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理想》_第1页
第六课《理想》_第2页
第六课《理想》_第3页
第六课《理想》_第4页
第六课《理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课?理想?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练习诗歌的朗读。2、学习比喻、顶针、拟人修辞在诗歌中的运用。3、联络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才能目的:1、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学习仿句的技巧简单训练情感目的:1、理解作者对理想的解释和对有理想的人的赞美。2、萌发树立远大理想的感觉。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朗读,讨论,仿写,体会。课时安排:12课时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六、理想流沙河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开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着既定的目的不断努力。理想是什么?读了这首诗,

2、你对理想的内涵也许会有新的理解。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四个比喻)顶针修辞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由星星之活到点燃熄灭的等说明了理想的传播过程。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指的是理想状态。本节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2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的状况来说的:仓廪足而知礼义。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离乱、安定是从社会次序来说的。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社会的开展,理想的层次也随之进步,有了新的含义。理想是有时代性,层次性的。3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将来,莹莹光无尽。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

3、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本节从历史的角度来对待理想,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开展。4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人明确方向,但理想的实现往往要建立困难与挫折,或者不象自己预期的那样切近,有其长期性与艰巨性。5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人乐观理想使你倔强地对抗着命运。理想使人充满斗志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人心态年轻,充满活力。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乐观、斗志、活力,凝聚起来就是力量,即理想使人充满了力量。6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4、,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诗人所追求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在这过程中,他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成功喜悦,牺牲的是个人的私利。7理想假设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8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承接上文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转折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理想对人生的意义9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祥的母亲。理想可以使人获得新生10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

5、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注意!11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12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树立了理想,就会获得丰收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新的历史时期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妙理想的最好年代。教学设计:课前导入:交流学生搜集到的关于名人、伟人理想的故事。讨论点评后转入新课。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

6、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整体感知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正音、正字、释词默读感知课文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c试着分析诗歌的构造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构造。板书:历史意义(2、3)理想的意义(1) 人格意义(4、5、6、?)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人生

7、意义(8、9、10、11)研讨与赏析(上)精读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化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化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不必孤立地体会每个比喻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

8、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联络实际,就很好懂。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树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像灯一样,照亮了夜行的路。这个理想像路一样,引中国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国,引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例如李大钊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是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9、。第2节诗是说,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说得对。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进步。社会是逐步开展的,理想也是逐步进步的。一种需要满足了,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理想。反过来说,理想逐步进步,也使社会不断进步。这一节的标点值得注意,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的。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说的。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 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

10、“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 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化含义?重点在后两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与第1节第三句“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都说理想使人明确方向。第1节第四句说“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是必然到来的,这种理想是必然能实现的。第4节说了另一种情况:“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这里说的是,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屡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缺乏,越到后来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

11、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化的认识?不错。显然,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决不是什么黄金梦。一个人想发财,想有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资产,不是诗人所说的理想,即使通过正当手段发财致富也不是诗人所说的理想,更不必说,用非法手段去攫取钱财了。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就顾不得个人发财,也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的是其他个人利益。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

12、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根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作业 :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检查作业。 继续研讨与赏析。 语言运用。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识记字词。 朗读、背诵。研讨与赏析(二)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

13、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第8节分两个大句,每个大句上下两个小句之间都用分号。第一大句的第一小句是承接上一节说的,“不幸就是指“被误解的寂寥和“酸辛。上下两句意思是转折的,写成散文,就是“理想固然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但是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可见意思侧重在后一句。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

14、子有什么典型意义?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第9节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即使是罪人,一旦树立了理想,他也可以获得新生;即使是浪子,一旦树立了理想,“浪子回头金不换。“理想是还魂的仙草,是说,罪人之所以为罪人,是因为丧失了灵魂,为邪恶的念头所驱使,为非作歹。树立了理想,就恢复了良知,恢复了正常人的灵魂,就能重新做人。“理想是慈祥的母亲,是说,理想能引导着浪子走上正轨。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构造上是什么关系?在

15、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体验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络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运用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教师例如: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16、;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构造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修辞训练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化体会,学习掌握,进步想像思维的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展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根本构造,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化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作业 :1、完成仿句练习1仿造下面这句话的句式,以“思想和“意志开头,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