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一、书写(2分)二、积累和运用。(23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大自然是多情的南归的燕子带来春的柔情,翻滚的麦浪携( )来夏的炽( )烈, 飒飒的清风送来秋的爽朗,纷飞的白雪飘来冬的欢畅于是,草长莺飞问,鸟啼虫鸣间,山 luán( )苍松间,我们用心聆听天là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抖擞 姣洁 冲耳不闻 锲而不舍B轻捷 暄闹 因地治宜 吹毛求疵C震憾 茏统 蓦然回首 郑重其事D摧毁 恭敬 与日俱增 无动于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省体操男队新选的

2、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B.英格兰“金童”贝克汉姆除去出神入化的任意球绝技之外,那一头迷乱的金发也足以迷倒所有球迷。C.辩论会上,我方辩手巧舌如簧,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D.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如坐春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B.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C.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商务、推行信息网络,许多问题亟待解决。D.学习写作是否一定要多读多写呢?从前人的写作经验来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5.填到横线

3、上,与上下文意吻合,衔接最好的一项是()。(2分)甲: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湿的泥土中苏醒,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乙:阳光融化了河冰,细雨润泽了山色,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春风吹绿了柳枝春风把柳枝吹绿柳枝被春风吹绿柳枝在春风中染绿A.B.C.D.6古诗文填空(9分).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句子是: 。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中用来表达征人归心切、思乡迫,破敌功未成,把酒难释怀

4、之意的句子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代先贤有这样风范的人不胜枚举,请写出初中课本内学习过的古诗词中能表现坚定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的连续两句。句子: 7.阅读明代学者杨慎的临江仙词,回答问题。(4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是哪部古典文学名著的卷首词?整理是谁?(2分) 请简要说说这部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并说说他的性格和有关他的一个情节。(2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一)(18分)会唱歌的火炉迟子建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

5、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 拉柴火的工具主要有两种:手推车和爬犁。手推车是橡皮轮子的,体积大,既能走土路装载又多,所以大多数人家都使用它。爬犁呢,它是靠滑雪板行进的,所以只有在雪路上它才能畅快地走,一遇土路,它的腿脚就不灵便了,而且它装载小,走得慢,所以用它的人很零星。 我家的手推车是二手货,有些破旧,看上去就像一个辛劳过度的人,满面疲惫的样子。它的车胎常常慢

6、撒气,所以我们拉柴火时,就得带着一个气管子,好随时给它打气。否则,你装了满满一车柴火要回家时,它却像一个饿瘪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帮你把柴火运出山呢? 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姐姐是个干活实在的孩子,所以父亲每次都要带着她。弟弟呢,那时虽然也就是八九岁的光景,但父亲为了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时不时也把他带着。他穿得厚厚的跟着,看上去就像一头小熊。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姊妹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

7、。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做烧柴。那些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我记得有枝桠纵横的柞树和青色的水冬瓜树。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为了这,我们就比别人家拉烧柴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因为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往往在我

8、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抱怨说,她之所以个子矮,完全是因为小的时候扛木头给压的。言下之意,我比她长得高,是由于偷懒的缘故。为此,有时我会觉得愧疚。 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

9、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后来父亲发现了我们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又懒又馋的猫。天越冷,火炉吞吃的柴火越多。我常想火炉的肚子可真大,老也填不饱它。渐渐地,我厌倦去山里了,因为每天即使没干多少活,

10、可是往返走上十几里雪路后,回来后腿脚也酸痛了。我盼着自己的脚生冻疮,那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留在家里了。可我知道生冻疮的滋味不好受,于是只好天天跟着父亲去山里。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劈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就会悄然浮现

11、。虽然现在我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的生活,但我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它的歌声。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 8、“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一句中“本分”是什么意思?从我们家拉烧柴的“本分”做法中可以看出父亲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3分) 9、文中“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3分) 10、第三段在文中是如何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1分) 11、不倦歌唱的火炉陪伴“我们”度过漫长的冬季,但拉柴却充满了艰辛。请谈谈艰辛的具体表现。(至少答出四方面)(4分) 12、劳动是艰辛的,“我

12、”却从中感受到了快乐。从“我”在寻找风倒木时表现出来的“贪玩”中可以看出“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分) 13、整理追忆少年往事,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哪一点引发了你更深入的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5分) (二)(1417小题,共11分) 哈欠声声 当你疲惫不堪或者睡意向你袭来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做出以下动作: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得很大,身体往后仰,深深吸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不用猜,这是谁都有过的体验一打哈欠。科学家曾用超声成像技术探测胎儿的神秘世界,发现怀孕12周的胎儿就会打哈欠了。生物学家研究打哈欠,发现哈欠源于大脑中的“哈欠中枢”。当一个人受到劳累、睡意与睡醒

13、等因素的刺激时,体内导致打哈欠的相关分子就会大量分泌,进而引起“哈欠中枢”兴奋,随即向人体肌肉发出“指令”,有关的肌肉严格遵照“指令”运动,于是,一个哈欠诞生了。 如果你感觉某种场合或时刻不宜打哈欠,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紧咬牙关来抑制。不过,打哈欠的过程运行得不顺畅,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一个哈欠的持续时间虽然很短暂,不过6秒种左右,其生理上的作用却是很显著的。在这期间,打哈欠使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完全松弛,你便能在生理与心理上都得到一次很好的休息。其效果胜过镇静剂。另外,科学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温和的人更容易打哈欠。研究人员对一些志愿者进行测试,发现那些容易打哈欠的人大多善良、敏

