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县幼儿园苗青的个案指导_第1页
玛纳斯县幼儿园苗青的个案指导_第2页
玛纳斯县幼儿园苗青的个案指导_第3页
玛纳斯县幼儿园苗青的个案指导_第4页
玛纳斯县幼儿园苗青的个案指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爱心浇灌温室的花朵玛纳斯县幼儿园 苗青一、基本情况陈晓泽,男,六岁,学前班,性格外向,活泼开朗,但很好动,不能约束自己,常在活动中捣乱,老师组织幼儿游戏时,他会逗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不但使自己不能进行游戏,还影响其他幼儿参与活动。可只要能认真的参与活动,就能很快掌握游戏技巧和玩法(这样的情况很长时间才会出现一次)。但这个孩子很爱干活,很机灵,看到老师忙不过来时,他就会伸出援助之手。他对周围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很关心,观察的很仔细,时而做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好事情。二、家庭基本情况 陈晓泽的爸爸、妈妈都是来自内地,起初是打工,由于父母比较能干,短短的几年功夫就有了很好的生意,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虽然

2、孩子家庭生活比较富裕,家里应有尽有,但是一直跟爷爷、奶奶一起住,长时间由老人管教,缺乏良好的家庭教养氛围,因此,此幼儿的行为习惯也与别人格格不入。三、孩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此幼儿没有良好的习惯,因此在各项活动中,他不能和同伴一起参与进去,也掌握不了活动中的各种技能。在五大领域课程中的活动表现大多不如人意,与其他幼儿形成反差。如此反复,此幼儿便产生了一些挫败感和自卑感,经常表现出对自己没有信心,游戏中注意力不集中,无所谓的心理,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遵守游戏规则。2、幼儿不具备与同伴交往的正确方式。班内的幼儿与好朋友交往时,会礼貌的打招呼,一起游戏、共同分享,或与同伴商量,而陈晓泽用“将小朋友打

3、一下、拍一下、甚至踢一下”的方式来表示友好或亲热,可是他把小朋友弄疼了,这就导致大家都不喜欢他,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这样就更激发了他“哗众取宠”的心理和做法!四、孩子问题原因分析 1、由于此幼儿长时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老人又对孩子比较娇惯,任何事情都由着孩子。父母没时间管孩子,总觉得对孩子亏欠,所以也是一味的满足孩子,而对针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并没有及时的加以阻止,并很好地进行教育,而是任其发展。 2、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骄傲。在母亲眼中,她的孩子聪明、活泼,样样都比同龄的孩子强,而且怕说了孩子会使孩子没有面子,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疼爱他,就任由孩子发展。3、家长的幼儿教育知识比较匮乏,没

4、有正确的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的概念还不够清晰。五、个案指导过程 1、全面了解此幼儿的家庭生活背景和生活习惯,及时与父母联系沟通,将幼儿的表现如实转告给父母,并告知父母他长此以往的后果,引起父母的重视,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与配合。 2、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探究他在幼儿园表现的规律与特征,并根据他的兴趣特点进行激发引导,利用他自己的兴趣,设计与此相关的游戏活动,吸引他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愿意配合老师。 3、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用爱心与耐心去淡化他的捣乱与多动,随时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并在全体幼儿面前给予表扬与鼓励,帮助他在幼儿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大家消除对他的误会和讨厌,

5、尝试让大家接受他,并与他做好朋友。 六、具体家庭教育的方法(一)对幼儿的教育对于陈晓泽这样的幼儿,需要老师的关心,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特殊”的关怀:老师最喜欢他、最疼爱他,觉得他最棒!当幼儿有了点滴进步时,老师要及时当众进行表扬,当他出现错误或不良行为时,老师可表现出容忍、宽厚,温情地批评,努力成为他的朋友,使其逐步改正自身存在的错误和缺点。幼儿不会主动与老师交流,需要老师尽可能多的和幼儿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架起师幼之间的心灵之桥,这样幼儿才会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在陈晓泽的内心世界蕴藏着要“好好表现”的心理需要,老师要善于抓住其闪光点,用“放大镜”去看,再抓住他心理特点进行转化,诱发他好

6、好表现,激发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同伴对他的喜爱。 (二)对父母的教育 作为陈晓泽的家长,要意识到必须从忙碌的生意中多抽点时间陪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想些什么,关心些什么,知道孩子的真正需求。经常陪孩子进行手工活动,做亲子游戏,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周末陪着孩子进公园玩耍,让孩子试着和别的小朋友友好交往,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并从中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陈晓泽的年龄相对来说小,也容易犯错误,作为家长要冷静地对待他的过错,切忌使用以往粗暴简单的惩罚手段,不能大声训斥,要循循善诱,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在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中同他讲道理,并帮助他制定改正错误的措

7、施,共同找到努力的方向 。(三)家园互动 1、多对陈晓泽进行家访,也是幼儿园常用的有效教育方法之一。多进行家访,对幼儿来说,可以拉近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幼儿从心底亲近老师,喜爱老师。对家长来说,也可以及时向老师反馈幼儿在家的表现和动向,并与老师共同探讨育儿经验。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家长。2、家长要走进孩子的心灵,除了仔细观察孩子在家庭的表现,更需要进入家长学校教育,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家长会、亲子运动会、亲子游园、亲子才艺展示等,加强幼儿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还可以与别的家长共同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让家长们互相带动,用科学的育儿知识教育孩子。七、个案指导成效 1、通过

8、指导,此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的关系渐渐融洽了,不再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别人了!大家乐意与他共同游戏,并很喜欢他的聪明给大家带来好的游戏方法!并且他也能积极参与老师组织的活动,每次活动都积极的发言、尝试。生活中也能主动帮助老师、同伴及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在与我的多次沟通交流中,家长的育儿观念也有了很大转变,懂得了如何跟老师配合,让她的孩子在幼儿园更好的学习、生活。针对孩子的特点,家长也明白了如何去引导,让自己的孩子更出色、更优秀。陈晓泽的妈妈一直十分感谢老师,她对我说:她的孩子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让她的孩子在入园时没有不良的情绪,每天高高兴兴的去上幼儿园,由衷地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点滴付出!

9、八、指导感悟 通过对本次个案的指导,我有一些反思和体会: (1)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每个孩子都是个案,每个家庭都是典型。每位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孩子,但是每位家长也都需要正确的指导。作为正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家长们做好指导和帮助。要针对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引领,让家长们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孩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2)问题幼儿源于问题家长,作为老师对问题幼儿的转变不应操之过急。要从家长身上去寻找问题的根源,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明白孩子为什么会有问题,不要老是推卸责任,或者说孩子的不对。孩子的教育是终身教育,家长要不断地学习总结经验,和老师形成教育合力,逐步帮助孩子有问题幼儿转为优秀幼儿。 (3)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问题幼儿越来越多。将问题幼儿转变成能融入集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