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_第1页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_第2页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_第3页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摘要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而未采取避孕措施1年未妊娠或未生育者。在我国,有10%15%的育龄夫妇患有不孕症,几乎所有患者均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剌激可引起机体的不良反应,故关注不孕症患者的心身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关键词 不孕不育;心理特点;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5(c)-143-02不孕不育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是一种生殖无能的状态,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它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而负面的心理状态又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及治疗效果1。有研究表明,过大的心理压力会严

2、重影响内分泌系统,可反射性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度分泌,导致雄激素分泌过多而影响排卵,脑部对心理压力的反应,可释放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抑制性腺激素释放因子分泌,继而发生不排卵及闭经,男性则影响精子产生,成为典型的少精、弱精症2。所以目前在不孕不育的诊疗过程中,心理干预的重要性逐渐得到认可和重视。1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内在和外在的压力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其结果的表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3,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种:1.1 焦虑、抑郁不孕不育患者往往受到来自家庭、配偶及父母等方面的压力,而许多患者认为此病涉及自己身体的缺陷,怕受到歧视,不愿让周围的人知道,更难以与亲朋好友进行比较深入的

3、探讨,把自己封闭起来,故不良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和释放,更加重其焦虑、抑郁。1.2 心理负罪感在我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根深蒂固,甚至有不少夫妇把不孕不育与前世作孽、因果报应联系起来,产生负罪感,甚至认为自己不算真正的女人或男人。1.3 疑虑心理一些原因不明的不孕症,因患者总找不到不孕的答案,故产生疑虑心理,总认为自己这有病那有病,对医生告诉的“没有器质性病变”不相信,非要找到毛病为止,更有人怀疑是配偶有病,互不信任,相互埋怨,影响夫妻感情。1.4 痛苦、失望有专家调查发现,其中45的女性患者和15的男性患者认为确诊不孕是自己生命中最痛苦的经历,有的患者多次往返各大、小医院,反复监测

4、及检查,试用各种偏方、秘方,作出了很多努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依然不孕不育,以致痛苦、失望。2 护理措施2.1 增加交流,缓解患者的压力很多患者认为不孕不育属于自己的隐私,不愿意与别人公开谈论自己的情况,但关闭情感的患者常常比较痛苦,因为远离社会支持,就像大坝止住了情感的巨大洪水,当不良情感积聚至最终冲破大坝时,就无法自我控制此种情绪,故应鼓励患者多交流,让其心理压力得到宣泄和释放4-5。2.2 进行相关的知识宣教,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患者到医院诊疗时,在治疗前应先给患者说明治疗的各项步骤及注意事项,诊疗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反应、药物副作用及处理方法,以免患者没有思想准备而引起恐慌和害怕

5、,同时护理人员应向不孕不育夫妇提供足够的信息,使患者了解人类生殖医学的发展、现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让他们了解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解除了不少不育夫妇的不育之苦。患者对检查目的、治疗方法、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会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2.3 纠正认识误区,正确认识不孕症不少患者认为这是自己身体的缺陷,怨天尤人,更有人认为这是自己干了坏事才遭此报应,自暴自弃,医护人员应纠正其认识的偏差,讲解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其认识不孕的原因,减轻其心理压力,帮助他们重获自尊和自信。2.4 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和就诊环境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干预取得成效的关键,医护人员应同情患者的

6、感受,以温和、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取得他们的信任,并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保护好患者的隐私,让患者在一个安全、信任的氛围下谈论自己的问题,说出心理话。2.5 转移心理压力不孕不育的压力是难以立刻排解的,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其他的事情,把注意力从痛苦和压抑的思想中转移,通过社交、阅读、做家务、听音乐等活动转移注意力,不做无谓的消极等待,在平时的生活中为自己开拓一片天空和情趣,将不孕症放在人生中的适当位置上,使心理压力得以有效的缓解。总之,心理因素在不孕不育中的作用是复杂的,一方面,不孕不育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消极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诸多的心理失衡

7、及社会适应不良状态,若得不有效的帮助,将导致不孕的恶性循环。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不孕不育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Hart VA. Infertility and the role of psychotherapy issues J. Ment Health Nurs,2002,23(1):31-41.2龚世,张洲,王辉,等.重视不育夫妇的关怀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4,1(4):201-202.3陈淑颖,汪玉宝.不孕不育患者社会心理特点及其影响J.生殖与避孕,2003,23(6):351-353.4李明.不孕(育)患者心理特点及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7):444-446.5刘雅君.不孕症治疗过程中的整体护理J.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