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芳说明文字_第1页
罗芳说明文字_第2页
罗芳说明文字_第3页
罗芳说明文字_第4页
罗芳说明文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市罗芳公园规划设计设计说明第一章 现状分析与项目定位一、 现状概述1.1地理位置 罗芳公园规划区域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罗芳新秀片区,北依罗沙公路,南临深圳河(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望沙湾河,东靠罗芳村。规划用地外围由罗湖公路、罗芳路和延芳路三条道路所组成,另外有三条城市支路可以到达+罗芳公园,分别为新秀路、新芳路和六号路。规划用地面积约45公顷,其中用地方案图(红线)约15公顷,管理控制范围线约28公顷。 1.2自然条件气候 深圳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总特征可概括为夏长冬短,春秋相连,降水丰富,风清宜人。年均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属降水非常丰沛的地区。降水集中在五至九月,十至四月降水偏

2、少,但因气温较低,故不显得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规划区域年平均温度为22.4,年平均降雨量地貌 罗芳公园属于典型的沿海低山丘陵风景,整个公园地势中部高南北低,主要由8个高低不等的丘陵组成,山势起伏。最高峰猫窝山海拔92.4m,区域内最大高差85.9m。地质土壤 地质组成主要以花岗岩、砂质岩和部分凝灰岩、变质岩等为主。土壤主要为中壤土及沙壤土。自然植被罗芳公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存多为人工种植的次生体大叶相思、桉树、荔枝等树木以及灌丛矮草和杂木丛。1.3社会条件及发展概况深圳是全国最早的综合改

3、革试验区,是全国最早确立“自主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最成功的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城市之一。罗湖区东连盐田区,西至红岭路与福田区相连,南临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靠龙岗区和宝安区。罗湖区地理位置特殊,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一桥相通,辖区内的罗湖口岸和文锦渡口岸是国内外宾客和车辆出入境的主要通道。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深圳最早发展起来的区域。罗湖新秀罗芳地区总用地面积约为206.74公顷,居住面积约为62.77公顷,占总用地的37,现状人口约2.6万人左右。在外来人口聚集的深圳,罗芳地区仍保留部分深圳原住民。二、现状分析及评价 区位:规划用地所在的新秀罗

4、芳地区是集居住、商业、公共设施等功能的生活居住片区,同时也是城市重要的区域性市政设施廊道地区。现状居住用地普遍沿山而建,使得山体周边居住小区围合得密不透风,东南面还是未来将拟建的过境香港的口岸选地。 地貌:公园以丘陵地貌为主,现状环境景观美感度较低。 植被:以次生林为主,种类单一,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配植。 高压廊道:山体上有三条总宽度约为180m的高压走廊贯穿,环高压线铁塔周边有人工修筑的巡线便道和通往塔基的路径,高压走廊覆盖面积约为27.99公顷。高压廊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将场地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区域,不利于区域间联系。 文化脉络:深圳为新兴城市,缺乏历史文化传承。但是罗芳地区由于特殊的

5、历史地理条件,村民历代在香港境内农田进行耕作,形成独特的耕作文化,并延续至今。将罗芳地区文化融合到景观设计当中,有利于提高景观品质。 边坡高差:规划用地周围修建大量边坡,最大高差近40m,不利于公园与周边环境的相互渗透。三、规划设计依据1)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2) 深圳市罗芳公园前期研究及规划设计3)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4)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社区公园规划指引部分)5)深圳市罗湖02-04号片区新秀罗芳地区法定图则6) 深圳政府有关文件及相关部门意见7)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四、规划目标与定位罗芳公园得建设以生态保护和安全防护功能为主体,结合现状条件,通过优化绿地布局结构,

6、完善公园的游览系统、服务设施、植物群落等方面,充分发挥作为城市中心森林氧吧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整体城市风貌的改善,也为周边的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娱乐、游览和康体活动的公共空间,并与城市中的其它绿色开放空间一起形成城市的绿色有机生态系统。五、规划原则1)安全防护为主,合理改造原则2)生态优先原则3)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原则4)可持续发展原则5)特色化原则6)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第二章 规划设计一、整体构思“纽带”公园“纽带”的作用即为联系,罗芳公园南北狭长,独特的区域位置使其具有了重要的“连通”功能,这种“连通”体现在城市景观、自然生态、风土人文三个层面,通过这些“连通”,罗芳

