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经典作业设计案例第一单元作业设计总目标1、 掌握本单元2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片段。3、 能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事物写具体写生动。4、 能够按照方位顺序,对一处景物进行具体描写。5、 通过诵读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只拣儿童多处行早和古诗两首,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第1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作业设计目标1、 掌握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能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事物写具体写生动。3、 通过诵读、背诵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义,
2、培养热爱春天的情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作业设计设计意图连一连丰收的 荒山 快活地 飞翔绿色的 果园 灵巧地 呼吸寂寞的 眉毛 深深地 照着淡淡的 大伞 暖暖地 直叫帮助学生积累、巩固课文中的短语的搭配。(第二课时使用)照样子写比喻和拟人句1 小鸟抖动彩翼,仿佛展开一把五色的绢扇。2山下的洪水不再浑浊咆哮,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学生能使用比喻句和拟人句将事物写具体生动。(第二课时使用)看课文的插图,想象荒山植树后的景象,可以用上下列词语写一段话。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 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 帮助学生记忆课文,并将诗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也可以加入学生自己观察的内容。(
3、第二课时使用)第2课只拣儿童多处行作业设计目标1、掌握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59自然段。3、能够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事物写具体写生动。4、 通过诵读、背诵,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感受儿童和春花一样生机勃勃,激发热爱自然的感情。给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涂色1 游人不解(ji xiè)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ch ch)行。2在转(zhun zhuàn)弯的地方,总和他们撞个满怀。3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 (kng kòng)隙。4它们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
4、(ji jiè xiè)数。帮助学生巩固多音字在不同的地方应该使用什么读音。(第一课时使用)从课文中找出两句比喻句,说说他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模仿着写一句。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比喻的使用使文章更生动具体,并让他们掌握比喻句。(第二课时使用) 课文主要写儿童,为什么作者要用许多笔墨写花儿呢?学完本课,你能写下一些点滴感受么?让学生感受儿童如春花一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第二课时使用)第3课早作业设计目标1、 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初步掌握引号的不同用法3、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积累描写梅花的句
5、子,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4、 了解鲁迅和梅花相似的品质,学习他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作业设计设计意图我知道这些引号的用法引号的用法:1、表示引用 2、表示特定的称谓 3、表示着重指出的部分 4、表示反语或具有讽刺否定意味的词语1南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有小匾,上题“停云小憩”。 ( )2寿镜吾老先生该会喊了吧:“人都到哪去了!” ( )3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 )4要学做梅花,做“东风第一枝”。( )5当年的“子曰”“诗云”,咿咿呀呀的读书声大街上都能听的到。 (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引号的不同用法(第二课时使用)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语句,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梅花的,他为什
6、么要写梅花。提到梅花你还能想到什么诗句呢?让学生初步掌握借物喻人的手法,体会梅花和鲁迅相似的品质(第二课时使用)根据课文内容,排列下面错乱的句子( )学生书桌分别在四面,在东北角上是鲁迅用过的一张。( )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 )书屋朝西,门两旁边开窗。( )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 )东面正中挂一幅画。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请你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一段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地方。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描写顺序,并能够按顺序对一个景物进行描写(第二课时使用)第4课古诗两首作业设计目标1、 掌握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理解诗句的意思。2、 能正
7、确、流利、有感情背诵课文。3、 能够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掌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内在含义。作业设计设计意图填空:1游园不值是( )代诗人( )的作品,“不值”是( )的意思,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春游访友不遇,表现了诗人( )的心情,有两句写诗人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的春色,心情一下子又( )。虽然诗人“游园不值”久扣(“ ”)而(“ ”)但是诗人从探出墙头的(“ ”)中,感受到( )。全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其中(“ ”)一句富有哲理性,它现在多用来指( )。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理解重点诗句的内涵。(第一课时使用)默写宿新市徐公店,用自己的
