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甲酯应用_第1页
甲基丙烯酸甲酯应用_第2页
甲基丙烯酸甲酯应用_第3页
甲基丙烯酸甲酯应用_第4页
甲基丙烯酸甲酯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甲基丙烯酸甲酯应用(一)2009-12-22 16:10:5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网友评论 0条2.5.1 PVC改性剂 PVC冲击强度较低并难以加工, 在使用中遇到一些 实际困难,从而,必须加入一些改性剂, 以提高其强度和改进其加工性能。 目前所使用的改 性剂有ACR (丙烯酸酯共聚树脂)、 2.5.1 PVC改性剂PVC冲击强度较低并难以加工,在使用中遇到一些实际困难,从而,必须加入一些改性剂,以提高其强度和改进其加工性能。目前所使用的改性剂有ACR (丙烯酸酯共聚树脂)、MBS (MMA/Bd/St共聚物)、EVA、ABS、CPE等。聚氯乙烯(PVC)改性剂一般分为部

2、分相溶型和粒子分散型两种,EVA、CPE等属于前者,而MBS、ACR等属于后者。部分相溶型改性剂对加工条件依赖性较大,因与PVC部分相溶,改变了 PVC原有的性能,其刚性、拉伸强度和耐热性均有所降低,并且与 PVC折射率很难接近,不易制造透明PVC制品;而粒子分散型改性剂加入PVC中,可降低PVC的熔融流动指数,且可改善加工性能,提高冲击强度,而且不降低PVC原有的刚性,拉伸强度,耐热性,仍能保持其折射率,能够生产PVC透明或半透明的制品。PVC树脂是通用塑料中的一大品种,仅次于 PE,名列第二位。我国 PVC总生产 能力,于1995年已达1595kt/a ,表观消费量为 1704.2kt/a

3、 ,至2000年产能将超过 200 0kt/a 。国内PVC消费结构为:软制品、硬制品,从 1988年的10 : 1至1997年的3: 1。 与国外软制品:硬制品=3 : 7相比,恰好相反。从而,我国 PVC硬制品具有极大的潜在市场,随之而来的 MBS、ACR等PVC改性剂,同时也会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1) .1.1 MBS改性剂 MBS树脂系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丁二烯(Bd )和苯乙烯(St)三元接枝共聚物。目前世界MBS树脂生产能力已达 350kt/a ,其商品牌号有:日本钟渊化学公司 Kane Ace B22、B28 ;日本吴羽化学 BTA717、730、731 ;日本 三菱人

4、造丝公司 Metable c.p.w 型;美国 Rohm & Haas 公司 Paraloid KM608.KH611。(1)制备工艺 MBS的生产方法有多种,其中以乳液接枝聚合法为主,其生 产工艺流程如图2-7所示。首先按生产配方比例将丁二烯(Bd)和苯乙烯(St)以及助剂加入丁苯聚合釜,制成丁苯胶乳,而后进入接枝聚合釜,先加入苯乙烯,进行第一次接枝聚合反应,然后加入MMA进行第二次接枝聚合反应,接枝后胶乳进入凝聚釜,进行凝聚和熟化,所制得的MBS凝聚液放入贮槽待用,而后将MBS凝聚液用泵打入1#离心分离机,经离心脱水后,进入打浆罐中洗涤,再入 2#离心分离机,经离心脱水后得到MBS

5、湿料,含水量40%左右,再经干燥、筛选、最终得产品MBS树脂。MBS树脂生产配方:丁苯胶乳 42份;苯乙烯28份,MMA30 份,在水中接 枝聚合反应。St£三口一中臼一 WHTlqMMA| MBfi卜| g J g 卜 7 *1 :卜图2 7 MBS生产工艺泳程I一丁禀瞿全车;工一报板磨合第;3麋盛叠i 4一七懒二5一离心机;6一打黎曜;7-2.离心机* 8平燃ML 9一桁分(2) MBS性能 MBS树脂为白色粉末,粒径以 0.2 m为宜,无臭,表观密度0.290.45g/cm 3,真密度1.091.11g/cm 3。折射率1.520 ,溶解度参数 19.119.3(J/cm 3)