7、公园展现出它独特的气息和风貌。l 城市景观的连通:罗芳公园位于深港两地的交界处,连通两地的城市景观; 而基址内存在的高压输电线,连通着城市的活力与生机。l 自然生态的连通:罗芳公园北依梧桐山,南临深圳河,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山体隔河相望,它既是深圳罗湖片区山体生态网络的余脉,同时也是与香港生态背景相连的“一根绿线”,连通并延续了城市的“绿脉”。l 风土人文的连通:深港两地风土人文的联系,人们对于历史、祖先的追忆,它是联系两地居民的心灵纽带。二、设计理念的表达2.1 生态自然公园现状原始茂盛的生态植被,体现了自然蓬勃的生命力。规划的公园规划的公园分为大片生态保育区和景观改造区。中部(高压廊道范围内

8、)以生态保育为主,仅开辟环山的游步道,结合道路两边的林相改造,既维护了公园的生态廊道的连通作用,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状态。2.2 水土保持以前的城市建设留下的边坡坡面多采用浆砌石和喷砼处理,植被很难生长,极大降影响了周边景观效果,生态流也被切断,因此应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恢复,使其与周边环境联为一体。2.3 文化挖掘公园位于深港交界处,本身就具有两地文化交融和碰撞的地域唯一性,本公园在此基调上,更偏重对场地本身文脉的发掘,公园西边的耕作口是深圳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公园南部的私家祠堂更是承载着一个大家族的变迁。公园将文脉的挖掘嵌入场地设计中,使之便于解读和领会历史变化的脉络。2.4 休

9、闲运动周边小区对于公共绿地的需求使这个公园必然承载着居民休闲运动的功能。规划的公园提供了休闲散步道和各种休闲健身场地,彩色花灌、点状花树种植的边坡和休闲步道将视觉延伸入公园内,使不相识的人们汇聚在公园里,轻松休闲的绿色空间使人更易相识相熟。三、分区规划内容3.1水墨流芳:以“农耕”文化为切入口,耕读文化中的笔墨砚台为景观元素,创造变化的空间序列。利用现有地形的高差,形成热闹芬芳的台花花池景观,清幽的砚台掩映在花海中,一股细流(收集的雨水)安静地流淌,别有一番韵味。改造现有的苗木场及谷地山坡,营造具有生态环保意义的中水似地花园、市花林及台地景观,丰富景区的观赏性。3.2五谷芬芳以罗芳村与耕作口现

10、有地方农耕文化特册为出发点,景观设计上模仿农田的肌理,观景平台镶嵌于其中,同时利用截水沟的汇水,与农田机理相挈,构成“渠”的意向,形成与公园东面的耕作口视觉和心理上的联系。勒杜鹃和紫荆花为主的植物配置更是将港深交界的文化的融合和差异直接的表达。3.3晗芳揽月“月”的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重要的一支,月的阴晴圆缺寄托了人们无数的思绪与想念,尤其是对于远方的亲人和故乡。深圳作为外来人口为主的城市,这种思念便成了大多数人心中的共性。因此,景观主要营造在“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环境中“思故乡”的氛围。 3.4岁芳四季“岁芳”引自卢照邻的名作长安古意中“曾经学舞度芳年”,含有“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意思,

11、与该区域的健身运动的主题吻合。景观营造注重通过植物的生长来感知四季的变化,小型运动健身场地分布在或热烈或素雅的植物群落中,静候每一天奔放的生命。3.5芳菲谷芳菲谷是公园内唯一的峡谷地,并且是东西两边居民的重要通道。连通道路两边环路的木栈桥横跨峡谷,加深了峡谷的纵深和层次。植物配置上强化原始茂盛的生态植物群落,营造自然的野生花卉景观,为来往车辆与行人带来优美自然的视觉感受,彰显公园的自然生态特征。3.6 寻芳蠋以私家祠堂为主体形成的纪念性质的场地,主要进行人们对于祖先的追忆的活动。规划尊重原有的建设和地形,主要整合遮蔽和开敞空间,降低祠堂的肃穆氛围对公园的影响程度。 四、水土保持专项规划4.1

