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综合练习一_第1页
测量综合练习一_第2页
测量综合练习一_第3页
测量综合练习一_第4页
测量综合练习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练习一 一、 填 空() 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_,_基准线是_。 地面点的位置通常用_ 和_表示。 根据观测误差的性质,可将误差分成_和 _ 。 测量工作中常用三种基本方向是_ 、_、_和_,通常称为三北方向。 5 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一般为 _ ,视距测量的相对误差是_ 。 6 用水准仪望远镜在标尺上读数时应首先消除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_ 。 7 地物符号按比例可分为 _,_ ,_三种。 8 某点所在°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通用坐标为 X=237856.156,Y 12689000 米,则其所在°投影带的带号为_,其中央子午

2、线经度是_,该点位于相应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_边。 9 在 1 1000 的地形图上,量得某段距离为 31.4 厘米,测量误差为± 0.5 厘米,那么该段距离的实际值为_米,其中误差为_米。 10 等高线的种类有_,_,_,_四种。 11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_,对中的目的是_ 。 12 丈量了两段距离,最后结果是 L 1 =814.53±0.05米,L 2 =540.60±0.05米,则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_高。 13当h AB >0,则说明B点比A点_ 。 1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_ 和_ 。 二、 名词解释( 724) 1 大地水准面 2 地物

3、 3 闭合导线 4 真误差 5 比例尺精度 6. 高程 7. 偶然误差 三、 多项选择() 1 观测者面对望远镜的目镜,竖盘在望远镜左侧时的位置,称为()盘左盘右正镜倒镜 2 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 ) 等高线平距等高距 基本等高距示坡线 3 测定距离的方法很多,测距精度高而且速度快的是() 钢尺量距 视距仪测距 目估电磁波测距 4 视距测量视线倾斜时,高差的计算公式为() h=klsin +i-v B h=klcos +i-v C h=0.5klsin ( 2 ) +i-v D h=0.5klcos ( 2 ) +i-v 5 把一条附和导线按支导线进行计算,其结果的精度比按附和导线计

4、算的精度( ) 高 低 相等 不能比较 四、 计算题() 1 完成下列表格计算: 测站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2C 平均读数 一测回归零方向值 盘左 盘右 ° ° ° ° N A 90 01 06 270 00 48       B 169 27 54 349 27 36       C 232 31 30 52 31 00       A 90 .1 00 270 00 36         测站 目标 测回 竖盘位置 竖盘读

5、数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 各测回竖直角 备注 ° ° ° ° B A 1 左 96 12 36         该角为仰角 右 263 47 06   2 左 96 12 42       右 263 47 18     2 已知 A(156.32,576.49)m、B(208.78,482.27)m,计算用A、B两点测设P(100.00,700.00)m的位置的元素。 3 已知的坐标方位角 AB 230 ° 40 30 ,测得 1

6、32 ° 20 30 ,试求的坐标方位角。 五、 简答题( 555) 1 简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一测回的操作步骤? 2 说说测设和测绘的区别。 3 指出下面符号的定位点或定位线(三角点、铁路、围墙、水塔、窑洞) 4 简述测量坐标系和数学坐标系的主要区别。 5什么是水准仪的i角误差,对水准测量有何影响?在测量过程中如何减小或消除?综合练习一答案 一、 填 空() 参考椭球面、法线 平面坐标、高程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坐标北方向、磁北方向、真北方向 5 1/3000、1/200 6 标尺面的影象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7 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 8 12、69、东边 9 314、

7、5 10 首曲线、计曲线、助曲线、间曲线 11 获得水平面、使仪器中心和标石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12 不一样高 13高 14测角、量边 二、 名词解释( 724) 1 大地水准面:平均静止的海水面穿过陆地围成的闭合曲面。 2 地物:地面上的物体 3 闭合导线:从一个已知点出发经过若干未知点又回到起始点的导线。 4 真误差:观测值与真值之差。 5 比例尺精度:图上距离为 0.1mm所对应的实地距离。 6. 高程:从地面上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之间的距离。 7. 偶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了 N 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定,但总体上符合某一种统计规律,则这种误差称为偶然

