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时 教 案第 五 单元 课题 练习一 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填数、摆学具加深对数的基本含义的理解,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体会基数与序数的不同。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2、训练学生应用数数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信息,应用学过的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难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内容:新授 (书 P21、22)教学程序:【学情预判】1.这部分内容是5以内的数的认识、几和第几,数的大小比较的综合练习。学生基本能掌握和理解并运用。2.“几和
2、第几”和“左右”位置,学生会混淆不清。3.在一个相对复杂的场景中按要求比较,需要应用数数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信息,又需要应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挑战性。【后教预设】一、知识再现出示套圈挂图(1)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说说你是怎么玩的?小猴、小兔、小狗也正在进行激烈的套圈比赛呢。我们一起去做裁判吧。(2)讨论:如何确定名次?怎样才能知道谁是第一名呢?(3)学生说一说。那我们开始做裁判吧。(4)看图:说说每个小动物分别套中了几个?填在相应的方框里。(5)比一比,确定每个小动物的名次。填在相应的方框里。2、说一说,摆一摆(1)学生拿出学过的0-5的数,按一定的顺序摆一摆。比一比谁摆
3、得又对又快。学生集体摆的同时请一位小朋友在大黑板上摆一摆。(2)按顺序数一数。(3)指导学生说说数的位置。如:几在几的后面;几在几的前面;几的前面是几;几的后面是几。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1题生独立看图写数,集体交流。2、完成练习一第2题生独立画满5个,说说是怎样想的?3、完成练习一第3题。先填一填,填好后读一读。4、完成练习一第4题生按要求画一画。友情提醒:一一对应好画。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5题引导学生写出相应物体个数的数,再进行比较。2、完成练习一第6题生独立完成填空。3、完成练习一第7题。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4、完成练习一第8题.(1)看场景图,用学过的数
4、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看题目要求,理解题意,说说要做什么。(3)学生独立完成。(4)交流:尤其是蜻蜓和蜜蜂的比较。5、完成练习一第9题指名说说哪个数最难写。教师有针对地指导。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P教后反思(第 篇)课 时 教 案第 五 单元 课题 认识69 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量69的物体的个数,理解6、7、8、9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这些数。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2、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学法指导,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3、让学生体会到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教
5、学重点正确理解并书写每个数,体会数与日常生产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并书写每个数,体会数与日常生产的密切联系。教具、学具准备教师:主题情境图学生:搜集与6、7、8、9有关的资料教学内容:新授 (书 P23/例6、P24/想想做做1-4)教学程序:一、情境导入(出示主题情境图)教师引导:小朋友,我们玩过套圈旅游吗?体育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大家在玩套圈旅游呢?看了这幅图,你能提些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问:(1)图上有多少个小朋友?(2)每个小朋友可以投多少个圈?(3)场上有多少只小鹿桩子?二、探究交流【学情预判】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6-9各数,但数感仍需训练。借助计数器认识0-9各数的顺序,借
6、助直观进行简单的估计。2.6-9各数学生都能写,但需要写得规范,写得漂亮。【后教预设】1认识“6”(1)师引导:图上有多少个朋友?(2)你能用图片表示出6吗?介绍几种不同摆法。(3)6像什么?谁会写这个数。可先让学生尝试写,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结合在田字格中写数学6,并讲解6的写法,学生在书中的田字格上描摹独立写等。(4)生活中,你们常常能发现6这个数,看,第一排一共有6个小朋友,你能用“6”说一句话吗?2自主学习7、8、9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认识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6,那么运用这一方法,我们还可以认识更多的数吗?(1)比6大1是几?(2)你能用圆片表示7吗?学生摆好以后,让
7、他们同桌之间交流摆法(3)7像什么?怎么写的?(师示范并指导写法)(4)数字“8、9”同7(5)谁能用7、8、9这些数说一句话吗?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6、7、8、9(出示数字卡)(2)以前我们还学习了0、1、2、3、4、5,请小朋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让它们站好队。(3)读一读。指导顺着读、倒着读。(4)问一问:在这里,9比谁大?在这里,8比谁小?在5和7中间的那个数是几?8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谁?(5)谁来提问考考大家?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圈出左起6朵,再把右边第7朵涂上红色。四、课堂总结1小朋友,通过今天