12、边坡部分现状分析项目区现状地形为一带状狭长山体,因城市建设在项目区周边造成大量挖方边坡,其数量多、分布广、面积大;项目区边坡多为土石混合质边坡、风化岩边坡,边坡坡度较大,最大高度有42m;由于边坡坡面多采用浆砌石护坡和喷砼护坡,植被很难生长,其景观效果极差,极大降影响了周边景观效果,因此应在边坡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恢复,使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治理对策分析(1)指导思想边坡类型不同、整治的措施不同,投入的资金和投入机制也不同,因此,根据不同的边坡类型,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遵循本项目总体规划原则:“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保护优先、

13、合理开发,尊重自然、珍爱自然、修复自然、完善自然, 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使其作为城市绿肺的功能逐步提升。”以此为指导思想,结合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原则和要求,确定本项目边坡生态恢复的指导思想:l 标本兼治根据生态学原理和水土保持原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有机结合。在确保边坡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以生态覆绿实现区域的长期效果。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植物有良好的固持土体、涵养水源、防污降噪、净化空气的功能。所以,在进行山体缺口整治时应尽可能采用生物措施,充分利用植物措施的优势。l 近自然恢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边坡整治措施以生物措施为主,最终整治效果与周边的自然山体景观相协调;另一方面

14、则要求各项生物措施具有自我恢复能力,不再需要长期的人工养护。l 治理途径多样化根据生态学原理、水土保持原理和实地情况,分别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艺术景观改造措施等。尤其在治理高陡岩质边坡时,不应强求全面绿化,而应结合艺术景观原理,通过多种手段修复和改善边坡景观。(2)措施分类根据边坡的景观影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景观影响轻微和一般的岩质边坡,可以通过在坡脚及坡顶种植爬藤进行缓慢绿化,并在坡脚的开采迹地种植高大乔木进行遮挡;坡面若有破碎地形,则可利用微地形修建人工植生盆,种植乔、灌木及爬藤绿化。根据本项目区边坡的实际情况,在保障边坡安全稳定的基础上生态修复治理措施可归结为“理顺水

15、系、周边控制、植被恢复”,治理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l 截、排结合,理顺水系。完善边坡所处区域的截、排洪沟道,减轻山体汇流对坡面的冲刷,保障坡面及坡脚部位建筑安全。l 一般绿化。对不处于主景观面部位的裸露面,通过在坡顶、坡脚的平地、台阶、坡面裂隙回填种植土植爬藤、乔灌木绿化,实施隐蔽化处理。l 挂网喷草技术绿化。适用于坡面破碎,坡度45°以下的岩质边坡、土石混合边坡,坡度45°以上的土石混合边坡,应削坡处理后采用该技术绿化;l 喷混植生绿化技术绿化,适用于坡度在4075°之间的岩质边坡;l 人工植生盆技术。利用边坡的凹凸地形修建植生盆种植乔、灌木及爬藤;l 人

16、工植生槽技术。沿石壁开凿水平槽,或浇筑矩形混凝土植生槽,种植植物绿化;l 艺术景观处理。坡面平整光滑,坡度大、绿化困难的边坡,可以结合艺术景观手法,采用雕刻、壁画、刻字等形式改造石壁景观;l 飘台种植槽(V形植生槽)绿化技术绿化。该绿化技术解决了75°以上边坡的绿化难题,但成本太高,仅使用于本项目区内陡度大且景观影响度严重的区域。(3)治理方法l 植物选择:边坡治理的植物选择应遵循“乔、灌优先,乔、灌、草、藤结合”的原则,并且要尽可能使用耐旱、耐瘠薄的乔木树种。l 植生槽:除开凿水平槽外,还可在石壁上直接浇筑矩形混凝土植生槽或外挂挡板做成V形植生槽,不过后两种只适用于有长期灌溉条件的

17、边坡。l 高陡石壁的治理:采石场遗留的岩质边坡往往坡面光滑平整,对于坡度大于75°的光滑石壁,可以做成浮雕、壁画、题字等形式进行处理。4.2 汇水部分 汇流分析表1 产汇流特性表名称汇水面积(m2)年产流量(m3/y)西水景区3587213018东水景区5290319199五、种植规划5.1现状分析规划用地植被景观季节变化不太明显,终年常绿,林灌层多为浓绿色,植被生长旺盛。拟建园址内的植被以人工林和次生性灌草丛为主,其中乔木层以马占相思和桉树(柠檬桉和赤桉)为主,灌木层以桃金娘、野牡丹的数量较多,而草本层以芒萁占绝对优势。区内共记载维管植物61科131属156种,有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

