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滤液处理项目实施技术方案_第1页
渗滤液处理项目实施技术方案_第2页
渗滤液处理项目实施技术方案_第3页
渗滤液处理项目实施技术方案_第4页
渗滤液处理项目实施技术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渗滤液处理项目实施技术方案1.1 拟投入本项目设备情况介绍经我单位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根据目前国内已完成 的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的教训及经验,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论证,本项目我单位拟 选用集装箱式一体化移动渗滤液处理设备。详见下图:集装箱式一体化移动渗滤液处理设备1.2 、拟投入本项目设备工艺流程介绍根据国内已完成的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的教训及经验,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论 证。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我单位拟选择工艺技术成熟可靠,管理方便,自 动化程度高,运行高效低耗的工艺。具体流程简图如下:渗溶液潜水搅拌机!回 流-j曝气达标排放渗滤液系统工艺流程清洗装置清洗水泵清洗过滤器纳浦、反渗

2、透装置膜清洗系统工艺流程L3、拟投入本项目设备工艺简述说明本项目垃圾渗液收集与调节池通过泵输送至生化系统,池中有板框式微滤系 统截留水中的悬浮物,短程强化生化系统来降低水中各种成份,满足膜进水条件, 符合纳滤系统和反渗透的进水条件。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一、技术要点(1)高效菌种处理;生化处理高效菌种培养技术就是通过筛选、分离出一些优势菌种群来大大提 高渗滤液系统处理能力的一种技术。 原理通过使用高效优势菌种和营养催化剂,显著提高了厌氧、好氧等各种微生物 的密度,快速挂膜并加快从细菌到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这一生物链的形成,改善 生化系统出水水质。 成分 放线菌、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等多

3、种有益微生物。 含有具显著催化功能的天然植物激素及酶催化剂。 含微生物快速吸收的各种营养成分和生长因子。 优点 培养驯化时间比传统菌种驯化时间更短。 生物膜厚度比传统菌种更薄,泥量更少。 适应废水能力比传统菌种更强、更活跃、耐温更宽(4-45C)。高效菌种培养的污泥量少生物膜效果对比 抗污染冲击负荷比传统菌种更强。传统菌种培养的污泥量大二、短程强化生化系统生化系统主要是进行生物脱氮。反硝化、硝化生物脱氮是将硝化过程控制在 NO2阶段,然后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也就是不完全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长期以来,无论在废水生物脱氮理论上还是在工程实践中都认为要使水中的氨态氮得以从水中去除必须经过典型的

4、硝化反硝化过程,即要经由NH4+N02- -N0-N02N2的过程,这基于以下儿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若硝化不完全,所得的NO2-是“三致”物质,对受纳水体造成再污染,因而要尽量避免硝化不完 全;其次,N02-耗氧,会影响出水水质;最后,从化学反应的消耗的能量角度来 看,在稳态条件下也不会有N02-的积累。而实际上,从氮的微生物转化过程来 看,氨被氧化成硝酸是由两类独立的细菌完成的两个不同反应,应该可以分开。 对于反硝化菌,无论是N03-还是N02-都可以作为最终受氢体,因此整个生物脱 氮过程也可以NH4N02- - N2这样的途径来完成,即短程反硝化、硝化。 比较两种途径,很明显,短程反硝化、

5、硝化比全程反硝化、硝化减少了 N02N03 -NO 3- N02 一两步反应,这使得短程反硝化、硝化生物脱氮具有以下优 占 J、(1)氧化过程的缩短,可节省氧的供应量,降低能耗,需氧量和所需电子 供体量分别减少25%和40%;(2)反硝化过程的缩短,可减少投加有机碳源,节约运行费用,同时在一 定的C/N条件下提高TN去除率;(3)对亚硝酸进行反硝化,其硝化速率要比硝酸盐进行反硝化速率高大约 2倍,即可减少两步反应使反应时间缩短,反应器容积可减小;(4)硝化与反硝化在同一反应器内进行,硝化产生的酸可与反硝化产生的 碱互相中和,减少投碱量;(5)减少污泥生成量。1、工艺参数设计经过短程强化生化系统

6、的反硝化、硝化后,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氨氮,需要 进一步的去除,为此后续设计硝化生物脱氮单元,硝化作用指NH3氧化成NO3 一的过程,硝化作用由两类细菌参与,亚硝化菌将NH3氧化成NO2 ;硝化杆 菌将NO2 一氧化为NO3 一。它们都利用氧化过程释放的能量,使CO2合成为细 胞的有机物质,因其为一类化能自养细菌,在运行管理时,应创造适合自养性的 硝化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硝化过程是生物脱氮的关键。硝化作用过程要耗去大 量的氧,使一分子NH4+完全氧化成NO3一需要耗去两分子的氧,即 4.57mgO2/mgNH4+。硝化过程使环境酸性增强。短程强化生化技术的特点:(1)迅速提升有效菌种的数量和优化

