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会吃饭,成就健康·快乐·幸福·智慧的圆满人生,见性成佛 学会吃饭,成就健康快乐幸福智慧的圆满人生,见性成佛对于吃饭,有吃什么的问题,也有怎么吃的问题。会吃饭,是找到福慧具足的真如妙心的一条光明大道,成就圆满的福慧人生,你信吗?德山禅师写了一部注解金刚经的青龙疏钞。在挑着书卷,四处讲经的路上,他饿了,见到一位卖点心的老太婆。他想,肚子饿了,就吃点心吧,于是把书担子一放,老太太,我想吃一点点心。老太婆一看这个和尚,便问道:法师,你从哪里来啊?我从四川来。你挑的这一挑好像都是书啊。对呀,都是书稿。什么书稿呀?是我注解金刚经的青龙疏钞。一听说这位僧人的书担子里是青龙疏钞
2、,老太婆说:法师,我读金刚经遇到一个问题,正好请教你。如果你能回答我,我拿点心供养你;如果回答不了,对不起了。德山禅师担子里注解的就是金刚经,一听老太婆这样说,他微微一笑,请问吧。你要吃点心,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要点哪一个心?德山禅师一听愣住了,答不上来,只好继续饿肚子。大家看看,真修行,吃饭从来不是一件小事。说到金刚经,金刚经也是从吃饭而起的。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那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与1250个
3、僧人在一起。午餐前,佛披上袈裟拿出钵盂,到舍卫大城中去乞讨,他不拒贫富,挨门挨户,完成乞讨后,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吃饭后,收起袈裟与钵盂,洗了脚,开始打坐。佛的日常生活,和大家一样,要吃饭,要走路,因为光着脚,佛的脚也会踩到泥巴。所以,乞食回来,要洗脚,然后打坐。穿衣吃饭,是平常的事。即使是佛,身体也没有超然物外。只是找到了福慧具足的真如妙心,如是而已。佛的境界,就是在平常的事物上建立起来的。即使像肚子饿了要吃饭这样一件事,也要自己去吃才会饱。佛用行动告诉人们:求解脱就要破除一切迷信,要靠自己信愿行,实修实证。佛陀的本意是觉者,人们能够发起真实信愿,学习妙心文化落实圣贤教育,找到迷失的自己,觉照
4、出自己福慧具足的真如妙心。那么大家的心在当下与佛陀的心是没有区别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故,福慧具足的真如妙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其实会吃饭也不容易。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就能找到福慧妙心,就是修行。你信吗?你会说:我们都吃饭睡觉不是修行,为何你是在修行呢?这是因为你们吃饭时百般计较,睡觉时千般思索。所以,会不会吃饭,关键在于有没有一颗觉照的福慧妙心。人们是怎么吃饭的呢?来反照一下,当你在吃饭的时候,你真的是在吃饭吗?你说你在吃饭,应该说你的身体在吃饭,你的心也在吃饭吗?你吃饭的时候,你心里可能还惦记着刚刚发生的某一件事,可能在想两个小时候后有什么活动,明天要做什么等等。这个菜不好吃,那个菜好吃
5、,你在分别眼前的菜。所以,你的生命在吃饭的时候是分裂的,你的身口意在吃饭的时候是分裂的,没有统一起来,吃饭的时候,你的心或者是在迷失过去,或者是在妄想着未来,嘴在嚼动,可心却迷失在别的地方了。这就是你吃饭时的状态。不会吃饭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吃饭就是吃饭,过去现在未来,回归当下。这个时候,说在吃饭是多余的,因为此时整个生命是心境交融的。境是饭,心是心态。吃得专注专心,同时吃得很明了,对当前的生命状态很清楚,就像有一盏明灯照耀着一样,就是心在观照。吃得专注就是定心,吃得明了就是智慧。专注地吃饭,明了地吃饭,就是定慧等持地吃饭。你说,我吃饭没有去想别的,我边吃饭边想着我要去打坐,我要去念经,我要
6、去度众生,这好不好呢?真明白了,放下妄想,你能以正念来吃饭,专注、明了,你就是在打坐,在念经,就是在度众生,就是在供养诸佛,就能与福慧妙心相感应。在广大无边的法界里,吃饭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你却不知道,当你吃饭的时候,整个法界都在这个事件之中了。你会说,太夸张了吧,真的整个法界都在这顿饭中吗?。简单地说,米饭要由厨师来煮,稻米要由农民耕种,稻谷的成长不仅仅需要农民的辛勤劳动,还要有阳光雨露、土地肥料等种种因缘的成就。稻谷成熟了还要加工,加工要用器材,买米卖米要有市场,市场要工人建筑,要工商人员管理,工商人员涉及到政府的的组织法规这样观察下去,思维下去,你会发现,每一件事物当中都