8、话描写诗所描绘的情景,并为它配上一幅漂亮的画。让学生通过写、画巩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第二课时使用)请你再写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课外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第二课时使用)第二单元作业设计总目标1 掌握本单元中1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3 掌握引号的各种用法。4 结合课文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意思和传达的情感,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受。5 能够寻找相关资料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6 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第5课梦圆飞天作业设计目标1、 掌握本课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想象课
9、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3、 掌握课文中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你能用两、三个词分别来形容一下当时人们的心情吗?1、 随着发射时间的逼近,人们的心弦绷得紧紧的。2、 当“神舟”5号飞入太空后,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 拓展词语的训练(第二课时使用)指出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1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2 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 )3 “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体会比喻、夸张这些修辞使表达更生动(第二
10、课时使用)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抄一抄,并写写自己的感受。训练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转化成文字记录下来。(第二课时使用)第6课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作业设计目标1、 掌握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掌握课文中拟人化的修辞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3、 理解“孪生兄弟”的意义,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孪生兄弟”。作业设计设计意图小小翻译家(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1 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2 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体会拟人的修
11、辞方法给表达带来的效果。(第二课时使用)地球和火星为什么被称为“孪生兄弟”,他们究竟有多少相似的地方呢?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掌握“孪生兄弟”火星和地球的异同(第二课时使用)请结合课文介绍搜集有关地球和火星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份小报详细介绍一下。(可以文字资料也可以图片资料)通过课外搜集资料巩固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第7课克隆之迷作业设计目标1、 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3、 能够正确使用一些关联词语。4、 进一步掌握引号的各种用法。作业设计设计意图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 )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叫无性
12、繁殖。2( )植物可以克隆,动物( )也可以克隆。3克隆技术( )在很多方面对人类有帮助,( )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学会使用适当的关联词。(第二课时使用)请你搜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利用班会课开展一个克隆知识的小讲座。学会搜集课外资料帮助学习了解克隆技术(第二课时使用)小练笔克隆技术多么奇妙啊!假如我会克隆,我会通过练笔让学生展开想象。(第二课时使用第三单元作业设计总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一些可敬的人物:面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厄运依然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奋斗的海伦·凯勒;经受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依然热爱音乐,创作出二胡名曲的二泉映月的阿炳;不畏艰险,七
13、下西洋,促进中外文化与经济交流的郑和;蒙受不白之怨,忍辱负重,发奋写史记的司马迁2、 准确认读和默写26个生字,能识记绿色框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3、 能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精神,抓住要点复述故事主要情节的方法。学习精读和略读结合的读书方法。第8课海伦·凯勒作业设计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绿线里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体会并掌握文中引号的用法;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作业设计设计意图把这个故事将给父母听,并请他们评价一下你的复述。从第一课时的朗读到第二课时的复述,让家长见证孩子的进步,给予鼓励,激发学
14、生的学习热情。(第二课时使用)写一篇读后感学完的课文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文中的词语会用了吗?主人公的宝贵精神体会到了吗?通过写读后感这一作业形式来使学生的所得外化,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个运用。(第二课时使用)课外 课外拓展: 推荐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推荐影片海伦·凯勒课外的拓展阅读既能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帮助他们继续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第二课时使用)第9课二泉映月作业设计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掌握本课的6个生字,绿线里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名曲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
