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点_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点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考点1: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考点2: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分离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考点3:血浆适用于血浆生理性和病理性化学成分的测定,特别是内分泌激素测定。除钙离 子外,它含有其他全部凝血因子,也适用于血栓与止血的检查。考点4:正常成人血量约为(70l0)m17kg体重,成人约45L,约占体重的7%8%,其中 血浆占55% 血细胞占45%。考点5:血液的红色来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呈鲜红色:静 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呈暗红色。严重贫血者血液红色变浅。考点6: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或氰化物中毒者血液呈樱红色

2、。考点7:正常人血液pH值7.357.45,动脉血pH值7.40,静脉血pH值7.35。考点8:正常男性的血液比密约为1.055一1.063,女性约为051一1.060,相对黏度为45;血浆比密约为1.0251.030;血辋胞比密约为1.0900血液比密与红细胞含量、红细 胞内血红蛋白禽量有关。血浆比密和血浆内蛋白浓度有关。考点9:血液具有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黏滞性、凝固性三睁特性。考点10:血液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考点11:静脉采血法放血与混匀的操作方法是: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 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轻轻混匀抗凝血,切忌振

3、荡试管,盖紧试管塞备用。考点12: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进针时或采血后如发生眩晕,应让其平卧休息。必要时可 嗅吸芳香氨酊、针剌(或指压)人中和合谷等穴位。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静脉注射 葡萄糖或让患者口服糖水。如有其他情况,应找医生共同处理。考点13:皮肤采血法通常选择耳垂或手指部位。而新生儿做血细胞计数时,常用的采血部 位是拇指或足跟。考点14:手指采血检查结果比较恒定,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成人毛细血管采血最常用的部位是左手无名指。考点15:皮肤采血法通常选择耳垂或手指部位。耳垂采血时痛感较轻,操作方便,但血循 环较差,受气温影响较大-检查结果不够恒定,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考点16

4、:皮肤采血法的注意事项包括:采血部位的皮肤应完整,无烧伤、冻疮、发绀、精选水肿或炎症等;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防止采血部位感染, 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避免交叉 感染;皮肤消毒后,应待75%乙醇挥发后采血,否则流出的血液扩散而不成滴;如血流不畅切勿用力挤压以免造成组织液混入, 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进行多项检查时, 采血 的顺序依次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型鉴定等。考点17:真空采血法的采血装置有套筒式、头皮静脉式两种。封闭式采血无需容器之间的转移, 减少了溶血现象, 能有效保护血液有形成分。样本转运方便,能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和 患者间交叉感染。考点18:各种彩色真空

5、定量采血容器,根据需要标有不同的色码,适于不同的检验项目。 其中,伞血细胞计数应选用紫色的真空采皿容器。考点19:凝皿检查(门、肚啊、因子测定)应选用的彩包真空采血容器是淡蓝色。考点20:彩色真空定量采血用于葡萄糖、糖耐量、乙醇浓度测试,应添加的抗凝剂是氟化 钠、草酸钾。考点21:彩色真空定量采血用于血培养,应添加的抗凝剂是多茴香脑磺酸钠(SPS)。考点22:皮肤采血法的缺点是易于溶血、凝血、混入组织逵,而且局部皮肤揉擦、针刺深 度不一、个体皮肤厚度差异等都影响检查结果,所以,皮肤采血检查结果重复性差、准确性 不好。考点23:封闭式采血法的操作规范,有利于样本收集运送和保存,防止院内血源性传染

6、病。考点24:采血方法应在患者、采血、溶血、样本处理、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考点25:采血时,止血带结扎时间应小于1min.如超过2min,大静脉血流受阻而使毛细血管内压增高,使相对分子质量1012/L,应采取治疗措施;低于参考低限,为诊断贫血界限,应寻找病因;低于1.510127L应考虑输血。考点10:新生儿由于出生前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 故红细胞数明显增高, 较成人约增加35%, 出生2周后逐渐下降,2个月婴儿约减少30%。考点11:男性红细胞在67岁时最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2530岁达到高峰,30岁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直到60岁尚未停止。考点12:女性红细胞随年龄增大

