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气体吸收一、本章学习的目的、应掌握的内容和学习注意事项1. 本章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气体吸收与解吸的基本概念和气体吸收过程的基本计算方法。 2.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 (1)气体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 (2)气体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 (3)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的计算 本章应掌握的内容 (1)费克定律和分子传质问题的求解方法 (2)双膜模型 本章一般了解的内容 (1)溶质渗透模型和表面更新模型 (2)吸收系数 3. 本章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表示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为亨利定律,亨利定律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学习中应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2)表示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为吸收速率方程,吸收速
2、率方程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学习中应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 (3)学习分子传质,不要机械地记忆各过程的求解结果,应注意把握求解的思路和应用背景。(4)学习中应注意把握传质机理和吸收过程机理之间的联系,注意体会讲述传质机理和吸收过程机理的目的和意义。 二、例题解析9-1 惰性气与CO2的混合气中CO2体积分数为30,在表压1MPa下用水吸收。设吸收塔底水中溶解的CO2达到饱和,此吸收液在膨胀槽中减压至表压20kPa,放出大部分CO2,然后再在解吸塔中吹气解吸。 设全部操作范围内水与CO2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操作温度为25。求1kg水在膨胀槽中最多能放出多少千克CO2气体。解:依题意,在全部操作
3、范围内水与CO2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查附录二得25下CO2溶于水时的亨力系数为方法一:对膨胀槽作CO2物料平衡(以1kg水为衡算基准)入膨胀槽吸收液中CO2的组成设此液1kg水中溶解CO2的kg数为W1,则有:出膨胀槽吸收液中CO2的组成设此液1kg水中溶解CO2的kg数为W2,则有:故1kg水在膨胀槽中最多能释放出CO2的kg数为方法二:不考虑气流夹带走的水量,则膨胀槽内水的量恒定不变,于是1kg水在膨胀槽中最多能放出CO2气体的的千克数为9-2 某水杯中初始水面离杯上缘1cm,水温30,水汽扩散进入大气。杯上缘处的空气中水汽分压可设为零,总压101.3kPa。求水面下降4cm需要多少天
4、?解:本题因水温、大气温度和大气压力恒定,故分子扩散的推动力恒定,但因停滞空气层厚度随杯中水面的下降而增厚,分子扩散阻力逐渐增大,传质速率逐渐下降,故此题为一维拟定态单向分子扩散问题,其传质速率仍可表示为式中:D为水气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查教材P11中表8-1得(25),需将其换算至30下的值为又查附录二、3.得3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4242Pa4.242kPa。于是设水杯的截面积为A,在任意时刻时,杯中水面距杯口的高度为z,经过时段d后水面高度下降了dz,作时段d内的微分物料衡算有: 积分得: 9-3 采用图9-3所示的双塔流程以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SO2,气体经两塔后SO2总的回收率为0.9
5、1,两塔的用水量相等,且均为最小用水量的1.43倍,两塔的传质单元高度HOG均为1.2m。在操作范围内物系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两塔的塔高。解:因是低浓度气体吸收,故两塔气相摩尔流率相可视为近似相等,又二塔液相摩尔流率也相等,故两塔操作的液气比相等,于是有 因,即,又。于是即A、B二塔的操作线与平衡线平行,于是有(可参考图示),故有说明:关于操作线与平衡线平行的问题对吸收而言,当时,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计算,都会出现一个型的不定式,此时应牢记,因为此时在塔的任何截面上,传质的对数平均推动力都相等,现证明如下:不妨设,当时,则有。而此结论不仅适用于传质,同样也适用于传热的计算。9-4 一逆流操
