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化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五章 相平衡练习题一、判断题:1 . 1.在一个给定的系统中,物种数可以因分析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 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2 .单组分系统的物种数一定等于1。3 .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4 .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系统状态的点。5 .恒定压力下,根据相律得出某一系统的1,则该系统的温度就有 一个唯一确定的值。6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7 .根据二元液系的LX图可以准确地判断该系统的液相是否是理想液体混合8 .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畅时两相的相对的量。9 .杠杆规则只适用于人方图的两相平衡区。10 .对于二
2、元互溶液系,通过精储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11 .二元液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 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12 .恒沸物的组成不变。13 .若A、B两液体完全不互溶,那么当有B存在时,A的蒸气压与系统中A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14 .在简单低共熔物的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个系统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15 .三组分系统最多同时存在5个相。二、单选题:1. h2o> k Na cr、r体系的组分数是:(A)3 ;(B)二5 ;(0=4;(D)=2。2. 2.克劳修斯一克拉伯龙方程导出中,忽略了液态体积。此方程使用时, 对体系所处的温度要求:(A)大于临界温度;(
3、B)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C)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D)小于沸点温度o3 .单组分固一液两相平衡的k7曲线如图所示,则:(A)匕=R(s) ;(B)匕 >R(s);(C)K(l)<K(s) ;(D)无法确定。4 .蒸汽冷凝为液体时所放出的潜热,可用来:)/A B c D zfk zf« z(A) 可使体系对环境做有用功;(B) 可使环境对体系做有用功;(C) 不能做有用功;不能判定。5 .压力升高时,单组分体系的熔点将如何变化:(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o6.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2sO-HQ(s)、H2s。42406)、H2S04-4H2
4、0(s),在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A)1 种;(B) 2 种;(C) 3 种;(D) 0 种。7.在101325Pa的压力下,L在液态水与CCL中的溶解已达到平衡(无固体L存在),此体系的自由度为:(A)1 ;(B) 2 ;(C) 3 ;(D) 0 o8 . NaCl水溶液和纯水,经半透膜达到渗透平衡,该体系的自由度数是:(A)/= 1 ;(B) / = 2 ;(C) / = 3 ;(D) / = 4 o9 .对于下列平衡系统:高温下水被分解;同,同时通入一些H?(g)和 02(g);&和O2同时溶于水中,其组元数和自由度数f的值完全正确的是:f=2 d=3, /
5、 = 3 ; f = 3 <=L f= 1 ; f = 1 K = 2, f= 2 ; f=3 <=3, / = 3 o(A) 1, f = 1<=2,(B) 二2, F=23,(C) 3, f = 3<=1,(D) 1, f = 2<=2,10 .在下列体系中自由度2的体系是:(A) (A)298K 时,H20(l)H20 (g);(B) S(s) S(l) S(g);(C) GHsOHd)与上0(1)的混合物;(D) 一定量的 PCk(g)分解平衡时:PCls(g) = PCL(g) + Cl2(g)。11 .某体系中有 Na2C03水溶液及 Na2C0s -
6、 H20 (s)、Na2C03 - 7H20 (s)、Na2cos IOH2OG)三种结晶水合物。在p下,f=K- 0 + l = 2- 4 + l=-L这种结果表明:(A) (A)体系不是处于平衡态;(B) (B)Na2CO3 10 H2O(s)不可能存在;(0(0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D) Na2CO3 - 7H20(s)不可能存在。12 .相图与相律之间是:(A) (A)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B) (B)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C) (C)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D) 相图决定相律。1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 15K,
