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模式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_第1页
专科护理模式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_第2页
专科护理模式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科护理模式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施行专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自护理论为依据,3 R护理法为主要内容及心理护理贯穿始终的专科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R)、长谷川智能量表(HDSR)及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的评分结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MMSER总分、HDSR评分

2、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FA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科护理模式有利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自理学说; 3 R护理法; 专科护理模式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a,下称VaD)是在多次反复发作的脑血管病变基础上形成的以渐进性、获得性智能障碍为主的症候群。该病多继发于卒中后,又称为卒中后痴呆。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欧美,VaD占老年性痴呆的15%20%1,而在我

3、国其比例高达60%,且有渐增的趋势2,是使老年人致残的三大疾病之一,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研究表明,VaD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种可以防治的痴呆类型3。由于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无法针对VaD的发病特点施行护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鉴此,我科根据自理理论及3 R护理法(Reminiscence,往事记忆提取;Reality,记忆空间定位;Remotivation,记忆再激发)4,结合本科多年的护理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VaD专科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4、一般资料    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于我科住院的56例VaD患者,男34例、女22例,年龄4176(62.56±4.11)岁。均符合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R,1994)5关于VaD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记忆缺损、失语、失用、失认及脑血管病变后遗留的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与症状。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

5、采用常规护理23,6,观察组采用VaD专科护理模式护理。具体如下。    2  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MMSER各因子分、总分及FAQ、HDSR评分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MMSER各因子分、总分及FAQ、HDSR评分比较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P<0.05    3  讨论    VaD患者的痴呆特征为“竹篓样的筛孔状记忆”,以及计算力、定向力等方面的智能减退

6、和自理缺陷,不得不由其家庭提供外在的帮助与支持,从而增加了家庭负担。因此,我们在护理中根据自理理论,以3 R为主要护理内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护理经验,对3 R护理法进行完善与发展;尤其在个体化设计方面做了有意义的尝试(对每例患者病情客观评价后设计出训练计划),使其针对性更强,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在设计护理方案时,尽量选择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训练项目,如洗漱、穿衣、进餐、辨方向、近事回忆及简单计算等,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维持、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减轻其家属的照护强度。同时将心理护理作为贯穿始终的原则,患者对其患病后智能方面的残疾有强烈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在护理过程中大量的智能训练更使患者时时面对自己的

7、弱点,易产生抑郁心理,如果不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到这一点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与支持,患者则不配合甚至拒绝康复训练。有研究表明,行为疗法的技术,如塑造、激励和榜样等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9。所以,我们经常对患者的训练成绩进行总结与鼓励,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表1示,护理干预前,两组各个量表及各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MMSER总分、FAQ及HDS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5.54、15.79、13.92,均P<0.05)。提示针对性强的VaD专科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智力及自护能力,使患

8、者更好地回归家庭与社会。还可减轻患者家属的护理量和劳动强度,产生直接的家庭效益。    综上所述,以自护理论为依据,以3 R为护理内容,将心理护理贯穿始终的VaD专科护理模式具有科学、严谨、实用的特征,应用该模式对VaD患者实施护理具有重要的护理学价值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汤洪川,包礼平,曹起龙,等.实用神经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3.    2 田金洲.血管性痴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0548. 

9、   3 罗祖明,董佑忠,彭国光.脑血管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84389.    4 赵冬林.3 R智力激发对老年痴呆病人的影响J.国外医学物理学与康复分册,1995,15(1):4245.    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4th ed. Wash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143.    6 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7183.    7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8,1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