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教学中点拨技巧小议点拔是指老师用简炼精辟的语言或鲜明生动的实验等方式指点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进步才能,开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开展学生才能的时候,已经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普遍认同。因为它充分表达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那么,对进步学生才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利用好点拔这一手段,也是老师们共同讨论的问题。经过考虑与理论,我认为总体来说,点拔要遵循以下原那么。启发性。点拔要点在点子上,拔在关键处,即通过拔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提醒问题的本质,启发学生思维。虽然只有一言半语,却能一针见血,到达“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正确效
2、果。及时性。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点在节骨眼上,拔在必要时刻,即点在学生思维的迷茫之时,才有助于学生头脑开窍,思路接通,推动思维的延伸。适度性。点拔得过频、过长,易引起学生烦燥,有碍思维。过短,过于隐晦,学生就不能心领神会,阻碍并不能排除,失去了点拔的本意;过明,把思路方法完全暴露给学生,会越俎代庖,侵占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将学生完全束缚在老师设置的框框里,阻碍学生思维才能的开展,因此点拔一定要适度,即点得恰当,拔得适度,不可滥用。灵敏性。表如今两个方面:一是方法上灵敏。化学问题千变万化,学生的思维阻碍千姿百态,这就要求老师点拔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采用不同的点拔方式,才能击
3、中要害。二是程度上灵敏。由于学生在知识程度、理解才能上存在差异,学习过程中所遇阻碍的大小、多少必然不同,这也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点拔。因此,点拔要根据课型、知识内容与学生承受才能灵敏安排。下面笔者结合点拔的常见类型和实例谈谈如何实现点拔的最正确效果。1、预习新课前老师作些点拔,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做到既进步学习的兴趣又进步学习的有效性,可以称为向导点拔。2、化学理论往往是抽象、枯燥的,假如用空洞的语言平铺直叙地讲授,学生听起来乏味,效果当然不好,不妨运用“比喻点拔“,将抽象的知识详细化、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例如,将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
4、0倍,为什么pH不等于8?这个问题,如先采用理论阐述,定量分析,比较费事,学生的印象也不深,如用“盐水加水稀释会变成糖水?一点,学生印象很深。再如学生对氢原子的电子云很难理解,如用“自行车轮子未转动时,一根根辐条都可数,但一旦高速旋转起来时,就感觉辐条是无数的了。来比喻在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形成电子云时,学生便恍然大悟了。3、授课过程中的范例,目的不只是让学生会解某一道题,而是通过思路和方法上的点拔,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也就是在给人以鱼的同时,教人以渔,这就是范例点拔。例如,在10 mL1 mol/L氯化铝溶液中参加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0.3
5、9 g。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可能是 A、15 mL B、20 mL C、35 mL D、45 mL此题许多同学只选了A而漏了C, 原因是没有注意到0.39 g沉淀并不是最大量,它可能存在Al3+部分沉淀或Al3+完全沉淀又部分溶解的两种情况如下图。此例讲完,立即让学生回忆还有哪些情况与上述情况相似?学生涌跃发言,有认为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参加盐酸所得沉淀与盐酸体积的,有认为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所得沉淀与二氧化碳的关系,有认为硫化氢与氧气反响所得硫与氧气之间的关系。4、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最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思维。利用实验进展点拔会给学生留下鲜明深化的印象,难点也自然轻松打破。如:如20
6、19年福州市高三质检化学题中有这么一题:取一支大试管,参加15 mL苯r=0.87 g·cm ,静置。取黄豆大的金属钠r=0.97 g·cm-3,轻轻放入这支装有水和苯的试管里。试推测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大多数同学都是把钠与水反响的现象照搬进来,没有很好的考虑。几乎没有人会答“产生的气体使钠块上浮,当附着在钠块外表的氢气逸出后,钠又沉到水和苯的界面上,再发生反响,重复上述现象直到钠块完全反响耗尽。讲评完后还是有许多同学不理解其中道理,总持疑心态度,我采用实物投影仪把整个实验现象象放电影一样展如今学生眼前,疑心的同学频频点头。学生信服了。有好几个同学跟我讲观察这个实验后他对解
7、决一些化学问题更有把握了。5、许多试题给解题者提供大量错综复杂的信息,捕捉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信息的点拔,着力使学生将隐藏的弱信息挖掘出来,以补充解题信息缺乏,确保解题通畅,并识别干扰信息,确保解题正确。如:在一定条件下,RO 和I 可以发生反响,离子方程式为:RO + 6I + 6H+= R + 3I2 +3H2O 1RO 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 个。此题运用电荷守恒原理,很容易得出RO 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5,但是很多同学却得出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个的错误结论,且他们很难自我发现错误,我启发同学重新审视,看离子方程式中有否隐含着什么?同学们恍然大悟:根据离子反响的生成物为R ,得R的负化合价为-1,那么最外层电子数为7。此例告诉我们,老师要细察学生思维的触发点,巧妙点拔,同中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