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1. 划分节奏节奏划分方法有两种: 一种按音节划分, 一种按意义划分。 按音节划分的话, 一般五言诗每句可以划分为三个节奏, 七言诗每句可以划分为四个节奏。 如春眠 /不觉/晓,处处 /闻/啼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 /珍羞/直/万钱。而按意义 划分则有所不同, 同样以这两句为例, 则可划分为:春眠/ 不觉晓,处处/ 闻啼鸟; 金樽清酒 /斗十千,玉盘珍羞 /直万钱。同学们应该注意的是, 不管是按音节还是 按意义划分, 最基本的原则是不允许将一个联系很紧的音节擅自读破。 这类题一 般在中考题中比较少出现,要出现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或者在给出的句子上 直接划分。2. 诗词基本常识
2、考查诗词基本常识一般是一些识记性的内容, 包括诗词的作者、朝代及代表作品 ; 还包括诗词的一般知识,如诗一般分类 (古体诗、律诗、绝句 ) ,律诗中四联 (首 联、颈联、颔联、尾联),词的知识(词牌名、豪放派与婉约派等) 【真题再现】 (2008 南充中考题 ) 赏析下面一首曲,完成后面题目。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 亡,百姓苦。 此曲中“山坡羊”是 ,“潼关怀古”是 。【简析及备考】试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的基本知识,针对词曲的标题,同学们 要明确它一般包括两部分, 即词(曲) 牌名和题目。
3、 只要知道这一基本常识, 就很 容易答出来。另外大家也要积累一部分词 (曲)牌名,如念奴娇、沁园春、水调歌 头、菩萨蛮、浣溪沙、江城子、武陵春、望江南、卜算子、山坡羊、朝天子等。 在中考试题中, 这类题一般较少, 且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只要大家积累和掌握 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是很容易得分的。3. 分析诗词内容,包括诗词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及生活态度 诗词的内容是诗词鉴赏中不可或缺的一题, 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诗词的内容呢 ?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看标题,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如钱塘湖春 行就交代了诗人描写的对象和季节看注释,扫除字词障碍,明确诗歌的背 景和写作缘由。这主要是一部分考课外古
4、诗词的省市,为了减轻考生对诗词的 理解难度,从而以注释的形式提供一部分信息,因而同学们不要认为注释是可 有可无的, 一定要加以重视, 以助更快把握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看意象, 领悟意境。意象, 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 意境, 指多个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 人产生想象的境界。鉴赏诗歌时,一定要仔细揣摩品味诗歌意象,这是迅速走 进诗歌的关键。同时对常见的“月”、“柳”、“雨”“酒”等意象所包含的 情感要有一定的掌握,从而能进行迁移联想。看诗眼,把握情感。诗眼可以 是一个传神精炼的字或词,还可以是一句画龙点睛的话。把握住诗眼,就能大 致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望江南中“肠断白蘋洲”一句就把青年女子
5、等 待丈夫归来的惆怅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真题再现】(2008江苏泰州中考题)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完成下列三 题。 (6 分)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 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 (754) ,李白在 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 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这里的“江城”,泛 指水边的城。“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 如明镜。(1) 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 ,。 (1 分)(2) 联系
6、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 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2 分)【简析及备考】 这一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一题是对写景句的理 解,这一题相对较为简单 ; 第二题是对思想感情的领悟,解题时就可以结合注释 提供的写作背景, 联系前面的写景句和学过的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所 蕴含的情感, 揣摩出诗歌的思想感情。 对内容的理解一般以主观题为主, 因此需 要同学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多练习,多思考。【参考答案】 (1)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 诗人政治欠意的苦闷与寂 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 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 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 本题 2 分,答“
7、苦闷”、 “愁闷”、 “郁闷”或“寂寞”、 “孤寂” 、 “寂寥” 给 1 分,答“寄情山水, 缅怀古人, 复杂的情感无人理解”或“无人理解其思想 情感”再给 l 分。 )4. 诗词语言理解,包括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语言的主题风格以 及艺术魅力诗歌的丰富情感和深刻主题的表现依靠的是精炼概括或生动形象语言的表 达。揣摩语言之精妙,就是要把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准确的展现 出来。请看下面一道中考题:【真题再现】(2008 浙江宁波中考题 ) 古诗文阅读( 一 ) 从军行 李白百战沙场铁以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 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
8、一员悍将。1.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事的严酷 ?( 2 分)2. 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出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简析及备考】 宁波题主要从词语的角度来考查学生对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 解,虽然是个别词语,但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的高下。除此之外,中考题中 一般是要求同学对名句进行合理的赏析, 说出名句的内涵, 品出语言的精彩, 并 常常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参考答案】 1. “数重围”、“残兵千骑” “独 (领)”2. “碎”、“独” 两字刻画了 -位身经百战、 出生入死、骁勇无比的悲壮英 雄形象。5. 艺术特色欣赏,包括修辞的运用及作用、效果,表达手法的作用及效果诗词赏析时,
9、 同学们首先要辨识诗词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 什么样的表达手 法,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赏析。 其格式为:修辞(表达手法 )+抽象作用 +结合诗词具 体分析。【真题再现】(2008 山东潍坊中考题 ) 阅读下面诗歌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簟(di a n):竹席。觉(ji a o):睡醒。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 分)【简析及备考】 考题主要是对“反衬”手法进行定点赏析, 因为这首诗是一 首写景诗,考生只要抓住写景的特点,分析景物所营造的氛围与意境就可以了。 中考题很多时候都是没有直接指出采用的修辞或表现手
10、法, 在分析时,一定要先 明确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然后抽象地说出相应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最后要 结合诗词本身的内容和主旨赏析。【参考答案】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了“别院”的清幽 (1 分) ,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幽深 (1 分); 全诗在 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 (1 分) ,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闲适幽静的 意境 (1 分) 。 (4 分)6. 诗词的意境的理解与感悟意境和意象是相连的, 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来说,我们把握好了意象,就对意境的理解、感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真题再现】(2008 浙江杭州萧山区
11、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 20 21题。 (7 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4分)我的描绘:【简析及备考】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不等同于简单的翻译, 它需要考生对诗歌的意象、 意 境、作者思想感情的正确解读,还要加入合理的联想、想象,再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一类题在今年中考题中较受青睐。笔者在诗词素描:古诗词的 另一种表达中有较为详细的解说。【参考答案】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