6、,冲击强度(20 C) 12.74 22.54kJ/cm 2, (-25 C) 3.53 5.30kJ/m 2。MBS 树脂耐无机碱、酸;不耐酮、芳煌、脂肪煌和氯代燃等溶剂。鉴于MBS与PVC折射率相近(PVC: 1.5201.550 ; MBS : 1.520 )是用于改性PVC的树脂,制取透明薄膜和片材的优异材料,透光率可达78%80% ;又由于MBS与 PVC 的溶解度参数相近PVC : 19.5 (J/cm3) ; MBS : 19.1 19.3 (J/cm3),两者相 容性较好,成为均匀连续相,而其中的橡胶粒子则分散于PVC中,这些分散粒子因受冲击而变形,在分散粒子与 PVC的界面形

7、成细微的裂纹,来吸收和分散冲击能,防止整个成型 品受破坏。MBS在PVC中的添加量影响着其抗冲击强弱,一般随 MBS添加量增多,PVC 抗冲击强度增大,当加至大于10%后,PVC抗冲击性能提高的幅度就不显著了。如在23 c下,力口 8%MBS ,抗冲击强度为 18.62kJ/m 2;力口 10%时,抗冲击强度高达 137.2kJ/m 2;而当加至12%时,抗冲击强度仅增至 143kJ/m 2,故而,通常MBS添加量为10%左右。另 外冲击强度与透明性互相制约,一般情况下,透明性提高而冲击强度下降。从试验得知:当MBS添加量在8%10%范围内,对透明性影响不大,其透射率均在80%左右。PVC中加

8、入MBS后性能如表2-17所示。表2-17 PVC加入MBS后性能性能单位MBS (Metablen )未加入C-201C-202C-2234臂梁式冲击强度kJ/cm 227.432.353.92.80,光线透过率%8079-83雾度%10.311.4-8.0,伸强度MPa47.647.146.157.9断裂拉伸度%160150125140热变形温度C64646465据化温度C-35-35-40-15洛氏硬度R级-111111111117密度g/cm 31.351.351.351.40注:I.Metablen 是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MRC ) PVC改性剂的商品名,其中 C-201、C-202

9、、C-223 为 MBS 的具体编号。2.表2-17中的数据系指PVC中添加10%MBS后的测定数据。(3) MBS树脂应用 MBS树脂为粉末型改性剂,可与PVC进行干式混合,其混合物可用于吹塑、压延、挤出、注塑、模塑等各种成型加工。可压延硬质透明板材,可用挤出机挤出透明或不透明板材,可生产硬质透明或不透明管材以及硬质透明吹塑瓶等。MBS树脂若直接作为塑料使用,还可用于蓄电池、煤矿矿灯、轻工制品以及电子、仪表等零部件。2.5.1.2 ACR改性剂 ACR是丙烯酸酯类(Acrylics )的缩写,也是丙烯酸酯类产¥法A-C七代此YTII的高分子共聚物。其结构式为1cC8R,式中R、R,

10、为烷基。ACR 一般分为抗冲击型和加工型两大类。早在20世纪30年代Rohm & Haas公司就潜心研究并于 1955年公布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商品名为Acryloid ,即是ACR。世界上生产 ACR改性剂的主要公司有美国的 Rohm & Haas公司和日本的三菱人造丝公司及日本的钟渊、吴羽等公司。(1) ACR生产工艺与配方ACR生方法分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两种,一般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加工型 ACR生产工艺:首先将 MMA、BA、St等进行配料,而后在聚合 釜中进行乳液聚合,所得无规共聚物进行喷雾干燥,再经筛分即得最终产品。其配方为:MMA70100份(质量);BA1032份

11、;St515份,助剂适量。抗冲型 ACR生产工艺: 首先选取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或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交联剂使丙烯酸丁酯(BA)进行交联聚合为交联聚丙烯酸丁酯(PBA),交联剂的加入量为 BA的0.5%1.5%。然后加入PBA为核,MMA的聚MMA进行接枝共聚(乳液聚合)形成壳层聚合物,从而形成了以 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型弹性体。而后进行喷雾干燥、筛分即得产品。其典型配方( Wt)为: MMA45% ; BA10% ; EA3% ; St15% 交联剂为 BA 的 0.5% 1.5%。(2) ACR性能ACR是一种易流动的白色粉末,假密度0.250.5g/cm 3,真密度1.051.20g/cm