7、包涵着整个法界。福慧妙心,清静一真。一颗觉照的心,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与至圣诸佛,大道诸真相契合。能够让生活因为拥有正法而法喜充满。不去分别取舍,那么吃饭不但是滋养色身,也是用心修行之处。能明白此理,就要恭恭敬敬地对待吃饭这个问题。这也要信愿行啊!推而广之,行站坐卧,不离这个。则妙心见矣!真修行人,吃饭真不是一件小事。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首先,应想这份食物的来处,它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劳动,才成为你的盘中餐,因而要珍惜它;其次,衡量今天自己的修行,是否对得起这份饮食,否则应该怀惭愧心受食;
8、第三,对美味饮食也不应生起贪心,不要暴饮暴食,要有节制地食用;第四,就像病人为治病而吃药一样,不应挑剔饮食的好坏;第五,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顺利地进行修行,才接受这份食物。人们几时是带着感恩心吃饭呢?早饭:看着手机胡乱地吃几口,匆匆忙忙地赶去上学或上班。午饭:各自在单位或学校用餐玩手机。晚饭:一家人终于有时间聚在一起,平静地进食,却又常常被电视里的动画片广告或新闻打扰,注意力全都集中于荧屏或者手机。这时,血液集中到大脑皮层,影响消化道的供血,而且食物的色、香、味对有关神经中枢的刺激被抑制,感觉不到自己正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又怎能生发一丝一毫的感恩之情?在吃饭时,你会想到很多面色黝黑的人吗?想到
9、毒辣的阳光;想到暴皮的脊背;想到晶莹的汗水。你会感觉到,每一口馒头,每一口菜,都是那样的香甜。当一粒米掉到桌子上时,你会毫不犹豫地捡起来放到嘴里。用餐时的感恩,能够帮助人们放下烦恼,体验宁静与喜悦,回到吃饭就是吃饭的本来状态,回归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学习妙心文化的正信行者,活在当下,也就是安心于当下。能安心于当下也就能安心于时时处处,能安心于时时处处。自能与福慧妙心相印,感应道交!学法与修道,都是人的精神食粮,能资益人身。修行人的食物有两种,一种是法喜食,一种是禅悦食。法喜食,指人闻法欢喜,增长善根,资益慧命,如世间之食,能养诸根,支持其命。禅悦食,指人修习禅定,得寂静之乐,心身怡悦,安乐自在。学习妙心文化落实圣贤教育体悟福慧妙心真经,自能明易理应禅机亮心灯,结合讲过吃饭的事,触类旁通去渐修人事。实现善良美好的愿望,指日可待。愿一切有缘,不论信任何教,或者不信任何教,都从各种事相缘起中觉悟,入正知正见,找到迷失的自己,依教奉行,实修实证,解脱痛苦烦恼,成就圆满的福慧人生。上上士闻道当下顿悟,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信若疑,下士闻道,则耻笑之,下下士闻道,则大骂之,不骂不足以为至道也。 猜你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伊春市带岭区2025届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肾脏电解质重吸收-洞察及研究
- 2024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合肥滨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4年芜湖市湾沚区老年大学(学校)工作人员特设岗位5人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餐饮行业卫生管理检查清单
- 八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范例
- 九年级语文同步教学设计与教案范例
- 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标准样本
- 钢结构桁架工程施工方案
- 家畜繁殖员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DG-TJ08-2097-2025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标准
- 数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分层计划
- 甘肃省合理用药管理办法
- 新解读《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J-T 15-248-2022》
-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女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
- 以《论语》为翼:高中生价值观构建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 妇产科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2025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
- DB42 1537-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