18、物土沉香。此外,区域内现存多位人工种植的次生林、灌丛矮草和杂木丛,这些环境为动物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空间。昆虫类和鸟类动物比较多见,其中昆虫类的蜻蜓目和鳞翅目的种类十分丰富,主要的种类有暗色狭翅蜻、红蜻、菜粉蝶、碧凤蝶、玉斑凤蝶、玉带凤蝶。常见的鸟类有普通翠鸟、家燕、喜鹊、大山雀等。这些动物资源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景观。发展的主要优势罗芳公园管理范围内的山体为梧桐山余脉,与梧桐山仅一路之隔,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同时有利于公园内生物多样性的营建;地块南临深圳河,西望沙湾河,同时与罗芳污水处理厂接壤,水源充足,利于公园的生态建设;公园内生物多样

19、性较丰富,有一定面积的杂木林和野生灌草丛,有利于山体林相改造和山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土层较深厚,利于生物及景观多样性的发展;公园与周边绿地(东湖公园、仙湖植物园、梧桐山风景区和南边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山体)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区域生态安全网络格局的建立与良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场地周边的城市化建设,使该地的生境斑块处于与周边其它生境斑块相对隔离的孤立状态;山体原生植被多被破坏,现存多为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桉树、荔枝等人工纯林,以及灌丛矮草和杂木丛;现有植物种类较少,有维管植物61科131属156种,植物群落结构单一,景观层次不丰富;现有草本地被层以芒萁占绝对优势,在干旱季节易引发山火,给公园带

20、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山体上有三条总宽度约为180m的高压走廊贯穿,高压走廊的净空要求给山体植被的改造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和限制条件;山体周边有大量较陡的边坡,不利于植被的自然生态修复;局部区域的马占相思和桉树长得过高,已接近高压线路,存在安全隐患;局部区域有薇甘菊、马缨丹、美洲蟛蜞菊等外来入侵物种。5.2植物景观设计理念“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解读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在深圳市罗湖区分区规划(19982010)中,此次规划的罗芳公园用地为生态保护用地,在深圳市生态安全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周边公园及风景区的特点:梧桐山风景区(包括仙湖植物园和东湖公园):市区唯一的省级自然风景名

21、胜区,景区内分布有各类野生植物240科1420种,植被为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是深圳天然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林相外貌四季常绿,并呈现出季节变换的韵律。(1)仙湖植物园:东倚梧桐山,西临深圳水库。它以自然山水为骨架,巧妙地布置各园林景点,是一个以科研、科普和游览为主的风景植物园。(2)东湖公园:东连梧桐山,以自然山林为背景,营造园林景点,是集休闲、游览、娱乐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公园。现有植被为自然山林与人工植物群落的有机结合,体现出自然山林向城市植被逐渐过渡的特征,也是城市与自然生物交换的重要生态廊道。翠竹公园:整个公园以山地丘陵为主,多山头,坡势较陡。该公园风格体现岭南特色、客家风情

22、,公园主题以竹为基调,全园贯穿竹的观赏、文化、科普、功能等,形成竹类大观园。在保护原有山体及林木的前题下,公园建成以山林野趣为特点,以竹为基调,以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知识型、生产型、文娱型人工植物区为内容,环境优美、自然生态功能健全,是以城市山林生态景观为特色的市级公园。3. 香港农业生态区:以自然山林为主,植被长势良好,覆盖度高。植物景观设计理念 定位罗芳公园以“山林野趣”为主,在保留现有自然植被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深圳地区的野花、野草、野果等地带性观赏植物,营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特色植物景观,成为深圳市罗湖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以及构建罗湖区生态安全网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

23、分,同时也是深圳、香港两地自然生态联系的重要纽带。5.3植物规划设计原则:1. 植物生态学的原则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地带性植物造景为主,将地带性森林植被的恢复与绿色景观的营建有机结合;2. 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与丰富度,创造多样化的生境,为鸟类、昆虫、小型兽类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的多样性;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方法,建立一种最佳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公园的游赏性,使环境持续性达到最大;4. 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5.4主要规划设计策略: 规划利用景观生态林