7、压力是610. 62 Pa ;(B) 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由系统决定,不能任意改变;(C) 水的冰点温度是0P (273. 15K),压力是101325 Pa ;(D) 水的三相点f:0,而冰点f;1 o14 . Na 2cos可形成三种水合盐:Na2C0s 乩0、Na2C05 7H20> NaCO3 - 10HA 在常压下,将Na2cos投入冰一水混合物中达三相平衡时,若一相是冰,一相是 Na2cos水溶液,则另一相是:(A) Na2CO3 ;(B) Na2cos 乩0 ;(C) Na2COs 7H20;(D) Na2cos 10H20oAD-415.如图,对于右边的步冷曲线对应是哪个
8、物系点 的冷却过程:(A)a点物系;(B) 6点物系16.如图,对于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元相图,(C)c点物系;(D) d点物系当物系的组成为x,冷却到£时,固液二相的重量之比是:7 )/ )z A B B D zf / z zf(A) r(s):用=ac I ab ;用(s) : f(1) = be I ab ;(B) jf(s) : jf(1) = ac I be ;f(s) : f(1) = be I ac o17 .如图,对于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元相图, 当物系点分别处于C、E、G点时,对应的平衡共存(B)熔点;(D)低共熔点。的相数为:点点点点 G G G G ,
9、, 9 , 13 3 3 点点点点 E E E E 夕 , , , 12 12 点点点点 c c c c 17 X/ 7 A B c D ZK z( /( z1 ;1 ;3 ;3 o18 .在相图上,当物系处于哪一个点时只有一个相:(A) 恒沸点;(C) 临界点;19 .甲、乙、丙三个小孩共吃一支冰棍,三人约定:各吃质量的三分之一;只准吸,不准咬;按年龄由小到大顺序先后吃。结果,乙认为这只冰棍没 有放糖,甲则认为这冰棍非常甜,丙认为他俩看法太绝对化。则三人年龄:(A) 甲最大,乙最小;(B)甲最小,乙最大;(C) 丙最大,甲最小;(D)丙最小,乙最大。20 .如图A与B是两组分恒压下固相部分互
10、溶凝聚体系 相图,图中有几个单相区:(A)1 个;(B) 2 个;(C) 3 个; (D) 4 个。21 .有一形成不稳定化合物的双组分A与B凝聚体系,系统的组成刚巧与不稳 定化合物的组成相同,当其从液态冷却到不相称熔点,系统内建立如下平衡: 液相+ A(s) = A3,(不稳定化合物),如果在此时系统由外界吸取热时, 则上述的平衡将:(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无法判定。22 . A与B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A与B的 体系可以形成几种低共熔混合物:(A)2 种;(B) 3 种;(C) 4 种;(D) 5 种 °23 .如图A与B是两组
11、分恒压下固相部分互溶凝聚体系 相图,有几个两固相平衡区:(A)(A)1 个; (B) 2 个;(C) 3 个; (D) 4 个©24 .在第一种物质中加入第二种物质后,二者的熔点发生什么变化?(A) 总是下降;(B)总是上升;(O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D)服从拉乌尔定律。25 .如图是FeO与Si。2的恒压相图,那么存在几个稳定化合物:(A)(A)1 个; (B) 2 个;(C) 3 个; (D) 4 个。26 . A及B二组分组成的凝聚体系能生成三种稳定的化合物,则于常压下在液相开始冷却的过程中,最多有几种固相同时析出?(A)4 种;(B) 5 种;(C) 2 种;(D) 3 种。
12、27 .在温度为T时,A(l)与B(l)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30. OkPa和 35. OkPa, A与B完全互溶,当四二0.5时,八=10. OkPa, A = 15. OkPa,则此二元液系常压下的 Ax相图为:TI .28(A(B(ce和 f EA 尤b i B A XB B A 布 f B(A)(B)(O(D)恒小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气压;介于两个纯组分的蒸气压之间;与溶液组成无关O29.设A和B可析出稳定化合物AJB,和不稳定 化合物AB,其hx图如图所示,其中阿拉 伯数字代表相区,根据相图判断,要分离出 纯净的化合物AeB“物系点所处的相区是: (A)9 ;(B) 7 ;(C) 8 ;(
13、D) 10 o30 .液体A与B形成蒸气压正偏差很大的溶液,在精储塔中精储时, 塔釜得到的是:(A) 恒涕混合物;(B)纯A ;(C)纯B ;(D)纯A或纯B o31 .如图A与B是两组分恒压下固相部分互溶凝聚体系相图, 图中有几个两相区:(A)1 个;(B) 2 个;(C)3 个;(D) 4 个。32 .水蒸气蒸储通常适用于某有机物与水组成的:(A)完全互溶双液系;(B)互不相溶双液系;(C)部分互溶双液系;(D)所有双液系o的是:33 .下图是二元凝聚体系相图,其中物系点与相点合(A) F 点,G 点;(B) I 点,D 点;(0 H点,D点;(D) H 点,G 点。34 . A与B是两种
