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研究_第1页
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研究_第2页
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研究_第3页
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研究_第4页
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摘要:为探讨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在北京市大兴县、顺义区抽取健康新生儿193名,随机分为3组: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g5g5g,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g5g5g,组接种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10g10g10g,3组均按0、1、6月程序接种。结果:全程免疫后1年,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5.51、86.44、100.00,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50

2、.50mIUml、52.34mIUml、143.19mIUml;全程免疫后2年,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9.66、70.21、95.56,GMT分别为25.98mIUml、30.48mIUml、69.58mIUml。表明:对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g5g5g与5g5g5g接种,其抗HBs阳转率及GMT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免疫后第2年,采用5g5g5g免疫组的抗体下降速度较10g5g5g组为快;两个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组与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组比较抗-HBs阳性率和GMT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组免疫效果最好。关键词:CHO乙

3、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中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16X(2000)030135-03Study on the Immun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and Type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Hepatitis B VaccinesGAO Jie,CHEN Chang-shun,GONG Xiao-hong(Epidemic Prevention Station of Daxing County,Beijing,Daxing 102600,China.)Abstract: In or

4、der to study the immun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and type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hepatitis B vaccines,a total of 193 healthy babies in Daxing County and Shunyi District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them randomly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I was given recombinant yeast-derived vaccine 10,5,5g,group II

5、was given 5,5,5g and group III was given CHO recombinant vaccine 10,10 and 10g respectively at 0-1-6 months according to the routine immunization schedule. Anti-HBs positive rates were 85.51%,86.44%,100.00%,GMT were 50.50,52.34 and 143.19 mIU/ml respectively in three groups one year after vaccinatio

6、n and that were 79.66%,70.21%,95.56%,25.98,30.48,69.58 mIU/ml respectively in the second year. The antibody production in group I and group II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irst year,but HBV antibody was seen decreasing faster in group II than that in group I in the second year after vaccina

7、tion.The immune effect of CHO recombinant vaccine is better than recombinant yeast-derived vaccine.Key words: Genetic engineering hepatitis B vaccine of CHO cell; Recombinant yeast-derived hepatitis B vaccine; Immune effect自1996年以后,北京市将基因工程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逐步取代了血源乙肝疫苗,广泛用于新生儿接种,目前普遍应用的是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北京市卫生局在1996

8、年颁发的北京市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使用暂行办法中规定,对表面抗原(HBsAg)阴性产妇所生新生儿按016程序接种1055g。但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55g剂量与555g剂量比较效果如何,以及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与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比较效果如何,近年研究不多。为探讨不同剂量、不同种类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在健康新生儿中的免疫效果,我们于19961999年在大兴县、顺义区对193名健康新生儿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乙肝疫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60321,剂量5g支;CHO重组乙肝疫苗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生产,批号95072407,剂

9、量为10g支。2观察对象选择大兴县、顺义区3个乡、镇1996年12月1997年7月出生的健康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组,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g5g5g,组接种5g5g5g;组接种CHO重组乙肝疫苗10g10g10g。3组均按0、1、6月程序,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完成全程免疫后1年、2年分别采静脉血3ml。3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采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SPRIA)法检测HBsAg和抗HBs。HBsAg以SN2.1判为阳性;抗HBs滴度计算采用改良Hollinger公式:mIU130.75exp0.535(SN)(PN)1;抗HBs滴度<2.1mIUml判为无应答,2.19.9mIUm

10、l为低应答,10mIUml判为阳性(保护水平)。4统计方法采用SPSS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接种反应共观察193名儿童,其中男性99名,女性94名,接种后均未发现局部和全身的临床反应。免疫后2年未发现HBsAg阳性者。2免疫效果免疫后1年,抗HBs总阳转率为90.67,、组阳转率分别为85.51、86.44、100.00(表1)。3个组阳转率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10.11,P0.01)。进一步做组间两两比较,组和组的阳转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0.01,P0.05),组和组比较(28.19,P0.01),组和组比较(27.31,P0.01),差异均有