24、的营建技术对高压走廊黄线控制范围内的山体进行林相改造,在保护现有自然植被基础上,引入生态功能稳定、长寿、中小型乡土阔叶树种,使植物群落向着顺行演替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有多层结构,有叶色、花色的季相变化、生态功能稳定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同时,在重要景观节点,适当应用观赏性强、生态安全的外来园林树种,烘托气氛。主要措施如下: 1. 改造: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地带性景观树种对人工纯林分批、逐年改造,营造生态效益良好的景观生态林。 2. 抚育:对保留的景观树种(以荔枝林为主)加强抚育管理,采取施肥、修枝、间伐以及清理其它杂木、杂草等措施,使之景观效果表现最佳。 3. 增种:通过规划设计,结合各景点

25、、景区的景观设计,增种乡土景观树种如深山含笑、木荷等,同时种植防火树种,形成生物防火林带,最终营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森林植物景观。 4. 修复:对现有边坡进行生态修复,采用特定的护坡绿化措施,改变其根本面貌。5.5植物分区规划重点林相改造区在保留现有自然植被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采用“本底植被景观树种”的种植模式,对现有桉树、相思等人工纯林进行改造,引入黧蒴、浙江润楠、红花荷、深山含笑等乡土树种,同时种植木荷、火力楠等防火树种。此外,沿登山道两侧,重点布置野牡丹、桃金娘、地桃花、千里光、山菅兰等野生观花、观果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增加登山游览时的乐趣。1. 林相改造目标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尊

26、重自然,师法自然,把现有单一结构的山体植被,改造成具有浓郁南亚热带景观特色的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乡土阔叶林群落。优化生态环境,增强景观美感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 2. 改造原则 (1)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2)师法自然,突出生态功能;(3)与环境相得益彰,增强景观效果; (4)安全性原则。 3. 树种规划原则 为确保通过林相改造达到促进生物多样性、生态高效、群落结构稳定并可持续发展的南亚热带阔叶林,改造树种的选择组合配置科学与否是改造成败的关键。(1)以乡土树种为主,多树种组合;(2)高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地被合理搭配;(3)珍贵树种与普通

27、树种兼顾;(4)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结合;(5)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兼顾;(6)以常绿树种为主搭配落叶树种;(7)招蜂引蝶、鸟饲植物运用。4. 改造类型 (1)保留、保护林地内现有乡土植物。在林地内现有多种乡土植物,如:潺槁树、黄连木、盐肤木、野漆树、血桐、鸭脚木、九节、龙船花、豺皮樟、簕欓、鸡屎藤等,全部予以保留。在林地清理过程中,对影响这些乡土植物生长的杂草予以清除。(2)保留生长良好的荔枝林。场地内现有荔枝林分布面积较大,植株长势良好,郁密度较高。其中作为果林生产之用的荔枝林完全保留;其它场地内对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荔枝树予以保留,对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的荔枝树予以清除,并将所砍伐枝条树干运

28、出林外。对尚处于幼龄期的荔枝林,通过人工增种乡土景观树种进行改造。 (3)桉树林以砍伐为主,局部保留。A. 对影响高压线安全的桉树林皆伐; B. 重要景观节点区的桉树林皆伐;C. 场地内胸径12cm的柠檬桉保留,其它间伐;(4)林地内现有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间伐。 (5)林地内现有灌木、地被全部予以保留。 5. 主要选用树种 (1)乔木: A. 春季观花乔木:黧蒴、宫粉羊蹄甲、天料木、深山含笑、山苍子、木油桐、两广梭罗、香港四照花、红花荷、大花安息香、珊瑚树、白花泡桐。 B. 春色叶乔木:红楠、浙江润楠、朴树、山苍子。 C. 花、观兼赏乔木:铁刀木、大头茶、鼠刺、山杜英、鱼木、五月茶、

29、杨梅、黄牛奶树、复羽叶栾树、铁冬青、木荷、大花紫薇。 D. 秋色叶乔木:枫香、山乌桕。 E. 观叶形、树形乔木:血桐、鸭脚木。 F. 其它:青皮竹、粉单竹、麻竹。 (2)灌木:豆梨、梅叶冬青、狗骨柴、栀子、车轮梅、野牡丹、毛稔、桃金娘、牛耳枫、地桃花、罗浮柿、鲫鱼胆、山血丹、余甘子、裸花紫珠、鬼灯笼、小腊树、龙船花、香港大沙叶、九节、坚荚迷、棕竹、杨桐、华山矾、黄荆、常山。 (3)草本:蔓茎堇菜、红花酢浆草、毛麝香、板蓝、分叉露兜、天门冬、肾蕨、半边旗、傅氏凤尾蕨、广东沿阶草、麦冬、草珊瑚。 (4)藤本 A. 木质藤本:楠藤、玉叶金花、买麻藤、扁担藤、紫玉盘、假鹰爪、白花酸藤子、小叶红叶藤、金