12、 3,粒度0.10.4科m ,挥发分v 1%。抗冲型ACR与PVC共混时,ACR的MMA 聚合物壳层与 PVC相容、ACR的交 联PBA核形成橡胶分散相,分散于PVC连续相基体中,而分散相的弹性越高吸收能量越大, 使PVC具有柔韧性能,能承受外界的冲击作用。若受到外界冲击作用时,PVC产生微小裂纹,而波及ACR的弹性粒子(PBA),使其压缩变形,能量被消耗吸收,阻止了裂纹的继 续扩展,从而提高了 PVC的抗冲击性能。加入 ACR抗冲型改性剂后的 PVC的性能如表2- 18所示。当加工型ACR加入到PVC中时,能加快树脂塑化过程中的凝胶速度,这主要是 因为加工型ACR与PVC混合后,在一定温度和

13、压力作用下,可发生相互缠结而增大弹性之故。使PVC充分凝胶而发挥树脂本身的固有力学性能,这样既可提高树脂的流动性又能改 善制品的质量。ACR与PVC混合时,可在捏合机、密炼机、挤出机里进行,捏合温度一般 要高于加工改性剂的玻璃化温度Tg ,捏合温度可取110120 C ,密炼温度以170180 C为宜。ACR除提高PVC的冲击性能,促进 PVC塑化,使其宜于加工外,还赋予优异的耐 候性,使其具抗老化性能。表2-18加入抗冲型改性剂 ACR后的PVC的性能抗冲型ACR加入量/质量份屈服强度/MPa冲击强度/ (kJ/m 2)缺口,23 C缺口,0C046.94.5-343.36.24.6641.

14、536.25.2840.237.08.61040.153.012.4(3) ACR的应用ACR改性剂适用于需要良好耐候性的不透明PVC制品中,如壁板、门窗异型材、百叶窗、雨水槽、管和管件以及注塑件等。2.5.2丙烯酸酯类涂料在丙烯酸酯类涂料中,一般使用丙烯酸酯类( MA、EA、BA等)和甲基丙烯酸酯类(MAA、MMA、BMA、EMA等)。聚丙烯酸酯类为软树脂,而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为硬树脂,例如,DMMA在涂料中起着提高聚合度,增加硬度,提高耐候性,添加光泽的作用。在涂料中按原材料品种计,每类涂料消耗定额如表2-19所示。表2-19丙烯酸酯类兴头中甲基丙烯酸酯类消耗定额/ (kg/t )涂料种类M

15、AAMMAEMABMA丙烯酸树脂清漆6020-210丙烯酸树脂磁漆20-8020丙烯酸树脂乳胶漆21-2.5.2.1 建筑用丙烯酸乳胶涂料目前用于建筑上的丙烯酸树脂乳胶涂料品种主要有苯/丙类(苯乙烯与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醋/丙或乙/丙(醋酸乙烯与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氯/醋/丙三元共聚类(氯乙烯、醋酸乙烯和丙烯三元共聚物),纯丙类(丙烯酸酯均聚物类和醋酸乙烯均聚物类)。除醋酸乙烯乳胶涂料之外,其他全部属于丙烯酸乳胶涂料。丙烯酸乳胶添料生产工艺与配方乳液型丙烯酸聚合物生产工艺过程如下:首先将来自各种单体贮罐的单体分别打入计量罐里,混合后的单体混合液打入滴加罐中,然后加入部分聚合引发剂于滴加罐中并使

16、其充分溶解均匀。在带有夹套的聚合釜中,加入无离子水、乳化剂和分散剂,加热升温至80 C,此时按一定速度向聚合釜中滴加混合单体,进行乳液聚合反应,滴加时间约3h ,控制温度保持稳定,在回流温度下保持2.5h ,控制固体分,若达到要求即可出料,而后聚合乳液经振动筛过滤,再用气动隔膜泵将过滤后的乳液打入成品调节罐中,按涂料的要求加入必要的助剂,并调节体系pH值,即可用于涂料使用。一般合成乳液型丙烯酸树脂典型配方如表 2-20和表2-21所示的苯/丙乳液树脂和 醋/丙乳液树脂。表2-20苯/丙乳液树脂典型配方原材料规 格组成/% (Wt)丙烯酸丁酯(BA)99%15.6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95%