8、误差。 三、 多项选择() 1、 2 3 4C 5四、 计算题() 1 完成下列表格计算: 测站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2C 平均读数 一测回归零方向值 盘左 盘右 ° ° ° ° N A 90 01 06 270 00 48 18 90 00 57 00 00 00 B 169 27 54 349 27 36 18 169 27 45 79 26 53 C 232 31 30 52 31 00 30 232 31 15 142 30 23 A 90 01 00 270 00 36 24 90 00 48     测站 目标 测回 竖盘

9、位置 竖盘读数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 各测回竖直角 备注 ° ° ° ° B A 1 左 96 12 36 6 12 36 -9 6 12 45 6 12 44 该角为仰角 右 263 47 06 6 12 54 2 左 96 12 42 6 12 42 0 6 12 42 右 263 47 18 6 12 42 2 AP=135.74m = AP - AB =175 ° 24 16   1B =3 ° 01 00 五、 简答题( 555) 1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一测回的操作步骤:在测站 O上整平对中仪器,盘左瞄

10、准目标A,配度盘、读数,顺时针依次瞄准B、C、D 读数,归零瞄准 A读数,以上为上半测回。盘右瞄准目标A读数,逆时针依次瞄准、 D、C、B读数,归零瞄准A读数,以上为下半测回,合一测回。 2 测设是将图上要素在实地标注出来,测绘是将地面上的物体测绘到图上。 3 三角点定位点在图形的几何中心、铁路定位线在双线的中心线、围墙定位线在直线的中心、水塔定位点底线的中点、窑洞定位点在底部连线的中点。 4 测量坐标系和数学坐标系的主要区别在于:测量坐标系将竖轴作为 X 轴,向上作为正向,横轴作为 Y 轴,向右作为正向;而数学坐标系横轴为 X 轴,竖轴为 Y 轴;在测量坐标系中,四个象限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而

11、在数学坐标系中,则为按逆时针排列。 5 i角误差是指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在竖直方向的分量。对水准测量会产生系统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可以减少这项误差的影响。综合练习二 一、 填 空() 1 测量野外工作的基准面是_ ,_基准线是_ 。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_和_ 。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_ 、_ 和_ 。 测量工作中常用三种基本方向是_ 、_和_ ,通常称为三北方向。 5 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一般为_,视距测量的相对误差是_。 6 用水准仪望远镜在标尺上读数时应首先消除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_,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_。 7 测量

12、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 ,_ 三种。 8某点所在°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通用坐标为2389000.12米,则其所在°投影带的带号为 ,该点位于相应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边_ 米。 9在11000的地形图上,量得某段距离为63.7厘米,测量误差为±0.7厘米,那么该段距离的实际值为 _ 米,其中误差为_ 米。 10偶然误差的特点是_ ,_ ,_ ,_ 。 11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_ 。 12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线密表示坡度_ ,等高线稀表示坡度 _ 。 13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_ 。 二

13、、 名词解释(7214) 1 水平角 2 地貌 3 附合导线 4 中误差 5.  比例尺 6. 测设 7.  高差 三、 多项选择() 1大地水准面有() 无数个一个有限个不确定 2我国现在采用的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设在( ) 北京 上海 陕西 青岛 3测定距离的方法很多,测距精度高而且速度快的是() 钢尺量距视距仪测距目估电磁波测距 4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0 0 ,则该直线的反方位角为() 360 B90 C180 D270 5丈量了两段距离,最后结果是L 1 =814.53±0.05米,L 2 =540.60±0.05米,则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

