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项选择题1.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产生主要由于()A.Ca2+的跨膜扩散B.K+ 的的跨膜扩散C.Cl-的跨膜扩散D.生电性钠泵的期性变化2 .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 ()A.K+流B.Na+流C.Ca2+流D.Ca2+与 K+流3 .关于消化器官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B.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递质C.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D.外来神经对在神经无调制4 .下述关于胃肠激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由散在于粘膜层的分泌细胞分泌B.均为肽类激素C.仅存在于胃肠道D.可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5
2、 .唾液中除唾液淀粉酶以外,还有()A.凝乳酶B.蛋白水解酶C.溶菌酶D.肽酶6 .以下关于胃酸生理作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B.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C.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及胆汁的分泌D.可促进VitB12吸收7 .水分及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十二指肠8 .胃C.小肠D.大肠8.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因子B.Na+C.K+D.HCL9.以下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壁细胞分泌盐酸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D.因子由壁细胞分泌10 .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
3、成份是: ()A.胆盐B.胆色素C.胆固醇D.水和无机盐11 .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小肠液B.胃液C.胆汁D.胰液12 .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 的部位是: ()A.十二指肠B.空肠C.回肠D.结肠上段13 .吸收铁最快的部位是: ()A.胃B.十二指肠、空肠C结肠D.回肠14 . 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A.髓腰鼾段B.髓胸段C延髓D 脑桥15 .下列哪一个激素不属于胃肠激素? ()A.胃泌素B.胆囊收缩素C.肾上腺素D.促胰液素16 .胃泌素不具有下列哪项()A.促进胃酸分泌B.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C.促进胆囊收缩D.促进胃的蠕动17 .下列哪一种因素
4、可抑制胃排空? ()A.食物对胃的扩刺激B.迷走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C.胃的氨基酸和肽浓度升高D.肠-胃反射增强18 .下列哪一项物质不刺激胃酸分泌? ()A.胃泌素B.生长抑素C.组织胺D.糖皮质激素19 .关于胆盐肠-肝循环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胆盐在回肠吸收B.经门静脉回到肝脏C.可被肝脏重新分泌出来D.每次循环将损失20现上的胆盐20 .蛋白质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吸收? ()A.蛋白质B多肽C.寡肽D.氨基酸21 . 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哪项是错误的? ()A.胰腺分泌受神经与体液调节双重控制,但以体液调节为主B.非消化期,胰液基本上不分泌C.胰液分泌的体液调节因素主要有
5、促胰液素和胃泌素D.切断迷走神经,可显著减少胰液分泌22 .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A.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丰富B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的含量丰富C.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也丰富D.水分少,酶的含量少23 .肝脏最重要的功能是()A.消化B排泄C.解毒D.代24 .胃的容受性舒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C.壁神经从D抑胃肽25 .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是()A.糖类,蛋白质,脂肪B.蛋白质,脂肪,糖类C.脂肪,糖类,蛋白质D.糖类,脂肪,蛋白质26 .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可()A.抑制胃液分泌B抑制胃窦运动C.增强十二指肠
6、运动D.增强结肠运动27 .胃大部分切除的患者出现重贫血,表现为外血巨幼红细胞增多,其主要原因是下列哪项减少()A. HClB. 因子C. 粘液D. HCO3-28. 消化腺细胞分泌酶原颗粒的形式是()A.单纯扩散B.出胞作用C.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29 .消化器官不具备哪一功能()A.分泌B.免疫C.维持酸减平衡D.吸收营养30 .缩胆囊素是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A.D 细胞B.I细胞C.S细胞D.M 细胞31 .促胰液素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式发挥作用()A.分泌B.旁分泌C.神经分泌D.自分泌32 .胃肠道平滑肌的节律性收缩频率主要取决于()A.动作电位的频率B.慢波的频率C.平滑肌本身的节律
