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结构及控制技术研究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8716fd9e-af21-4238-82cd-bb9ac135afa2/8716fd9e-af21-4238-82cd-bb9ac135afa21.gif)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结构及控制技术研究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8716fd9e-af21-4238-82cd-bb9ac135afa2/8716fd9e-af21-4238-82cd-bb9ac135afa22.gif)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结构及控制技术研究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8716fd9e-af21-4238-82cd-bb9ac135afa2/8716fd9e-af21-4238-82cd-bb9ac135afa23.gif)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结构及控制技术研究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8716fd9e-af21-4238-82cd-bb9ac135afa2/8716fd9e-af21-4238-82cd-bb9ac135afa24.gif)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结构及控制技术研究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8716fd9e-af21-4238-82cd-bb9ac135afa2/8716fd9e-af21-4238-82cd-bb9ac135afa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结构及控制技术研究关键词:膝关节康复 康复训练器 康复器驱动 计算机控制摘要:持续被动运动(CPM)是目前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PM康复训练器械多是机械-电机式的,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传统的CPM机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被动运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表明:术后进行主-被动综合训练与只进行被动训练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柔顺的主-被动结合的新型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有
2、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和气缸串联组成复合驱动器作为动力源的新型柔顺膝关节康复器械新结构。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柔顺性,克服了传统CPM机只提供刚性训练的弊端。利用气缸的长行程解决了气动肌肉行程短导致膝关节弯曲角度小的技术难题。通过单独控制气缸两腔压力来灵活驱动活塞自由伸缩,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主动训练功能。 (2)为了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不同训练要求的控制,对膝关节康复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PC机+数据采集卡的控制方法,软件控制平台选择LabVIEW软件对传感器和控制阀进行控制。各训练参数在模块中均可调,满足
3、了人机交互要求。通过控制各驱动器工作压力及压力变化方式,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的周期、平稳动作。 (3)研究建立了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的理论模型,并对柔顺康复器样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康复器在被动和主动运动方式下的最大转角分别为82°和130°。在试验对象体重为45kg的情况下,康复器完成一个弯曲伸展周期的时间为25s,速度为6°/s,平均角加速度为2.5°/s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康复器满足了柔顺性和主-被动训练相结合的功能要求。正文内容 持续被动运动(CPM)是目前膝关节损伤患者术
4、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PM康复训练器械多是机械-电机式的,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传统的CPM机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被动运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表明:术后进行主-被动综合训练与只进行被动训练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柔顺的主-被动结合的新型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和气缸串联组成复合驱动器作为动力源的新型柔顺膝关节康复器械新结构。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柔顺性
5、,克服了传统CPM机只提供刚性训练的弊端。利用气缸的长行程解决了气动肌肉行程短导致膝关节弯曲角度小的技术难题。通过单独控制气缸两腔压力来灵活驱动活塞自由伸缩,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主动训练功能。 (2)为了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不同训练要求的控制,对膝关节康复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PC机+数据采集卡的控制方法,软件控制平台选择LabVIEW软件对传感器和控制阀进行控制。各训练参数在模块中均可调,满足了人机交互要求。通过控制各驱动器工作压力及压力变化方式,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的周期、平稳动作。 (3)研究建立了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的理论模型,并对柔顺康复器样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6、。结果表明:康复器在被动和主动运动方式下的最大转角分别为82°和130°。在试验对象体重为45kg的情况下,康复器完成一个弯曲伸展周期的时间为25s,速度为6°/s,平均角加速度为2.5°/s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康复器满足了柔顺性和主-被动训练相结合的功能要求。持续被动运动(CPM)是目前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PM康复训练器械多是机械-电机式的,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传统的CPM机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