14、( ) L 1 高 L 2 高 相等 不能比较 四、 计算题() 1 测量一圆的半径r=30.25m,其中误差m r =±0.05m。求圆周长C及其中误差。 2已知A(100.12,200.24)m,要使BA的坐标方位角为305°1200,AB间的水平距离为50.37m,则B点的坐标应为多少? 3完成下列表格计算: 测站 目标 测回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 各测回竖直角 备注 ° ° ° ° B A 1 左 86 12 36         该角为仰角 右 273

15、 47 06   2 左 86 12 42       右 273 47 18   五、 简答题(5525) 1 用盘左、盘右观测水平角取平均值可消除哪些误差? 2 在地形图上计算面积的方法有哪些? 3.  指出下面符号的定位点或定位线。(导线点、单线河、宣传拦、烟囱、城墙) 4.  什么是坐标反算?它是如何实现的? 5 写出经纬仪碎部测量的步骤。综合练习二答案 一、 填 空() 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测角、量边、测高差 坐标北方向、磁北方向、真北方向 5 1/3000、1/200 6 标尺面的影象

16、十字丝平面不重合,反复调调焦螺旋和目镜调焦螺旋 7仪器误差、人为误差、环境误差 82、西边、110999.88米 9637米、7米 10对称性、抵偿性、有界性、密集性 11 获得水平面 12陡(大),缓(小) 13高程 二、 名词解释(7214) 1 水平角: 2 地貌:地面上高低起伏的形态。 3 附合导线:从一已知点出发,经过若干个未知点,附合到另一个已知点上的导线。 4 中误差:真误差的平方和除以观测次数,再开方。 5.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例。 6. 测设:将图上要素在实地标志出来的过程。 7.  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 三、 多项选择() 1 2

17、 3 4C 5 四、 计算题() 1 379.94 m、0.63 m 2(129.15,159.08) 3完成下列表格计算: 测站 目标 测回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 各测回竖直角 备注 ° ° ° ° B A 1 左 86 12 36 3 47 24 -9 3 47 15 3 47 16 该角为仰角 右 273 47 06 3 47 06 2 左 86 12 42 3 47 18 0 3 47 18 右 273 47 18 3 47 18 五、 简答题(5525) 1.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2C误差、 横轴不垂直于竖轴 误

18、差 、度盘偏心差 误差 。 2坐标法、几何图形法、模片法、求积仪法。 3.导线点定位点在图形的几何中心上、单线河定位线在中心线上、宣传拦定位点底部连线的中点上、烟囱定位点底线的中点上、城墙定位线底线的中心线上。4.坐标反算是根据两点坐标计算两点连线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过程。距离计算通过两点间的距离计算公式进行。坐标方位角计算首先根据两点坐标计算象限角,然后由象限角计算出坐标方位角。 5写出经纬仪碎部测量的步骤。在测站A上安置仪器,瞄准后视方向B,配度盘,瞄准碎部点处水准尺,读出水平角,上下丝读数算出距离,中丝、仪器高、竖直角算出高差,根据上述数据在图上用极坐标法绘制碎部点的位置。 综合练习三

19、 一、 填 空() 测量野外工作的基准面是_,基准线是_,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_,基准线是_  。 水准测量中为了进行测站高程检核,往往在一测站需要测量和计算两个高差,通常采用的两种检核方法是_和 _ 。 经纬仪主要由_、 _ 和基座三部分构成。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主要包括_ 、_和_。 5 中误差可以通过_和_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6 用水准仪望远镜在标尺上读数时应首先消除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_ 。 7 地物符号按比例可分为_,_,_三种。 8 某点所在°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通用坐标为 X=225656.156,Y 16756000 米,则其所在°投影带的带

