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虽有嘉肴》(附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虽有嘉肴》(附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虽有嘉肴》(附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虽有嘉肴》(附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虽有嘉肴》(附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虽有嘉肴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单有嘉肴()(2)弗门,不知其旨也()(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其此之谓乎()2 .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其旨也 B.教/然后知困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D .然后/能自反也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 .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2、是 ()A.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C.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其中“至”解释为“达到极点”,“至道”指最 好的道理。D.本文主要阐述了教书对学习的重要作用。5 .填空。(1)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2)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用原文回答)6 .你对“教学相长”是怎么理解的?比较阅读一、2016 永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

3、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 .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旨意)B.然后能自强,也(勉励)C.蒙辞以军中多务(言辞)D .但当涉猎(但是)2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

4、项是()A.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B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蒙乃/始就学。3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实践出真知,经常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缺乏。8 .教育指导他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别人身上,不利于自己的发展。C.孙权希望吕蒙专心学习,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D.吕蒙经常与鲁肃交流,增长了许多才能。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5 .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一个成语。甲文:乙文:二、2017 孝感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完成题目。甲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

5、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乙孔子学琴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 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顽然而长,眼如望洋,如王四 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鼓琴:弹琴。进:进展,此指换新曲。下文“益”

6、同此。数:拍节之数,指 弹奏技巧。有间:过了一段时间。志:乐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得其为人:知道作 曲者是什么样的人。如王四国:好像统治四方的王者。辟席:离开座位站起来,表示敬 意。6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为人也B.弗学,不知其善也孔子学鼓琴师襄子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学而不思则罔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弗食,不知其旨也。(2)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8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 “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 琴的故事。8

7、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的。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9 .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 “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课外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善学者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 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相说 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 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8、选自礼记学记)注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功:效果。庸:功劳。攻:治,指加工处理木 材。节目:“节”是指树的枝干交接处,“目”是指纹理不顺处,泛指节疤。说:同“脱”, 脱落。从容:同“舂容”,即撞钟。尽其声:使它的声音响完。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年学者()(2)又从而怨之()及其久也()(4)叩之以小者则小鸣(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师逸而功倍又从而怨之不知耳善也我知之濠上也南冥者,天池也B.然后尽其.声C.叩之以大者则大鸣D.不善问者反此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2)此皆进学之道也。4 .作

9、者把“应答”比作敲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 .读完全文后,你觉得什么是“进学之道”?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物各有短长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 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 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酥耳,足 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 ,子亦不如戊矣。”(选自刘向说苑)注甘戊:秦武王时丞相。船人:船夫。间:间隔。谨愿敦厚:谨慎老实,诚 恳厚道。不施用兵: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施,使用。骐骥、赛寿:都是良马名。小狸:小野猫。

10、干将:古代宝剑名。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小国、大国的君王。6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甘戊使于.齐(到)B.不竺,汝不知也(这样)C.物各有短,长(短小)D .调千乘之君(游说)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匠以治木,不如斤斧。8 .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船夫对甘戊出使齐国的能力很佩服,但对甘戊连一条河都过不去很瞧不起。B.甘戊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C.甘戊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万事万物的长处与短处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的道理。D.甘戊认为自己的才能是善于游说君王,而船夫擅长在河里游来游去。参考译文与答案详析课内精读1

11、 . (1)即使 (2)吃(3)所以(4)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2 .解析C 是故”是“所以”的意思,为连词,后面应该停顿。所以正确的划分为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3 . (1)即使有美味可口的饭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2)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然后才能自我反思; 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4 . D5 . (1)教学教学相长(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6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我们通过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在与同学合作探究的 过程中,和同学交流,帮同学解决问题,可以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理解得不透彻。在教学中,“教学相长”是现代

12、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老师不仅仅是讲授者,本身 也是获益者,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会教老师,老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态系统”中共 同展现着自身的价值,在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比较阅读1 .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文言实词的基本义、 比喻义和特殊用法。 A项,味美;C项,推脱,推辞;D项,只,只是。2 .解析D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句子的意思。D项,正确的停顿应为“蒙/乃始就学”。3 . A4 . (1)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对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用新的

13、眼光看待。5 .甲文:教学相长乙文:刮目相看(或:吴下阿蒙)6 .解析B B项,两个“学”都是“学习”的意思。A项,“其”字第一个是表示推测的语气;第二个是代词。C项,“反”字第一个是“反思”的意思,第二个同“返”,往返。D项,“而”字第一个表示转折,第二个表并列。故选Bo7 . (1)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2)我已经学会了这首曲子,但还没有掌握弹奏的技巧。8 .解析D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结合全文,即可得知。孔子并没有认为 文王操 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所以D项有误。9 .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 发现自己没有领会

14、到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 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 “学然后知不足”。参考译文乙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学了十天仍没换新曲。师襄子说:“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已经学会了这首曲子,但还没有掌握弹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作曲者是什么样的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入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

15、高兴地高望,意味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作曲者是什么样的人了,他皮肤深黑,身材高大,眼睛注视远方,好像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是这个样子呢! ”师襄子(听到后,)离开座位站起来,向孔子拜了两拜,说:“我的老师 (传授此曲时的确)说(这支曲子叫)文王操。”课外阅读1 . (1)善于(2)跟随,跟着 (3)等到(4)敲击2 .解析B此题考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A项,前者表转折,意为“可是”;后者表顺承。B项,都是代词,它的。 C项,前者是代词,代指钟;后者也是代词,指“鱼之乐”。 D项,前者意为“的人”,后者与后面的“也”连用,表判断。3 . (1)善于提问题的人,就像木工砍伐坚硬的木头,

16、先从纹理较顺的部位着手,再砍坚 硬的节疤一样,等到时间久了,木材就可以分解了。(2)这些都是推进学习的方法。4 .解析此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的作用常常是生动形象地说明(描述)某一道理(事物)。“应答”如同“敲钟”,这是个很不错的比喻。敲钟者应当了解钟的特点 和性能,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去敲击。老师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样也需要对学生的问题、心态 等等有较准确的把握,这样,回答才会说到点子上。答案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老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时,需要对学生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的回答才是准确而有针对性的。5 .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参考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轻松而教学效果反而加倍好,(学生)跟随着老师学习更把功劳归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勤苦而学生收效甚微,(学生)跟随着老师学习还要埋怨老师教导无方。善于提问题的人,就像木工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纹理较顺的部位着 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等到时间久了,木材就可以分解了。不善于提问题的人恰恰与此 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就如同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就小,用力大,钟声就大,等到 尽力撞击时,则发出最为洪亮的一声,然后声音渐渐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恰巧与此相 反。这些都是推进学习的方法。6 . C7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