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平时灾害的防护(一)_第1页
第三讲平时灾害的防护(一)_第2页
第三讲平时灾害的防护(一)_第3页
第三讲平时灾害的防护(一)_第4页
第三讲平时灾害的防护(一)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平时灾害的防护(一)一、地震与防护(一)地震及其防护措施1 .地震及其灾害地震时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愿意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和 变化,逐渐积累起巨大的能量,造成地壳某些脆弱地带的岩层突然断 裂,同时,断裂和错动的地方会激发出向四周传播的地震波。地震波 传到地面会引起地面的振动,我们就感觉到地震了。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地震有 500万次,其中人们能感觉到的大约 有5万次。较大的地震往往会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灾害。地震灾害中的人员伤亡主要由于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引起的,另外 由于地震引起电线短路、管线破坏、水坝垮塌、有毒气体泄漏等引发 的火灾、水灾及次生灾害也会造成人员伤亡,进一步还有可能

2、造成瘟 疫流行。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地震活动频繁,灾害严重。上世纪,中国发 生7级以上地震占全球数量的7% ,其中大陆地震月占全球大陆地 震的20%2 .震级与烈度。地震有强有弱,通常用震级和烈度两个参数来表示。地震震级是 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一个地震职能有一个震级。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建筑物收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用“度” 来表示,一个地震可在不同的地方造成不同烈度的破坏。地震烈度与震级大小、震中距离、震源深度和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3 .地震的前兆强烈地震之前,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即前兆。总体分为宏观前 兆和微观前兆两类。宏观前兆是人的感官能直接观察或接触的自然界反常现象。如地下水

3、异常(冒泡、翻油花、发浑、变味、水位上升或下降等)动物异 常、天气异常、地声地光等。微观前兆是人们不能直接感受到,但借 助仪器观察可发现地球物理、化学的异常变化。如地倾斜、海平面升 降、重力场的变化等。不过,有时动物反常也不一定就要发生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 后,山西临汾市在寒冬时节,各种昆虫、动物纷纷出动,但并未发生 地震。4 .地震时的个人防护行动遇到地震时,一般振动不明显时,不必外逃。振动强烈时,是逃出还是在室内躲避,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不同的场合下采取不 同的方式保护自己。(1)家住平房的,如室外空旷宽敞,应迅速跑到屋外。家住楼房的,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避震。也可以

4、躲到墙根、墙 角、桌下、床下、坚固家具旁等易形成安全三角区的地方。要远离外 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家中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护好头 部。注意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灰尘。(2)教室内的避震行动应迅速抱头、闭眼、躲在讲台或者课桌下。 震后再有序地撤离疏散,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3)公共场所内的避震行动保持镇静,就地选择桌椅、柜架旁等 地方躲避,保持低姿,听从指挥。震后有序撤离;千万不要乱拥乱挤。 在大型超市,要注意躲开高大的货架。(4)校园内的避震行动应尽量往操场等空旷处转移,转移时要避开人群拥挤的地方,到达安全地后应蹲伏在地面。(5)街区内的避震

5、行动应注意保护头部,防止被坠落物砸伤,要 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要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 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货设施。(6)在野外的避震行动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滑坡、遇山 崩,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7)在海边的避震行动为防止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地震时应迅速离开海边。(8)在车上的避震行动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 头,以免摔倒或碰伤;可降低身体重心,躲在座位附近。震后不要急于回市内,以防余震的威胁。应尽快到附近的应急避 难场所。二、风灾与火灾的防护(一)大风、沙尘暴1 .大风、沙尘暴小常识大风发生可吹翻船只、拔起大树、吹落果实。折断电杆、倒房翻 车,还能引

6、起沿海的风暴潮,助长火灾等。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 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沙尘暴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黄色最 低,红色最高。2 .大风、沙尘暴来临前的准备措施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贴上“米”字型胶布,防止玻璃破碎。远 离窗口,避免玻璃破碎伤人。妥善安置易受大风、沙尘暴损坏的室外 物品。3 .出行、躲避注意事项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 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不要再广告牌、临时建筑物下面逗留、避 风。在野外遭遇大风、沙尘暴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 远离大树、电线杆,以免被砸