11、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1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不同免疫方案免疫后1年效果比较组别观察人数抗HBs无应答人数低应答人数阳转人数GMT(mIUml)S6934.35710.145985.5150.504.455935.0958.475156.4452.344.5465000065100.00143.192.14合计19363.11126.2217590.6772.533.983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50.50mIUml、52.34mIUml、143.19mIUml,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比较,3组的GMT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H23.31,P0.01)。进一步做3组间两两比较,组和组差异

12、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秩和之差0.56,P0.05),组和组比较(两组平均秩和之差40.65,P0.01)、组和组比较(两组平均秩和之差41.21,P0.01),差异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组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组和组。不同性别抗HBs滴度比较,男性为71.74mIUml,女性为73.39mIUml,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H0.036,P0.05)。免疫后2年,、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9.66、70.21、95.56(表2),3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9.98,P0.01);组间两两比较,组和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0.08,P0.05);组和组比较(28.59

13、,P0.01)、组和组比较(24.26,P0.05)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组抗HBs GMT 表2不同免疫方案免疫后2年抗HBs效价比较组别观察人数抗HBs(mIUml)2.12.19.910GMT(mIUml)S人数人数人数591016.9523.394779.6625.986.5347817.02612.773370.2130.488.364512.2212.224395.5669.594.93合计1511912.5895.9612381.4636.636.8分别为25.98mIUml、30.48mIUml、69.58mIUml,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比较,3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

14、3.824,P0.05)。进一步做组间两两比较,组和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组和组、组和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将193名健康新生儿分为3组,按0、1、6月程序分别接种不同剂量不同种类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年,抗HBs阳性率为85.51100.00,GMT 50.50mIUml143.19mIUml;全程免疫后2年,抗HBs阳性率为70.2195.56,GMT25.98mIUml69.58mIUml。与其它文献报导相比此结果偏低,但与单爱兰等报道的水平接近(血清保护率84.4)。表明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且无任何严重副反应。

15、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按0、1、6月程序,接种10g5g5g与接种5g5g5g相比,免疫后1年及2年,抗HBs阳性率及GMT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免疫后2年与免疫后1年相比,两组的抗HBs阳性率的下降速度不同,5g5g5g组要比10g5g5g组下降快,10g5g5g组下降了6.84,5g5g5g组下降了18.78。故在HBsAg阴性产妇所生新生儿中采用10g5g5g进行免疫更为稳妥。接种CHO重组乙肝疫苗10g10g10g后,抗体阳转率达100,比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高出13.5614.49,GMT高达143.19mIUml,是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2.742.84倍,说明CHO重组乙肝疫苗具

16、有更好的免疫效果,这可能与CHO苗接种剂量大有关。CHO细胞表达的乙肝表面抗原更接近自然表面抗原是其能产生更好的免疫原性的主要原因,但本次研究在分组时如加一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g10g10g组作为CHO重组乙肝疫苗的对照,将使结果更有可比性。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常规免疫后,仍有4.69的儿童无法产生相应抗体,即无应答;还有9.38的儿童虽然产生了抗体,但未达到保护水平,即低应答。目前关于无应答者发生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本次研究用CHO重组乙肝疫苗免疫后的新生儿,抗体阳转率达100,故机体的免疫应答与疫苗的种类、质量有关。所以,对于无应答和低应答者除增大接种剂量外,还可以考虑更换疫苗种类。本次

17、调查还发现,抗HBs阳性率及GMT随着免疫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这与文献报道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产生的抗HBs滴度低、维持时间短的结果相一致。鉴于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下降速度较快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基础免疫后应考虑加强的问题。作者简介:高洁(1960),女,北京市大兴县人,北京市大兴县卫生防疫站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主要从事流行病防制及计划免疫工作。高洁(大兴县卫生防疫站,北京大兴102600)陈长顺(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北京100013)龚晓红(北京市顺义区卫生防疫站,北京101300)韩庆英(大兴县卫生防疫站,北京大兴102600)马淑花(大兴县卫生防疫站,北京大兴102600)参考文献:1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433445.2高寿征.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549.3龚晓红,邢玉兰,刘立荣,等.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