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读后感_第1页
《文心雕龙》读后感_第2页
《文心雕龙》读后感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心雕龙读后感本文是关于 读后感 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文心雕龙读后感(一)最初知道刘勰,是因了他的那句话,“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 意溢于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写出我心中所想,只是觉得 这些真是妙不可言的东西, 没怎么就给他说出来了, 然后就开始想了 解他,就买了这本文心雕龙 ,今日决定研究国学,才开始认真去 了解他,学习他。至今,刘勰的去世,将尽 15 个世纪,但他的名字在人们的心目 中,并不陌生,比起他当年的身世,甚至还显赫些。这不是偶然的, 他在文学批评史上, 建树了一套有系统的理论, 这套理论在历史上放 出了异彩,有很大的贡献,即使到今天,还同样具有

2、现实意义。 在此, 主要阐述他在文学理论上提出的问题之一:他的宇宙观点是唯心的, 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在文心雕龙前三章强调儒学是文学的根底,这是因为刘勰的 崇儒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从刘勰的生活时代看,在刘勰之前,从两汉 以来,出现了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者, 如桓谭、尹敏、王充、张衡等。 与刘勰同时,刘孝标的辨命论 ,范缜的神灭论,也是进步的作 品。刘勰显然受了他们的影响。另外,他在写文的时候,正是佛 学盛行之际,他早年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 跟随僧佑长期研读过佛书, 而之后他却宁愿打着儒家旗号来达到使自己的作品为后世所重的目 的,这正是儒家入世的传统心态。可见,他在关于文学的一般论述上, 他的宇

3、宙观虽然是唯心的,但文学观却是合于唯物的。在原道中,刘勰认为美并不始于人为美,在人为美之外,先 有客观的自然之美存在。他在本篇内明确的指出:孔夫子之所以伟大, 就在于“写天地之辉光,晓民生之耳目矣”。这就是刘勰的文学观所 以合于唯物论的基本立足点。再者,他不把代表客观本体的道,看成 是无知无识的器,却把他看成是有心之物。因而所谓“道之文”,就 是这个有心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 合于自然之美的人文,就以合于天 地神明之心而可贵。归根到底,就不可不把刘勰的宇宙观归于唯心主 义了。但是,又不能说刘勰是一个成熟的客观唯心主义者,因其从客 观美得观点出发,正确地回答了文学上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文学与现实

4、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明诗里说:“人禀七情, 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在诠赋里说:“原夫登高之 旨,盖睹物兴情。”在物色里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都 提出了客观的物,为创作对象,认为文学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此外, 刘勰又不主张自然主义的模化外物, 认为感物写形,是带有主观爱憎 的。因为“情以物迁,词以情发”,所以进一步说:“情以物兴,故 义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词必巧丽”。这就不仅合于唯物论,而且带 着辩证的观点。总结起来说,刘勰的宇宙观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但他的文学观是 合于唯物主义的,他探讨了人为美与客观美的关系, 文学与现实的关 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的整套理论体系,在历

5、史上自然是难 能可贵的, 对今天来说在整个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 也应该是一块里 程碑。除了这些大块的来说关于他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外, 其实好 多时候我们这些后人在研究他的作品受益的时候, 反而是在一些字句 里面受益不少,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好处了。像宗经里面,“至根柢盘 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以往者虽旧, 余味日新, 后劲追取而非晚, 前修久用而为先, 可谓太山遍雨, 河润千里者也。 ” 经典着作在刘勰眼里就是这样的, 经典可以泽被万年, 以至于到现在 我们读这些经典的文集都觉得特别受惠, 刘勰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 有想到他自己的书有朝一日竟也会成为经典呢!只是这个 &quo

6、t;辞约而旨 丰,事近而喻远 " ,的确成为了我们写作的一个典范要求。是我们追 求的方向。我对这句话就是尤其的喜欢。刘勰的诠赋。有文是这样说的, 原夫登高之旨, 盖睹物兴情。 物以情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睹,故词比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 胜。文章是先要有情感然后配以丽词佳句才能是好文章, 但是若没有 睹物兴情的基本条件, 不知道作赋的基本要求, 那么这样的赋就是花 朵太繁,把骨头都压断了。所以不论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有一点 是不能变的,那就是真情,而且是永远的。到现在我们写作,是;离 不了这些东西的。哀吊里面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隐心而结文则事惬,观文而 属心则题奢,奢体为辞,则虽丽

7、而不衰;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 乃其贵耳。依然是指写文章先要心情先定下来,自己先有情,然后才能感动别人。如果只是追求问题奢华,那么必是华丽但是情必不哀,定是自己爱情之所至,才能使读者哀痛,才更可贵!讲的都是这个 道理!直至今天我们好多的文章这样讲那样讲写法, 其实何如让学生 多读点书,多积累点真感情!下笔如有神才能得千古佳句,而不是写 成新时代的八股文!十七篇诸子讲,身与时舛,志共道申,标心于万古之上,而送怀于千载之下,金石靡矣,声其销乎!六国以前的作者,在当时虽 说不得意,但是他们的主张缺流传下来了,他们写的时候是千古以前, 但是他们的感情想到的是千古以后, 他们的名声不会消失的。所以千

8、古之前刘勰就已经认定他们的光芒以后也是不会磨灭的, 定是要有于 后人有益的,有一定的贡献于人类,必定会使人类记住他!从这个角 度讲,刘勰是让人佩服的,也值得人学习!研究刘勰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很大的精力,才能探得他的精髓, 我知道,这一时三刻也不过是得起皮毛,但是读一点得一点,我会继 续努力,一直最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做这个课题了,我一样去读他的 书,继而带动我去读其他的读点名着,受益颇深!文心雕龙读后感(二)阅读文心雕龙,我感觉到了这本书的词汇量与阅读量非常的 大,觉得刘勰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作者。 整本书将才智与韵律以文字的 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他有关写作的建议,一直在现在仍然受用,他 书中文学批判的精神更具有深度和广度。但是在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