17、11.0丙烯酸(AA )99%2.0苯乙烯(St)98%11.1磷酸酯50%1.0乳化剂OP-1050%0.2过硫酸镂分析纯0.2硫酸氢钠分析纯0.04无离子水58.86OP-10 :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醛,乳化剂。表2-21醋/丙(乙/丙)乳液树脂典型配方原材料规 格组成/% (Wt)BA99%9.90MMA95%9.90AA99%0.23醋酸乙烯98%20.00乳化剂OP-1050%0.64过硫酸镂分析纯0.16碳酸氢镂分析纯0.06顺丁烯二酸醉分析纯0.04无水硫酸镂分析纯0.05氨水分析纯1.00脱离子水-58.02建筑乳胶涂料典型配方如表2-22所示。表2-22乳胶建筑涂料典型配方

18、组分有光涂料/% (Wt )外用平光涂料/% (Wt)内用平光涂料/% (Wt)乳液62.0 70.020.0 33.04.9 10.0颜填料15.0 20.039.0 45.045.0 48.0分散剂0.75 1.000.40 0.450.15 0.20增稠剂消泡剂0.30 0.400.1 0.20.20 0.300.05 0.080.14 0.300.02 0.03成膜助剂1.0 2.00.70 1.200.25 0.50流平剂2.0 3.01.50 2.500.50 1.00防霉剂0.20 0.400.05 0.100.25 0.30防锈剂0.15 0.250.07 0.10-润湿剂0.

19、02 0.060.08 0.100.05 0.06脱离子水2.0 18.018.0 38.040.0 49.0P:BPVC/%(1 : 2)(1 : 1.5)914(2.5 : 1 )(4 : 1)45 60(9: 1)(20 : 1)75 90P: B为颜基比。PVC为颜料体积含量。2.5.2.2 丙烯酸酯类汽车表面涂料丙烯酸酯类闪光汽车用磁漆用于小轿车表面涂料。首先合成共聚树脂溶液:将甲基丙烯酸丁酯( BMA )、甲基丙烯酸 3-羟丙酯(HPMA )、甲基丙烯酸(MAA )、苯乙烯(St)诸单体按配方比例分别加入至聚合釜,同时加入过氧化氢异丙苯(cumene hydroperoxide )

20、聚合引发剂,在 130141c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最终得到共聚树脂溶液。具体配方:BMA3454 ( Wt ) ; HPMA 1142(Wt) ; MAA 18 (Wt) ; St 2751 (Wt );过氧化氢异丙苯 147 (Wt)。而后,将铝粉、儆菁蓝、甲苯和共聚树脂溶液制成色浆。然后将40%固体分的共聚树脂溶液与含有铝粉的色浆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制备成浅蓝色闪(银)光的小轿车用磁漆。2.5.2.3 丙烯酸酯类粉末涂料以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经共聚制得的共聚树脂可制备成粉末涂料。其配方如表2-23所示。表2-23丙烯酸酯类粉末涂料配方原料组分配方-I (质量分)配方-口(质量分)甲基

21、丙烯酸甲酯(MMA )3515甲基丙烯酸丁酯(BMA )-50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 )10 1-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 )-25丙烯酸乙酯(EA)5-丙烯酸丁酯(BA)4010丙烯酸(AA )10 1-,十二烷基硫醇-1过氧化苯甲酰(BPO)12,丙醇50-"醇10-生产工艺:配方-I ,首先将MMA、BA、HEMA、EA、AA加入至聚合釜里,同时加入引发剂 BPO和异丙醇、甲醇,加热升温至 80 C,在该温度下,聚合反应 6小时, 制得共聚树脂粘稠液体, 匀后将该溶液投入水中, 即析出共聚物,经水洗、干燥及高速淀粉发碎机粉碎至20100目,所得粉末涂料,可采用沸腾床

