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除不同等级不同系统平面控制网误差的方法研究 王 炳 南(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福州 350004) 摘 要 在高速公路控制测量中,因特大桥梁或特长隧道设计施工的需要,必须在原一级导线控制网内插入一个高等级的控制网。因此在路基与桥隧构造物之间,由于等级不同而造成同一个控制点有两组不同的坐标。另外在已建高速公路和在建高速公路的衔接处,由于测设时间不同,引用的控制点不同,也会在连接处产生系统误差,针对以上出现的两种坐标误差如何合理消除,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认为通过外业联测、“一分为二,分段平差”,就能消除不同等级的坐标误差;通过外业联测,坐标转换、“合二为一,整体平差”,就能消除不同系统的坐
2、标误差。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一分为二 分段平差 合二为一 整体平差 测量方法确定 1 概述 在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过程,首先根据“工可”设计确定的路线方案,制定航飞的走廊带,进行1/2000的航测成图。同时进行全路段的一级导线控制测量,根据公路勘测规范,一般在每10公里布设一对四等控制点,然后再进行一级导线加密测量。由于在“工可”设计阶段有许多重要构造物,如特长隧道,特大桥的具体位置暂时无法准确定位,或者虽然已确定,但随着设计工作的逐步深入,也可能存在局部设计变更。因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为了满足施工放样精度的要求,必须在这些重要构造物范围内,再进行三、四等的高等级控制测量。如何达到既确保桥隧范围
3、内的控制点满足精度要求,又能使这些高等级的控制点与原一级导线点衔接顺畅。这是在公路路线控制测量中经常遇到的困难。众所周知,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是分期分批,因此在修建过程新旧路段连接处的控制点也会出现系统误差。这些误差尽管不大,但给施工放样带来不便。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就如何消除这两种误差,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和处理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2 消除不同等级控制点之间的误差 2.1 基本方法:“一分为二,分段平差” 由于控制点等级的不同,必然会造成实地上一个控制点存在两组不同的坐标,尽管该坐标误差不会太大,但经常给设计和施工会带来不便,如何采取合理的方法去消除这种误差?笔者认为仅靠内业计算是无法
4、解决,只有在外业中,对桥隧两端不同等级的控制点之间进行联测,然后以高等级点作为导线网的起算点,再利用原观测资料,分段重新进行平差,就能把因不同等级产生在一个点上的误差,合理地向一级导线网两端的导线点分配,从而消除这种误差。 2.2 计算实例 控制网概况 在某高速公路原设计中为减少工程造价,原路线方案避开高山,沿河边进行山体开挖。为了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避免山体大开挖,初测验收时专家提出变更为特长隧道。变更后隧道总长达3218m,根据公路勘测规范应在隧道进出口布设四等平面控制网。 原一级导线控制网的起算边为D03D04,闭合边为D21D22,导线全长9.6km(详见图1)。变更后的隧道约在导
5、线点GI210GI219之间,为满足施工要求,在隧 道进出口处分别增设了三个四等GPS点。图1 一级导线控制点分布图 布网选点与外业联测 为了使不同等级的控制网更合理衔接,在隧道进出口处,可利用原导线点GI210,另埋设四等GPS点A、B;在出口处,利用原导线点GI219,另埋设四等GPS点C、D,组成四等GPS控制网。按常规先进行GPS静态的外业观测,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集必要的观测数据。然后进行外业联测,在隧道进口处的控制点GI210用全站仪四个测回观测水平夹角(B1:209-210-A),在隧道出口处的控制点GI219用全站仪四个测回观测水平角(B2:D-219-220)(详见图2)。 图
6、2 隧道四等GPS控制点分布图 四等GPS控制网平差计算 根据外业观测数据,内业平差计算可先采用单点无约束的独立网平差,即以进口处的GI210为起算点,进行单点无约束平差计算。在平差结果中可以发现GI219的坐标发生变化,这就是不同等级产生的误差。一般情况下,与原一级导线点相比,纵横坐标的互差应小于5cm。若其误差超过10cm,应检查GPS外业观测资料和平差计算是否正确。 导线一分为二,分段平差,消除等级误差 由于在原导线网是插入一个四等GPS控制网。这时为了消除误差,在隧道进口处可利用高等级点GI210与A点为闭合边,起算边D03D04不变,然后根据实测的夹角B1和原导线观测的边长、水平角重