8、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布置口头作业:书写6、7、8、9这四个数,每数五遍3实践活动: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这些数4、拓展思考: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再和你的同伴说你的理由,你有几种方法?4 5 6 7 9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P六、板书设计:认识69主题图算珠图 6算珠图 7算珠图 8算珠图 90 1 2 3 4 5 6 7 8 9教后反思(第 篇)课 时 教 案第 五 单元 课题 认识69 第 2 课时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在认识和理解69后,进一步感受几个和第几个不同含义。体会数的顺序。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2、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69的大小。熟练符号的用法和写法
9、。3、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教具、学具准备主题情境图教学内容:练习 (书 P24、25/ /想想做做5-11)教学程序:【学情预判】1. 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9物体;掌握69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9;知道69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9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其他几个知识点相对于学生较简单,但也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的数字之间的联系。2. 示范并讲解这4个数的写法以及注意点,特别是“8”的写法和“6”、“9”的区分重点强调,并让孩子借助想像说说每个字
10、的外形,然后要求学生工整、规范书写。【后教预设】一、知识再现谈话:小朋友已经通过学习认识了不少的数字宝宝,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已经与哪些数字宝宝交了朋友?共同回忆。二、基本练习 1、引导学生拿出尺子,认真观察。(1)在尺上有哪些学过的数,你能发现什么? (2)5离8近一些还是1近些。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也能想个这样的问题考考你的同桌吗? 2、数字宝宝从尺上走下来,自己排起了队,可是离开了尺子,有几个数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小朋友能帮帮忙,把他们排进空位吗? (1)小朋友独立填一填,再交流:你是怎样知道该填几的? (2)上面的数比8小的有哪几个?在哪里?比7大的呢?比6大的呢?比6小的呢? (3)看
11、着直线上的数,请小朋友按顺序读一读。既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读一读。 (4)师:小朋友读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三、综合练习1、想想做做第5题小朋友认真听课认真思考。为了奖励大家,小马拉来了一车的水果 (1)你能说说都有哪些水果?一共有几个? (2)学生独立填写。 (3)交流:菠萝前面的水果有哪些,数一数。苹果后面的水果有哪些,数一数。 2、想想做做第6题指名生口答。3、想想做做第7题生独立比较,集体交流!4想想做做第8题小朋友你能比一比老师这里苹果和梨的数量吗?独立填一填。 交流:为什么这么填?你是怎么比出来的? 小结:苹果比梨多,也就是9比5多,可以写成95。5、想想做做第9题1个苹果对
12、1个梨结果怎样?6、想想做做第10题小朋友可以用“”、“”号来填一填 6想想做做第11题生独立在书上写写。四、全课总结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P教后反思(第 篇)课 时 教 案第 五 单元 课题 认识10 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理解10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10,并初步了解“10个一就是1个+”。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2、培养学生简单的判断推理及分析能力,拓展学生的认识结构。3、让学生体会并建立起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运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1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10。教学难点初
13、步建立“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概念。教具、学具准备准备“骄傲的9”童话故事、放大直尺图教学内容:新授 (书 P12/例1、P13/想想做做1-4)教学程序:一、情境导入:小朋友们,再过几天就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了,谁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看。全国各地的小朋友穿上节日的盛装,唱啊,跳啊,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二、探究交流:【学情预判】1. 学生已有了认数的经验,能自主地探索10的基本含义,明确10以内数顺序。但要认识到10既是计数的结果表明,又可以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为以后的十进制计数法理解回头法计算中起进位和退位打下坚实的基础,2.关于10 的读法对孩子来说并不
14、难,10的写法虽然也不难,只要稍作指导,孩子们就能准确书写,但是要写得漂亮其实很难,斜斜的“1”后面跟着一个直直的0,很不和谐,教师要示范,让孩子在书写上,这样会以有所改观。【后教预设】1数出10,利用学具抽象出10(1)出示主题情况图,数一数,图上有几个小朋友?同桌之间互相数一下,可以用几来表示:(2)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数出数量是10的任意一种学具。(3)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数量是10的事物,先小声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大声告诉全班同学听。(4)10和9,谁大呢?让我们在计数器上比一比。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9个珠子,问:这是几?再拨出几个珠子就是10了? 小结:看来10比9大1,9的后面就是