12、得昏暗了, 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 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7. 诗词的异同比较诗词的异同比较一般从内容、 语言、 手法等方面着手, 有的是整首诗之间的 比较,有的是单句真题再现】(2008 四川眉山中考题 ) 试从含义及作用两方面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诗中“风 雨”的异同点。 (4 分)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风雨不动安如山。 ( 杜甫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 )【简析及备考】 考题明确指出要求从含义和作用的角度进行比较, 并且异同 均比较,要求明确,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13、。考生要明确“风雨”的双层含义,然后 针对环境的烘托作用进行解答。在诗词的备考中,同学们遇到同样题材的诗歌, 均要从不同的角度辨析异同,这样既能提高鉴赏能力,又能提高迁移拓展能力。【参考答案】(1) 含义:都是指自然界的风雨 (1 分) ,陆游笔下的“风雨”不仅如此,还 象征人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困难等 (1 分)。 (意思接近即可 ) (2) 作用:都起 到了烘云托月或反衬的作用 (1 分) ,但烘托的内容不同:陆游以“风吹雨打”的 恶劣环境反衬梅花的高洁、坚贞的品格 ; 杜甫以“秋风破屋”“屋漏偏逢连夜 雨”烘托诗人推己及人诗歌鉴赏六种题型中国是诗的国度, 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歌具有
14、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 价值,古代诗歌鉴赏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 2007 年中考诗歌鉴赏最后一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赏析。一、领悟情感型【热度指数】 (2007 年有江西、云南、广东梅州、浙江嘉兴等 地的 10 多份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 年浙江嘉兴 ) 阅读山中与幽人对酌,回答问题山中与幽人对酌O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最后一题:“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技巧点拨】 诗歌是最适合抒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因而理解一首诗的思想 情感就显得十分重要。 据此,我们也就不难
15、理解为什么这一考点的热度指数最高 了。那么,我们怎样把握诗歌的情感呢 ?一是知人论“诗”,在平时阅读中多注 意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 ; 二是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 ;三是注意题后的注释和题 干的提示。【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和朋友之间的深情。二、综合检测型【热度指数】 (2007 年有山东腾州、山东济宁、辽宁沈阳、江 苏无锡等地的 10 来份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 年山东滕州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雪梅o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最后一题: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 ?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技巧点拨】
16、 很多时候,命题人往往会在最后一题中设计出综合性较强的 题目。这种题目初看较难, 其实仔细分析便会发觉很容易。 只不过是在前面分类 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综合罢了。【参考答案】 运用托物言志 (或类比)的手法; 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 但 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三、赏析评价型【热度指数】 (2007 年有河南、浙江杭州、四川成都、江苏泰州、 山东滨州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 年浙江杭州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题目。兰溪棹歌O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最后一题:“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
17、传神, 营造出优美活灵的意境, 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技巧点拨】 这是难度较高的一种题型,但命题人员对它却十分青睐。此 种题目多为开放题, 答案不要求统一。 同学们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 能 指出写景特点 ( 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 ) 或采用的修辞手法 ( 如对偶、比 喻等 ) 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说出其妙处和表达效果。【参考答案】 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看到这一情景,令人荡漾 起欢乐之情。四、分析技巧型【热度指数】 (2007 年有河南非课改区、浙江温州、四川安岳、 广东广州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 年河南(非课改区) 阅读下
18、面的诗,完成下面题目。钱塘湖春行o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最后一题: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 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技巧点拨】 几乎可以这样说,大凡考到诗歌鉴赏,写作技巧 (艺术手法 ) 是必考内容之一, 它很少在盛宴上缺席。 这种题型涉及的面很广, 如:词语锤炼、 诗眼寻找、对比的手法、象征的手法、虚实的结合、动静的结合等。【参考答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 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
19、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 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五、描绘画面型【热度指数】 (2007 年有湖北黄冈、贵州铜仁、四川内江、江苏盐 城等地的试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 年江苏盐城 )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西江月O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最后一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 行描绘。【技巧点拨】 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去欣赏、品味 每一首诗歌, 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想象。 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
20、落日 圆”,你可以闭上眼睛, 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画: 浩瀚的戈壁滩上, 烽烟孤直上升 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参考答案】 乌云骤起,月光消逝,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 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 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心里是何等高兴呀 !六、诗意理解型【热度指数】 (2007 年有浙江丽水、广西梧州、四川乐山等地的试 卷设计了此类试题。 )【中考再现】 (2007 年浙江丽水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竹枝词o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最后一题:诗的三、四句语带双关,明说天气晴雨不定,暗指什么
21、 ?【技巧点拨】 古诗词诗意理解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同学们在阅读古诗词中通 过联系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内容,概 括诗词的大意,领会诗词的意境。因此,对于作家、作品,同学们一定要非常熟 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诗意。【参考答案】 暗指人物迷惘、忐忑不安的心情。中考诗歌赏析的复习策略作者:郭凤彩 文章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综合天地 )一、考点透视窗“新课标”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 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 诗歌赏 析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三个特点: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古代诗词为主 (唐 诗