14、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A的正常沸点80t, B的正常沸点120。把A、B混合组成一个体系,那么这个混合物的正常沸点为:(A)小于 80;(B)大于 120;(C)介于80c与120之间;(D)无法确定范围。35 .右图是三液态恒温恒压相图,ac、be把相图分成 三个相区、,每个相区存在的相数是:(A) (A) 区1、区1、区1 ;(B) (B)区1、区3、区2 ;(0(C)区1、区2、区2 ;(D) 区1、区2、区1。J :36 .金(熔点1063C)与铜(熔点1083C)形成合金;取含金量50%的固熔体冷却,首先析出固溶体的含金量是:(A)(A)大于 50% ;(B)小于 50 % ;(C)等
15、于50% ;(D)不一定。37 . H20-NaCl-Na2SO4的物系中Na2S04与乩0能形成水合物Na2s04 - 10 H20(D) o相图中,在DBC区中存在的是:人”也。)(A) 水合物D与溶液;e/At(B) 水合物D、NaCl和组成为F的溶液;夕(C) 水合物D、NaCl和Na2s0,三相共存;卢、(D) 纯 NaCl、纯 Na2S04 和水溶液 oJ138 . R0KNOs-NaNOs物系的相图如下。那么在BEC区 内平衡的相是:(A)(B)(C)(D)纯NaNOs与其饱和溶液;纯KaNOs与其饱和溶液; 含KNOs、NaNOs与不饱和溶液; 含KNOs、NaNOs与双饱和溶
16、液(E)。39 .分配定律不适用下列哪个体系:(A) L溶解在水与CCL中;(B) Na2cos溶解在正庚烷和二乙二醇酸中;(C) NH4cl溶解在水与苯中;(D) Bn溶解在CS?与水中.40 .如图是恒温恒压下的三组分盐水体系相图,复盐 可形成水合物,存在几个三相平衡区:(A)(A)2 个; (B) 3 个;(C) 4 个;(D) 5 个。A(H2O)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1)练习研上一章下一章返回一、判断题:1 .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2 .若化学反应由一系列基元反应组成,则该反应的速率是各基元反应速率的代数和.3 .单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4 .双分子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5
17、 .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不随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6 .若一个化学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该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7 . 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完全所需的时间是期的2,8 . 一个化学反应的级数越大,其反应速率也越大。9 .若反应A + BY + Z的速率方程为:="acb,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且肯定不是双分子反应°10 .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 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11 .若反应的活化能为直 反应(2)的活化能为反,且>&,则在同一温度下h 一 定小于依。12 .若某化学反应的V 0,则该化学反应的活化
18、能小于零.13 .对平衡反应AY,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常数相等。14 .平行反应,而2的比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15 .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步。16 .反应物分子的能量高于产物分子的能量,则此反应就不需要活化能。17 .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度都会增大,因此平衡常数也不随温度而改变。二、单选题:1. 1.反应 3。220s,其速率方程-d02/dt = A03202或dO4/d£ = k那么k与R的关系是:(A) 2k = 31c ;(B) k = R ; 一|(C) 3k = 21c ;(D) U = %对 o2 .有如下简单反应aA +历 dD,已
19、知a < 6 < d 则速率常数上、上、儿的关系为:(A); 人人< 4 ;(C)尢 > 左 > 4;(D)。3 .关于反应速率r,表达不正确的是:(A) (A)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B) (B)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C) (C)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D)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有关。4 .进行反应A + 2D 3G在298K及2dms容器中进行,若某时刻反应进度随时间变化率为0.3 mol - s-x,则此时G的生成速率为(单位:mol-1 - dm3 s-1):(A) 0.15 ;(B) 0.9 ;(C) 0. 45 ;(D) 0.2 o5 .基元