15、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作业设计设计意图 认真观察月夜景色,像阿炳一样全身心去体验感受,捕捉美好的景物,写一段话。 下面的词语可供选用,圈画自己用的好词句。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赏月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照耀积累描写月夜景色的词语,尝试模仿课文写写自己的感受,训练对语言文字的运用。(第二课时使用)静心欣赏二泉映月,结合阿炳的人生经历谈谈听这首曲子的感受。像这种旋律,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通过完整的欣赏乐曲,让学生再次感受名
16、曲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积累课内外字词。(第二课时使用)填写词语:( )的叹息、( )的哭泣、( )的倾诉、( )的呐喊、( )的抗争、( )的琴声、( )的家乡、( )的乐曲通过填写词语来加深对文本的印象。(第二课时使用)第10课郑和远航作业设计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绿线里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作业设计设计意图 专题作业认识郑和虽然范围较大,但学生从中不仅需要广泛涉猎有关历史书籍,还要详细分析原因,这就有了一个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知识的
17、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第二课时使用)按要求抄写有关句子。1、表现海上风浪险恶的句子:2、表现郑和等人的不畏风浪的句子:3、郑和远航的意义:摘抄积累文本中的语句,感受郑和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第一课时使用)课外组词。遣( )器( )梧()撕()遗( ) 嚣()悟()嘶()通过比较辨别字形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一课时使用)第11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作业设计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掌握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有意识地关注史记,并搜集其中的一两个故事,交流;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作业设计设计意图 借助文中和练习7中的成语,感
18、受史记诞生的艰难。读一读,再认认真真地抄下来。耳濡目染 刻骨铭心 博大精深 专心致志 飞来横祸 悲愤交加 血溅墙头 了此残生轻于鸿毛 重于泰山 克己奉公 奋笔疾书坚定决心 毕生心血 前无古人 辉煌著作博闻强记 家学渊源 栉风沐雨 名山大川挺身而出 犯颜极谏
19、;飞来横祸 不白之怨 忍辱含垢 大笔如椽 鸿篇巨制 藏之名山整合单元的教学资源,通过词语的归类积累,感受史记诞生的艰难,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第二课时使用)1、你读过哪些“史记故事”?把题目写在横线上,课后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这些故事。 2、推荐阅读史记故事廉颇蔺相如列传、李广列传的节选内容。本次作业本着“亲近母语、领略文化、强化积淀”的语文学习宗旨,丰富学生积累,引领学生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在原汁原味的史记故事中领略司马迁的生花妙笔。(第二课时使用)第四单元作业设计总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0、、类型众多和鲜明的个性;体验矗立千年的金字塔的宏伟壮观以及结构的紧密精致;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魅力。2、 准确认读和默写2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3、 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和积累一些成语,结合具体的句子揣摩一些词语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4、 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点并围绕主要特点有条理地从多方面介绍事物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第12课秦兵马俑作业设计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掌握本课的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3、 能联系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作业设计设
21、计意图照样子写词语:惟妙惟肖_、_、_跃跃欲试_、_、_南征北战_、_、_找到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同类型的词语。(第一课时使用)请你做一次导游,带大家参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秦兵马俑。请根据课文内容及搜集的资料写一段导游词。学完的课文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文中的词语会用了吗?兵马俑中蕴涵的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学生感受到了吗?通过写导游词这一作业形式来使学生的所得外化,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个运用。(第二课时使用)词语搭配: 规模( ) 思念( ) 类型( ) 凝视( ) 个性( ) 展示( ) 体格( ) 踏上( ) 神态( ) 紧闭( )掌握词语的一些固定搭配。(第一
22、课时使用)第13课埃及的金字塔作业设计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3、 了解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作业设计设计意图组织同学收集关于埃及金字塔的资料,进行一分钟交流。在学习课文前帮助学生对埃及金字塔有个初步了解(预习作业用)组织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再次对埃及金字塔进行一分钟的介绍,抓住塔的外形特点和建造时的情形。体会古代埃及人的智慧。再模仿课文总分总的结构,选择一种家乡的人文景观进行仿写。(第二课时用)第14课音乐之都维也纳作业设计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掌握本课的
23、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3、 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经典作业设计案例作业设计设计意图 对号入座 坐 座 ( )落 ( )位 一(
24、60; )山 篮 蓝 摇( ) ( )球 花( ) 崖 涯 悬(
25、; ) 天( ) 生( )将搭配合理的词用直线连起来 精彩的 吊灯
26、; 山清 和谐 巨大的 旋律 风景
27、160; 水秀 优美的 表演 色彩 如画具有情境性的作业,充分
