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一、水文地质图的特点一、水文地质图的特点 1、多变性、多变性地下水受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地下水受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水量、水质、水量、水质、水位水位等要素不但在空间上发生变化,而且在时间上发生变等要素不但在空间上发生变化,而且在时间上发生变化。化。 2、复杂性、复杂性为各种不同目的,为各种不同目的,利用地下水或防范地下水危害利用地下水或防范地下水危害所提出所提出的问题不同,对的问题不同,对地下水研究的侧重点地下水研究的侧重点也不相同。也不相同。 因此水文地质图所表示的内容也不一致。因此水文地质图所表示的内容也不一致。环
2、境、矿床和环境、矿床和供水水文地质图供水水文地质图所表示的内容不一样。所表示的内容不一样。 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一、水文地质图的特点一、水文地质图的特点 3、水文地质图系、水文地质图系 各种变化的水文地质要素有时用一张图难以概括。因各种变化的水文地质要素有时用一张图难以概括。因此常采用系列图件此常采用系列图件水文地质图系来反映。水文地质图系来反映。 4、图件的内容与图幅的数量、图件的内容与图幅的数量 调查阶段愈深入,编图比例尺愈大,图件所反映的内调查阶段愈深入,编图比例尺愈大,图件所反映的内容愈多,水文地质图幅数量也愈多。容愈多,水文地质图
3、幅数量也愈多。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二、水文地质图系的种类二、水文地质图系的种类 一般包括四类图件:一般包括四类图件:基础性图件、要素性基础性图件、要素性(或单项地下(或单项地下水特征性)水特征性)图件、综合性图件、综合性(或专门性)(或专门性)图件和应用性图件图件和应用性图件。 1 1、基础性图件、基础性图件基础性图件主要反映地下水形成、赋存的自然背景图件,基础性图件主要反映地下水形成、赋存的自然背景图件,如如地质图、构造图、地貌图、第四纪地质图、降水量分布图地质图、构造图、地貌图、第四纪地质图、降水量分布图等。等。 2 2、要素性图件、要
4、素性图件仅反映地下水某一项仅反映地下水某一项( (或几项或几项) )要素信息的图件,如要素信息的图件,如地下地下水等水位水等水位( (压压) )线图、地下水埋深图、地下水水化学图、渗透线图、地下水埋深图、地下水水化学图、渗透性分区图性分区图等。等。 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二、水文地质图系的种类二、水文地质图系的种类 3、综合性图件、综合性图件综合性图件是综合反映水文地质特征的图件,如区域水综合性图件是综合反映水文地质特征的图件,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文地质调查的综合水文地质图综合水文地质图、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供水供水水文地质
5、图水文地质图、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的环境水文地质图环境水文地质图、矿床、矿床水文地质调查的水文地质调查的矿床水文地质图矿床水文地质图等。等。 4、应用性图件、应用性图件 应用性图件是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需要而编制的图件应用性图件是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需要而编制的图件,如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分区图、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图、农如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分区图、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图、农田灌溉分区图、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地下水水质预测图、田灌溉分区图、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地下水水质预测图、地下水开采动态预测图地下水开采动态预测图等等。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
6、二、水文地质图系的种类二、水文地质图系的种类 除了上述各种图件外,一般还需要编制一张除了上述各种图件外,一般还需要编制一张实际材实际材料图料图,用来反映,用来反映各种调查工作的布置、工作量的分布各种调查工作的布置、工作量的分布等等情况,以便评价工作精度。情况,以便评价工作精度。 对这四类图件对这四类图件:基础性图件、要素性图件、综合性基础性图件、要素性图件、综合性图件和应用性图件。图件和应用性图件。下面仅概略介绍下面仅概略介绍综合水文地质图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编制问题。的编制问题。 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三、综合水文地质图三、综合水文地质图综合水
7、文地质图是把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中所获得的综合水文地质图是把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中所获得的各种水文地质现象和资料各种水文地质现象和资料,用各种代表符号的方式反映,用各种代表符号的方式反映在按一定比例尺缩小的图纸上所编制在按一定比例尺缩小的图纸上所编制的一种水文地质图。的一种水文地质图。 它集中反映了该地区它集中反映了该地区地下水形成、分布和运移的基地下水形成、分布和运移的基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本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因此是水文地质图,因此是水文地质图系中最主要的图件。系中最主要的图件。 综合水文地质图通常包括综合水文地质图通常包括1010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第
8、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三、综合水文地质图三、综合水文地质图1 1、地层及构造特征、地层及构造特征这是地下水赋存的基础条件。对基岩地区一般反映地层这是地下水赋存的基础条件。对基岩地区一般反映地层和构造;对松散岩地层一般反映地层成因。和构造;对松散岩地层一般反映地层成因。 2 2、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类型 (1 1)根据调查区地下水赋存条件)根据调查区地下水赋存条件 按含水介质特征按含水介质特征可分为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岩溶水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岩溶水及基岩裂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按埋藏条件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可分为潜水和