20、反应体系aA +疝人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A)-dA/d£=LA,Dr ;(B) -dD/d£ =&了 ;(C) dG/dt =;(D) dG/dt =4ADr o6 .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a/L该反应级数为:(A) 零级; 级。(B) 一级;(C)二级;(D)三7 .某一基元反应,2A(g) + B(g) £(g),将21noi的A与lmol的B放入1升容器中混合并反应,那么反应物消耗一半时的反应速率与反应起始速 率间的比值是:(A) 1 : 2 ;(B) 1 : 4 ;(C) 1 : 6 ;(D) 1 : 8 o8 .关于
21、反应级数,说法正确的是:(A) (A)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B) (B)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C) (C)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级数;(D)反应级数都可以通过实验确定。9 .某反应,其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反比,则反应完成87. 5%的时间竟与 反应完成50%的时间±2之间的关系是:(A) ti = 2t2 ;(B)= 4t2;(C) ti = 7(2 ;(D) G = 5 G o10.某反应只有一种反应物,其转化率达到75%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50% 的时间的两倍,反应转化率达到64%的时间是转化率达到x%的时间的 两倍,则X为:(A)32 ;(B)36 ;(C)40 ;(D) 60
22、 o11 .有相同初始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的温度下,经一级反应时,半衰期 为小;若经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为端,那么: _(A)(A) 加2 =;(B) ti/2 > t1/z ;(C)为2 <九2 ;(D)两者大小无法确定。12 .某一气相反应在500C下进行,起始压强为时,半衰期为2秒; 起始压强为时半衰期为20秒,其速率常数为:(A) 0. 5 s-1 ;(B) 0. 5 dm3 mol-1 s-1 ;(C) 31. 69 dm3- mol-1 - s-1 ;(D) 31. 69 s-1。13 .起始浓度都相同的三级反应的直线图应是(c为反应物浓度,为级数):CA)(B)(C)14
23、 .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其起始浓度为1 mol dnf8, i小时后为0. 5 mol dm'3, 2小时后为0. 25 moldm"则此反应级数为:(A) 0 ;(B) 1 ;(C) 2 ;(D) 3 o15 .某反应速率常数2.31 X 10%101r 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 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A) 43. 29 s ;(B) 15 s ;(C) 30 s :(D) 21. 65 s。16.某反应完成50%的时间是完成75%到完成87. 5%所需时间的1/16, 该反应是:(A)二级反应;(B)三级反应;(C) 0.5级反应;(D) 0级反应。17.
24、某反应速率常数A为1.74 X lOmor1 < dm5 min 反应物起始浓度为 lmol 加7时的半衰期为2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为2 mol - dnf3时的半衰期 媪的关系为:(B) t1/2 = 2 t/2 ;(D) tl/2 = 4 t/2 °(A) 2 ti/2 = ti/2(C)tl/2 = t/218 .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之半衰期与反应物最初浓度有何关系?(A) 无关;(B)成正比;(C)成反比;(D)平方成反比o19 .恒容下某复杂反应(取单位体积)的反应机理为:,分别以A和B反应物的浓度变化来计算反应速率,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5、A)rk =kd(B)n =:kiCi -履5 9(C)2a =k、c; + kg ,2a =-kd + 无is ,9 九二匕6 ;2% =仁q + k2a ;几=kg - k2cc ;rt =- kg - k2Cc o20 .反应A + B f C + D的速率方程为r = AA B,则反应: 是二分子反应;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不是二分子反应;是对A、B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21.基元反应A + B 2D, A与B的起始浓度分别为&和2& D为0, 则体系各物质浓度(c)随时间变化示意曲线为:22.已知某复杂反应的反应历程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dB/d亡是:(A