7、、被压或触电。在电线杆、房屋倒塌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或 引起火灾。(二)火灾及其防护措施1 .火灾及其等级划分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大多数是一种社会现象,频频发生,几乎任何一种灾害都有可能引发火 灾。火灾,一般分为自然火灾、人为火灾两类,其中大约99%勺火灾系人为因素所致。平时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直接损失金额,可将其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 大火灾和一般火灾。2 .灭火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方法火灾一般分为初始、蔓延和扩充几个阶段。它的形成同正常燃烧 一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意识要有燃烧物;二是要有助燃物(如氧 气)

8、;三是要有明火或者一定的温度。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灭火的 基本原理是根据燃烧的三个条件反其道而行之,即设法破坏三个要素 中的一个,火基本就可以熄灭了。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窒息法。就是通过阻止空气注入燃烧区,或消耗、降低空气中的氧的含量的办法,使燃烧物质因缺少氧气的助燃而熄灭。 这种方 法比较适合密闭的房间、地下商场、坑道等发生的火灾。先用石棉布、 浸湿的棉被、大衣、衣服或者绿树枝等阻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 孔洞、门窗;用水蒸气、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氮气)充入燃烧区域 内,阻止新鲜空气流入,降低燃烧区氧气的含量,达到窒息燃烧的目 的。(2)冷却法。就是将水或其他降温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使

9、其 温度降低到燃烧点以下,终止燃烧。这是灭火常用的方法。(3)隔离法。就是将已燃物与未燃物隔离开来,通过切断可燃物达到控制火灾的一种方法。将木材、粮食、油类、服装、弹药等易燃 物搬离火区,转移到安全地点,使火焰缺少燃烧物而停止燃烧。(4)扑灭法。对小面积草地、灌木及其他普通固体可燃物火灾, 可用树枝、衣服等扑打。自己身上衣服着火时,可就地滚动。止匕外,对日常生活中较小的火势,可用水浇灭,放入水中淹灭; 采用沙子、土盖灭或用衣服、盆子、杯子捂(盖)灭等。扑灭火灾的 方法有许多种,有时采用某一种,有时也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3 .火灾个人防范与防护(1)个人防护发生火灾时,人员不要慌张,因为火灾都是

10、由小火引起的,初期 都能扑救,人们可用附近的灭火器将火扑灭。如无力灭火,应立即打 “119”火警电话,报警时要说清起火单位、地点、火势大小、燃烧 物是什么、是楼房还是平方着火、有无被困人员,同时还要讲清自己 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并派人到最近的路口接应消防车。当火势很大、人员被包围时,一方面要设法呼救,同时要保持冷 静,积极自救。人应卧在地面呼救,这样声音容易传出。可以扔出枕 头、坐垫等物,挥动毛巾,敲击暖气管道,用手电筒光柱等呼救。在高楼里,当感到楼板、墙壁升温很高时,应用水浇湿降温。门 窗缝冒烟,应设法用湿布堵实,延缓火势蔓延等待救援。人员可用毛 巾(手帕)浸湿,多叠几层做防护口罩,以降温、

11、过滤烟尘和毒气。 此时如果在平房或一层楼内,人员可把头淋湿,用淋湿的被毯或织物 裹在身上低姿冲出去,尽量减少人体可能烧伤面积。如果烟雾很浓, 家住二三楼,当出路被堵而实在无法逃出时,可从阳台、窗户尽量减 少高度跳下,或者用所撕床单等物结绳滑下,四楼以上人员千万不要 跳楼,应设法转移到安全些的房间,关闭门窗,用湿布、棉垫等堵住 进烟孔隙,用水把房间四壁浇湿降温没到阳台或低姿伏在窗台边, 上 半身伸出窗外,呼吸空气并大声呼救,等待救援。(2)在人防工程中遇火灾时的防护行动, 人防工程火灾往往是由 于人为的原因、电器设备因素或机械设备摩擦起火而造成的。 其主要 特点:意识浓烟积聚不散;二是温度上升快;三是有害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