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贝壳与图案设计_第1页
论贝壳与图案设计_第2页
论贝壳与图案设计_第3页
论贝壳与图案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贝壳与图案设计提要贝壳以其特有的纹、形、色等自然美,在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得以广泛运用,文章探讨如何运用贝壳的曲线、螺旋之原理参与图案设计,旨在拓宽图案设计的表现形式。叙词:图案设计一、前言当人类还处在原始时代时,就与贝壳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用贝壳及贝形、贝纹等装饰物来美化自身。在古代,贝壳不仅曾作为货币(贝币),而且也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贝纹作为青铜器的主要纹饰曾盛行一时。而且出现了因锦纹如贝而命名的“贝锦”。蜀都赋有“贝锦斐成,濯色江波”的记载.诗经中也同样有“萋兮斐兮,成是贝锦”的诗句。再如,1718世纪以意大利为首展开的在欧洲风靡了一个多世纪的巴罗克装饰图案和以法国为首

2、流行期差不多也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罗可可装饰图案,都是在追求贝壳天然曲线之美的基础上涌现的艺术新潮。“巴罗克”(BAROQUE DESIGN)一司源于葡萄牙文“BAROCO”和西班牙文“BARRUCCO”,意为“畸形的珍珠”。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贝壳一直是欧洲古代艺术中装饰图案中的重要题材。而贝壳曲线图案的广泛应用,则是受贝壳切面螺旋线的启示。巴罗克图案最大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了贝壳及海豚尾巴的曲线,进而以这种生物学的曲线和古老莨苕叶状的饰纹形式为主要风格。此类有别于以往传统的欧洲染织纹样,在现代装饰图案的应用中大放异彩。“罗可可”(ROCOCO DESIGN)艺术的特征是改变了古典艺术的构图中平

3、直的结构。采用C形、S形和贝壳涡卷曲线,具敷色淡雅、柔和,形成绮丽富瞻、雍容华贵、繁缛艳美的独特艺术效果。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致力探索海底世界之谜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这就引起了贝壳图案再度流行的趋势。80年代春夏之际这种热情在时装面料上得以再现。然而,其流行时间未如设计者所料,转眼便被类似贝纹的细密肌理图案所代替。究其80年代贝壳图案流行受阻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师仅在贝壳的形、色、纹上作了点努力,尚未向高层次开发,因而导致贝壳图案在装饰设计领域昙花一现。笔者认为,贝壳其纹、形、色固然美,的确是图案设计中颇具特色的好题材。但使贝壳图案再度流行的关键,是如何巧妙而有效地运用并突出贝壳的螺旋形及曲线原理

4、来参与图案设计。应该说这是设计师当前研究的一大课题。“巴罗克”图案也罢,“罗可可”艺术特征也好,其之所以能在装饰设计中开拓一个新领域,关键是艺术家没有停留在贝壳本身的造形与纹理的形式上,而是运用了其优美的曲线原理,进而使贝壳图案新作大放异彩。二、贝壳的纹理美设计师的创作源泉,不仅来自于自然界,而且也来源于社会生活。设计师要善于寻求生活中多方面美的启示,大至宏观小至微观,大自然中一切已被人们发现与将要被揭示的形象。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些常为人们遗弃与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与自然景观中,很可能蕴藏着诸多设计素材,且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如图1、图2其,贝壳的形、圈纹、纹路及走向,呈现出一种观念

5、的奇怪结合,其中包含着艺术的秩序与幻想、创造与必然、规律与例外。尤其是贝纹的点、线、面在运动中那巧夺天工的相互配合无不令人感到惊异和费解。 如图3、图4、图5在观察中便会发现诸多贝壳在其纹理的纹路与点、线、面的组合上有着千差万别的变化。这些贝壳的锥体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的螺线分明,有的互相交融。它们发自一个中心,而后向四下辐射。有的贝壳的锥体表面膨胀,形成泡状,优美的曲线便在其中交汇,犹如镌刻在贝壳的表面,其纹理或相互交替,或相互衬托。与此同时这些纹理又仿佛沿着一条基本线排列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有规律的平面。 图6、图7、图8、图9、图10纹理的交换与交替,展示了整个外形螺旋线的基本走向。

6、这些纹理周期性的变化形式,不仅没有打断和改变其纹理的螺旋线形的基本走向,反而遵循和强化了贝壳所特有的螺旋规律。贝纹的各个部分都呈现出了一种内在的联系与和谐。纵观上图,贝壳纹理错落有致,其斑点与纹路富于韵律的结合,仿佛带有一种乐感。而其中相邻在贝壳螺旋形上的对应纹理,就象是配调的旋律,随着螺旋及曲线的主旋律循环。有的贝壳在接近外口处突然加宽,有的突然加宽、散开或卷曲,形成舒展弯曲的边缘且起伏裹卷着,展现了贝壳无比柔软的曲线美,给观赏者以无限的美的享受,启人心智。从中不难使人联想到造就它们的大海。所有这些均为设计师的设计创作提供了具象的设计素材。三、运用贝壳的螺旋形,曲线原理参与图案设计虽然贝壳的

7、天然装饰的神秘性由来无法为我们的推理所解释,但其纹理、螺旋形曲线所呈现的天然美,确具有某种使人们惊叹的艺术力量。由此设计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要求去观察贝壳;并巧妙地运用其螺旋形、曲线美之原理,进而卓有成效地创作出诸多为消费者所青睐的贝纹图案佳作,如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所示。从这些成交的图案中不难看出,近几年来设计师在运用其原理参与设计上所作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图案设计的新颖及新风格的诞生,总是与设计师的观察能力密切相关。由此,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创造者,可以根据他从自己周围的那些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值得注意的内容的能力来衡量。他所关心的并不一定是优美的风景,也

8、无需苦苦寻觅,以求有所发现。发现对于有创造性能力的设计师而言,尤如“探囊取物”,他只要“四下一看”,便有所得。到处都有平凡的事物会引起他的注意。即使是最普通的东西都会使设计师发生兴趣,成为设计的新素材。纵观设计领域,从构思到设计不外乎追求一个“变”字。笔者认为导致设计创新的“变”不是自然界中的题材本身,而是时代及观念在变。观念的变化也就促使设计技法、表现形式上的变化。图案设计的最终成品提花织物存在于社会之中,无时无刻不与人们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设计必须顺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适应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变化,不断求新、求变、求发展。就现代丝绸调计范畴而言,尤其要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由于现代文化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飞速发展,因此,设计师在图案设计、产品开发中,必须注入新的思维和新的认识,必须适应社会观念的变化、时代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四、结语进入2-世纪以来,人类在视觉方面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设计师们已从“摹仿”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加入到了形形色色的视觉实验当中。作为设计师,应当很清醒地意识到,面对社会生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