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淀粉酶菌株的选育、发酵工艺的研究和酶的纯化摘要:淀粉酶是最早用于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为了提高淀粉酶的生产水平,首先通过淀粉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产淀粉酶的活性菌株,对菌株初步鉴定后进行紫外线诱变,筛选出产量高、性状优良的突变菌株,再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最后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初步纯化发酵得到的淀粉酶并对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关键词:淀粉酶;分离筛选;紫外线诱变;优化;提纯1、 引言淀粉酶是能够分解淀粉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淀粉酶、-淀粉酶、糖化酶和异淀粉酶,是最早用于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淀粉酶种类繁多,特
2、点各异,在造纸、印染、酿造、果汁和食品加工、医药、洗涤剂、工业副产品及废料的处理、青贮饲料及微生态制剂等多种领域具有广阔的用途。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发展淀粉深加工工业是解决当前淀粉生产积压的好出路,而几乎所有淀粉深加工工业的基础都是以淀粉质原料的水解作为第一步,因此淀粉质原料的液化情况直接关系到产品后期的加工工艺和产品的质量。所以,改进淀粉液化工艺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显然,改进淀粉液化工艺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淀粉酶的生产水平。那如何提高淀粉酶的生产水平呢?我们知道,现在淀粉酶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微生物,并通过发酵完成生产,因此筛选出高产、稳定的淀粉酶产生菌是淀粉酶生
3、产的头等大事。本文试图从土壤中分离出产淀粉酶的枯草杆菌,通过紫外线诱变育种及发酵条件优化来得到高产、稳定的淀粉酶产生菌株,并对发酵得到的淀粉酶进行初步提纯,以达到加深对发酵工程上游技术中菌种选育的认识、掌握紫外线诱变育种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发酵条件对产物形成的影响、熟悉发酵条件的优化方法、掌握分光光度法测液化型淀粉酶活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初步纯化淀粉酶的方法的实验目的。2、 材料与方法2. 1 实验材料211 样品:贵师大综合楼附近的土壤212 培养基和试剂:淀粉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斜面)、牛肉膏蛋白胨(液体)种子培养基、淀粉酶发酵培养基、生理盐水、碘液、2可溶性淀粉、硫酸铵、乙酸溶液、磷
4、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标准糊精溶液213 仪器设备:全自动高压灭菌锅、培养皿、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恒温摇床、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管、PH试纸、吸耳球、玻璃棒、量筒、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电子天平、三角烧瓶、洗瓶、接种针、接种环、直尺、记号笔等。2. 2 实验方法221 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将土壤系列稀释,把10-3 、 10-4、10-5分别涂布到淀粉培养基上,27倒置培养2天,将长出的菌落接入斜面。将细菌从斜面接种到淀粉培养基培养2天,用碘液染色,记录透明圈大小和菌落直径,计算D/d值。保菌供下次实验用。222 紫外线诱变育种:取活化后的菌种配成菌悬液、稀释;倒淀粉培
5、养基平板,将菌悬液涂布其表面;用紫外线处理平板0、2min、4min、6min、8min、10min,每个处理2次重复;放到黑暗中倒置培养,37培养48h,分别计数诱变组和对照组平板上的菌落数,并计算致死率;加入碘液,分别测量诱变组和对照组菌落的透明圈直径和菌落直径,计算D/d值;将D/d值最大的菌种保存到斜面培养基上。223 生产菌株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2231 培养基初始pH值和装液量对产酶的影响:用1mol/L盐酸或1mol/L氢氧化钠调节培养基pH值,使培养基的pH值为5.0、7.0、9.0,分装至250mL三角瓶中,每瓶25mL,灭菌,冷却后编号1、2、3,再接种,37下恒温摇床培养4
