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

16、生的健康成长。4、广泛宣传。学校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广播站、班队会、主题集会、手抄报等形式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学会疏导和调节自身情绪,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锻炼心理能力,逐步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并在生活、学习实践中灵活运用。5、整治周边环境,消除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学校要联系当地政府,派出所等单位对学校周围的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公共场所加强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同时要呼吁社会各届人士努力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尊老爱幼、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逐渐消除各种不利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三)社会层面社会各界人士应该发

17、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展示优良的法制社会的性质,积极消除不利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社会”,使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四)自身层面1、学会调控情绪。应该看到,一个人发怒就容易丧失理智,会把能够办好的事情搞砸。因此,中小学生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先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方设法解决问题。2、试着找别人倾吐烦恼。把所有抑郁的事情埋藏在心底反而会更抑郁,因此,中小学生应该学会向同学、朋友、老师或者父母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样才能保持愉快的心情。3、树立自信心。很多中小学生会产生自卑、焦虑心理很大程度都是由于缺乏自信引起的,没有

18、自信就丧失了与外界交流的渠道,而这往往酿成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此,中小学生要树立起自信心。4、学会为别人做些事情。帮助别人不仅能使自己忘记烦恼,而且还会从中获得更大的乐趣,同时可以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友谊。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促进中小学生的学习,而且可以历练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中小学生应该克服自身的弱点,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6、适当安排娱乐。这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特别对于学习压力繁重的中小学生来说,这是减轻学习压力的好方法。同时,劳逸结合,还更能激发中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而引发中小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原因,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个体分析其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只有这个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帮助中小学生摆脱心理困境,使之健康的成长。参考文献:1杨碧秀,袁国桢,蒋小娟,程灶火,赵勇,张轩,杨英,苏艳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