28、调动了学生作业的兴趣。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大量的收集有关维也纳及世界名都的资料,主动积极地进行广泛阅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又更好的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每个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第一课时使用)句子乐园 例: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1、黄河是
29、; 的摇篮。 2、 是
30、160; 的摇篮。 例2: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悦耳的鸟鸣声掺和着 &
31、#160;,在林中 。(第二课时使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刮风下雨,玲玲( )不来我家。2、( )刮风下雨,(
32、 )玲玲没来我家。3、( )刮风下雨,( )玲玲还来我家。4、( )刮风下雨,玲玲( )会来我家。(第二课时使用)实践园地 课文的第二至第五自然段都是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介绍维也纳的。请你学习这种方法,将下面的片段补充完成。 课间的校园是欢乐的海洋。(第二课时使用)第五单
33、元作业设计总目标1. 掌握本单元2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知道细节描写的作用,体会“如茉莉般的爱”,模仿课文写作自己身边父母或朋友间的一种“爱”,并能够进行细节描写。3. 了解“月光启蒙”的含义,搜集有关月亮的儿歌、故事、童谣。4. 学会运用典型事例来阐述某个道理的议论方法。5. 记诵一些流传千古的名句。第15课爱如茉莉作业设计目标1、 掌握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能够透过细节描写感受蕴涵其中的感情,并尝试在习作中进行细节描写。4、 理解“爱如茉莉”的真正含义,联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作业
34、设计设计意图将课文中父母之间的爱编成一首小诗:爱是妈妈轻轻的叮嘱,爱是爸爸关切的眼神,爱是( ),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训练学生运用诗歌形式概括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使用) 你觉得爱还可以象什么一样?尝试着用一句话表达你对爱的理解:例如:爱如阳光,可以温暖别人和自己。联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并能够用一种事物来概括出这种爱的特征。(第二课时使用)尝试着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抓住几处细节,将生活中的真爱记录下来。在理解了真爱的基础上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将这种感情写具体(第二课时使用)第16课月光启蒙作业设计目标1、 掌握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了解“月光启蒙”的真正
35、含义,感悟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怀念。3、 能有感情的读课文,掌握读儿歌和童谣时的节奏感。4、 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儿歌、神话故事和家乡的童谣。5、 掌握比喻、拟人手法。作业设计设计意图课文为什么叫“月光启蒙”呢?看着天上的月亮,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呢?简单写一段话。理解课题的含义,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习作(第二课时使用)开展一次读书活动,收集一些家乡的童谣或者有关月亮的儿歌、神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能够课外搜集资料,补充课外知识(第二课时使用)摘抄课文中打比方和拟人的句子各一句,体会它们的用法,然后模仿着各造一句。体会比喻、拟人对表达的作用,学会使用比喻和拟人句。(第二课时使用)第17课爱因斯坦和小
36、女孩作业设计目标1、 掌握本课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通过细节感受爱因斯坦的谦逊和小女孩的天真、可爱,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3、 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4、 能够积累一些爱因斯坦的名言。作业设计设计意图你觉得课文中的爱因斯坦是个怎么样的人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你又从哪里感受到?(摘抄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帮助学生抓住课文中相关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第二课时使用)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模仿这一段话写一个熟悉的人的长相)帮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并学会抓住细节
37、描写一个人。(第二课时用)搜集爱因斯坦说过的一些名言,制作成书签送给自己和好朋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爱因斯坦,并选择他的一些名言做为自己的座右铭。(第二课时使用)第18课谈礼貌作业设计目标1、 掌握本课5个词语,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2、 知道讲礼貌的必要,能结合生活实际,能够使用各种礼貌用语。3、 初步掌握运用典型事例来阐述某个道理的议论方法。4、 理解课文中两句古训的含义,收集一些关于讲礼貌的名人名言作业设计设计意图我能根据情景,运用适当的礼貌用语。1、饭弄好了,妈妈让小明去喊正在织毛衣的大姑吃饭。小明上前对大姑说:( )A.“到客厅来吃饭。”B.“请你到客厅来吃饭
38、。”C.“大姑,请你到客厅来吃饭。”2晚上,小东一个人在家。这时来了一个叔叔,说要找小东的爸爸,小东这样对叔叔说:( )A.“我不认识你,请你离开。”B.“我爸爸不在家。”C.“叔叔,对不起,我爸爸不在家,请你改天再来,好吗?”你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礼貌用语吗?请你举个例子。帮助学生学会在不同场合该如何使用礼貌用语。(第二课时使用)课文中列举了古今中外一些人的例子来谈了礼貌,请你模仿课文的写法,也举几个例子来谈谈“诚实”或着别的什么。学习运用典型事例来阐述某个道理的议论方法(第二课时使用)第六单元作业设计总目标1、掌握本单元1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结合语境理解“逶迤”、“磅礴”“燃眉之急”等
39、词语。2、开展读长征故事比赛,查找彭德怀的生平事迹,查找收集1998年人民子弟兵 抗洪的资料等,了解为国家、民族努力抗争的英雄们的故事。3、结合练习六上的内容,开展背默长征诗歌的比赛。4、通过诵读七律 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和大江保卫战这些文 章,培养热爱为新中国的诞生而付出的烈士们的情感,热爱和平年代里,人 民子弟兵保家护国的精神。第19课七律 长征作业设计目标1、掌握本课4个生字二会字,结合语境理解词语“逶迤”、“磅礴”。2、能够体会七律 长征诗歌中遣词用句的精当,了解诗中“寒”、“暖”两字 的巧妙之处。4、 通过诵读七律 长征,体会赞美红军战士为了新中国不怕千难万险的大无畏的精神,感