20、号为_,其中央子午线经度是_ ,该点位于相应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_边。 9 在 1 1000 的地形图上,量得某段距离为 31.4 厘米,测量误差为± 0.5 厘米,那么该段距离的实际值为_米,其中误差为_米。 10 等高线的种类有_ ,_,_ ,_四种。 11 控制测量包括_和_ 。12 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不同分为_,_和气压高程测量。 二、 名词解释( 724) 1 视准轴 2 经纬仪照准部 3 竖盘指标差 4 真误差 5 坐标正算 6. 高程 7. 系统误差 三、 多项选择() 1 观测者面对望远镜的目镜,竖盘在望远镜右侧时的位置,称为() 盘左盘右正镜倒镜 2

21、 1 : 10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 A 1 m B 1 cm C 10 cm D 0.1 mm 3 已知某直线的方位角为 160 °,则其反方位角为( )。 A 160 ° B -20 ° C 70 ° D 340 ° 4 视距测量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h=klsin B h=klcos 2 C h=0.5klsin ( 2 ) +i-v D h=0.5klcos ( 2 ) 5 把一条附和导线按支导线进行计算,其结果的精度比按附和导线计算的精度( ) 低高 相等 不能比较四、 计算题() 1 完成下列表格计算:

22、测站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2C 平均读数 一测回归零方向值 盘左 盘右 ° ° ° ° N A 00 01 12 00 00 48       B 169 27 54 349 27 36       C 232 31 30 52 31 00       A 00 .1 00 180 00 36         2 丈量了两段距离,最后结果是±米,±米,则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哪个高? 3 已知的坐标方位角 AB

23、 330 ° 50 30 ,测得 138 ° 20 20 ,试求的坐标方位角。 五、 简答题( 555) 1 用盘左、盘右观测水平角取平均值可消除哪些误差? 2 测量工作的两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3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其外业工作主要包括哪些? 4 写出经纬仪碎部测量的步骤。 5 偶然误差有哪些基本特性? 综合练习三答案 一、 填 空() 大地水准面、铅垂线、 参考椭球面、法线 双面尺法、变更仪器高法 望远镜、度盘和水准器 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和水准支线 5 真误差、改正数 6 标尺面的影象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7 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 8 16、93、东

24、边。 9 3140米,50米。 10 首曲线、计曲线、助曲线、间曲线 11 平面 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12 三角高程测量、水准高程测量 二、 名词解释( 724) 1 视准轴: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交点)的连线。 2 经纬仪照准部:是经纬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望远镜、垂直度盘和水准器构成,用于整平仪器、瞄准目标和测量垂直角。 3 竖盘指标差: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 90 度或 270 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 x, x 即为竖盘指标差。 4 真误差:观测值与真值之差。 5 坐标正算:根据一个已知点的坐标、边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计

25、算另一个待定点坐标的计算称为坐标正算。 6. 高程:地面上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之间的距离。 7.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 n 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三、 多项选择() 1 、 2 3 4 B 5 四、 计算题() 1 完成下列表格计算: 测站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2C 平均读数 一测回归零方向值 盘左 盘右 ° ° ° ° N A 00 01 12 00 00 48 24 00 01 00 00 00 00 B 169 27 54 349 27 36 18 169 27 4

26、5 169 26 51 C 232 31 30 52 31 00 30 232 31 15 232 30 21 A 00 01 00 180 00 36 24 00 00 48   2 高 3 109° 10 50 五、 简答题( 555) 1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2C误差、 横轴不垂直于竖轴 误差 、度盘偏心差 误差 。 2 “ 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 3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线、附合水导线和支导线。其外业工作主要包括测角、量边。 4 写出经纬仪碎部测量的步骤。在测站 A上安置仪器,瞄准后视方向B,配度盘,瞄准碎部点处水准尺,读出水平角,上下丝读数算出距离,

27、中丝、仪器高、竖直角算出高差,根据上述数据在图上用极坐标法绘制碎部点的位置。 5 偶然误差的基本特性 主要包括:有界性;对称性;抵偿性;密集性。综合练习四 一、 填 空() 1 等高线的种类有_、_、_ 、_。 2 地形测图主要是测定地面上的_和_。 3 小面积大比例尺测图的两大步骤是_和_。 4 按比例可将地物符号分为_、_、_ 。 5 在同一幅地形图中,等高线密表示坡度_ ,等高线稀表示坡度_ 。 在地形图上欲求两点间的距离可采用_和_ 。 山谷的等高线凸向_处,山脊的等高线凸向_处。 8 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不同分为_,_和气压高程测量。 9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