26、)后A - &D B;(B) A A - A-iEB - D B;(C) Ai A - k-i B + k D B;(D) -A A + kB +o,则B的X/ tfz- / / 2 A B c D /I zl zf下述等温等容下的基元反应符合下图的是:2Af B + D ;A-*B + D ;2A + Bf 2D ;A + Bf 2D o024.对于可逆一级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teJ(A) (A)平 衡时6 ;(B) (B)平衡时A =九;(C) (C)总反应速率为正、逆反应速率的代数和;(D) 加入正催化剂可使4 > k。25.某温度时,平行反应的人和人分别为0. 008和0
27、. 002min那么lOOmin后A的转化率为:(A)100% ;(B) 81.9% ;(C) 44.9% ;(D) 63.2% 。26.右图绘出物质G、F.律,所对应的连串反应是:GFE;EFG;GEF;FGEo27. 1-1级对峙反应 为:E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A)(B)(D)28 .对复杂反应可用平衡近似处理时,K= kJ k- =o为了不致扰乱快速平衡,BC必为慢步骤;BC必为快步骤;七=%;七»忌上其中正确的是:(A);(B);(D)O29 .乙酸高温分解时,实验测得CHQ)OH(A)、CO(B)、CH=CO(C)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由此可以断定该反应是:1/
28、7 7 A B c D z /fl zr zl基元反应;上对峙反应;人匕一平行反应;连串反应.30 .在恒容的封闭体系中进行对峙反应:M N, M与N的初阳都反刀加内=4 0,反应终了时,认为(1) Q能降低到零;(2)Q不可能降低到零;(3)介可等于;(4) 6只能小于。正确的是:(A)(1) (3) ;(B) (2) (4) ;(C) (1) (4) ;(D) (3) (4)。31 .对自由基反应A + B-C A-B + C,已知摩尔等压反应热为-90kJ - moF1, B-C的键能是210 kJ - mol-1,那么逆向反应的活化能为:(A)(A)10. 5 kJ moF1 ; (B
29、)100. 5 kJ moF1 ;(C)153kJ mol'1 ;(D)300 kJ moF1 032 . 一级平行反应,速率常数A与温度7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9 , * o 4 444 < > < > >4 i 14 4 4 N , , , , 瓦瓦2S£ < < > > £笈E £ 7 / 7 17 A B c D /( z! /( /C33 .如果某一反应的A "为700 kJ - moF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瓦是:(A) 及 2 TOO kJ mol-1 ; £
30、 W -100 kJ mor1 ;(C) 氏=-100 kJ- mor ;(D)无法确定 o34.某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 - moF1,当T = 300 K时,温度增加IK, 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为:(A)4.5% :(B) 9.4% ;(C) 11% :(D) 50%。35 . 一个基元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是逆反应活化能的2倍,反应时吸热 120 kJ moF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是(kJ moF1):(A) 120 ;(B) 240 ;(C) 360 ;60 。36 .对于连串反应,巳知后若想提高产品B的百分数,应:(A) (A) 增加原料A ;(B)及时移去D ;(C)降低温度;
31、(D)升高温度。37.平行反应不断升高时,最后则有:(A)6 > 6 ;(C) G = G ;巳知笈及,设两反应的指前因子相等。当温度(8) ft < cb ;(D) | g - Cb| 最大 o38.反应: 应:巳知笈及,笈 片,要提高产物B的产率,)/ tfz- 17 v)rA B c Dz( /X /X z(A) 提高温度;(B) 降低温度;,出口处降低温度;,出口处提高温度o反应器入口处提高温度 反应器入口处降低温度39.平行反应,己知活化能用 > 瓦,指前因子4 > 4。那么降低反应温度;(2)提高反应温度;(3)加入适当催化剂;(4)延长反 应时间;其中能增
32、加产物P的方法有:(A)(1)(3) ;(B) (2)(4);(C) (3) (4) ;(D) (2)(3) o40.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k =则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活化能区间的关系为:(A)区=£ + %区-2笈);(B) E = £ +- K);(C)氏=& - 以y;(D) £ =瓦 X % 3/2 o第八章化学动力学练习题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一、判断题:1 .碰撞理论成功处之一,是从微观上揭示了质量作用定律的本质。2 .确切地说:“温度升高,分子碰撞次数增大,反应速度也增大,3 .过渡状态理论成功之处,只要知道活化络合