14、感,容易动感情,很容易博得别人好感。 至于一打哈欠就泪水汪汪,科学家认为这与大笑、打喷嚏时流泪的原理完全一样。人眼睛里的泪腺分泌眼泪,眼泪通过鼻泪管排出,故而平对人是不会流泪的。但在打哈欠时,口腔及鼻腔的压力增大,阻挡了鼻泪管排泄泪水,泪水流不下去,便积在眼睛里,人就变得眼泪汪汪的。 一群人在一起,其中有-个人打哈欠,周围的人也会跟着打起哈欠来。难道打哈欠有传染性?确实如此,一些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的手段,对大脑影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打哈欠时的脑部活动区,与表示同情心的脑活动区域一致。换句话说,打哈欠的“传染”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志模仿”。 哈欠的“传染性”,可以帮助失眠者度过

15、睡眠关。有科学家设计整理了一种特殊的半身人头塑像,特殊之处在于这个头像一直在甜甜地打着哈欠。失眠者只要看着这个头像,不一会儿就会打起哈欠,进入梦乡。 打哈欠看上去虽不雅,却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每打一次哈欠,必有深沉悠长的吸气,有利于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到达血液。另外,打哈欠时咽部肌群及面部几十块肌肉随之收缩,可驱动携氧的血液流向大脑,提高大脑活力,对脑力劳动者尤为有益。 不过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一旦经常不由自主地频繁打哈欠,就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万万不可大意,因为这可能是脑梗塞即将降临的信号。临床医生观察到大约有70一80的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

16、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的现象。哈欠越频繁,意味着大脑缺氧越严重。14请说说哈欠是怎样“诞生”的。(3分) 15为什么说打哈欠是人体的种自我保护反应?(2分) 16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17第段中加点的“可能”二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 四、 文言文阅读(16分)(一)(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17、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猥自枉屈   (         )     

18、    恐托付不效(       )夙夜忧叹(         )         以彰其咎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2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0陆游在感状中说“凛

19、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整理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选段,指出整理“忠陛下”之“忠”在文段中的具体表现。(2分)  21.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诸葛亮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一个名人,并写出他们流传的名言或事迹。(2分) (二) (8分)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

20、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21、60;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注释:孝公:秦孝公。卫鞅:人名,即商鞅。虔;人名。黥:古代的一种肉刑。22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

22、书)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3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太 子 君 嗣 也 不 可 施 刑 刑 其 傅 公 子 虔 黥 其 师 公 孙 贾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民怪之,莫敢徙。 25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2分)  五、作文 (50分)26.按要求作文(50分)一缕阳光,或从山岚中喷薄而出,或从晦暗的阴云中艰难滤出,或是在春风中荡漾,或

23、是在冬天里温暖如记忆中木鱼敲击混沌,于是醒悟;如阵阵细浪冲刷心的柔软,于是温暖事涌心头情郁其中,我笔写我心,不亦快哉?请以“心中,那一缕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600字左右;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卷一、书写(2分)二、积累与运用(23分)1 、( ) ( ) ( )( )(0.5分一格,共2分)2、( )3、( )4、( )5、( )(2分一个)6、古诗文填空(每格一分,共9分) , 。 , , 7、 (1分1格)书名 整理 人物 事件 三、现代文阅读(29分)(一)(共18分)8、(3分) 9、(3分) 10、

24、(1分) 11、(4分) 12、(2分) 13、(5分) (二)(11分)14、(3分) 15、(2分) 16、(4分) 17、(2分) 四、文言文阅读(一)18、(每格0.5分,共2分) 19、 (共2分,每句1分) 20、 (2分) 21、 (2分) (二)(8分)22、 (2分)23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太 子 君 嗣 也 不 可 施 刑 刑 其 傅 公 子 虔 黥 其 师 公 孙 贾2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民怪之,莫敢徒。 25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25、160;        。(2分)  五、作文 (50分)26.按要求作文(50分)一缕阳光,或从山岚中喷薄而出,或从晦暗的阴云中艰难滤出,或是在春风中荡漾,或是在冬天里温暖如记忆中木鱼敲击混沌,于是醒悟;如阵阵细浪冲刷心的柔软,于是温暖事涌心头情郁其中,我笔写我心,不亦快哉?请以“心中,那一缕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600字左右;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书写(2分)二、积累与运用(23分)1、xiè ch

26、6; 峦 籁 (半分一个)(选择题2分一个) 2、D 3、B 4、B 5、C6、古诗文默写(一分一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过尽千帆皆不是只恐双溪舴艋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他符合题意即可)7、(4分)三国演义 罗贯中 如:刘备 三顾茅庐(或者诸葛亮 草传借箭 或者关羽 刮骨疗毒等等符合题意即可。)三、现代文阅读(29分)8、做事守规矩(安分守己)(1分) 围绕“爱护树木、热爱自然、有朴素的环境意识”回答即可。(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分)9、围绕“比喻、拟人或语言生动形象”回答皆可。(共3分,评析2分,语言表达1分)示

27、例“像冬夜的守护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火炉的重要,驱走了冬日的严寒,带来了温暖。示例“眨着眼睛”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炉火跳动的情态。示例这句话语言生动形象,用“守护神”形象地写出了火炉的重要,用“眨着眼睛”生动地表现了炉火跳动的情态。10、围绕“火炉吞吃柴火承接上文,寒假跟大人上山拉柴引起下文”回答即可(1分)11、围绕“冬季漫长、天气寒冷、工具破旧、路途遥远、找风倒木困难、扛风倒木累”回答即可。(共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给分)12、围绕“喜爱大自然、有童心童趣、天真活泼”回答即可。(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13、围绕“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生活的艰辛和朴素”、“劳动的快乐”、“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少年时期生活对人一生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皆可。“思考”不能停留在原文的层面上,要更进一层,如“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