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幼小衔接_第1页
关注幼小衔接_第2页
关注幼小衔接_第3页
关注幼小衔接_第4页
关注幼小衔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注幼小衔接    幼儿园教育是学前准备教育,幼儿从幼儿园毕业后就要开始接受小学的系统、规范性教育。每年的九月都有一大批孩子进入小学,我的儿子也是去年刚刚上学的,想想儿子刚入学的那会儿,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被搞得手忙脚乱:孩子情绪紧张,家长也跟着着急上火。和儿子一起入学的其他孩子们也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刚开学的第一天,孩子们背着新书包由家长带领着走进校园,小脸上洋溢着欣喜,充满了对小学生活的无比向往,可是不到一周,问题就接踵而来了:有的孩子不活泼了,眼里失去了光彩,看上去像是蹲了一天的牢房;有的孩子嚷着老师不好,一点也不温柔;有的孩子变得特别爱发脾气;有

2、的孩子干脆说不想上学,更有甚者,一送到学校大门口就又哭又叫不肯进去看到曾经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这样,作为既是幼儿教师又是新生家长的我,顿生许多感慨。为什么曾经活泼可爱的孩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呢?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孩子们不适应小学生活引起的。亲历儿子入学的林林总总加上和其他新生家长的交流,我了解了孩子们的不适应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不适应学校严肃的教育环境。学校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一入学就养成好的习惯、规矩,对孩子要求比较严厉,造成了孩子心理上有恐惧感和压抑感,从而产生排斥心理;二是孩子们缺少规则意识,完成任务意识差,记作业的能力欠缺。上课时坐不住,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或说话甚至唱歌

3、。上课了才想起去厕所。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不下来,左一条右一条,乱七八糟,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回家后还得让家长打电话咨询。有的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甚至忘记完成。三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丢三落四,做事拖拉。经常丢书、丢本等;放学了忘穿外衣,大冷天穿着毛衣就跑出去。更有很多孩子表现出精神紧张,过渡疲劳,身体不适体质下降,三天两头生病,心理压力过大等等。这些不适应导致有的孩子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跟上小学的学习、生活节奏。如何才能让孩子们顺利地走好学龄期学习的第一步,这正是我们幼小衔接工作研究的主要问题。我觉得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幼儿园学前

4、班或大班老师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区别不同,把握幼小衔接的关键,然后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有效地接近小学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幼儿园和小学虽然同属基础教育,但在教育内容和形式、教学要求和方法、环境设置、作息制度和生活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幼儿在玩中获取一些知识经验;而小学是以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主要活动,并以严格的学习和作息制度为保证。学生要承担对学业成绩的考察和考试。幼儿园里,幼儿的学习、衣食住行是在老师的细心照料下进行,而在小学里,老师不仅对生活照顾很少,而且与学生的接触大多集中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

5、、品德和集体的文体活动。这些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从儿童身心发展上看,从学前进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儿童保留了幼儿的某些特征,又拥有学龄期刚刚出现的某些特征。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结果也表明:幼儿入学后学习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是幼儿能力发展水平低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差。因此我们了解了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和幼儿入学准备的核心一是发展幼儿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能力,即: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表达等能力;二是发展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等,及时在学前班或大

6、班设置过渡阶段的适应教育,使幼儿在离开幼儿园前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例如没有特殊原因,必须每天背着书包按时来幼儿园,有事应向老师请假,不许像小中班那样来去自由。适当延长上课时间,在教学中逐渐减少游戏化模式,尽量少使用在小、中班时物质奖励,多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提高使用黑板的频率等。    二、幼儿园要和家庭取得一致,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劳动能力。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培养出来的,而是从小一点一滴开始慢慢养成的。幼儿园应从幼儿一入园起制定适宜的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目标并和家长取得一

7、致,让幼儿逐步学会自己入厕、洗手、整理衣裤、自己吃饭等等。孩子到了大班或学前班,老师们更应该把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培养提上重要日程,为幼儿上学做好基本准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幼儿学习照顾自己,会根据天气冷热加减衣服、定时饮水,便后学会自己擦屁股,会自己整理衣裤。    (二)学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及其他物品,学习分类摆放,学会正确整理学习用具和书包。很多幼儿一入学经常丢笔、丢本甚至丢书,结果有的孩子一整天都在找学习用具。有的孩子书都丢了,家长不得不到处买书,给学习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让幼儿学会保管物品是很重要的。在幼儿园时