33、物的结构,可以计算出速率常 数鼠4;选择一种催化剂,可以使AG>0的反应得以进行。5 .多相催化一般都在界面上进行。6 .光化学反应的初级阶段A + hvP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7-酸碱催化的特征是反应中有酸或碱存在。8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所有性质都不改变。9 .按照光化当量定律,在整个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分 子,因此只能使一个分子发生反应。二、单选题:1 .微观可逆性原则不适用的反应是:7 lfz. A B c D /fK / /X(A) H2 + I2 = 2HI ;C1 + C1 - = Cl2 ;蔗糖+ H20 = C凡2。6(果糖)+ CJM)6(葡萄糖);
34、CH3COOC2Hs + OHWHCOOT C2H50H 。2 .双分子气相反应A + B = D,其阈能为40 kJ - mol-1,有效碰撞分数是6 X IO-4,该反应进行的温度是:(A)649K ;(B) 921K ;(C) 268K ;(D)1202K o3.双分子气相反应A + B = D,其阈能为50.0 kJ - moV1,反应在400K时进 行,该反应的活化培为:(A)46. 674 kJ- mof1 ;(B) 48. 337 kJ- mol-1 ;(C)45. 012 kJ* mol-1 ;(D) 43. 349 kJ mol_1 o4.关于阈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35、 (A)阈能的概念只适用于基元反应;(B) (B)阈能值与温度有关;(C)阈能是宏观量,实验值;(D)阈能是活化分子相对平动能的平均值oA B c D/X /( / /5 .在碰撞理论中,碰撞直径a碰撞参数方与反射角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o <b <,分子发生碰撞;0 <。分子发生碰撞;若6二0,则8二0 ;若b = 0,则夕=八06 .由气体碰撞理论可知,分子碰撞次数:(A) (A)与温度无关;(B) (B)与温度成正比;(C) (C)与绝对温度成正比;(D) 与绝对温度的平方根成正比o7 .有关碰撞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能说明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
36、应;(B) (B)证明活化能与温度有关;(C) (C)可从理论上计算速率常数与活化能;(D) 解决分子碰撞频率的计算问题o8 .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9 .对于气相基元反应,下列条件:(1)温度降低;(2)活化墙 越负;(3)活化熠越负;(4)分子有效碰撞直径越大。能使反应速率变大的条件是:(A) (2) (4) ;(B) (3)(4);(C) (2) (4) ;(D
37、) (1)(2) (4) o10.若两个同类的气相反应的活化培值相等,在400K时,两个反应的活化墙 (1) -(2) = 10 J moF1,则这两个反应的速率之比:(A) kJk = 0. 300 ;(B) kJh = 0.997 ;(D) kJh = LOO ;(D) kJh = 3.33。11 .根据过渡状态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中:(A)及二;及二-RT x(C)£ 二 + RT ;(D)反= 1RT o12 .下列各式中,活化能及、临界能及和标准活化结的关系正确的是:(A)« > 区 >;(B)£ 区; A >>£(D
38、)及 > £ > oB + Co压力13 .林德曼单分子反应机理如下:A + A A + A A* 增加时:)/A B c D z /ZK. /无A之增加占优势;七A>A增加占优势;增加占优势;后AF和左A*的增加同时占优势。14 .下列哪个光化学反应中,光的量子产率0最大的是:(B) 302(A) 2HI(C) H2 + CL 2HC1 ;(D) H2sH2 + S(g) o15 . 一定温度下,某反应A-+ BU C-+ D,当在体系中加入某 电解质以增加离子强度时,则左,乜的变化为:(A)无不变,丸增加;(B)人不变,丸减少;(C)后减少,七增加;(D)左减少
39、,k不变。16 .溶剂对溶液中反应速率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介电常数较大的溶剂有利于离子间的化合反应;(B) 生成物的极性比反应物大,在极性溶剂中反应速率较大;(C) 溶剂与反应物生成稳定的溶剂化物会增加反应速率;(D) 非极性溶剂对所有溶液反应速率都有影响。17 .光化反应的初级阶段A +方v f 其反应速率:(A)与反应物A的浓度无关;(B)与反应物A的浓度有关;(0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18 .根据光化当量定律:(A) 在整个光化过程中,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B) 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中,一个光子活化如。1原子或分子;(C) 在光化反应的