30、樱子、广东蔷薇、首冠藤、粉叶羊蹄甲、白花油麻藤、鸡柏胡颓子、使君子、蔓九节、金银花、菝葜。 B. 草质藤本:甘木通、圆叶牵牛。主题植物景观设计区 清理场地内非目的性树种,如赤桉、马占相思等,以及美洲蟛蜞菊、薇甘菊等杂灌、杂草,保留有观赏价值的野生乔、灌木,如野漆树、山黄麻、野牡丹等。植物景观设计中,结合园林设计的地形和空间布局,合理选择能够反映景观主题的植物种类,采用乔、灌、草、藤,多层次生态种植技术,使各主题景区的植物景观与周边山林景观有机融合,共同营造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优美环境。1. 寻芳躅景区 该景区主要以公墓和纪念性的家族祖庙为主,在本次的规划中改造较少,建议在植物的配

31、置上以深绿色为基调,更多地考虑为人们的追忆活动提供宁静,肃穆的氛围,同时在公墓和祖庙与公园其它地方的接合处通过植物的隔离,又要降低这种氛围对其它地方的影响。故在植物的选择上既要有常绿的松柏类植物,也有风水榕树,也有一些表示对先人尊重的垂花或垂果类的植物。建议选用植物有:侧柏、小叶榕、垂叶榕、腊肠树、猫尾木、串钱柳、尖叶杜英、蓝花楹、花叶长春蔓、海桐、葱兰、红背桂等。2. 晗芳揽月景区 该景点主要表现为在深圳这样一个移民城市的人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离愁别绪,如何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家乡的共鸣,如何让他们尽情的在这里释放自己的情感,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古人常以桑梓代表家乡,榕树更是南国很多人家里

32、的风水树,故以桑树和榕树作为这里的基调树种,同时为了营造在“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中抒发对家的思念,即夜间游览的形式表达情感,此处植物色调以白色和黄色为主(便于夜间灯光效果的应用),同时重视植物在触觉和嗅觉方面对人的感受,故多采用一些开花且芳香的植物。此外,现状有一大片长势良好的荔枝林和桉树林,在设计中尽量保留。拟选用植物:小叶榕、桑树、扁桃、高山榕、海南蒲桃、白兰、香樟、棋盘树、旅人蕉、木本夜来香、四季桂、九里香、深山含笑、醉香含笑、红花荷、狗牙花、灰莉等。3. 芳菲谷景区 该景区是园内唯一的峡谷,也是沟通公园两侧居民区和公园南北的重要通道,在这里主要想体现峡谷两侧“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景

33、观,表达一种通往世外桃源的意境,结合通道上方高压走廊的影响,故在植物色彩的应用上以粉色为主,选择一些开花艳丽、繁花似锦或叶色绚丽的植物,并考虑季相景观的变化。 拟选用植物:红花羊蹄甲、粉花风铃木、凤凰木、火焰木、肖黄栌、乌桕、枫香、宫粉紫荆、红花荷、桃金娘、大花紫薇、红叶李、毛杜鹃、勒杜鹃(不同品种)、金凤花、野牡丹等。4. 水墨流芳景区 作为公园的主要入口,该景区利用现状地形的高差做成了台地花园的感觉,创造了多变的空间序列,在植物的配置上也主要考虑采用冠大荫浓的乔木和各式花灌木组合形成较丰富的入口植物景观,颜色尽量淡雅,以白、蓝为主,黄色为辅,同时,在溪流两侧考虑竹类和芳香植物以及一些湿生植