7、微生物相,提高处理水水质通过生物强化装置和特制培养基,快速强化培养适应该水质的有益菌的增殖, 在日常的运行中使有效微生物数量可以维持在1.0xl09CFU/mL以上,形成优势 菌种和最佳的菌种配比,而且针对不同渗滤液开发的特殊的培养基,重点强化培 养优势菌种,控制其它微生物的增殖,比如丝状菌和放线菌,抑制污泥膨胀和生 物泡沫的形成。(2)最大限度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度,提高处理效率在筛选和强化培养菌种的过程中,同时进行驯化,加快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 成。因此强化培养后的微生物重新返回到渗滤液中后,可以迅速适应新的环境, 同时快速呈现出较高的活性,提升处理效率。同时生物强化升级技术通过提高微生物的活性

8、度,还可以提高污泥的沉降性 能,降低二沉池的出水悬浮物,相当于改善出水水质,可以减少原有工艺的混凝 加药数量,减少污泥产生数量,从而降低整个系统处理的综合费用。(3)提高抗冲击能力,明显缩短受冲击后恢复所需的时间通过对好氧池微生物的强化培养,提高微生物对水量、水质及毒性物质冲击 的耐受能力,实现稳定的达标运行。即使在受到冲击时,恢复到正常的周期比常 规方法至少缩短一半以上。<4)操作简便工艺采用的是从废水原水中筛选、分离的特效菌种,在调试期间按照规定的 浓度一次性接种到好氧池中,在正常运行期间,只需用SKYCLEAN生物强化 装置定期强化培养即可,其目的是防止特效菌种的老化,总是保持最高

9、的活性。 因此与按好氧池的容积按一定比例连续投加特效菌种的工艺相比,运行费用较低。三、纳滤系统(1)具有纳米级孔径。纳滤膜的相对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Cut-Off, MWCO)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约为2002000;(2)纳滤膜对无机盐有一定的脱除率,大多数纳滤膜是复合膜,其表皮层 由聚电解质构成,膜的分离性能与原料液的pH值之间有较强的依赖关系;对不 同价态离子截留效果不同: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低,对二价和多价离子的截留率 明显高于单价离子。对阴离子的截留率按下列顺序递增:NO3-, C1-, OH-, SO4-, CO3一对阳离子的截留率按下列顺序递增:H,

10、Na, K, Mg, Ca, Cu 对离子截留受共离子影响:在分离同种离子时,共离子价数相等,共离子半径越 小,膜对该离子的截留率越小,共离子价数越大,膜对该离子的截留率越高。(3)对疏水型胶体、油、蛋白质和其它有机物有较强的抗污染性,相比于 RO, NF具有操作压力低、水通量大的特点,纳滤膜的操作压力一般低于IMPa, 故有“低压反渗透”之称,操作压力低使得分离过程动力消耗低,对于降低设备的 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是有利的。相比于MF, NF截留分子量界限更低,对许多 中等分子量的溶质,如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农药等微量有机物、致突变物等杂 质能有效去除。四、反渗透系统反渗透亦称逆渗透(RO),是

11、用一定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反渗透膜 (或称半透膜)分离出来。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 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目 的。如鸳次溶遁纳松昌工口口儿TU武连 PG6,X浮透平费X民.逢 ?> »反渗透装置(简称RO装置)在除盐系统中属关键设备,装置利用膜分离技 术除去水中大部分离子、SiO2等,大幅降低TDS。RO是将原水中的一部分沿 与膜垂直的方向通过膜,水中的盐类和胶体物质将在膜表面拦截,剩余一部分原 水沿与膜平行的方向将拦截的物质带走,在运行过程中自清洗。膜元件的水通量 越大,回收率越高则其膜表面拦截物的程度

12、越高,111于拦截作用,膜表面处的物 质溶度与主体水流中物质浓度不同,产生浓差极化现象。浓差极化会使膜表面盐 的浓度高,增大膜的渗透压,引起盐透过率增大,为提高给水的压力而需要多消 耗能量,此时应采用清洗的方法进行恢复。1.4. 本项目浓缩液处理工艺流程介绍为解决本项目的现状问题,保证本项目达到环保要求。本项目渗滤液经集装 箱式一体化移动渗滤液处理设备处理后,我单位对所产生的浓缩液进行处理,浓 缩液具体流程简图如下:浓缩液原水泵令污泥收集填埋S卧式离心机絮凝组合药剂7清水箱” A回灌III渗滤液处理设备浓缩液系统工艺流程浓缩液卧螺离心机工作原理及介绍本机由转筒、螺旋推料器,差速器及动力、机架主

13、要部分组成。转筒、螺旋推料器同向高速旋转,转筒、螺旋推料器在差速器作用下速差为 10-30转/分。渗滤液浓缩液通过添加我公司研发的絮凝组合药剂经进料口进入高 速转动的转筒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中质量大的悬浮物迅速地向筒壁积聚。 已分离的滤液由水层内圈之出水孔经出液口排出。在药剂的作用去除大部分的 COD、氨氮、色度及浓缩液的硬度进行回灌处理,清液50%回到渗滤液应急处 理设备提高设备的回收率,不会因为浓缩液回灌打破渗滤液原液水质平衡,沉渣 由螺旋推料器推送到转筒的圆锥端经出渣口排出,统一收集回填到垃圾填埋场。螺旋推料腓,取动主电机结构示意图 工作过程长径比高干度离心机将分离过程的不同阶段优化组合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 完成,提高污泥干燥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