15、10210的读与写师引导:你觉得“10”这个数和我们认识的其他数有什么不同?那我们怎样才能在田字格里写好“10”这个数呢?谁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交流、补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试着写10。310个一就是1个十(想想做做第1题)教师报数,小朋友数出对应根数的小棒,如3、4、7、10当教师报出10、小朋友数出10根小棒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将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并说明:我们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这样10个一就是1个十。反复追问:你手中的那一捆共几根?表示多少个一?表示多少个十呢?结论:10个一就是1个十(板书)你能再数出10根小棒并捆成一捆吗?现在你手中有几个十了?4、
16、想想做做第3题生填一填,读一读三、检测完善:1、师出示一把只有刻度09的直尺。问:“10”这个数应该在什么位置呢?谁愿意上来给它安个家。(指数“8”)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几?(指数“7”)它离10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观察这根直尺上的数,哪些比5大?哪些比5小?游戏“钻山洞”。游戏方法: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当做山洞,请10位小朋友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0、1、2或10、9、8说对了发出“呜呜”的声音,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让学生数数顺着数、倒着数。2、想想做做第2题(1)让学生数数一共有多少颗樱桃。(2)指名用不同方法数一数。(3)同桌互相两颗两颗数,并填数。(4
17、)伸出双手,数数有几个手指。师介绍数法。(5)小结:数数时,可以1个1个数,也可以2个2个或5个5个数。3、想想做做第4题说说从哪边数,你是怎么知道的?4、“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练习在日子格书写010。从小到大、从大到小读一读。5、“想想做做”第6题。(1)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鸭子,再填空。(2)问:从左边数起,哪几只小鸭戴帽子?从右边数起呢?6、“想想做做”第7、8、9题。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小朋友,今天认识了一个新的数10,你学会了些什么?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P 六、板书设计:认识10算珠图 10放大直尺图教后反思(第 篇)课 时 教 案第 五 单元 课题 练习二
18、 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含义、数的前后顺序,几和第几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等的认识,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初步的数感。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教学重点在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数学卡片教学内容:练习 (书 P28、29/想想做做1-10)教学程序:【学情预判】1.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各数,有了一定的数感。但是思维的条理性和完整性有待引导和培养。2.在具体的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
19、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着解决问题【后教预设】一、知识再现:请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010数学卡片,回忆一下这几天来所学的知识,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加以一定的引导,请学生从数的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基数与序数等角度思考。二、基本练习1、练习二的第1题师引导: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留心我们的生活,我们总能找到数的影子,看,我们教室里就有很多数呢?这儿有1面国旗,那儿有4扇窗户你还能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2、练习二的第4题师引导:校园里摆了许多漂亮的花,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可能介绍一共有几盆,第几盆开了几朵花如果没有提及的,教师可通过提问作出补充。教师读题,学生独立完成第
20、4题,教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再交流。3、练习二的第5题师引导:每个数都有它自己的家,可因为贪玩,有些数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你能帮帮他们吗?交流时,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帮助数找到自己家的、学生有的是左右数,有的按顺序数这些多种多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二、综合练习1、数学游戏我想你猜游戏方法:甲先在心里想一个10以内的数,由乙猜,猜完后,甲告诉乙“你猜的数比我想的数大(小)”,乙调整答案,直至猜出。2、练习二的第7题先数一数,再比较3、教师可出一些图形的比较,来拓展学生对数的大小比较认识。(1)填“>“”<“( )( )( )(2)括号里可画几个圆?试试看 ( )> (
21、 )<(3)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第8题。4、练习二的第9题接着涂一涂,填一填5、练习二的第5题先画一画,再数一数四、本课总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2、开放题8>( ) 7<( ) ( )>5>( )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P教后反思(第 篇)课 时 教 案第 六 单元 课题 认识图形(一) 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来辨认物体,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
