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常记)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11题)_第1页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11题)_第2页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11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清照如梦令(常记)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 11题)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 .译文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 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2 .主旨、情感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 追叙一次夏日郊游的欢乐情景,表 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3 .请赏析“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表达作用。答:点出了喝酒的时间、地点、背景;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 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沉醉”是醉得

2、很深的意思,透露出了女词人心底的欢快,“不知归路”,暗示了游兴沉酣、乐而忘返。4 .请赏析“误入藕花深处”的表达效果。答:“误入”把诗人洒眼朦胧醉的憨态全部写出来,如行云流水,流畅自 然,毫无雕凿痕迹。要在平时船划入藕花深处,要出多大的劲呀,今天不知不觉 地撞进来了,这里把自己原来的主观愿望与酒后的神志模糊,作了对比与交待。 照应开头的“常记”(长久记忆),因为这首词是追忆少时游玩的情形。5 .说说“争渡,争渡”的表达作用。答:“争渡”,这里是“怎么划出去”的意思,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突出 了词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急心情。6 .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的画面。答:暮色中船却误入荷塘深处,作者不由得惊呼:怎么把船划出去?叫声惊 醒了鸥鹭,飞向天空,霎时,人声、水声、鸟声交织在宁静的湖面上。7 .说说“惊起一滩鸥鹭” 一句中“惊”字的妙处。答:“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 得惊慌失措的情态。8 .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答:这首小词用白描的手法,静中有动;用词简练,语言平淡朴实,平常的 口语一般,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但却画面感 很强,意境悠远,极富生活气息。9 .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答:词人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些许 “惊恐”再到“鸥鹭”惊 起的豁然开朗,词

4、虽短,但感情变化却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10 .理解性默写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红的荷花,给人以凉爽幽静、清香扑鼻的感觉, 诗人杨万里赞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 梦令中嗟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写回舟迷路的句子: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1 . 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B“. 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C. “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