40、初级过程中,一个光子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D) 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中,一爱因斯坦能量的光子活化一个原子或分子。19 . 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A)引起化学反应;(B)产生荧光;(C)发生无辐射跃迁;(D)过程不能确定。20.用一束波长为300500 nm的光照射反应体系,有40%的光 被吸收,其量子效率:(A)<Z> = 0. 4 ;。0. 4 ;(C) 0 < 0. 4 ; (D)不能确定 o21 .光合作用反应6cOz + 6H20=GH/)6 + 602,每生成一个CJLA, 需要吸收多少个光子:(A)6 ;(B) 12 ;(C) 24 ;
41、(D) 48 。22 .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中,最精确的是:(A) (A) k - A 9 exp (-jE/7);(B) (B)= -EJRT + B ;(C) (C) IrU: =+ alnT - EJRT ;(D) (kt + 10n)/kt = r 23 .光化反应与黑暗反应(热反应)的相同之处在于:(A) 都需要活化能;(B) 温度系数都很小;(C) 反应均向着储(7; “肥=0 )减少的方向进行;(D) 化学平衡常数与光强度无关。24 .有关催化剂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 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改变反应途径;(B) 催化反应频率因子比非催化反应大得多;(0催化剂提高单位时间内
42、原料转化率;(D)催化剂对少量杂质敏感。25-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NO + 04 + O2,N02 + 0 感0 +其中NO是:(A)总反应的反应物;(B)中间产物;(0 催化剂;(D)自由能。26 .酶催化的主要缺点是:(A)选择性不高;(B)极易受酶杂质影响;(C)催化活性低;(D)对温度反应迟钝。27 .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A)形成表面化合物;(B)化学吸附;(C)液化;(D)物理吸附。28 .双原子分子在催化剂上吸附发生离解,其Langmuir等温方程式为:(A);(B);(C);(D)o29 .为了测定一个吸附剂的比表面,要求吸附剂和吸附质之
43、间最好的情况是什么?(A) 只有物理吸附;(B)只有化学吸附;(C)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D)没有吸附。30.铜催化剂上乙烯加氢反应,表面反应为决速步骤,若铜催化剂对H2及C2H6 均为弱吸附,对GH,为强吸附,则反应速率r等于:(A)(C);(D)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答案一、判断题答案:1. 1.对。2. 2.错。3. 3. 错,应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独立变化的强度变数。4. 4.错,也有代表相的点。5. 5.错,f二1表示有一个强度变数可独立变化。6. 6.对。7. 7 . 对,在x图中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液相线是直线。8. 对。9. 错,其他相图的两相平衡区也可以使用杠杆规则o10. 错,对有恒沸物的系统,最多只能得到一个纯组分。11. 错,通常两个组分都同时产生正(或负)偏差。12. 错,恒沸组成与压力有关。13. 错,因不互溶,r =,与组成无关。14. 对。15. 对。二、单选题答案:1. C;2. C;3. C;4. C;5.D;6.B;7. B ;8.C ;9.D;10. D;1LA;12. B;13. A;14. D;15. C;16. C;17.B;18. C;19. B;20. C;21. A;22. B;23. D;24. C;25. D;26. C;27. B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双端面磨床合作协议书
- 2025年GPS接收设备及其综合应用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轮式装甲车玻璃系列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空中交通管制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变频与逆变电源装置项目发展计划
- 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协议
- 餐饮业员工培训与晋升协议
- 健康产业人才培训协议
- 农村智能水肥一体化应用协议
- 数字创意内容开发合作协议
- 审计业务约定书
- 酒店OTA宾客服务操作流程
- 石灰破拱计量投加系统技术规范书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LY/T 2692-2016榉树育苗技术规程
- GB/T 5357-1998内六角花形扳手
- GB/T 31765-2015高密度纤维板
- GB/T 23129-2008家用咖啡机性能测试方法
- GB/T 19165-2003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 GA/T 268-2019道路交通事故尸体检验
-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件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