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小亮和小雨在“探究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 5V (1)小亮的实验过程如下:如图甲所示是小亮连接的实验电路,接错量程的是表,其中还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X”,并在图中改正(导线不交叉)。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的示数为0V,电流表有示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亮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了 U-I图象如图乙根据该图象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正 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小雨想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飞的大小(Ro阻值已知)。下面是他的实验 过程,请你帮他完成实验。闭合开

2、关S和断开S:,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L,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未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跖实验后小雨又将开关工换成了一个电压表,当闭合开关S和&时,发现电路中两个电压 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如果兄=100。且RxWRo,则右。2 .小红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物质实验序号质量/kg升高的温度/1吸收的热量/J水10. 05102 10020. 10104 200煤油30. 05101 05040. 10102 100(1)分析第1、3次或第 型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到的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 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2)分析第_利

3、 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到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 时,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 有关。3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两个装置完成实验。甲乙(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 (质量/体枳)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实验通过比较(选填“加热时间”或“升 高的温度”)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 (选填“快”或“慢”),这表明水吸 热本领更强:(4)该实验小组想继续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实验中除 所用两个装置相同外,还有控制相同的物理量有:、,实验通过比较烧杯内液体

4、 (选填“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或“燃料燃尽后升高的温度”)来确定酒精和碎纸 片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5)已知乙实验中完全燃烧了 5. 6g酒精,若放出热量的30%被200g、20的水吸收,则水 的温度升高.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 2X10'J/(kg),酒精的热值为3. 0X10TJ/kgo4 .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亮和小雨选择了标有“3V”字样的小灯泡。(1)测量灯泡电阻的原理是:(2)小亮连完最后一根线后发现灯泡立即发出很亮的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3)小亮按正确的方式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发光,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 接下来他

5、应进行的操作是:;(4)在处理数据时,小雨为了减小误差,将多次计算得到的灯泡电阻取平均值,你认为不妥 之处是忽略了,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了订Y图像如图乙,根据该图像提供的信 息,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Q:(5)小亮进一步思考,若电源电压是6V,要想让该灯泡正常发光,在没有滑动变阻器的情况 下,可以串联一个阻值。的定值电阻;(6)小雨想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尼的大小(尺阻值已知),下面是他的实验过 程,请你帮他完成实验。闭合开关S和Si,断开S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只闭合S和S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及。未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Rm (用题中给定的物理符号表示)。5 .在学

6、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丽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经过与 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谒号Cem:Cnxn;:A200 3B*0.7C尼之二3C05D(R400.5E400.5猜想1: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下表列出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应控制琴弦的长短和 不变,改变琴弦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法.所以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探究.(2)选用编号为DE的琴弦进行探究,是为了验证猜想.(3

7、)选用编号为BC的琴弦能探究发出声音的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吗? ,理由是6 .如图是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 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加热的时间长?答:.(3)下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请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比较1、2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 量:比较1、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 度:(以上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比较2、4的实

8、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名称实验次数液体质量回'g液体初温玄/C液体末温 t=/*C升高的温tz- 0/通电时t/min水1100203818421002056368煤油310020299141002056364(4)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7 .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小芳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实验前小芳检查电表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2)请你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能交叉):( )(3)根据设计的电路,闭合开关

9、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端(选填"A”或"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4)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如果故障发生 在定值电阻R上,则R可能出现了 (选填“断路”“短路”):(5)排除故障后,小芳用A、B两个导体(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实验中多次改变导体两端电压,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导体实验序号电压/V电流/AA11.00. 1822.00. 3633.00. 54表二:导体实验序号电压/V电流/AB41.00. 09L 2.00. 1863.00. 27由表中数据可知导体A的阻值为 Q.(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分析比

10、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 论是: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 2、5和3、6的数据,小芳发现还可以初步得出导体中的电与导 体电阻的关系,即 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8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序号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A/m绳端拉力FN绳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40. 11.80.374.1%240. 11.60.462. 5%360. 12.4(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

11、1次实验是用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 的实验;(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 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越高”、 “不变”或“越低”):(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实验,表中第3次实验中空缺的数据 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田,机械效率 =:(5)比较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重物越重,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9 .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若物体重6X.(1)实验时沿 方向拉绳子自由端最省力,且应

12、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拉力为 N,有用功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不计摩擦.(3)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还有 (写出其中一种)10 .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而来探窕斜而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而 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小车, 调节斜面倾斜角0的大小多次测量,得下表所示的数据:斜面攸斜角 0小军裁-G/N斜而谢 h/m斜面长 S/m拉力F/N有用功 Wft/J总功Wa/J机械效率 刀12

13、。50,2122148%30°50.5I3.62369%45。50.714.33.543(1)请你替小芳在上表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数据(2)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而倾斜角。越 二斜而越省力,斜而的机械效率越J(3)中拉力的方向应与斜面 (平行/水平/垂直)向上.光滑程度不变,只改变(5)在上述实验中,物重、斜面长度不变,(4)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斜而 不变,斜而的若不考虑斜而摩擦,下面四幅图中哪幅图能正确表示拉力F与斜而高度h的关系()1L小明在研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在两只相同的杯子里,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不同的液体,用两

14、个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如图甲所示.用温度计测出两 种液体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并画出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1)根据实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 和 有关.(2)热量是一个抽象的物理量.本实验将“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转化为通过比较 来实现,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3)以下描述中同样采用“转换法”的是.A.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地,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B.根据物质在常态下的形状和体积是否固定,可将物质分为三态;C.研窕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是否有关系;D.通过观察木桩被重物打入沙子的深度,可比较重物重力势能的大小.12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

15、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选填或)的动能:(2)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的速度,它是通过 (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3)该实验是通过来判断物体动能大小的:(4)如果木块与水平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实验,请说明理由 O13 .小强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不断改变电 阻R的阻值,并将电阻值以及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1中,分析表1中的数据可知: 电路中的电流I跟电阻R不是反比关系,这一结论与欧姆定律不一致.请你帮助小强分析:表1次

16、数R/QI/A150.92100. 453150. 45次数R/QI/A150.92100. 45315(1)结论与欧姆定律不一致的原因是:.(2)要得到与欧姆定律一致的结论,你如何帮助小强改进这个电路? (3)改进实验后,按要求进行实验,则填写在表2中的空格内数据应为(4)根据表2可得结论:.14 .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某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甲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这几处的电流,填入下表:实验A处的电流13处的电流C处的电流次数Ia/Ah/AIe / A10.100.120.2220.200.240.4430.250.30455I1_甲(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O(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3)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4)根据上述结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