22、浸渍涂覆于被涂物表面。配方 -II ,将MMA、BMA、GMA、BA、特十二烷基硫醇、 BPO进行混合,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在110 C下,聚合3h,得到的共聚树脂再与颜料、十二烯酸等混合,粉碎至定细度,即成丙烯酸酯类的粉末涂料。用静电喷涂机涂装被涂部件,然后在 200 C下烘烤20min ,即可 得到耐候性、耐溶剂性、耐化学药品性良好的漆膜。2.5.2.4聚甲基丙烯酸酯磁漆该种磁漆成膜物质主要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其制备如下:产 产CH二一X1COOCHi COOC也PMMA树脂1以MMA单体,在光或热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控制符合涂料使用的聚合度。用制备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与颜料、溶

23、剂等制成磁漆,基本配方为:50 (质量份);TiO2l00 (质量份);乙酸乙醛二醇175 (质量份);重质苯175 (质量份)二甲苯180 (质量份)。以PMMA树脂制成的油漆漆膜坚硬,耐候性和耐化学药品性均很强,不失光,不泛黄,与一般溶剂都能融合,常用于耐热漆、发光漆、耐油耐溶剂漆、耐酸漆、绝缘漆等,可供刷涂、自干较慢,应在 120 C下烘烤2030min 。2.5.3丙烯酸酯树脂胶粘剂丙烯酸酯树脂胶粘剂系指以丙烯酸酯类为单组分或主要组分的胶粘剂,分热塑型和热固型两类。又可分为溶剂型丙烯酸酯树脂胶粘剂、反应型丙烯酸树脂胶粘剂、鼠基丙烯酸酯胶粘剂、厌氧密封胶粘剂和第二代丙烯酸酯胶粘剂等若干品

24、种。2.5.3.1 溶剂型丙烯酸酯树脂胶粘剂溶剂型丙烯酸酯树脂胶粘剂一般主要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粘稠溶液。该种胶粘剂也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胶粘剂。其品种、配方、性能及应用如表2-24所示。表2-24聚甲酯丙烯酸甲酯胶粘剂配方、性能应用(质量份)项目372#有机玻璃胶101#有机玻璃 胶PMMA 胶4-M型牙釉质胶粘剂1号2号3号配方372#PMMA 模塑料525101#丙烯酸树脂10 30MMA10089.4 (乙)99.4 (乙)99(乙)/75 (丙)PMMA溶液99 (甲)89 (甲)99 (甲)4-甲基丙烯酸氧乙 基偏苯三酸酊10 (乙)10 (甲)10 (乙)N,N -二甲基对甲苯0.

25、6 (乙)0.6 (乙)25 (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BPO1 (甲)1 (甲)1 (甲)AIBN0.1二氯甲烷55 7550 70四氯乙烷2020固化条件在 0.1 0.3MPa压力和室温下,固在0.10.3MPa压力和在0.10.2MPa压力和室温固化1h ;在37 c下,再固化室温固化1h ;在37 c下再固化室温固化1h ;在37 c下再固化化12h20 c下,固化12h80100 C下固化2h24h24h24h性能剪切强度5MPa剪切强度6MPa剪切强度6MPa剪切强度5.55MPa剪切强度4.86MPa剪切强度6.09MPa应用有机玻璃制品粘接有机玻璃制品粘接金属材料或有机玻璃的

26、粘接牙釉质与有机玻璃的粘接牙材质与有机玻璃的粘接牙釉质与有机玻璃的粘接注:4-M型牙釉质胶粘剂1号、2号、3号:甲:乙均为 2: 1或5: 3;而3号丙为甲乙用量总和的 1%。2.5.3.2 反应型丙烯酸酯树脂胶粘剂反应型丙烯酸酯树脂胶粘剂所使用的树脂主要指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的二元共聚物。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先将90gMMA、10gMAA 加入三口瓶中,再加入 0.1gAIBN引发剂,待溶解后进行过滤,然后加入装 有12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三角烧瓶中,混合均匀后,用PVC薄膜封口,并在 9294c水浴下摇荡均匀,进行共聚反应,聚合完成之后再用冷水冷至室温,即可作胶粘剂使用。(1) 1#

