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线配合切开法开双眼皮_第1页
缝线配合切开法开双眼皮_第2页
缝线配合切开法开双眼皮_第3页
缝线配合切开法开双眼皮_第4页
缝线配合切开法开双眼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文:New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Suture and Incision Method for Creating a More Physiologically Natural Double-Eyelid双眼皮手术是韩国最常见的整形手术,研究发现亚洲的双眼皮手术可分为有切口和无切口两种。通常,嵌入缝线(无切口)法没有明显的疤痕,术后恢复时间短,出现病态的几率低,康复快。但是,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病人,对于上睑提肌功能较弱的病人,采用这种方法比较困难。相对的,完全或部分切开法可增强上睑提肌,这样可能使病人呈现眼裂过于睁大的感觉。不过,提肌-皮肤缝线法和经皮固定法都会遗

2、留疤痕,长期浮肿,需要长时间来恢复。笔者认为,要想得到自然的双眼皮,有必要将这两种手术方法进行适当地结合。本文即介绍一种将缝线法和切开法相结合进行双眼皮手术的新技术。病人和方法;设计术前仔细检查病人双眼目前的状态,决定双眼皮线的位置和合适的程度。一旦决定了双眼皮线的位置,就可以设计不完全切口的位置以及嵌入的位置(图1)。微小的切口适合于皮肤薄眼睑突出的病人(图1,b,c)。半切口适合皮肤厚眼睑凹陷的病人,这时由于凹陷的眼睑或疤痕,要改变双眼皮线(图1,a,b,c)。全切口适合的病人有:1.有多余的皮肤,眼睑下垂;2.严重疤痕性中级上眼睑成形术;2.高倍矫正手术(图1.a-e)。图1麻醉在手术部

3、位皮肤上采用少量1%利多卡因配合1:100,000肾上腺素浸润。优先选出提肌功能更强的一侧,作皮肤切口,然后将稍多量的麻醉剂注射至肌肉下区域。通过不完全切口呈垂直方向切开眼轮匝肌。用拉皮钩提起皮肤边缘,向深部垂直分开内层和外层,暴露睑板上缘,逐步进行(图2)。打开前隔膜,将其从上睑提肌筋膜上分离。图2固定眼睑软骨通过打开前隔膜分离提肌腱膜。对于正常或轻微下垂的上眼睑,在不完全切口线b-c之间剥离提肌腱膜;对于中度或重度下垂的上眼睑,剥离可稍微从不完全切口线b-c向中部和外侧扩展。将提肌腱膜调整位置固定到眼睑软骨板上,在切口点b与c之间缝合(图3)。图3缝合技巧一旦两侧的眼睑软骨固定位置核准后,

4、进行单结连续缝合(图4,上)。连续缝合的中部(图4,a-b)和外侧(图4,d-e)定位点要穿过眼睑软骨板(图4,上、中)。连续缝合的位置应该稍稍比提肌腱膜固定到眼睑软骨的位置低(图4,下)。单结的位置要在不完全切口的中央,松散地固定到提肌腱膜末端。单结要位于眼轮匝肌和提肌腱膜之下(图4,中、下)。图4连续缝合后,在确认双侧眼睑水平对称之后缝合皮肤(图5)。图5 结果对于结果的评估以对称程度、双眼皮的形状以及病人的满意度为基础。395位(90.6%)病人觉得很效果非常好,32位(7.3%)病人觉得效果好,9位(2.1%)病人觉得效果尚可,没有病人觉得效果不好。图6-10为部分病例。图6图7图8图

5、9图10讨论由于提肌腱膜与眼睑软骨之间、提肌腱膜与皮肤之间的固定位置和拉力强度不同(图11),术后双眼皮的形成过程也可能不尽相同。图11采用嵌入缝线法双眼皮术后,上睑提肌与皮肤之间连接比较宽松。然而,对于提肌功能较弱的眼睛采用嵌入法可能导致病人眼睑边缘比正常位置低。采用切开法产生双眼皮的机制涉及一项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将下方组织的真皮和肌肉层直接固定到了提肌腱膜上。这样,使眼睛睁开的力量就从提肌腱膜传递到了眼睑软骨,从而提升了眼睑边缘。然而,在传递这种力量的过程中,由于该力是分散地分配到连接中央部位的下方组织的,因此可能不能有效地传递。本文中采用的新技术的机理,既不同于切开法也不同于缝线法,利用缝合材料将下方的组织松松地连接到提肌腱膜末端,且固定的位置低于提肌腱膜的固定水平。这样,在睁开眼睛过程的早期,睁开眼睛的力量就能不被削弱地进行有效传递。另外,术后下方组织的浮肿极小,不会减弱睁眼力量,可以有效地纠正提肌功能较弱的病人的眼睑下垂表现。这样可以产生生动的双眼皮来简单地提升眼睑边缘(图11,下)。结论该新技术的优点总结如下:首先,保存了上睑提肌的力量,即在睁开眼睛的过程中经传递来拉起整个眼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