22、宋词) ,现代诗歌为辅 ; 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常考知识点:1、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 诗深沉含义的领悟。2、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作用,体味 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3、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 赏析重点语句 ( 如一语双关、 或含义深刻、或蕴含哲理等 ) 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 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4、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揭示的社会问题。5、结合作者遭遇、社会背景及写作目的,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体味作 品的意蕴。二、诗歌赏析的常见题型1、主旨情
23、感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 解答这类题 目,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 并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推断诗人的情感 态度。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情感 ?或者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 () 形象或景物, 写出了() 的情境或氛围, 表达了诗人 () 的思想感情。应答材料: ( 情感类 ) 忧国忧民,或怀古伤今,或建功立业,或忆友怀旧,或 思念亲人,或寄情山水,或怀才不遇,或蔑视权贵,或相知相见,或离情别恨。例 1:(2006 年潍坊中考题 )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
24、求回答问题。绝句两首 ( 其二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 “山青花欲燃”这句中“燃”字有何妙处 ?试结合本句作出分析。(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 暗含了山花的颜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岭衬托下,红色的花朵 就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2) 一种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和强烈的思乡之情。例 2:(2006 年连云港中考题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 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25、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 发生!(1)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 氛围?(2) 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2) 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 愤。2、表现手法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解答这类题目, 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来把握, 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找出全篇 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后,还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一下运用的好处。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 法 ?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
26、自己的情感的 ?答题格式:这首诗运用了 () 的手法,表达了诗人 () 的思想感情。应答材料: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对比、象征、比兴、托物言志、 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见大、虚实相间、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例 3:(2006 年河南中考题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问:“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 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参考答案:以乐景写哀情, 通过对比, 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 人的思念。例 4:(2006 年成都中考题 ) 阅读文天祥
27、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 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问: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表现手法上作 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 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想象描述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 解答 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 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主要提问方式: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
28、用你的话把诗中的画面描 绘出来。例 5:(2006 年南通海门中考题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问: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歌前两句呈现的画 面具体描绘出来。参考答案: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例 6:(2006 年资阳中考题 ) 阅读山居秋暝 ( 王维) ,完成下面题目。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 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参考答案: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 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 来了;荷叶纷纷向两边摆动, 那是打鱼人收起渔网, 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4、品味炼字类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 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去把握它的的 内涵。值得提醒的是, 分析是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 不能孤立 地谈这个词的作用。常见提问方式:这首诗中“某”词为什么不能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西藏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化工类试卷模拟卷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技能操作试卷:企业HR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态治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城市化与城市问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现代食品营养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指南试卷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模拟题集
- 2025年金融行业风险管理岗位面试题分析手册
- 2024年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感染控制管理》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面试题及解析集
- 电气控制及PLC应用-定时器、计数器指令介绍
- 100大产业链全景图正式版
- GB/T 22166-2008非校准起重圆环链和吊链使用和维护
- GB/T 12236-2008石油、化工及相关工业用的钢制旋启式止回阀
- 公共营养师三级模拟题
- GA/T 928-2011法庭科学线形痕迹的检验规范
- 《应用文写作与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 社交网络分析
- (全科医学导论)4-全科医学的教育评价方法课件
- 烧结原料工技师实操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管棚施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