27、丙烯酸酯树脂胶粘剂组成及配比(质量份): MMA90 ; MAA10 ;PMMA模塑料25;二乙基苯胺0.1 ;过氧化甲乙酮 0.1 ;环烷酸钻(6%) 0.05。其固化条 件:在0.10.2MPa压力和20 c下固化24h。其性能及用途:粘接有机玻璃,其剪切强度 >8MPa ;粘接铝合金>20MPa ;粘接 PC>12MPa 。(2) 3#丙烯酸酯树脂胶粘剂组成及配比(质量份): MMA80 ; MAA10 ; AA5 ; PMMA 模塑料30 ;二乙基苯胺0.1 ;过氧化甲乙酮 0.1 ;环烷酸钻(6%) 0.05。固化 条件:在0.10.2MPa和20 c温度下固化24

28、h。性能及用途:粘接有机玻璃,剪切强度为 8MPa ,粘接铝合金,剪切强度20MPa ,粘接PC>15MPa。主要用于有机玻璃和金属材 料之间的粘接。(3) 7#丙烯酸酯胶粘剂组成及配比(质量份):甲: MMA100 ; HEMA80; MAA10 ; 丁睛橡胶40;过氧化氢异丙苯 2。乙:活化剂2;乙醇50。固化条件:将甲、乙分别涂在两个试片上,30s 后进行粘接,粘接物放置24h 。 性能及用途:用此胶粘接金属,剪切强度为15.8MPa ,主要用于油面金属的粘接。(4) 4) 9#丙烯酸酯胶粘剂组成及配比(质量份):甲:MMA85 ; MAA15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2;乙:氯磺化

29、聚乙烯;丙:甲加入乙中,使之溶解,取出50g ,在搅拌下加入过氧化氢异丙苯引发剂1.5g ; 丁: N,N '-二甲基苯胺。配制及固化:丙为一组分,丁为另一组分。粘接后固化30min ,其剪切强度可达14.35MPa 。 主要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粘接。2.5.3.3 MMA 改性鞋用胶粘剂氯丁胶粘剂曾以其固化速度快,粘接力强和使用简便等特点在制鞋工业中获得了广泛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制鞋工艺技术的进步,制鞋所采用的材料早已从单一的天然材料转向合成材料,例如,PVC 的人造革、聚氨酯的合成革、尼龙等作鞋的面料,而EVA、 SBS 等作底料。常用的单液型或双组分氯丁胶粘剂已无法满

30、足制鞋工艺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出CR/MMA (氯丁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二元接枝共聚胶粘剂,能满足一般PVC 人造革与橡胶的粘结要求;但对橡塑两性材料如EVA、 SBS 制的鞋底就不产生粘合效果,从而,又研制了在CR/MMA 二元接枝胶中引入SBS 嵌段,制成了主链为CR/SBS ,支链为MMA 的 CR/MMA/SBS 三元接枝共聚胶粘剂;但对软PVC 粘接强度不够意思,加之酯类增塑剂的作用使粘接强度下降,因此,又开发出了以SBS 为主链,MMA 和 AN 接枝改性共聚胶粘剂MMA+AN-g-SBS ,简称 MAS 。( 1 ) CR/MMA 二元接枝共聚胶粘剂工艺过程与配方:首

31、先在反应釜内加入A-90氯丁橡胶(CR)和甲苯,开启高速搅拌器进行搅拌,温度升至60 C,待CR完全溶解后加入MMA ,并加热升温至 80100 C,搅拌速度调至每分钟 50100转,尔后加入BPO引发剂,开始接枝共聚,反应时间为38h ,达到所需粘度后,加入对苯二酚( HQ)阻聚剂,终止共聚反应,温度降至室温以下,在冷却过程中加入萜烯酚醛树脂并用甲苯或甲 乙酮溶剂调节粘度至 3.5Pa - s,产品使用时,将35份异氟酸酯混入胶粘剂中,这样可把CR 的韧性和粘附性与MMA 的刚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成为一种实用有效的胶粘剂。其配方如下:CR100 (质量份);MMA50100 (质量份);BP

