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表征引发剂活性的参数是( ) kp ( t1/2 ki 下列烯烃中不能进行自由基均聚的是( )A)CH2=CCL2 B) CH2=CHCN C) CH2=CHCH3 能自由基聚合的单体是( )。 A) CH2=C(CN)2 B) CH2=CH-OCOCH3 C)CH2=C(CH3)2 一般不发生诱导分解的引发剂是( ) A)过氧化苯甲酰 B)偶氮二异丁腈 C)过氧化氢异丙苯 易发生热聚合的单体是( ) A)丙烯酸 B) 丙烯腈 C)苯乙烯 欲在30度下进行苯乙烯的本体聚合反应,引发剂应选择( ) A)BPO B)过氧化氢 +FeSO4 C) BPO+二甲基苯胺 聚合
2、时主要以链转移方式终止的单体是( ) A)苯乙烯 B)甲基丙烯酸甲酯 C) 氯乙烯 苯乙烯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在( )溶剂中所得聚苯乙烯分子量最大 A) 四氯化碳 B) 苯 C) 乙苯 单体是聚合物的最好良溶剂是( ) A)甲基丙烯酸甲酯 B) 苯乙烯 C) 丙烯腈 进行自由基本体聚合时,出现自加速现象最早的是( ) A)苯乙烯 B)甲基丙烯酸甲酯 C) 氯乙烯 ( )可溶于对应的单体中 A)聚氯乙烯 B) 聚丙烯腈 C) 聚苯乙烯 偶合终止比歧化终止时聚合度分布( )A)宽 B) 窄 C) 相同下列体系聚合时,发现有一个体系,聚合物的数均聚合度与引发剂用量无关,这是( ) A)氯乙烯+过氧化
3、苯甲酰 B) 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 C) 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苯甲酰+PhN(CH3)2 工业生产中控制聚氯乙烯分子量的常用方法是( ) A)改变引发剂量 B)改变温度 C) 添加分子量调节剂 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提高反应温度,聚合物分子量( )A) 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自动加速效应会使分子量分布( )A) 变宽 B) 变窄 C) 不变典型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呈1/2级关系,表明聚合反应机理为 ( )A) 单基终止 B) 双基终止 C) 引发剂分解产生两个自由基 在乙酸乙烯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加入少量苯乙烯,会发生( )A)聚合反应加速; B) 聚合反应停止;C)聚合反
4、应速度不变 ( )共聚时,共聚物组成始终与单体组成一致; ( )共聚时,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无关A) 交替共聚 B) 理想共聚 C) 恒比共聚Q值相差不大,e值相差越远的两个单体越易( )A) 交替共聚 B) 理想共聚 C) 恒比共聚 苯乙烯加醋酸乙烯酯不能很好共聚合是由于( )A)Q值相差太大 B) Q值相差太小 C) e值相差太大 Q-e概念可以用于( ) A)预测单体共聚合反应的竞聚率 B)计算自由基的平均寿命 C) 计算共聚物的组成 当用活性负离子聚合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和丙烯腈(AN)三嵌段共聚物时,加料顺序为( ),按列出顺序加入 A)MMA,S,AN B) S
5、,MMA,AN C) AN,S,MMA 当M1/M2=50/50进行共聚时,所得共聚物中M1和M2具有相同序列长度分布的共聚体系是( ) A) r1=r2=0。1 B) r1=5,r2=0。2 C) r1=1,r2=0。1 一对单体共聚合的竞聚率r1和r2将随( )而变化A) 聚合时间 B)单体的配比不同 C) 聚合温度 根据单体的结构,聚合活性最大的高分子链自由基是( ) A)丁二烯 B) 甲基丙烯酸甲酯 C) 醋酸乙烯酯 一对单体的r1*r2=0,其聚合时将得到( )A) 无规共聚物 B) 交替共聚物 C) 接枝共聚物 乳液聚合恒速段结束的标志是( )A) 胶束全部消失 B) 引发剂完全分
6、解 C) 单体液滴全部消失 苯乙烯和丁二烯乳液聚合到恒速阶段,要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可补充加入 ( ) A) 单体 B) 引发剂 C) 乳化剂乳液聚合反应进入第二阶段后,若补加一定量的引发剂,将会出现( ) A) 聚合速率增大 B) 聚合速率不变 C) 聚合物分子量增大 6)丁苯橡胶的工业合成常采用( ) A) 溶液聚合方法 B) 乳液聚合方法 C)悬浮聚合方法 丙烯酸单体在80下以水为溶剂进行聚合,适合的引发剂是( )A) BPO B) K2S2O8 C) FeSO4+H2O2 80下进行苯乙烯的悬浮聚合,应选用的引发剂是( )A) BPO B) K2S2O8 C) FeSO4+H2O2 异
7、丁烯用AlCl3-H2O引发聚合反应时,最为适合的溶剂是( ) A)二氯甲烷 B) 四氢呋喃 C) 乙酸乙酯 异丁烯聚合的引发剂应是( ) A) 偶氮二异丁腈 B) 丁基锂 C) 三氯化铝-水 苯乙烯进行离子型聚合反应时,测得XN=2V 该引发剂可能是( )A) n-C4H9Li B) 萘+Na AlBr3 在适当的溶剂中,离子型聚合的活性中心可能有多种形式,对聚合反应速率贡献最大的是( )A) 自由离子 B) 离子对 C) 共价键结合 聚合反应后生成的聚甲醛,通常用乙酸酐处理,原因是( )A) 洗去低分子量聚甲醛 B) 提高聚合物的耐温性C)提高聚合物的抗氧性 用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可以制备分子
8、量分布很窄的聚合物,这是因为( )A) 阴离子聚合速度很快;B) 在低温下进行,易于控制;C) 引发反应快,并无链终止反应; 下列环状单体中,容易开环聚合的是( ) A)丁内酯; B) 六员环醚: C)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要消除负离子聚合中的正丁基锂缔合现象,应该( ) A) 提高反应温度; B) 降低反应温度 C)加入冠醚等化合物 丁基锂引发异戊二烯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立体规整性很好的聚合物,聚合反应的活性中心可能是( )A) 自由离子 B) 被溶剂化的离子对(松对) C) 紧密接触的离子对(紧对) 无终止阴离子聚合,调节聚合物分子量的有效手段是( )A) 温度 B) 引发剂浓度 C) 溶剂性
9、质 异戊二烯聚合可能生成的立构规整性聚合物有( )A) 4种 B) 6种 C) 9种 顺式-1.4和反式-1.4聚丁二烯在结构上是( )不同A) 构型 B)构象 C) 旋光性 能使丙烯聚合的引发剂是( )A) 过氧化特丁基 B) Et2AlCl-TiCl3 C) BuLi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制备方法不同,若要合成高密度聚乙烯,应采 用引发剂( )A) BPO B) TiCl4-AlR3 C) BF3-H2O 工业上为了合成涤纶树脂(PET)可采用( )聚合方法。 熔融缩聚 界面缩聚 溶液缩聚 缩聚反应程度增大,分子量分布( )A) 变宽 B) 变窄 C) 不变 不饱和聚酯固化机理是( )A) 通过官能团之间的反应 B) 通过加硫磺反应C)通过双键交联反应 乙丙橡胶的交联剂是( )A) 硫磺 B) 二元胺 C)过氧化物 进行热降解时,单体回收率最高的是( )A) 聚苯乙烯 B) 聚乙烯 C)聚甲基丙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