6、作吸收塔如图所示混合气体由塔底引入,其中可溶组分的浓度(摩尔分率,下同),单位塔截面上的气相流率,吸收剂分两处加入。由塔顶加入的为纯溶剂,单位塔截面上的流率。从塔顶往下,经2米填料层高度后,又加入一股的吸收剂,单位塔截面上的流率,再经6m填料层高度后,液体由塔底引出。全塔各处的均为,物系平衡关系为,试求:(1)第二股吸收剂L2加入后,塔内该截面上的液相浓度(2)塔底排出的液相浓度(3)为使出塔气相浓度降低,第二股吸收剂的加入口是向上移还是向下移?为什么? 解:依题意,塔上下两段的传质单元高度相同,且有:全塔物料衡算:(1) 设第二股吸收液与上塔段流下来的液相流混合后的浓度为,与之对应的气相组成
7、为,对上下两塔段作物料衡算有:上塔:(2) 下塔:(3) 两塔段的传质单元数因上塔段的操作线与平衡线平行(),故有塔上段: (4)塔下段: (5)式中 (1)联立求解方程组,将式(4)代入式(2)可得:,由式(1)得,再利用式(5),将均表示成的等式,即可求解出,所得结果如下:,即本题中的(2)前已解出:(3)为使出塔气体的浓度降低,第二股物流应在塔内液相浓度处所处的截面加入,这样才不致因第二股物流的进入产生返混,使塔的吸收效率发挥到最大。现对上塔段作计算,考察经过2m填料层高度后的液相组成显然,尚未达到0.01,故第二个加入口应下移。其物理解释如下:若第二股物流在原加入口加入,在第二股液流进
8、塔之前,因塔内液相浓度为,与第二股液流浓度不等,当第二股液流进塔后便会与塔上段下来的液流相混合,其混合后的浓度为三、概念题、思考题与练习题(一)概念题9-1 常压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低浓度系统,如在水中加碱,此系统( )。 (A)kG和KG都明显增大 (B)kG减小,KG增大 (C)kG基本不变,KG增大 (D)kG和KG都基本不变9-2 对一定的气体和稀溶液物系,相平衡常数m取决于 ( ) (A)温度和浓度 (B)温度和压强 (C)压强和浓度 (D)流速和浓度9-3 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_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解吸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大于 (B)小于 (C)等
9、于 (D)不等于9-4 低浓度难溶气体吸收,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入塔气量增加,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出塔气体浓度ya、出塔液体浓度xb将会有( )变化。 (A)HOG,ya,xb (B)HOG,ya,xb (C)HOG,ya,xb (D)HOG,ya,xb9-5 在逆流吸收塔内,入塔条件不变,填料层高度h0趋向无穷大,当吸收因数A<1时,气液相在( )处达到平衡。 (A)塔顶 (B)塔底 (C)塔中部 (D)塔中某一位置9-6 用纯溶剂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符合亨利定律。当入塔气体浓度上升属低浓度范围其他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a和吸收率( )。 (A)ya, (B)ya, (
10、C)ya, (D)ya,9-7 正常操作的逆流吸收塔,因故吸收剂入塔量减少,以致使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将会发生( )。(A)出塔液xb,吸收率 (B)出塔气ya,出塔液xb不变(C)出塔气ya,出塔液xb (D)在塔下部发生解吸现象9-8 温度_,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A) 降低 (B) 升高 (C)变化 (D)9-9 在解吸操作中,总压P和温度T( ),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A)P,T (B)P,T (C)P,T (D)P,T9-10 在 y-x 图上,操作线若在平衡线下方,则表明传质过程是( )。 (A)吸收 (B)解吸 (C)相平衡 (D)不确定(三)思考题 9-1 吸收的目
11、的和基本依据是什么?吸收的主要操作费用花费在哪里? 9-2 选择吸收溶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什么是溶剂的选择性? 9-3 E、m、H三者各自与温度、总压有何关系? 9-4 工业吸收过程气液接触的方式有哪两种? 9·5 扩散流JA,净物流N,传递速率NA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9-6 漂流因子有什么含义?等分子反向扩散时有无漂流因子?为什么? 9-7 气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有何关系?液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黏度有何关系? 9-8 修伍德数、施密特数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9-9 传质理论中,有效膜理论与表面更新理论有何主要区别? 9-10 传质过程中,何种情况是气相阻力控制?何种情