7、而逐渐上升,1 31 5岁达到高峰, 随后受月经、 内分泌等因 素影响而逐渐下降,2135岁维持最低水平, 以后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 与男性水平相当。考点1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能引起原发性红细胞增多。考点14: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晚期l消化道肿瘤而长期不能进食等 均可引起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考点15:改良牛鲍计数板用优质厚玻璃制成。每块计数板分为2个计数池,计数池两侧各 有一条支持柱,将特制的专用盖玻片覆盖其上,形成高0.l0mm的计数池。考点16:红细胞计数采用的盖玻片是专用的玻璃盖片,要求表面平整光滑,两面平整度在0.002唧以内,盖玻片规格是

8、24mmK20mnK0.6mm。考点17:患者,女性,48岁,用改良牛鲍计数板计数其红细胞,中央大方格内4角及中央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为300,则其红细胞计数为3X1012/L。考点18:红细胞计数时需遵循一定方向逐格进行,以免重复或遗漏,对压线细胞采用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NaCI具有调节渗透压的作用。Na2S04具有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的作用。HgC12具有防腐的作用。考点22:枸橼酸钠稀释液中,枸橼酸钠具有抗凝、维持渗透压的作用。考点23:枸橼酸钠稀释液中,甲醛具有防腐和固定红细胞的作用。考点24:血液中血红蛋白以各种形式存在,包括:氧合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 红蛋白或

9、其他衍生物。考点19:Hayem红细胞稀释液中,考点20:Hayem红细胞稀释液巾,考点21:Hayem红细胞稀释液中,精选考点25:血液中血红蛋白采用比色法测定。考点26:血液中除硫化血红蛋白外的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再和CN一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复合物一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考点27:血液中除SHb外的各种Hb均可与低浓度SDS作用,生成SDSHb棕红色化合 物,其吸收曲线波峰在538nm,波谷在500nm,肩峰在560nm,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波峰处 吸光度,经换算可得到每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考点28: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操作简单、显色快、结果稳定可靠、读取吸光度后可

10、直接定值。1966年被ICSH推荐为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考点29: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的致命弱点是氰化钾(KCN)试剂有剧毒, 使用管理不当可造成公害。便;试剂稳定性差;需要绘制标准曲线考点30:SDS测定法具有操作简单、呈色稳定、准确性和精确性符合要求、无公害等优点。考点31:碱羟血红蛋白(ADH575)测定法试剂简单,呈色稳定,无公害,吸收峰在575nm,可用氯化血红素作为标准品。考点32:异常血浆蛋白质、高脂血症、白细胞数超过30.OX109/L、脂滴等可产生浊度,干扰血红蛋白(Hb)测定。考点33: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为120-170g/L。考点34:血红蛋白随年龄增长

11、,可增高或减低,和红细胞变化相似。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 有日内波动,上午7时达高峰,随后下降。考点35:发生大细胞性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不成比 例。大细胞性贫血的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偏高。考点36:HiCN转化液应贮存在棕色有塞玻璃瓶中。HiCN转化液在4C保存一般可数月,不能在0C以下保存,因为结冰可使高铁氯化钾还原,试剂失效。考点37:红细胞形态检查与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结果相结合可粗略推断贫血原因, 对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将细胞分布均匀的血涂片, 进行染色后, 根据 各种细胞和成分各自的呈色特点,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识别。精选考点38:血

12、涂片观察一方面用于估计血细胞的相对数量,作为仪器质控的方法之一,另一 方面通过形态识别,初步判断贫血原因。 但制片不当,常使细胞鉴别发生困难,甚至产生错 误结论。考点39:红细胞形态检查时应选择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考点40:瑞氏染色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为双凹圆盘形,细胞大小一致、 平均直径7.2Um淡粉红色,中央1/3为生理性淡染区,胞质内无异常结构。考点41:巨红细胞见于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考点42:正常色素性红细胞多见于正常人、急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等。考点43:低色素红细胞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某 些血红蛋白病。考点44

13、:同一血涂片同时出现低色素、正常色素性两种细胞,又称双形性贫血,见于铁粒 幼红细胞性贫血。考点45:靶形红细胞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nIL(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C病)、阻塞性黄疸、脾切除后。考点46:口形红细胞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小儿消化系统疾患引起的贫血、乙醇中毒、 某些溶血性贫血、肝病和正常人。考点47:棘红细胞的细胞表面有针状突起,间距不规则,长和宽不一。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p脂蛋白缺乏症(高达700-/0。80U/O)、脾切除后、乙醇中毒性肝病、尿毒症。考点48:瑞氏染色后,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颗粒(变性RNA),属于未完伞成熟红 细胞,颗粒大小不一、 多少不等, 称嗜碱性点彩