7、,被动运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表明:术后进行主-被动综合训练与只进行被动训练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柔顺的主-被动结合的新型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和气缸串联组成复合驱动器作为动力源的新型柔顺膝关节康复器械新结构。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柔顺性,克服了传统CPM机只提供刚性训练的弊端。利用气缸的长行程解决了气动肌肉行程短导致膝关节弯曲角度小的技术难题。通过单独控制气缸两腔压力来灵活驱动活塞自由伸缩,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主动训练功能。
8、 (2)为了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不同训练要求的控制,对膝关节康复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PC机+数据采集卡的控制方法,软件控制平台选择LabVIEW软件对传感器和控制阀进行控制。各训练参数在模块中均可调,满足了人机交互要求。通过控制各驱动器工作压力及压力变化方式,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的周期、平稳动作。 (3)研究建立了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的理论模型,并对柔顺康复器样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康复器在被动和主动运动方式下的最大转角分别为82°和130°。在试验对象体重为45kg的情况下,康复器完成一个弯曲伸展周期的时
9、间为25s,速度为6°/s,平均角加速度为2.5°/s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康复器满足了柔顺性和主-被动训练相结合的功能要求。持续被动运动(CPM)是目前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PM康复训练器械多是机械-电机式的,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传统的CPM机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被动运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表明:术后进行主-被动综合训练与只进行被动训练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柔顺的
10、主-被动结合的新型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和气缸串联组成复合驱动器作为动力源的新型柔顺膝关节康复器械新结构。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柔顺性,克服了传统CPM机只提供刚性训练的弊端。利用气缸的长行程解决了气动肌肉行程短导致膝关节弯曲角度小的技术难题。通过单独控制气缸两腔压力来灵活驱动活塞自由伸缩,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主动训练功能。 (2)为了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不同训练要求的控制,对膝关节康复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PC机+数据采集卡的控制方法,软件控制平台选择LabVIEW软件对传感器和控制阀
11、进行控制。各训练参数在模块中均可调,满足了人机交互要求。通过控制各驱动器工作压力及压力变化方式,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的周期、平稳动作。 (3)研究建立了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的理论模型,并对柔顺康复器样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康复器在被动和主动运动方式下的最大转角分别为82°和130°。在试验对象体重为45kg的情况下,康复器完成一个弯曲伸展周期的时间为25s,速度为6°/s,平均角加速度为2.5°/s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康复器满足了柔顺性和主-被动训练相结合的功能要求。持续被动运动(
12、CPM)是目前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PM康复训练器械多是机械-电机式的,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传统的CPM机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被动运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表明:术后进行主-被动综合训练与只进行被动训练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柔顺的主-被动结合的新型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和气缸串联组成复合驱动器作为动力源的新型柔顺膝关节康复器械新
13、结构。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柔顺性,克服了传统CPM机只提供刚性训练的弊端。利用气缸的长行程解决了气动肌肉行程短导致膝关节弯曲角度小的技术难题。通过单独控制气缸两腔压力来灵活驱动活塞自由伸缩,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主动训练功能。 (2)为了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不同训练要求的控制,对膝关节康复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PC机+数据采集卡的控制方法,软件控制平台选择LabVIEW软件对传感器和控制阀进行控制。各训练参数在模块中均可调,满足了人机交互要求。通过控制各驱动器工作压力及压力变化方式,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的周期、平稳动作。 (3)研究建立了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的理论模型,并对柔顺康复