12、况是液相阻力控制? 9-11 低含量气体吸收有哪些特点? 9-12 吸收塔高度计算中,将NOG与HOG分开,有什么优点? 9-13 建立操作线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9-14 什么是返混? 9-15 何谓最小液气比?操作型计算中有无此类问题?9-16 x2max与(L/G)min。是如何受到技术上的限制的?技术上的限制主要是指哪两个制约条件? 9-17 有哪几种Nca的计算方法?用对数平均推动力法和吸收因数法求Not;的条件各是什么?9-18 Hca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常用吸收设备的HOG约为多少?9-19 吸收剂的进塔条件有哪三个要素?操作中调节这三要素,分别对吸收结果有何影响?9-20 吸收过程
13、的数学描述与传热过程的数学描述有什么类似与区别?9-21 高含量气体吸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9-22 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化学吸收有何特点?9-23 化学吸收过程中,何时成为容积过程?何时成为表面过程?(三)练习题气液相平衡 9-1 在盛水的鼓泡吸收器中通人纯CO2气,经长期接触后测得水中CO2的平衡浓度为2.857×10 -2mol/L 溶液。鼓泡器中的总压为101.3kPa,水温30,溶液的密度 = 996kg/m3。求亨利系数,并将此实验值与文献值E = 188.5MPa作比较。答:E188.1MPa,偏差0.21 9-2 惰性气与CO2的混合气中CO2体积分数为
14、30,在表压1MPa下用水吸收。设吸收塔底水中溶解的CO2达到饱和,此吸收液在膨胀槽中减压至表压20kPa,放出大部分CO2,然后再在解吸塔中吹气解吸。 设全部操作范围内水与CO2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操作温度为25。求1kg水在膨胀槽中最多能放出多少千克CO2气体。答:3.07×10-3kg CO2 9-3 20的水与N2气逆流接触以脱除水中溶解的O2气。塔底人口的N2气中含氧体积分数为0.1,设气液两相在塔底达到平衡,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求下列两种情况下,水离开塔底时的最低含氧量,以mg/m3水表示。 (1)操作压力(绝对)为101.3kPa。(2)操作压力(绝对)为40kP
15、a。答:(1)44.16mg/m3水;(2)17.51mg/m3水 9-4 气液逆流接触的吸收塔,在总压为101.3kPa下用水吸收Cl2气,进入塔底的气体混合物中含氯体积分数为1,塔底出口的水中含氯摩尔分数x0.8×10-5。试求两种不同温度下塔底的吸收推动力,分别以()及()表示。 (1)塔底温度为20;(2)塔底温度为40。 答: (1)1.09×10-5,5.76×10-3;(2)4.7×10-6,3.68×10-3 9-5 某逆流吸收塔塔底排出液中含溶质摩尔分数x2×10-4,进口气体中含溶质体积分数为2.5。操作压力为10
16、1kPa,气液平衡关系为y50x。 现将操作压力由101kPa增至202kPa,问塔底推动力()及()各增加至原有的多少倍。答:1.33,2.67 扩散与相际传质速率 9-6 柏油马路上积水2mm,水温20。水面上方有一层0.2mm厚的静止空气层,水通过此气层扩散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分压为1.33kPa。问多少时间后路面上的积水可被吹干。答:0.58hr 9-7 某水杯中初始水面离杯上缘1cm,水温30,水汽扩散进入大气。杯上缘处的空气中水汽分压可设为零,总压101.3kPa。求水面下降4cm需要多少天?答:1.44×106s 9-8 某填料塔用水吸收混合气中的丙酮蒸气。混合气流率
17、为16kmol/(m2·h),操作压力101.3kPa。已知容积传质系数kya64.6kmol/(m3·h),kLa16.6kmol/(m3·h)(kmol/m3),相平衡关系为pA4.62cA。式中气相分压pA的单位是kPa,平衡浓度单位是kmol/m3。求(1)容积总传质系数及传质单元高度HOG。(2)液相阻力占总传质阻力的百分数。答:(1)54.9kmol/(m3·h),0.291m;(2)15.1 9-9 在设计某降膜吸收器时,规定塔底气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y0.05,液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x0.01。两相的传质系数分别为是kx8×10-4
18、kmol/(m2·s),ky5×10-4kmol/(m2·s)。操作压力为101.3kPa时相平衡关系为y2x。试求:(1)该处的传质速率NA,单位为kmol/(m2·s);(2)如果总压改为162kPa,塔径及气、液两相的摩尔流率均不变,不计压强变化对流体黏度的影响,此时的传质速率有何变化?讨论总压对ky、Ky,及()的影响。答:(1)6.66×10-6;(2)1.05×10-5,ky不变,Ky增加,()增加 吸收过程数学描述 9-10 对低含量气体吸收或解吸,由出发,试证。 9-11 低含量气体逆流吸收,试证:式中 为塔底的吸收推