14、红细胞。 见于铅中毒、 正常人(约占1/10000)O考点49: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含有1个或多个直径为l一2暗紫红色圆形小体, 称为豪焦小体, 见于脾切除后、 无脾症、 脾萎缩、 脾功能低下、 红白血病、某些贫血。考点50:英文缩写HCT表示血细胞比容,也可以写做HCT,Ht或PCV。考点51:血细胞比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离心沉淀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样本中所占比值。考点52:温氏法采用中速离心,不能完全排除红细胞间残留血浆,测定结果偏高。微量法 采用高速离心, 红细胞残留血浆比温氏法少, 且样本用量小, 操作简便, 残留血浆1%3%。精选考点53:血细胞比容测定时,抗凝剂鼋不准确、混匀

15、不充分、离心速度不够产生误差。红 细胞形态异常或红细胞增多症可使血浆残留量增加6%。考点54:血细胞比容测定温氏法的参考值范围为:男性0.40一0.54:女日已0.370.470考点55:微量法测m细胞比容时将毛细玻管置于专用读数板中,移动滑尺刻度至还原红细 胞层表层为准,读出相对应的数值。考点56:温氏法测血细胞比容,离心后的血液分为5层,自上而下分别为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层和有核红细胞层、 还原红细胞层、 带氧红细胞层。 读取红细胞层柱高的毫米数, 乘以0.01,即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体积的升数。考点57:通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值,可计算出平均指数。手工法公式为:MCV=

16、Hct/RBC.MCH=Hl)RBC、MCHC=Hb/Hcto考点58: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以gL为单位。考点59:红细胞凝集、严重高血糖症(葡萄糖高于6000mg/L)可使MCV假性增高。考点60:利用人群红细胞平均指数相当稳定的原理,用XB分析法或浮动均值法对血液分 析仪进行质量控制。考点61:不同人群红细胞指数中MCV的参考范围不同,其中成人MCV的参考范围是80一100 flo考点62:不同人群红细胞指数中MCHC的参考范围不同,其中新生儿MCHC的参考范围是280一360q/Lo考点63:某贫血患者的MCV减低、MCH减低、MCHC正

17、常,属于单纯小细胞贫血,见于 慢性感染、慢性肝肾疾病性贫血。考点64:某贫血患者的MCV减低、MCH减低、MCHC减低,属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见 于缺铁性贫血及铁利用不良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精选分点7RDW是对红细胞体积大小的评价,比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小的观察更为客观和准确。考点6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异常受样本中红细胞碎片、红细胞凝集、双相性红细胞的影 响。采点68:根据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同,将贫血分成6类。其中MCV减少、RDW增高,常见的贫血为缺铁性贫血。采点69: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表现为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考点70:网织红细胞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活体染色后, 嗜碱性

18、物质凝聚成蓝黑色颗粒,颗粒与颗粒连缀成线,线连接成网。考点71:网织细胞计数仪法可客观将Ret分成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3类,有助于化疗、放疗、移植患者的监 测。考点72:网织红细胞计数的试管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较好。玻片法取血量少、染色时水分 易蒸发,造成结果偏低。因此,试管法优于玻片法。考点73:网织红细胞计数中的显微镜法,其影响因素有:操作人员对网织红细胞识别不同、 血涂片质量好坏、计数红细胞数量多少、计数方法等。考点74: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网织红细胞均值为150X109/L

19、,血液中为65 XI09/L。当骨髓网织红细胞增多,外周血减少时,提示释 放障碍;骨髓和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均增加,提示为释放增加。采,点75:网织红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溶血性贫血、放疗和化疗后。减少主要见于再生障碍 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障危象。考点76: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是网织红细胞生成相当于正常人的倍数。考点77:通常网织红细胞生存期限约为2d,若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提前释放人血,网织红细胞生存期将延长。考点78:点彩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害,其胞质中残存变性 的嗜碱性RNA,染色后呈现大小、形状不一的蓝色颗粒。考点6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英文缩写是RDW。精选考点79:点彩红细胞计数时,采用碱性亚甲蓝液染色后,红细胞呈淡蓝绿色,颗粒呈深蓝 色;采用瑞氏染色后,红细胞呈粉红色,颗粒呈蓝黑色。考点80:点彩红细胞计数时,须选择红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考点81:通常油镜下计数l000个红细胞中的点彩细胞数, 并换算成百分率, 其参考值0.03%。考点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