7、新平差计算各导线点新坐标,即把因等级不同而在G210处产生的方位角误差,合理分配到各导线点,平差后导线网精度:方位角闭合差42.5”小于限差45.1”,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21883小于限差1/15000,在表一中坐标值改变最大的为GI208,点位误差小于5cm(详见表1)。表1 隧道进口段坐标比较表 另外在隧道出口处,利用D点与GI219的新坐标为起算边,原D21-D22为闭合边,采用实测的夹角B2和原导线网观测资料,重新平差计算各导线新坐标。平差后导线网精度:方位角闭合差19.9”小于限差49.8”,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30619小于限差1/15000,在表二中坐标值改变最大的为GI2
8、08,点位误差均小于5cm。详见表2。表2 隧道出口段坐标比较表 通过以上两个导线网的平差计算,就可以消除在隧道进出口处因不同等级产生的误差。 3 消除不同系统的误差 3.1 基本方法:“合二为一,整体平差” 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因引用的起算点资料不同,观测仪器不同、在不同时期布设的两个控制网之间必然会产生系统误差。造成在联接处因采用不同系统的控制点,放样同一个路线中桩时出现实地上两个不同的位置。尽管误差不大也会给施工造成不便,如何去消除这系统误差?笔者认为,首先要验证两个系统的成果是否正确?再通过必要外业联测或内业坐标换算,把两个不同系统的控制点,转换为同一个平面坐标系,然后在连接处,必要时增
9、设12个控制点,把两个导线网串接为一个导线网,再根据原外业观测资料,重新进行内业平差,合理分配系统误差。 3.2 坐标转换方法 坐标转换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其一:在连接处,通过外业联测3个以上不同系统的控制点,根据观测坐标值计算出P、Q、K四个转换参数。再通过以下公式:X=P+k(xcos-ysin)Y=Q+k(xsin+ycos)进行坐标转换。其二:若两个系统均为北京坐标,只是中央子午线不同,则可以采用换带计算公式进行转换。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坐标转换是不能消除系统误差,只有通过外业联测,把新旧导线点串连起来,再利用原来的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才能消除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的误差。 3.3 计算实例
10、控制网概况 甲路段为在建的高速公路,控制网的中央子午线为117,高程抵偿面为250m,YGPS003,YGPS004为四等GPS控制点,其余以“Y”字开头均为一级导线点。乙路段为已建高速公路,其控制网的中央子午线为118,QD01,QD03为四等GPS控制点,其余的以“Q”为开头均为已建的一级导线点(详见图3)。在两高速公路连接处的XXX互通,因存在系统误差,在外业中桩放样时,用不同系统的导线点放样同一个路线中桩,出现10cm的点位误差,给施工带来麻烦。图3 不同系统控制点分布图 外业联测合二为一,整体平差消除误差。 根据外业复测,两控制网精度均满足一级导线点要求,且控制点现场保存完好。为消除
11、系统误差,首先在QI04与Y011处进行联测,两测回实测两个水平夹角,对向观测QI04与Y011和距离,把两导线网串连起来。然后根据换带计算公式把QD01,QD03两点坐标换算为另一坐标系,并作为导线闭合边,再根据两导线原外业的观测资料,以YGPS004,YGPS003为起始边。重新进行平差计算,就可以消除两系统的误差,平差后导线网的方位角闭合差2.6”小于限差28.3”,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85818小于限差1/15000,在表三中坐标值改变最大的为Y011,点位误差小于5cm,满足一级导线要求,详见整体平差后坐标比较表(详见表3)。表3 整体平差后坐标比较表 施工单位根据平差后的导线点再
12、进行外业放样,在连结处放样各中桩,其误差均小于2cm,满足施工要求。 4 注意事项 4.1 采用消除不同等级误差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 利用原导线点作为四等点,若埋点不够牢固应进行适当的加固。 (2) 若产生的不同等级误差较大时,应认真分析查找原因。 (3) 特长隧道的施工放样应采用四等GPS点,不能用原一级导线点。 (4) 外业联测的水平角应采用四个测回观测,以确保起算边的精度。 (5) “一分为二”的两导线网平差的各项精度应满足一级导线的要求。 (6) 若高等级GPS控制网高程抵偿面不同时,首先应把高程面换算到与一级导线相同,然后再进行两导线网的平差计算。 4.2 采用消除不同系统误差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 导线网串联前应确认各导线网的精度。若出现的是粗差,应先查找原因。 (2) 整体平差后导线网精度应满足一级导线要求。 (3) 整体平差导线网的两端应为高等级点,以确保平差精度。联测时对已建高速公路导线点可尽量占较少的比例。 (4) 若需要进行外业联测才能进行坐标转换的控制网,应先联测三个以上控制点,其精度应达到一级导线点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