19、动力;为塔顶的吸收推动力。9-12 用纯溶剂对低浓度气体作逆流吸收,可溶组分的回收率为,采用的液气比是最小液气比的倍。物系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以、两个参数列出计算的表达式。答: 9-13 附图为两种双塔吸收流程,试在y-x图上定性画出每种吸收流程中A、B两塔的操作线和平衡线,并标出两塔对应的气、液相进口和出口摩尔分数。答略9-14 含量较高的溶液进入图示解吸塔塔顶,塔底吹气解吸,塔中部某处抽出一半液体,另一半液体由塔底排出,试在y-x图上画出平衡线与操作线,并标出各股流体的含量坐标。答略 吸收过程的设计型计算 9-15 流率为0.014kmol/(m2·s)的空气混合气中含氨体积
20、分数为2,拟用逆流吸收以回收其中95的氨。塔顶淋入摩尔分数为0.0004的稀氨水溶液,设计采用的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5倍,操作范围内物系服从亨利定律y1.2x,所用填料的总传质系数Kya0.052kmol/(m3·s)。试求:(1)液体在塔底的摩尔分数x1;(2)全塔的平均推动力;(3)所需塔高。答:(1) 0.0113;(2) 2.35×10-3;(3) 2.18m 9-16 用纯溶剂对低含量混合气作逆流吸收以回收其中的可溶组分,物系的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吸收剂用量是最小用量的13倍,试求下列两种情况下所需的塔高,已知传质单元高度Hoc;0.8m。(1)回收率90
21、。 (2)回收率99。(3)两种情况下的吸收剂用量有何差别?答:(1) 4.61m;(2) 11.3m;(3) L/L1.1 9-17 含H2S摩尔分数2.5×10-5的水与空气逆流接触以使水中的H2S脱除,操作在101.3kPa、25下进行,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545x,水的流率为5000kg/(m2·h)。 试求:(1)为使水中H2S的摩尔分数降至x0.1×10-5所需的最少空气用量。(2)当空气用量为G = 0.40kmol/( m2·h),设计时塔高不受限制,可以规定离解吸塔的水中含H2S最低摩尔分数是多少?示意画出该种情况下的解吸操作线。答:(1
22、) 0.489kmol/(m2·h);(2) 5.43×10-6 9-18 采用图示的双塔流程以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SO2,气体经两塔后SO2总的回收率为0.91,两塔的用水量相等,且均为最小用水量的1.43倍,两塔的传质单元高度HOG均为1.2m。在操作范围内物系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两塔的塔高。答:2.8m,2.8m 9-19 某填料吸收塔用过热水蒸气吹出洗油中的苯,人塔液体中苯的摩尔分率为0.05,要求解吸率97,该物系相平衡关系为y2.8x,采用的过热蒸汽用量为最小气体用量的1.3倍,该填料的传质单元高度HOG = 0.3m,试求该塔的填料层高度。吸收过程的操作型计算 9-20 某吸收塔用25mm×25mm的瓷环作填料,充填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改造考核试卷
- 石油开采与全球能源需求考核试卷
- 煤气设施的操作和检修考核试卷
- 电子设备回收利用考核试卷
- 航空旅游安全措施考核试卷
- 索道设备维护保养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咖啡馆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国际合作考核试卷
- 电气设备批发商市场调研方法考核试卷
- 2025湖南有色产业投资集团郴州有限责任公司资兴西坌矿业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采油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26314-2010锆及锆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 GB/T 21244-2007纸芯
- DB51-T 2985-2022竹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
-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含答案)
- disc与亲子沟通没有任何身份比为人父母更高贵
- 柳青《创业史》-全-课件
- 2001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
- 安川变频器培训二:应用技术(安川)课件
- ICRU62号报告详细完整
- 介绍家乡 贵州长顺课件
-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8.安全过马路|大连理工版 (共8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