22、认识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3、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难点正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教具、学具准备积木、学具盒教学内容:新授 (书 P30、31)教学程序:一、情境导入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州桥、东方明珠电视塔、凯旋门、世贸大厦。讲述: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杰作,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你们羡慕吗?想不想也造一幢?我们来做一回小小建筑师,造一幢你喜欢的房子,好吗?二、探究交流【学情预判】1.搭
23、积木、玩皮球等游戏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关物体形状的认识和经验,但要从具体的形体中抽象出这些图形出来,有一定的困难。2.学生课前准备的形体较多,课堂上操作时的纪律是个问题。课前需充分做好遵守课堂纪律的准备。【后教预设】1、分一分问:如果老师请你把这些积木分分类,你打算怎样分呢?小组合作分一分。学生合作探索,边分边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提问:小朋友把它们分成了几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呢?学生交流分的结果及想法,逐步达成共识,分成四类。2、认一认(1)认识长方体。师拿出量空间长方体积木(一块厚,一块薄)问: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长方体)引导:我们
24、来看一看、摸一摸长方体积木,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汇报。 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方体呢?(2)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问:这种形体的名字是什么?(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正方体积木,说说它的样子。问: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地方不同吗?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正方体呢?(3)认识圆柱、球。师介绍圆柱和球。看一看、摸一摸,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圆柱和球?3、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玩积木,你能告诉大家你从积木中得到了什么新知识吗?顺着学生的回答得出课题“认识图形”。一起把这四种物体名字读一读。其实,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呢?看谁找得多?说得多?三、检
25、测完善看来,生活中这些形状的物体随处可见,用处可大了!1、“想想做做”第1题。请你帮它们找朋友,连一连。2、“想想做做”第2题。讲述:这儿有一堆积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表格)请同桌合作,找一找、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填在书上。同桌一起完成,交流时教师演示分类,学生一起统计验证。3、“想想做做”第3题。看了这一排积木,你有什么想法?(1)生填一填,集体交流(2)指名生口答。4、议一议。如果再让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较愿意选择哪些形体的积木?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形体的特征、外观等各抒己见。四、总结提升今天大家的设计非常棒!将来肯定会是个好建筑师。请你谈谈这节课又知道了什么新知识
26、,增加了什么新本领,好吗?学生交流懂得的知识和自己的心得。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P附:板书设计认识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教后反思(第 篇)课 时 教 案第 六 单元 课题 有趣的拼搭 第 2 课时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球、圆柱,感知这四种形体的特征。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判断能力。3、通过小组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教具、学具准备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积木、正方体木快、乒乓球、圆柱各10个教学内容:新授 (书 P32、33)教学程序:一、激趣引入1、师:在“认物体”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个好朋友,它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模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师:今天,我们要通过活动继续研究这些形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全班分为4组进行活动,每组选一种形体作为本组的代表。哪个小组爱动脑、合作好,就从老师的智慧袋里摸出代表这组的一个形体,记一分,最后比一比哪组得分最多。 揭示课题:有趣的拼搭。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房合同签订协议书范本
- 浙江省嘉兴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小学交通安全主题活动方案
- 桉树合作种植协议书
- 残疾家庭离婚协议书
- 暑期学生劳务协议书
- 渠道清障疏浚协议书
- 手表买卖合同协议书
- 渔具鱼竿转让协议书
- 渠道代理保密协议书
- 2025年黄山市祁门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美容美发股东合同和合伙协议
- 2024年湖北省襄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2025-2030中国黑小麦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皮肤修复机制》课件
- 回访岗管理制度
- 2025年医院VTE防治培训计划
- 云南三支一扶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中 语文】第15课《青春之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施工现场道路安全质量措施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