14、器样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康复器在被动和主动运动方式下的最大转角分别为82°和130°。在试验对象体重为45kg的情况下,康复器完成一个弯曲伸展周期的时间为25s,速度为6°/s,平均角加速度为2.5°/s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康复器满足了柔顺性和主-被动训练相结合的功能要求。持续被动运动(CPM)是目前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PM康复训练器械多是机械-电机式的,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传统的CPM机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
15、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被动运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表明:术后进行主-被动综合训练与只进行被动训练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柔顺的主-被动结合的新型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和气缸串联组成复合驱动器作为动力源的新型柔顺膝关节康复器械新结构。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柔顺性,克服了传统CPM机只提供刚性训练的弊端。利用气缸的长行程解决了气动肌肉行程短导致膝关节弯曲角度小的技术难题。通过单独控制气缸两腔压力来灵活驱动活塞自由伸缩,实
16、现了膝关节康复器主动训练功能。 (2)为了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不同训练要求的控制,对膝关节康复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PC机+数据采集卡的控制方法,软件控制平台选择LabVIEW软件对传感器和控制阀进行控制。各训练参数在模块中均可调,满足了人机交互要求。通过控制各驱动器工作压力及压力变化方式,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的周期、平稳动作。 (3)研究建立了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的理论模型,并对柔顺康复器样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康复器在被动和主动运动方式下的最大转角分别为82°和130°。在试验对象体重为45kg的情况下,
17、康复器完成一个弯曲伸展周期的时间为25s,速度为6°/s,平均角加速度为2.5°/s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康复器满足了柔顺性和主-被动训练相结合的功能要求。持续被动运动(CPM)是目前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PM康复训练器械多是机械-电机式的,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传统的CPM机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被动运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表明:术后进行主-被动综合训练与只进行被动训练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
18、康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柔顺的主-被动结合的新型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和气缸串联组成复合驱动器作为动力源的新型柔顺膝关节康复器械新结构。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柔顺性,克服了传统CPM机只提供刚性训练的弊端。利用气缸的长行程解决了气动肌肉行程短导致膝关节弯曲角度小的技术难题。通过单独控制气缸两腔压力来灵活驱动活塞自由伸缩,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主动训练功能。 (2)为了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不同训练要求的控制,对膝关节康复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PC机+数据采集卡的控制方法,软件控制平台选择La
19、bVIEW软件对传感器和控制阀进行控制。各训练参数在模块中均可调,满足了人机交互要求。通过控制各驱动器工作压力及压力变化方式,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的周期、平稳动作。 (3)研究建立了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的理论模型,并对柔顺康复器样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康复器在被动和主动运动方式下的最大转角分别为82°和130°。在试验对象体重为45kg的情况下,康复器完成一个弯曲伸展周期的时间为25s,速度为6°/s,平均角加速度为2.5°/s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康复器满足了柔顺性和主-被动训练相
20、结合的功能要求。持续被动运动(CPM)是目前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PM康复训练器械多是机械-电机式的,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传统的CPM机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被动运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表明:术后进行主-被动综合训练与只进行被动训练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柔顺的主-被动结合的新型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和气缸串联组成复合驱动器作为动
21、力源的新型柔顺膝关节康复器械新结构。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柔顺性,克服了传统CPM机只提供刚性训练的弊端。利用气缸的长行程解决了气动肌肉行程短导致膝关节弯曲角度小的技术难题。通过单独控制气缸两腔压力来灵活驱动活塞自由伸缩,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主动训练功能。 (2)为了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不同训练要求的控制,对膝关节康复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PC机+数据采集卡的控制方法,软件控制平台选择LabVIEW软件对传感器和控制阀进行控制。各训练参数在模块中均可调,满足了人机交互要求。通过控制各驱动器工作压力及压力变化方式,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的周期、平稳动作。 (3)研究建立了柔顺膝关节
