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第三方支付产业链与盈利模式_第1页
详解第三方支付产业链与盈利模式_第2页
详解第三方支付产业链与盈利模式_第3页
详解第三方支付产业链与盈利模式_第4页
详解第三方支付产业链与盈利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详解第三方支付产业链与盈利模式一、第三方支付简介1、第三方支付的定义广义的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之所以称为“第三方”,是因为这些平台并不涉及资金的所有权而只是起到中转作用,本质上是一种资金的托管代付,通过提供线上和线下支付渠道,完成从消费者到商户以及金融机构间的货币支付、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系列过程,以此解决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支付信任”问题。狭义的第三方支付是指,与商业银行签约的具备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网络公司或金融公司,在交易支付过程中,通过增加一个中介环节,为买方和卖方提供信用增强

2、服务。在买卖交易中,买方选购好商品后,将款项不直接打给卖方而是先付给第三方支付平台,由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卖家发货,买方在收到商品后,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然后货款转至卖家账户。第三方支付很好地规避了买家收货不付款和卖家收款不发货的风险,实现异步交换和同步交换的对接,促进了网络交易的发展。2.发展历程3、第三方支付的优劣势优势分析:1) 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消除买卖双方的信用顾虑: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记录买卖双方的交易记录,在发生各类纠纷时便于提供相应的证据。而银行端是不提供中介认证类服务的,买家无法确定卖家在收款后能否履约,交易后的纠纷也难以处理; 2) 提供增值服务:第三方支付可以为卖家提供

3、更加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3) 第三方支付平台收费标准透明、统一,且结算期可根据商户实际需求设定; 4) 第三方支付成本低、手续简洁,给小额交易创造了发展的空间; 5) 第三方支付平台能让大众在线消费时打破银行卡壁垒的障碍:第三方支付平台会与国内多家银行进行合作,支持国内各大银行发行的银行卡和国际信用卡组织发行的信用卡,商户只需与其一次性接入打包好的支付接口,即可使用该支付平台上所支持的所有银行卡种进行网上收付款。同时,从银行的角度出发,还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务系统提供服务,有助于节约网关开发成本; 6) 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各银行网银进行了统一整合,因此本身既拥有了银行网银系统的稳定

4、、安全的功能,又充分发挥了第三方中介的作用。不仅让企业商户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自身的发展当中,而且还极大的促进了线上交易的发展。 劣势分析:1) 盈利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第三方支付企业还是依赖“手续费”等传统盈利模式来维持,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2) 过于依赖银行:用户的资金通过第三方进行交易,但资金仍是在银行间流转;由于缺乏认证技术,第三方企业也需要借助银行的技术支持;3) 结算周期相对较长: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厂商暂不能实现实时结算,这样会导致交易双方资金流转效率低下;4) 用户信息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交易过程当中,客户的交易

5、信息难免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留痕,而这就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系统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银行的竞争威胁:目前银行尚未全面铺开第三方支付业务,但如果银行绕开第三方支付企业而直接开发与用户交易的平台,则在其专业、信誉、认可度高、资金技术实力强等优势的冲击下,第三方支付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挑战。二、第三方支付产业链 1、支付体系与产业链第三方支付核心参与方中由银联和央行支付系统所组成的支付清算处于电子支付体系最核心的位置(如图1),其为整个电子支付产业的枢纽。商业银行、线上线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讯运营商是电子支付体系主要的参与主体,其参与者数量和交易规模都在电子支付行业中领先。支付软硬件提供商(包括P

6、OS机及智能手机等)和收单代理商是电子支付产业中起到辅助作用的主体,整个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方进行监督管理,为中国的用户和商户进行服务(如图2)。 图1 我国现代支付体系 图2 第三方支付产业链 2、支付行业与类型第三方支付发展到现在,与早期的支付方式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从应用场景角度出发,可以分为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两个部分。线上支付分为基于电脑端的互联网支付和基于手机端的移动支付;线下支付中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是银行卡收单业务,其它还包括扫码支付和预付卡业务等,目前扫码支付市场份额在1000亿元级别,且被政策叫停,发展受阻。第三方支付行业主要包括银行卡收单、 网络支付及预付费卡发行与受理三

7、种主要的业务类型,进一步细分又分为线下收单、 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跨境支付等领域(如图3)。图3 第三方支付的主要类型 截止到2015年全国性第三方支付牌照共218张。其中互联网支付牌照95张,可进行基于PC的互联网支付和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业务。可以看出牌照并不稀缺,但随着监管的加强和竞争的加剧,做不好或是违规牌照就会被注销。表2 第三方支付牌照分布情况(2015)2. 三、第三方支付的盈利模式1、第三方支付参与者的盈利模式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赚取不同利润,第三方支付企业目前主要的盈利方式:电商平台支付解决方案;电商交易商户交易佣金;沉淀资金利息收入等。银行的核心业务是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支付清

8、算和电子银行业务只是银行中间业务中的一小部分,该类业务占银行业务收入的占比非常小。银联:核心商业模式有银行卡收单跨行交易手续费分润;ATM跨行取款收费;非金融机构支付清算;银行卡发行品牌服务(类似冠名)。商业银行:银行卡交易发卡行手续费分润;银行卡交易收单行手续费分润;电子银行转账等手续费;快捷支付手续费分润支付。第三方支付企业:电商交易商户交易佣金;电商平台支付解决方案;沉淀资金利息收入等。 表3 不同参与者盈利模式2、2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盈利模式支付清算是第三方支付的主要业务,是帮助实现资金转移支付的工具。银行对电子银行等业务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由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而产生的存量客户;电子支

9、付作为第三方支付的根基,其要做到以支付产品去吸引用户,留住用户,所以在支付产品的开发、流程的优化的迫切性要远高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类业务在银行电子支付业务之先,银行并非一定要通过支付数据的开发拓展新的业务模式,其对数据资源的重视和利用程度不如第三方支付。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其盈利模式如下图所示: 3、第三方支付企业市场规模 线上支付线上支付按其交易的通道又分为基于电脑(PC)端的互联网支付和基于手机端的移动支付,2015年其市场规模超过20万亿。互联网支付的爆发式增长先于移动支付,且2015年两者均实现了快速增长。近两年来,移动支付快于互联网支付,显示了手机端对用户的粘性越来越大,也预期着线上支付中,互联网支付逐渐向移动支付转移的趋势。2015年线上支付市场规模达到21.4万亿,2016年有望保持34%的增速,市场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