28、为该点的_。 10 某点所在°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通用坐标为 7892000 米,则其所在°投影带的带号为 ,该点位于相应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_边_米。 11 在 1 5000 的地形图上,量得某段距离为 31.4 厘米,测量误差为± 0.5 厘米,那么该段距离的实际值为_米,其中误差为_米。 12 光电测距仪按照测量时间的方式可以分为_和_ 。 13 光学经纬仪的安置包括 和 _ 两步。 14 野外测量的基准面是 _ 。 二、 名词解释() 1 大地水准面 2 地物 3 支导线 4 坐标反算 5 碎部测量 三、 多项选择() 1  按一定比例尺,

29、在图上能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称为 A 平面图 B 地形图 C 地图 D 专题地图 2  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符号是 A 地物符号 B 比例符号 C 地貌符号 D 注记符号 3  相临两条等高线的高差是 A 等高线平距 B 等高距 C 基本等高距 D 间曲线 4  等高距的大小是根据( )而定 A 测图比例尺 B 地形起伏情况 C 地形图用途 D 画在图上的疏密适宜 5  测绘地形图时,城镇、湖泊、田地等一般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明其形状大小的符号称 A 注记符号 B 半依比例符号 C 依比例符号 D 不依比例符号 四、 计算题()

30、 1 对某角度进行了 6 个测回,测量角值分别为 142 ° 30 26 、 142 ° 30 30 、 142 ° 30 28 、 142 ° 30 24 、 142 ° 30 23 、 142 ° 30 25 ,试计算:( 1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 2 )观测值的中误差;( 3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2 丈量了两段距离,最后结果是±米,±米,则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哪个高? 3 已知 A 、 B 两点的坐标为 X A =11.378m, Y A =185.398m ;点 B 的坐标为 X B =83.182m,

31、 Y B =284.825m ,计算 AB 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 五、 简答题() 1、 等高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简述地形测图时如何选择地貌的特征点。 3、 简述经纬仪法在一个测站上测绘地形图的步骤。 4、 等高线平距、等高距与地面坡度三者有何关系?举例说明其实用意义。综合练习四答案 一、 填 空() 1 首曲线、计曲线、助曲线、间曲线 2 地物、地貌。 3 控制测量、碎部测量 4 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 5 大、小 坐标法、直量法 高处,低处。 8 三角高程测量、水准高程测量 9 高程 10 7 、 39 、东边、 392000 米。 11 1570 米、 25 米。

32、 12 相位式测距仪、脉冲式测距仪 13 对中、整平 14 大地水准面 二、 名词解释() 1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或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水准面)。 2 地物:地面上的物体。 3 支导线:从一已知点出发,不闭合到该点也不附合到其他已知点的导线。 4 坐标反算: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 5 碎部测量:在地形测图中对地物、地貌特征点(即碎部点)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图的工作即碎部测量,也叫地形图测绘。 三、 多项选择() 1 2 3 C 4 、 B 5 四、 计算题() 1 算术平均值为: 142 ° 30 26 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33、2.6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1.16 2 高 3 X AB = X B X A = -128.236m, Y AB = Y B Y A =99.46m 计算出 AB 边的方位角 AB 为: 54 ° 09 50 AB 间距离为 122.644 m五、 简答题() 1、闭合、等高、不相交 2、 简述地形测图时如何选择地貌的特征点。 3、 在测站 A上安置仪器,瞄准后视方向B,配度盘,瞄准碎部点处水准尺,读出水平角,上下丝读数算出距离,中丝、仪器高、竖直角算出高差,根据上述数据在图上用极坐标法绘制碎部点的位置。 4、 与地面坡度等于等高距除以等高线平距。举例说明其实用意义