9、承压水潜水和承压水。 两者可结合,两者可结合,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三、综合水文地质图三、综合水文地质图2 2、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类型(2 2)根据调查区的特点)根据调查区的特点 如调查区内主要是碳酸盐岩分布区,则如调查区内主要是碳酸盐岩分布区,则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类型可划分可划分为:为:碳酸盐岩碳酸盐岩岩溶水岩溶水( (碳酸盐岩占碳酸盐岩占9090以上以上) );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岩溶水裂隙岩溶水( (碳酸盐岩占碳酸盐岩占70709090)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碎屑岩与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裂隙岩溶水( (碳酸盐岩占碳酸盐岩占3
10、0307070) );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三、综合水文地质图三、综合水文地质图2 2、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类型(2 2)根据调查区的特点)根据调查区的特点 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岩溶裂隙水( (碳酸盐岩占碳酸盐岩占1010-30-30) );碎屑岩碎屑岩裂隙水裂隙水( (碳酸盐岩碳酸盐岩10(Q50005000m m3 3d)d);水量丰富的水量丰富的(Q(Q1000-50001000-5000 m m3 3d)d);水量中等的水量中等的(Q(Q100-1000100-1000 m m3 3d)d);水量贫乏的水量贫乏的(
11、Q(Q10-10010-100 m m3 3d)d)水量极贫乏的水量极贫乏的(Q(Q(Q10001000m m3 3d)d); 水量中等的水量中等的(Q(Q100-1000100-1000 m m3 3d)d);水量极贫乏的水量极贫乏的(Q(Q 100100L Ls s、10-l0010-l00L Ls s、 1Ls、0.1- -lLs、 6 6L L(s(skmkm2 2) )、3-63-6L L(s(skmkm2 2) )、 3 3L L(s(skmkm2 2) )、1-31-3L L(s(skmkm2 2) )、 (T500m m2 2d)d)、中等富集、中等富集(T =(T =100-
12、500 m m2 2d)d)、弱富集弱富集(T (T 100 m m2 2d)d)。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三、综合水文地质图三、综合水文地质图10、剖面图及镶图、剖面图及镶图 综合水文地质图应附区内典型剖面上的综合水文地质图应附区内典型剖面上的水文地质剖面水文地质剖面图,某些内容可编制成镶图图,某些内容可编制成镶图。 无论使用何种划分方法,都可以根据调查区的水文地无论使用何种划分方法,都可以根据调查区的水文地质特征调整其划分指标,使之更能反映该区的实际条件和质特征调整其划分指标,使之更能反映该区的实际条件和应用需要。应用需要。第六章第六章 水
13、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1 1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图小结小结一、水文地质图的特点(一、水文地质图的特点(多变性多变性、复杂性、水文地质图系、图件的内容复杂性、水文地质图系、图件的内容与图幅的数量)与图幅的数量)二、水文地质图系的种类(二、水文地质图系的种类(基础性图件、要素性图件、综合性图件和应基础性图件、要素性图件、综合性图件和应用性图件)用性图件)三、综合水文地质图三、综合水文地质图 1 1、地层及构造特征、地层及构造特征 2 2、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类型 3 3、地下水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地下水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 4 4、地表水系和地表水体、地表水系和地表水体 5 5、与地下水有关的
14、地貌现象、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貌现象 6 6、地下水系统划分、地下水系统划分 7 7、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化学特征 8 8、地下水运动特征、地下水运动特征 9 9、岩层富水程度、岩层富水程度 1010、剖面图及镶图、剖面图及镶图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2 2 水文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是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水文地质报告是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对水文地质图的说明和补充水文地质图的说明和补充。 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是阐明调查区的地下水规律调查区的地下水规律,进行,进行地地下水资源评价下水资源评价,并对,并对地下水资源的开
15、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作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作出科学论证出科学论证。 报告书的编写报告书的编写是一项综合性和研究性很强的工作,要对是一项综合性和研究性很强的工作,要对各种调查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和详细分析,各种调查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和详细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不断深入,从中找出水文地质规律精,由表及里,不断深入,从中找出水文地质规律。报告书要求报告书要求:力求论证有据、结论明确、条理分明、重:力求论证有据、结论明确、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文字精炼,并尽量利用插图、表格、素描和照片说点突出、文字精炼,并尽量利用插图、表格、素描和照片说明问题,丰富报告的内容。明问题,
16、丰富报告的内容。 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2 2 水文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一般情况下水文地质报告的章节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下水文地质报告的章节内容包括: 1.序言序言 2.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 3.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4.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 5.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 6.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 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2 2 水文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一、序言部分一、序言部分 主要是阐述调查工作的目的和任务,以往研究程度,投主要是阐述调查工作的目的和任务,以往研究程度,投入的工作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情