7、D.动作电位的幅度33 .胰液缺乏时,哪种物质的消化吸收一般不受影响()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DD.糖类34 .关于糖的吸收错误的是()A.以单糖的形式吸收B.需要钠离子参与C.是继发性主动转运D.吸收途径为血液和淋巴液二、填空题1.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胃肠运动,胆囊,消化腺分泌。2. 胃腺主要由壁细胞、主细胞和组成,其中壁细胞分泌和;主细胞分泌;而粘液则由分泌。3. 因子是由分泌,它具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4. 胃运动的形式有,。5. 胃排空的动力是,决定胃排空的直接原因是。和。6. 胰腺的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主要有,7. 胆汁中的胆盐可加速对的分解作用。8. 糖被吸收的主要形式是
8、,其吸收主要机制是。三、判断题1. 成年人的唾液分泌均为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 ()2. 胃泌酸腺区壁细胞分泌盐酸而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3. 胃排空的动力是胃幽门窦的蠕动。()4. 盐酸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激活胃蛋白酶并为之提供酸性环境。()5. 胰液中含量最高的无机盐是碳酸氢盐。()6. 胆囊收缩素可以促进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7. 胆汁对于消化和吸收脂肪具有重要意义是由于其中含有脂肪酶。()8. 各种物质在小肠各段及大肠均有吸收。()9. 单糖与氨基酸在小肠吸收均需要钠泵提供能量。()10. 壁神经丛在切断外来神经支配后,仍能实现局部反射。()11. 在慢波的基础上,平滑肌的兴奋性降低。
9、()12. 质子泵是一种膜的转运蛋白,兼有钠钾转运和分解ATP的功能。()13. 胃酸可促进小肠对铁、钙及维生素 B12的吸收。()14. 蠕动是胃、小肠和大肠共有的运动形式。()15.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以易化扩散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只有 VitB12与因子结合在回肠吸收。()四、名词解释1 .机械性消化mechanical digestion2 .化学性消化chemical digestion3 .胃粘膜屏障4 .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5 .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6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7 .胃容受性舒rece
10、ptive relaxation8 .分节运动segmentation contraction问答题1 .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各有生理作用?2 .胃排空是如和小肠的消化相适应的?3 .为什么说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4 .小肠运动的形式有哪几种?各有生理作用?5 .将200ml 蛋白质水解产物直接灌入胃,对胃酸分泌有影响?为什么?6 .试述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7 .正常时为胃不会消化它自身?8 .胃液分泌过多或不足时,可能会出现哪些异常?一、单项选择题1. D2.C3.C4.C5.C6.D7.C8.D9.B10.A11.D12.C13.B14.A15.C16.B17.D18.B19.D20.D
11、21.C22.B23.D24.B25.A26.D27.B28.B29.B30.B31.A32.B33.D34.D二、填空题1. 增强,收缩,增加2. 粘液细胞,盐酸,因子,胃蛋白酶原,粘液细胞3. 壁细胞,VitB124. 容受性舒,紧性收缩,蠕动5. 胃的运动,幽门两侧的压力差6.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7. 脂肪8. 单糖,继发性主动转运三、判断题I . X2.V3.V4.X 5V6V7.X8.X9.V10VII .X12.X13.X14.M15.,四、名词解释1. 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及将食物不断地向下推送。2
12、. 化学性消化: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进行化学分解,使之成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消化过程。3. 胃粘膜屏障:胃粘膜具有防止H +迅速浸入粘膜本身以及防止Na+从粘膜迅速向胃腔弥散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胃粘膜屏障。4. 胃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5. 脑肠肽: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也存在于胃肠道的肽类物质,如:胃泌素, P 物质,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等都是脑肠肽。6.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液及胃粘膜分泌的碳酸氢盐具有防止胃腔中H过快进入胃粘膜并进行中和的作用。7. 胃容受性舒:当咀嚼和吞咽时,刺激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
