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疗法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_第1页
两种疗法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_第2页
两种疗法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种疗法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对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312例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治疗方案(治疗前告知患儿家长用药原理、方法、费用、疗程,由家人选择)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自配药(左旋咪唑片、鲨肝醇片和硝苯吡啶片按一定比例配制)3个月;对照组肌注人免疫球蛋白针,每月1次,每次150 mg,连续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内和712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 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对照组感染3次的例数明显低于观察组,感染0次的

2、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结束后712个月内,观察组感染1次的例数高于对照组,感染3次及2次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各有利弊,观察组口服时间较长,可能部分患儿坚持到底有一定困难,但远期疗效好;对照组方案简单,患儿易于接受,近期疗效好。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治疗; 免疫球蛋白/治疗应用; 左旋咪唑/治疗应用; 微量元素/缺乏; 儿童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大部分是由于患儿免疫功能较差引起,而器质性病变引起者,如原发性免疫缺陷等临床上少见。笔者将左旋咪唑、鲨肝醇、硝苯吡啶合用治疗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肌注人血免

3、疫球蛋白针方案相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603/200808郑州瑞龙儿科门诊收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12例。治疗前告知患儿家长用药原理、方法、费用、疗程,治疗方案由家人选择。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6例,其中男72例,女64例;13岁56例,5岁80例。对照组176例,其中男101例,女75例;13岁74例,5岁10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1,02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每年7次

4、,5岁6次,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2)年龄15岁。1.4 排除标准 (1)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及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2)1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在实施治疗方案前,治愈已存在的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程中若患儿再发上呼吸道感染,对症治疗,治疗方案继续。观察组方案:左旋咪唑片(安徽丰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50201)25 mg×12片,鲨肝醇片(陕西永寿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50723)20 mg×24片,硝苯吡啶片(上海华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3807080

5、2)10 mg×6片,细细碾末均分为12包。用法:13岁1/2包,5岁1包,均每日2次口服,1周服用3 d停4 d,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方案:每月肌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针(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509002)150 mg,连续3个月,共3次。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随访情况 所有患儿均采用电话形式回访。(1)电话及时通知对照组患儿每个月肌注1次人血免疫球蛋白针,连续治疗3个月;(2)定期电话询问观察组患儿服药情况,其中有个别患儿家长反映小儿服药一段时间后有拒服

6、倾向,后经劝说后均按时完成治疗。2.2 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两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 见表1。表1 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两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n(%)表1结果表明,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对照组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低于观察组,但感染1次的比率相近(观察组67.65%,对照组69.89%)。对照组感染3次的例数明显低于观察组,感染0次的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提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疗效优于观察组。2.3 治疗结束后712个月内两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 见表2。表2 治疗结束后712个月内两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n(%)注:与对照组比较,2=32.136,P<0.005。1 &#

7、160;       表2结果表明,结束后712个月,观察组感染1次的例数高于对照组,感染3次及2次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提示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712个月内疗效优于对照组。3 讨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儿童,其反复感染多与护理不当、入托起始阶段、缺乏锻炼、迁移驻地、被动吸入烟雾、环境污染、微量元素缺乏或其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关,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1,另外此年龄段小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相对较弱。故

8、在处理这一情况时,除了寻找致病因素并给与相应处理,加强营养、护理外,对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应给予免疫调节剂调节他们的免疫功能。左旋咪唑能使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宿主恢复其免疫功能,对正常机体的影响并不显著,它有免疫增强作用,能使受抑制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功能恢复正常,这可能与激活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从而降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cAMP含量有关,少数患儿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2。鲨肝醇具有升白细胞作用,正好可以相抵左旋咪唑的副反应。硝苯吡啶又称硝苯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且硝苯吡啶还有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介质,并且能减少黏液腺细胞分泌,有解痉

9、平喘作用3。由于本组应用硝苯吡啶量小,不会导致血压降低。人免疫球蛋白系采用健康人血浆或血清分离纯化并经灭活去除病毒步骤加工制备而成,人免疫球蛋白中丙种球蛋白含量占90%以上,含有多种抗体,其作用机制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免疫,注射较大剂量的被动抗体后,使受者得到完全保护而不被感染。另一种是被动自动免疫,注射小剂量后使受者得到部分保护,虽然被感染但在被动抗体的保护下症状很轻,甚至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产生自动免疫2。从本文资料看,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肌注人血免疫球蛋白的近期免疫增强作用明显比口服左旋咪唑等效果好,患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人数明显少于观察组。但治疗结束后的712个月间观察组疗效又明显好于对照组,这也证明人血免疫球蛋白是外来补充抗体,随着时间推移,体内代谢后下降,持久性较差;而左旋咪唑是使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恢复,自身产生抗病因子,故从长远来看观察组疗效好;且近年由于血源问题,人血免疫球蛋白针剂往往市场上采购不到,不能满足临床应用;而左旋咪唑+鲨肝醇+硝苯吡啶临床用药不存在货源问题,用法相对不复杂,只是疗程稍长,可以在临床应用,尤其是基层临床。【】  1 中华医学会儿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