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侠客行_第1页
李白:侠客行_第2页
李白:侠客行_第3页
李白:侠客行_第4页
李白:侠客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词名句,希望对您有帮助!李白:侠客行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 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侠客行作者:李白原文: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注释:1 、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2、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

2、说 剑 :“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没有花纹。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这句写侠客的冠带。3、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4、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5、这两句原自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这里是说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6、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7、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让朱亥来吃。8、这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古

3、诗文中,三、九常是虚指、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9、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也可以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这样与下文扣得更紧。10 、这两句是说的朱亥锤击晋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国大臣,魏、赵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合纵以抗秦。信陵君是积极主张合纵的。邯郸,赵国国都。秦军围邯郸,赵向魏求救。魏王派晋鄙率军救赵,后因秦王恐吓,又令晋鄙按兵不动。这样,魏赵联盟势必瓦解。 信陵君准备亲率家丁与秦军一拚,去向侯嬴辞行实际是试探侯嬴、 ,侯不语。信陵君行至半路又

4、回来见侯嬴。侯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于是为信陵君设计,串通魏王宠姬,盗得虎符,去到晋鄙军中,假托魏王令代晋鄙领军。晋鄙生疑,朱亥掏出40 斤重的铁锥,击毙晋鄙。信陵君遂率魏军进击秦军,解了邯郸的围。11 、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太玄经是扬雄写的一部哲学着作。翻译: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十步之内,稳杀一人,千里关隘,不可留行。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点声,深藏身名。有时空闲,步过信陵郡,来点酒饮,脱剑横在膝前。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诗词名句,希望对您有帮助!三杯下肚,一诺千金,义气重

5、于五岳。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炮赫大梁城。身为侠客纵死侠骨也留香,不愧为一世英豪。谁能学杨雄那个儒生,终身在书合上,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赏析: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 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 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 侠客得以结识明主,明主借助侠客 的勇武谋略去成就一番事业,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

6、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 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写史的人应该为他们 也写上一笔。有人认为这首侠客行仅仅是写朱亥、侯嬴,是不对的。前八 句写的侠客的形象就与朱、侯两人不符。朱并不会剑术,而是力气大、 勇敢。侯主要是智谋取胜。一句“闲过信陵饮”不过是将侠客与信陵 君这样的“明君”联系起来罢了,因朱、侯都不是以这种方式结识信 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 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 政治抱负。前人有日: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李白这首诗亦当如是!我们知道,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唐代西域交通发达,

7、全国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兴旺的盛唐时代有关,所以,下仅是燕 赵传统的多任侠而已。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 文武 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剑术、 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 自幼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州书)“高冠 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离剑的:“抚 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其二)“长剑一杯酒,男 儿方寸心。”(赠崔侍御)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 身了。那么,诗人李白何以如此爱剑呢?这和他轻财重义,尚任侠分 不开。他说;“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正是当时任

8、侠流行的社会 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以这任 侠意识为旨的。侠客行是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赵 客缪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 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的 展现在目前了。因为诗人并不是为物而夸张的写物, 而是处处着眼于 人的精神气势而写物。“缪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诗人进而写游侠的行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9、。事了拂衣 去,深藏身与名。”也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忧解难、不图名 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的高尚人格。诗人是以“纵死侠骨香,不惭 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赞的。事实上,诗人之所以少好任侠,乃是 以此为理想人格而向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侠社会意识,写得如此深 刻而生动。最后,诗人以战国时“窃符救赵夺晋鄙军”中的侯赢、朱亥”二壮士”例,阐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之旨。“闲过信陵饮, 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紫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 恒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三杯吐然诺,五岳为之 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紫霓生

10、。”重然诺,尚意气的任侠,真是“慷 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张华壮士篇)的。震撼了大梁城:“千秋二壮士”,是当之而不愧。“不惭世上英”!诗人对“二壮士” 叹服不已,情见于词了。然而,诗人不仅在热烈的颂唱“二壮士”, 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 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 玄经”是为壮夫所不为!侠客行诗,虽在歌颂任侠,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 把诗人少年的豪情壮志,表现无遗了。侠客一道,是中国文化自远古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基因。 这个 文化基因的作用是,对于体制的强权保持一种个人的挑战, 无论是真 正武力上的,还是思想上的,使得体制的强权无法控制一切,使得这 个文化不会完全丧失活力。到了宋代之后,在长期的王权的压制下, 这个基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休眠了; 而到了近代,更是又来了强势的 西方文明的压制,中国人吃饭、穿衣、一举手、一投足、一动念,者B 变得要想一想是否符合西方人的规范,是否有“绅士风度”。因此, 侠客一道的文化基因在现代中国也是离死不远了。 现今的中国人还是 非常喜欢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但如果你真仔细想想武侠小说和武侠 电影里的侠客,你会发觉那都只不过是一些可爱的小男人和小女人。 作为消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