17、况等。入的工作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情况等。应附交通位置图及应附交通位置图及研究程度图研究程度图。二、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部分二、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部分主要阐述调查区的地形和地貌条件、气象及水文特征主要阐述调查区的地形和地貌条件、气象及水文特征(p71(p71页)、地层岩性及主要构造的特征和分布。页)、地层岩性及主要构造的特征和分布。这部分的论述必须这部分的论述必须与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径流与排泄与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内容条件内容紧密结合。紧密结合。凡是与地下水关系密切的内容应详细论述,与地下水关凡是与地下水关系密切的内容应详细论述,与地下水关系不大的内容可以从简或不写。系不大的内容
18、可以从简或不写。 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2 2 水文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二、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部分二、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部分 1. 地形、气象及水文特征地形、气象及水文特征 主要介绍区内地形条件,地表水流域划分,各种地表水主要介绍区内地形条件,地表水流域划分,各种地表水体的特征及其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降水量、蒸发量、气温、体的特征及其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湿度等,附气象要素图、山川形势图、水系分布图等。湿度等,附气象要素图、山川形势图、水系分布图等。 2.地貌地貌 主要介绍区内地貌的形态、成因、年代及分布特征,分主要介绍区内地貌的形态、成因、年代及
19、分布特征,分析地貌与岩性、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关系。析地貌与岩性、构造、新构造运动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关系。 3.地质条件地质条件 主要介绍区内地层、岩石的分布与特征,介绍褶皱、断主要介绍区内地层、岩石的分布与特征,介绍褶皱、断裂、节理、裂隙的分分布与特征,岩溶发育状况及规律等裂、节理、裂隙的分分布与特征,岩溶发育状况及规律等 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2 2 水文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三、水文地质条件部分三、水文地质条件部分 是是报告的核心内容报告的核心内容,它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采方案制定,它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采方案制定的基础。一般包括:的基础。一般包括:1
20、1、含水层系统特征,地下水类型,各含水层的分布特征、含水层系统特征,地下水类型,各含水层的分布特征、富水性、富水部位等,隔水层的隔水性能及特征,各种构造富水性、富水部位等,隔水层的隔水性能及特征,各种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的水文地质特征; 2 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及地下水系统的划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及地下水系统的划分;3 3、地下水动态特征;、地下水动态特征;4 4、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污染状况;、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污染状况;5 5、若调查区内有矿水、热水等应单独专门论述其特征与形、若调查区内有矿水、热水等应单独专门论述其特征与形成条件。成条件。 第六章第六章 水
21、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2 2 水文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四、地下水资源评价部分四、地下水资源评价部分 应分别进行应分别进行水质评价和水量评价水质评价和水量评价。1、水质评价、水质评价 (1) 根据调查任务要求对各类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说明根据调查任务要求对各类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说明水质的可用性水质的可用性; (2) 结合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质结合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质有无遭受污染的可能性,有无遭受污染的可能性,并提出保护和改善并提出保护和改善地下水水质的地下水水质的措措施。施。第六章第六章 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水文地质调查成果 2 2 水文地质报告水文地质报告四、地下水资源评价部分四、地下水资源评价部分2、水量评价、水量评价 (1)(1)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要求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评价要求选择选择评价方法和评价方法和建立建立评评价模型价模型; ; (2 (2)论述论述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依据,正确计算所需的水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依据,正确计算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文地质参数; (3(3)计算计算地下水的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地下水的补给量,储存量,允许开采量,论证论证评价精度,并预测其可能的变化趋势;评价精度,并预测其可能的变化趋势; (4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