6、8h(摇瓶装液量分别30、40、50),最后测定发酵液酶活。 编号处理项1号2号3号PH579装液量304050A66010-110-2.2 培养基碳源对产酶的影响:在不含可溶性淀粉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5的各种碳源(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以硝酸铵作为唯一氮源,进行碳源对产酶的影响的发酵试验。 处理 结果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A66010-110-2.3 正交试验设计:通过三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试验对高产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高产菌株的最佳摇瓶发酵条件。因素处理接种量淀粉含量蛋白胨含量处理一35g/L5g/L处理二310g/L10g/L处理三55g/L10g/L处理四510g/L5g/L
7、224 淀粉酶的初步提纯及酶活性的测定.1 淀粉酶的初步提纯:收集发酵液,3000r/min离心10min,去除菌体,在上清液中加入65饱和度的硫酸铵,待硫酸铵充分溶解后于4盐析2h,然后5000r/min离心20min,得到初步纯化的淀粉酶。.2 标准曲线的制作和酶活性的测定:将可溶性淀粉稀释成0.2、0.5、1、1.5和2的稀释液,按下表进行标准曲线的制作和酶活性的测定。管号12345671727374淀粉稀释液/mL2(0)2(0.2)2(0.5)2(1)2(1.5)2(2)2(2)2(2)2(2)2(2)缓冲液/mL111111111140水浴保温5min蒸馏水/mL111111000
8、0粗酶液/mL000000111140水浴保温30min,然后加入0.5mol/L乙酸10 mL,混均吸取反应液1 mL碘液/mL10101010101010101010A660(平均值)(71、72、73、74中加入的粗酶液,即为正交试验设计中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处理四所得的淀粉酶液)注:前6组的数据用于标准曲线的制作:以淀粉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后4组的数据用于酶活性的测定:测得吸光度后,可从标准曲线中查出相应的淀粉浓度,求出被消耗的淀粉量,这里的酶活即为每毫升粗酶液于40,PH6.0的条件下,每小时液化可溶性淀粉的毫克数【mg可溶性淀粉/mL·h】。3、
9、 结果与分析3. 1 菌落的形态特征菌落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分离培养基中生长,培养48 h形成白色圆形菌落,菌落背面乳白色,边缘不光滑,形态规则,质地较密,有透明圈,无沉淀。3. 2 计算D/d值321 分离筛选时,大部分菌落水解圈都粘连在一起,无法准确测得D/d值,只得到少部分数据:单菌落透明圈直径/mm(D)菌落直径/mm(d)D/d4.03.01.314.07.12.0表A 透明圈直径和菌落直径及比值 分析:无法准确测得D/d值,可能是所采土样中产淀粉酶的细菌含量较多,涂平板之前稀释倍数不够导致单菌落过于密集,水解圈粘连;也可能是实验操作不当所致。322 紫外诱变后,得到单菌落的透明圈直
10、径和菌落直径及比值:单菌落透明圈直径/mm(D)菌落直径/mm(d)D/d4.83.01.66.45.51.214.87.42.016.04.93.311.84.52.69.84.02.525.05.05.08.84.02.214.07.81.8分析:通过结果,可看出经过紫外诱变后,有的菌株产酶活能力有所提高,有的减小,筛选产酶活能力最高的菌株,保存供后续试验使用。我们挑号菌,将其保存到斜面培养基上供后续试验使用。3. 3 计算菌株紫外诱变的致死率对菌株分别用紫外线处理,得到下表:诱变时间/min菌落数/个致死率(平均值)09800210-130663.310-2414410-112482.3
11、10-2223610-12596.710-240810-1599.310-291 00100由此数据,可作出紫外线诱变的致死曲线分析:由图可知,淀粉酶菌株对紫外线比较敏感,而且致死率与诱变剂剂量存在正相关。当紫外线照射时间为6min时,致死率为96.7,进一步提高照射时间,则致死率随之上升,当照射10min时,致死率为100 。一般认为,进行紫外诱变时,致死率为95左右时突变效果最好 。因此,紫外线诱变的最适剂量为6min。3. 4 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341 培养基初始pH值和装液量对产酶的影响: 编号处理项1号2号3号PH579装液量304050A66010-1无无无10-2无无无分析:未得