34、略。综合练习四答案 一、 填 空() 1 首曲线、计曲线、助曲线、间曲线 2 地物、地貌。 3 控制测量、碎部测量 4 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 5 大、小 坐标法、直量法 高处,低处。 8 三角高程测量、水准高程测量 9 高程 10 7 、 39 、东边、 392000 米。 11 1570 米、 25 米。 12 相位式测距仪、脉冲式测距仪 13 对中、整平 14 大地水准面 二、 名词解释() 1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或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水准面)。 2 地物:地面上的物体。 3 支导线:从一已知点出发,不闭合到该点也不附合到其他已知点的导线。 4

35、坐标反算: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 5 碎部测量:在地形测图中对地物、地貌特征点(即碎部点)进行实地测量和绘图的工作即碎部测量,也叫地形图测绘。 三、 多项选择() 1 2 3 C 4 、 B 5 四、 计算题() 1 算术平均值为: 142 ° 30 26 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2.6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1.16 2 高 3 X AB = X B X A = -128.236m, Y AB = Y B Y A =99.46m 计算出 AB 边的方位角 AB 为: 54 ° 09 50 AB 间距离为 122.644 m五

36、、 简答题() 1、闭合、等高、不相交 2、 简述地形测图时如何选择地貌的特征点。 3、 在测站 A上安置仪器,瞄准后视方向B,配度盘,瞄准碎部点处水准尺,读出水平角,上下丝读数算出距离,中丝、仪器高、竖直角算出高差,根据上述数据在图上用极坐标法绘制碎部点的位置。 4、 与地面坡度等于等高距除以等高线平距。举例说明其实用意义略。综合练习五 一、 填 空() 测量野外工作的基准面是_,基准线是_,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_,基准线是_ 。 山谷的等高线凸向_ 处,山脊的等高线凸向_处。 地图比例尺常用的两种表示方法_ 和_。 直线定向常用的标准方向有 _ 、_ 和_。 5 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的相对误

37、差一般为_ ,视距测量的相对误差是_ 。 6 水准测量时对前后视距的要求是_ 。 7 光学经纬仪应满足的三轴条件是指_、_和_ 。 8 某点所在°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通用坐标为 20489000 米,则其所在°投影带的带号为_,该点位于相应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_边_米。 9 在 1 5000 的地形图上,量得某段距离为 36.4 厘米,测量误差为± 0.2 厘米,那么该段距离的实际值为_米,其中误差为_米。 10 控制测量包括_和_ 。 11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_,对中的目的是_。12 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不同分为_ ,_和

38、气压高程测量。 13 光电测距仪按照测量时间的方式可以分为_和 _ 。 二、 名词解释() 1 坐标反算 2 坐标方位角 3 绝对高程 4 真误差 5 比例尺 三、 选择题() 1  在地形测量选择碎部点时,需在山顶、山脊、鞍部、山谷、山脚、谷底、谷口、倾斜变换点、陡壁上下等处立尺,这些点称为A地物中心点 B地物特征点 C地貌特征点 D主要地貌点 2  等高线就是地面上相临等高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那么 A 高程相等的点必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B 高程相等的点不一定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C 每一条等高线必定自相闭合 D 每一条等高线不一定自相闭合 3  地形图

39、综合取舍的主要依据是 A测图比例尺 B测图方法C图的用途 D测区的地理特点 4 测图的比例尺越大,采用基本等高距( ) A 越大 B 越小 C 与比例尺无关 5 按照基本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是() A 首曲线 B 计曲线 C 助曲线 D 间曲线 四、 计算题() 1 完成下列表格计算: 测站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2C 平均读数 一测回归零方向值 盘左 盘右 ° ° ° ° N A 45 01 12 225 00 48       B 169 27 54 349 27 36       C 232 31 30 52 31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