32、O0.10.3 (质量份);甲苯600700 (质量份);HQ1.01.5 (质量份);菇烯酚醛 020份(质量份);异氟酸酯(使用时加入)34 (质量份)。CR/MMA 胶粘剂粘合性能:PVC人造革,与改性 PE 发泡塑料粘接,剥离强度2.94kN/m ,耐屈挠性能 30000次;与硫化橡胶、橡胶仿皮底、 PU发泡塑料粘接,剥离强度 3.92kN/m ,耐屈挠性 30000次;与硫化橡胶、橡胶仿皮 底、PU发泡塑料粘接,剥离强度 3.92kN/m ,耐屈挠性30000次。皮革与改性 PE发 泡塑料粘接,剥离强度 2.94kN/m ,耐屈挠性 30000次。( 2 ) CR/MMA/SBS 三

33、元接枝共聚胶粘剂工艺过程与配方:将混炼后的A-90 CR与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称量后加入反应釜中,同时加入一定量 的甲苯,在搅拌下加热溶解,温度控制在60 c左右,时间23h,溶解完全后加入 MMA树脂,继续升温至80 ,然后分批添加BPO 引发剂,接枝聚合开始,不时取样,测定其聚合度,待达到要求粘度后,加入HQ 阻聚剂终止聚合,并尽快降至室温,冷却后适量加入增粘的萜烯树脂和甲苯,调节粘度,即为成品。其配方如下:CR:MMA:SBS=100:100:20;BPO为CR的1%1.2% , HQ为CR的1.2%1.5% ,菇烯树脂为 CR的20%。( 3 ) MMA/AN/

34、SBS 三元接枝共聚胶粘剂工艺过程与配方:首先将SBS 和混合溶剂(甲苯+ 汽油 + 醋酸乙酯)加入至反应釜中,在搅拌下进行溶解,溶解完全后,加入MMA和AN及BPO引发剂,有搅拌下,于 7080 c下接枝共聚反应 36h ,待达到粘度时加入HQ 阻聚剂终止聚合,尔后冷却至室温,加入萜烯树脂增粘,并加入混合溶剂调节粘度,加入一定量稳定剂,使用时加入MAS胶粘剂的4%6%的异氟酸酯。MAS胶 粘剂的SBS接枝共聚混合物配比:MMA和AN两单体用量为 SBS30% , BPO为SBS的2%。MAS胶粘剂配方:SBS接枝共聚混合物2030 (质量份);菇烯树脂1015 (质量份);稳定剂0.20.5

35、 (质量份);混合溶剂 6070 (质量份)。使用时加入异氟酸酯(常用 JQ-1胶液),加和量为 MAS的4%6%为宜。MAS胶粘剂粘接性能如表 2-25所示。表2-25 MAS胶粘剂接性能被粘接材料剥离强度/ (kN/m )被粘接材料剥离强度/ ( kN/m )帆皮/人造革3.60 橡胶/橡胶4.52皮革/软PVC底4.32SBS底/皮革5.83SBS/人造革4.34 皮革/橡塑底4.50橡胶/合成革3.20 皮革/高PS底4.05人革面/人革面3.58 皮革/铝箔2.71橡胶/皮革5.42有机玻璃/铝箔3.14人造革、PVC用JQ-1胶打底;SBS、帆布、合成革未做任何处理;其余材料 均用

36、砂纸打粗。人造革、合成革大变形或扯断。MAS胶粘剂主要用于软PVC的粘接,也用于其他多种材料的粘接。2.5.3.4 第二代丙烯酸酯胶丙烯酸酯胶粘剂出现于 50年代,由于固化速度慢,性能平平,发展缓慢;70年代中期发展了第二代丙烯酸酯胶( second generation acryli cs, SGA)又称为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SGA是以(甲基)现酸酯的自由基聚合基础的双组分胶粘剂。它具有很多优点:使用时不需要准确计量及混合;二液可分别涂布,使用寿命不受限制;可进行油面粘接;被粘接材料范围宽广, 金属和非金属可自粘及互粘;施工简便,节省能源;耐冲击性、抗剥离性等性能优良。而耐热性和耐水性稍差。贮存期一般为6个月,且需避光避热(最好低于25 C)。SGA分为底涂型和双主剂型两大类,底涂型分主剂及底剂两个组分,主剂包含高分子弹性体、丙烯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