34、物的运用,以形成水墨流芳的韵味。除此之外,景区内现状长势良好的荔枝林也尽量进行保留。拟选用植物:小叶榄仁、凤凰木、复羽叶栾树、榕树、水蒲桃、腊肠树、黄槿、黄金榕、水石榕、树菠萝、大花紫薇、山茶、木本夜来香、栀子、含笑、勒杜鹃、金凤花、青皮竹、黄金间碧竹、花叶良姜、再力花、千屈菜、海芋等。5. 五谷芬芳景区 该景区靠近深港交界的耕作口,主要是以耕作口为文化主线,体现农耕文化。设计中引入“村”的概念,要在景区中处处弥漫着农业带给游人的独特芬芳。于是村头的风水树、村里的桑基鱼塘、梯田、芳草坡、百果林,构成了该景点植物景观的具体意向,同时为了体现深港两地同出一脉,建造勒杜鹃花台和紫荆林。所以该景点在植

35、物色彩应用上以黄色和橙色为主,植物选择上以观赏农业植物和香料作物为主,对现状的桉树相思林也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拟选用植物:小叶榕、斜叶榕、阴香、黄花风铃木、白兰、白桂木、桑树、 芭蕉、枇杷、番木瓜、番石榴、勒杜鹃(不同品种)、洋紫荆、鸡蛋花、栀子、含笑、茉莉、米仔兰、薰衣草、薄荷、羽衣甘蓝、紫御谷、紫苏、黄秋葵、席草、茭白、菖蒲、美人蕉等。6. 岁芳四季景区 现状为生长良好的马占相思林,设计上可在一定程度予以保留,基地主要为公园的健身活动区域,故在植物颜色的应用上主要以红色、粉色、紫色为主、黄色为辅,而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考虑采用一些保健类的植物,为人们的健身活动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同时在景观上

36、注意营造四季的变化。拟选用植物:黄樟、阴香、蒲桃、白兰、黄兰、洋蒲桃、麻楝、柠檬桉、木芙蓉、四季桂、宫粉紫荆、黄金香柳、茉莉、鹰爪花、金银花、姜花、海桐、九里香、红绒球、大红花、栀子、八仙花等。六、建筑设计(详见配套设施建筑专篇)七、 给排水设计7.1 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版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园林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7.2 工程概况和规划内容:本工程总占地面积约45.67ha,其中建筑总面积约730m2,道路和广场面积约21

37、761m2,水体面积约3303m2,绿化面积约4255510m2。该公园位于深圳市罗砂公路旁。本次规划内容为园区内给水管网规划,污水管网规划,雨水管网规划。7.3 给水管网规划:景区生活水以市政给水为供水水源,景区给水管用水量如下所示:序号用 水 项 目用水标准数 量时变化系数用水时间最高日最大时用水备 注1.游客人员用水(按最大入园数2500人计)40 L/人.天 100 m3/d1.210h12m3/h2.管理人员用水(按20人计)300 L/人.人.天6m3/d2.024h0.5m3/h3.绿化用水(按可用绿化面积的40%约60000平方)2.5L/ m2.天150 m3/d18h188

38、 m3/h4广场和道路冲洗用水(约26761平方)2.5L/ m2.天66.9m3/d18h8.4m3/h5未预见用水量按20%计64.6m3/d7.9合计387.5m3/d47.6m3/h由园内最高日用水量为702.4m3,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86m3。景区内的消防用水量按最大一个建筑计算。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0L/S,由于该公园为山地公园,高差较大。为了满足消防的要求,在山体的高点设消防水池。储存2小时的室外消防水量。消防水池也可以和绿化水池合用。7.4 污水管网系统规划: 该景区实行雨污分流制。污水量可按生活用水量的90%计,最大日污水量约为330.5m3,该景区的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管

39、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7.5 雨水管网系统规划:雨水参照深圳地区暴雨强度公式:q=2564.118(1+0.460LgP) /(t+6.840)0.555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a) p-设计重现期 (a) t-降雨历时 (min) 重现期取2年,降雨历时15min,q=527.2 L/S.ha雨水量按式:Q=qF进行估算式中:Q-雨水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 -综合径流系数 取0.25F-汇水面积 (ha)Q=6019.31 L/S 园内的雨水在经管道收集排入水溪,做为水系的补充水,多余雨水就近排入市政管网。八、景观电气规划8.1 现状:规划区域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罗芳新秀片区,规划用地面积约45公顷,园内山顶及坡道现有110KV400KV高压走廊,供周边区域变电站及至香港联络线高压走廊,廊道覆盖面积约为27.99公顷。8.1 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4)电力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