40、受毛泽东诗词的气势恢弘,文字的精炼。作业设计设计意图 “红军不怕远征难”此句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你能用那些事例来说明红军不怕远征难?帮助学生记忆诗歌,并将诗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也可以加入学生自己课余阅读到的发生于红军长征途中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第二课时使用结合练习六上的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清平乐 六盘山等内容,开展背默长征诗歌的比赛。开展诵长征诗歌,讲长征故事比赛等活动,了解为国家、民族努力抗争的英雄们的故事,激发热爱英雄,讴歌革命烈士的情感。第20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作业设计目标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能正 确地朗读课文,并能分
41、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 重点词语“燃眉之急、饥寒交迫”,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2、掌握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的方法。3、通过诵读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深刻体会彭德怀关爱战士的深情。,作业设计设计意图理解“燃眉之急”,并造句。现在的“燃眉之急”指的是什么?(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帮助学生通过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寻找答案,训练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小辩论:大黑骡子到底该不该杀?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且能让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方式。(第2课时用)开展阅读彭德怀的故事可以作为预习的作业来布置第21课大江保卫战作业设
42、计目标1、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他们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2、收集1998年人民子弟兵抗洪的资料。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作业设计设计意图积累摘抄本课内的排比句,比喻句帮助学生记忆课文,并将这些生动的句子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在啊今后的习作中学习仿写。(第一课时使用)说话训练:是啊在抗洪一线,处处是英雄,人人是英雄,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的行为值得颂扬。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让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
43、失到最低点。(1)你看,在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飞向飞向飞向(2)你听,感人的故事有多少啊!在安造垸在簰洲湾(3)你说,出示图片,引导表达,“在什么地方,子弟兵救出了谁。”(4)你赞,是啊!哪里有洪水哪里有危险看到了红五星子弟兵的心中装着百姓,子弟兵和人民群众是鱼水情深呀!通过说话训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抗灾现场,亲眼目睹人民子弟兵的大无畏英雄壮举,让学生萌生出敬英雄,颂英雄,乃至学英雄的激情来。第七单元作业设计总目标1、掌握本单元13个生字,了解本单元五个二会字。2、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够将事物写具体写生动。3、能正确背诵、默写出描写夏日的古诗两首。熟记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
44、荷花别样红。”4、通过阅读古诗两首、望月和灰椋鸟水,培养热爱大自然美景,感受自然与人需要和谐相处的关系。第22课古诗两首作业设计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知道诗的大致意思。2、能够感受杭州西湖的美,熟记描写荷花的名句。3、能够增强学生热爱古诗文的情感。作业设计设计意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写夏日西湖的风光,因为是在夏天的晴日,而且是在早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作者抓住了那满湖的荷叶荷花作为描写对象,那碧色连天的荷叶和在朝日映照下格外娇润红艳的荷花,使作者觉得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美丽动人。亲爱的同学们,你见过的荷花又是如何的景象?你能尝试着写下来吗?(对有困难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在课外摘抄描写荷花的名篇佳句)自古荷花被文人墨客吟咏不止,让学生积累有关其描写的诗文是一种审美的教育和熏陶。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让学生对古诗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积累、沉淀一些有名的古诗。第23课望月作业设计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经济师考试财经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暨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一试(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快递合作协议和劳动合同
- 橡胶输送带合同协议
- 商场进场装修协议书范本
- 正骨专家签合同协议
- 商务礼仪培训合同协议
- 微电影广告制作合同协议
- 2025年请教下亚马逊销售培训生的待遇合同及职业发展前景
- 2025授权合同范本:国际专利许可协议
- 2023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长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5369-2025吸收性卫生用纸制品及原材料消臭效果评价方法
-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章末复习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信创产业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育学(第5版)课件 第5章 小学教育目标
- 警卫安检任务流程
- 展览会议展前展中展后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高中家长会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
- 慢性病护理的毕业论文范文
- 线雕提升专业知识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