8、要让幼儿自己整理学习用具、装书包,在家里也要让幼儿自己装书包,如果落东西,家长可以提醒但不能包办,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想着,而不是父母或老师的事。   (三)能在老师的示范下,逐步学会正确使用清扫工具,当好值日生。   (四)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其时间观念。小学生的课间和课余时间都是由自己支配的,生活需要自理。因此我们首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独立意识,懂得下课后首先应该做什么并自觉去做,然后做什么,上课时不该做什么,让幼儿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其次是创设良好的时间、空间运用表扬竞赛等方法让幼儿学会不在成人的提醒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

9、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能离开老师的直接照顾。在每次活动和游戏前后,能主动帮助老师准备和收拾活动器材玩具,活动时能三五成群自由结伴做一些安全的游戏活动,并能自己协调解决自由活动中遇到的偶发事件。    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班或学前班的孩子年龄大都在56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求知欲很强,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要十分注意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主要包括:   (一)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及有意注意的能力,强化规则意识。

10、60;   幼儿的规则培养特别是倾听习惯的培养是幼儿老师们最为头疼的事。孩子们爱插话,经常听上句不听下句,注意力也极易分散。在组织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注意倾听的习惯。在主题谈话活动中,让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同伴讲话,听完后自己再发言;老师在讲话时,让幼儿耐心倾听,不能乱插话;在日常交往中不打断别人的谈话,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养成耐心倾听、先举手再说话的好习惯。当然,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老师也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尊重孩子,认真听完孩子的话不随便打断孩子的话。   (二)培养幼儿爱阅读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1、0; 有句格言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看书可以使幼儿增长很多知识,能极大的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幼儿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在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首先幼儿园从小班到大班要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识字活动。识字是阅读的前提,在活动中尽量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高频字,学习与复习并行,识字后结合简短的儿歌进行阅读,这样学以致用不易忘记;其次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可以开展简单的拼音教学活动,通过认识拼音、拼读音节识字进行初步的阅读。幼儿开始练习阅读的时候有些困难,我们要把握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的原则,让幼儿逐步习惯阅读并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上阅读。同时我们也要经常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无论在家还是在园都有专门的

12、阅读时间,让幼儿感觉到阅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三)培养幼儿初步的书写技能,学习保持端正的坐姿进行听、读、写活动。    现在的小学校有的教学进度很快,入学时的过渡期很短,一点不会书写的孩子入学后会有很大的困难,所以要求我们幼儿园在大班或学前班期间要培养幼儿初步的书写能力。学习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数字、拼音字母。要求书写时要规范,坐姿要端正,学习正确的执笔姿势。老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姿势。   (四)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要求幼儿完成作业又快又好,不拖拉。    幼儿在刚开始

13、书写时可以先不要求速度,熟练后就要要求幼儿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不能边写边玩。老师可以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如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给他在作业本上画一只小兔子(快的标志)否则画一只小乌龟(慢的标志)。   (五)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的习惯,能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不敷衍了事。   (六)培养幼儿自己记作业的能力。    孩子们刚一上学最让家长头疼的是不会记作业,记完的作业孩子自己也弄不明白。在学前班期间,我们要有意识锻炼幼儿这方面的能力。每天离园前,我们要把作业逐条清晰地告诉幼儿,让幼儿有意识去记,用脑子记不住的可以准备一个小记事

14、本分条记录,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或用图代替,培养幼儿有记作业的意识,而不是老是依赖父母帮着记。   四、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光荣感,向往小学生活。   首先要培养幼儿入学的思想准备,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就要升入小学了,做一名小学生是很光荣的。上学后会学到更多的知识,结识更多的同学和朋友,小学里的活动丰富多彩,小学生活很快乐。其次要消除幼儿对学校这个陌生环境的压抑感。家长要和老师们配合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校的环境、小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幼儿上学的欲望。同时也要让幼儿了解小学老师虽然不像幼儿园老师那么温柔但是只要他们表现好,老师一样很喜欢他们、希望他们进步。   五、提高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能力。   幼儿一入学后课间活动时都要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有的孩子表现出不会跟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