13、肌肉的舒。8. 分节运动:小肠的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的运动。五、问答题胃液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如盐酸、钠和钾的氯化物等,以及有机物如粘蛋白、消化酶等。(1)盐酸的作用:a.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维持胃和小肠的无菌状态b.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提供必要的酸性环境c.进入小肠后可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d.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e.过多的盐酸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侵蚀作用(2)胃蛋白酶原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胃蛋白酶,其在酸性环境中能将蛋白质分解。(3)粘液和碳酸氢盐作用:在粘膜表面形成一个厚约 50 m的凝胶层,具有润滑作用,可减少粗糙食物对胃粘
14、膜的机械性损伤。碳酸氢盐和粘液一起构成粘液- 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粘膜免受氢离子的侵蚀和胃蛋白酶的分解作用。(4)因子与进入胃的维生素B12 结合而促进其吸收。2. 胃排空是如和小肠的消化相适应的?食物对胃的扩和化学刺激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释放胃泌素,可促进胃的运动,加速胃排空。 排入小肠的食糜产生的扩刺激、酸、 脂肪和高渗刺激可通过兴奋肠胃反射和释放肠抑胃素,抑制胃的运动,减缓胃排空。因此,当胃食物排入十二指肠后,小肠抑制因素占优势,使胃排空暂停;随着胃酸被中和、食糜被消化吸收并排向远端,肠抑制因素逐渐消失,而胃促进因素占优势,再推送小量食糜进入十二指肠。通过这样的协调活动,使胃排空与十二指肠消
15、化和吸收相适应。3. 为什么说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1)小肠有多种重要的消化液,对食物各种成分都能进行彻底消化而变为可吸收的物质。(2)小肠具有较大吸收面积、小肠粘膜上的环形皱褶有大量绒毛,绒毛的柱状上皮顶端又有微绒毛,使小肠面积达200m2 左右。(3)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长达5 6 小时。4. 小肠运动的形式有哪几种?各有生理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有:(1)紧性收缩:产生一定力,小肠保持一定压力并维持一定形态和位置。(2)分节运动:以环形肌舒缩为主的节律运动,由于分节节段不断变化,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并增加肠粘膜与食糜的接触,以利吸收。(3)蠕动:环形肌和纵形肌均参加
16、的运动,以将食糜推向前进。5. 将 200ml 蛋白质水解产物直接灌入胃,对胃酸分泌有影响?为什么?胃酸分泌会显著增加。这是因为:(1)200ml 蛋白质水解产物对胃是一个扩刺激,可引起迷走迷走反射和壁神经反射,增加胃酸分泌。(2)蛋白质水解产物可直接兴奋胃窦部粘膜的G 细胞分泌胃泌素,迷走神经和局部神经的兴奋可使胃泌素分泌增多,刺激胃酸分泌。6. 试述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脂肪在胆盐和辅脂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一酯、甘油、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甘油溶于水,同单糖一起被吸收。其余形式都不溶于水,而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有一非流动姓水层,他们必须先与胆盐结合形成水溶性的混合微胶粒。其中,甘油一酯、脂肪酸和胆固醇溶于脂质双分子层而吸收入上皮细胞,而胆盐留在肠腔继续发挥作用。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胆固醇重新酯化为胆固醇酯,然后与细胞的载脂蛋白形成乳糜微粒,然后以出胞式进入淋巴,中、 短链脂肪酸直接进入血液。7. 正常时为胃不会消化它自身?(1)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粘液和 HCO3-共同构成的粘液碳酸氢盐屏障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胃粘膜免受氢离子的侵蚀,粘膜表面的中性pH 环境还使胃蛋白酶失活而不致消化胃粘膜本身。(2)细胞保护作用:胃粘膜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学院发展党员资料袋
- 河南省漯河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统编版专题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数字告示数字标牌行业应用前景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朱自清背影阅读教学设计
- 观潮教案八年级上
- 一级建筑实务模拟习题(附答案)
-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模拟练习题+答案
- 保健按摩师初级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长治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GB/T 21220-2024软磁金属材料
- 房屋维修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工期保障措施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的麻醉管理
- 材料腐蚀与防护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建筑大学
- 年产15万吨煤制甲醇生产的工艺设计0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法理学》(第三版教材)形成性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3年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项目-实施方案
- 桥梁博士毕业设计电子版
- MOOC 犯罪心理学-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