12、到数据的原因有三点:操作不当,可能是取液过程中加错体积,也可能是将试管序号弄混了;将发酵液从摇床取出的过程中有少量溢出,导致浓度降低,影响实验结果;发酵过程中有杂菌产生,发酵液被污染了。342 培养基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处理 结果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A66010-100110969064510-2016412681204分析:由上表数据可知,培养基的碳源为葡萄糖时酶活性最大。从而得出结论:三种碳源中最佳碳源是葡萄糖。343 标准曲线的制作:分析:标准曲线的精确度不高,原因主要有三点:淀粉浓度为0.5%时,A660明显偏高,可能是稀释淀粉的时候操作不当所致;在测酶活时,还未等到分光光度计稳定就开
13、始读数,造成测量结果有误差;由于操作失误,忘记每个试管做平行测量,造成测量结果不精确。344 正交试验酶活力的测定试管编号1(对照)71727374A66000.0040.0470.0190.063酶消耗的淀粉浓度(%)01.9991.9301.9531.975酶活力(mg /mL·h)039.9838.6039.0639.50表1 试验号因素酶活力(mg /mL·h)ABC111139.98212238.60321239.06422139.50表2 试验结果分析分析: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可知最佳培养基配方为A1B1C1,即接种量3%、淀粉含量5g/L、蛋白胨含量5
14、g/L。3. 5 淀粉酶的初步提纯正交试验得到酶液分别加入65饱和度的硫酸铵,待硫酸铵充分溶解后于4盐析2h,然后5000r/min离心20min,去除上清液,再加水稀释测酶活。试管编号1(对照)71727374A66000.0150.0970.0490.033酶消耗的淀粉浓度(%)01.9811.8491.9261.952酶活力(mg /mL·h)039.6236.9838.5239.04表3 分析:实验的目的旨在掌握初步纯化淀粉酶的方法和进一步掌握分光光度法测液化型淀粉酶活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表3 A660和表1相比,71、72、73均比表1大,74却比表1小,可能是加水稀释时混
15、合不均匀所致。4、 讨论本实验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如果操作得当,各方面条件满足,会得到产淀粉酶的枯草杆菌高产菌株,及该菌株的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但操作过程存在很多缺陷,主要问题有:分离筛选淀粉酶菌株时,稀释度不够导致水解圈粘连;在进行pH值和装液量对产酶影响的实验过程中,取液操作不当,将试管序号都弄混了;发酵过程中有杂菌产生,发酵液被污染;制作标准曲线时,由于操作失误,忘记每个试管做平行测量,造成测量结果不精确;在测酶活时,还未等到分光光度计稳定就开始读数,造成测量结果有误差;由于考虑到时间的限制,实验过程中分离时的复筛及突变后的复筛都没做,若要得到精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应该操作完善。此外,紫外线诱变育种简便易行、对条件和设备要求较低并能较好地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故在微生物育种中仍广泛应用 。但实验中发现紫外线诱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使诱变效率提高,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基因操作和定向改造,会使菌株选育朝着快捷、高效的方向发展。以上几点可以作为今后该实验改进的几点建议,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附录(一)、培养基的配制1、淀粉培养基:蛋白胨10g,氯化钠5g,牛肉膏5g,可溶性淀粉2g,蒸馏水1000mL,琼脂20g,pH 7.2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10g,氯化钠5g,牛肉膏3g,蒸馏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倒板施工合同方案的施工验收标准3篇
- 事业单位采购合同中的甲方权益3篇
- 外卖员雇佣合同的福利待遇3篇
- 守护校园安全3篇
- 安全之责校庆保障3篇
- 安全承诺运动更放心3篇
- 完整路灯安装工程施工协议书2篇
- 工作合同解除协议3篇
- 保税区买卖合同的问题与解决3篇
-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与环境治理分析考核试卷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宣教
- 农贸市场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外贸谈判知识分享课件
- 《患者疼痛管理》课件
- 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慧园区融合感知平台建设方案
- JB T 7689-2012悬挂式电磁除铁器
- 课件-错账更正
- 现代汉语语料库词频表CorpusWordlist
- GB/T 5465.2-2023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