22、康复器的理论模型,并对柔顺康复器样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康复器在被动和主动运动方式下的最大转角分别为82°和130°。在试验对象体重为45kg的情况下,康复器完成一个弯曲伸展周期的时间为25s,速度为6°/s,平均角加速度为2.5°/s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康复器满足了柔顺性和主-被动训练相结合的功能要求。持续被动运动(CPM)是目前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PM康复训练器械多是机械-电机式的,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传
23、统的CPM机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被动运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表明:术后进行主-被动综合训练与只进行被动训练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柔顺的主-被动结合的新型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和气缸串联组成复合驱动器作为动力源的新型柔顺膝关节康复器械新结构。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柔顺性,克服了传统CPM机只提供刚性训练的弊端。利用气缸的长行程解决了气动肌肉行程短导致膝关节弯曲角度小的技术难题。通过单独控制气缸两腔
24、压力来灵活驱动活塞自由伸缩,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主动训练功能。 (2)为了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不同训练要求的控制,对膝关节康复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PC机+数据采集卡的控制方法,软件控制平台选择LabVIEW软件对传感器和控制阀进行控制。各训练参数在模块中均可调,满足了人机交互要求。通过控制各驱动器工作压力及压力变化方式,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的周期、平稳动作。 (3)研究建立了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的理论模型,并对柔顺康复器样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康复器在被动和主动运动方式下的最大转角分别为82°和130°。在试
25、验对象体重为45kg的情况下,康复器完成一个弯曲伸展周期的时间为25s,速度为6°/s,平均角加速度为2.5°/s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康复器满足了柔顺性和主-被动训练相结合的功能要求。持续被动运动(CPM)是目前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PM康复训练器械多是机械-电机式的,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传统的CPM机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被动运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表明:术后进行主-被动综合训练与只进行被动训练相比,可
26、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柔顺的主-被动结合的新型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和气缸串联组成复合驱动器作为动力源的新型柔顺膝关节康复器械新结构。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柔顺性,克服了传统CPM机只提供刚性训练的弊端。利用气缸的长行程解决了气动肌肉行程短导致膝关节弯曲角度小的技术难题。通过单独控制气缸两腔压力来灵活驱动活塞自由伸缩,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主动训练功能。 (2)为了实现不同康复阶段对不同训练要求的控制,对膝关节康复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PC机+数据采集卡的
27、控制方法,软件控制平台选择LabVIEW软件对传感器和控制阀进行控制。各训练参数在模块中均可调,满足了人机交互要求。通过控制各驱动器工作压力及压力变化方式,实现了膝关节康复器的周期、平稳动作。 (3)研究建立了柔顺膝关节康复器的理论模型,并对柔顺康复器样机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康复器在被动和主动运动方式下的最大转角分别为82°和130°。在试验对象体重为45kg的情况下,康复器完成一个弯曲伸展周期的时间为25s,速度为6°/s,平均角加速度为2.5°/s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康复
28、器满足了柔顺性和主-被动训练相结合的功能要求。持续被动运动(CPM)是目前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方法。传统的CPM康复训练器械多是机械-电机式的,虽然可以达到很高的位置精度,但为患者提供的是刚性、被动的锻炼。传统的CPM机与患者的刚性接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被动运动无法满足患者康复后期肢体的肌肉力量训练要求,而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统计表明:术后进行主-被动综合训练与只进行被动训练相比,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柔顺的主-被动结合的新型膝关节康复训练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和气缸串联组成复合驱动器作为动力源的新型柔顺膝关节康复器械新结构。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柔顺性,克服了传统CPM机只提供刚性训练的弊端。利用气缸的长行程解决了气动肌肉行程短导致膝关节弯曲角度小的技术难题。通过单独控制气缸两腔压力来灵活驱动活塞自由伸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5470.3-2025家用直接作用式房间电加热器性能测试方法第3部分:辐射效率测量的附加规定
- 棋谱仓库文员培训总结
- 三违安全知识培训
- 新生儿红臀的预防与护理常规考核试题
- 城市交通规划合同终止咨询重点基础知识点
- 轧钢厂租赁合同协议
- 辅导机构学员协议合同
- 暂时离职协议书
- 智联招聘协议书
- 健康养生服务提供协议
- 投顾服务方案
- 工程师转正汇报课件
- 语法知识-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训练(解析版)
- 水利工程中的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 高一数学组尖子生培养计划(修改)
- 医疗器械辐射安全管理的要求
- 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
- 6朗诵《唐诗里的中国》朗诵稿
- 停车场运营维护管理投标方案(技术标)
- 工业硅行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