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1页
三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2页
三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3页
三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西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强化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轻松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   ,   鸭先知。蒌蒿满地   ,正是河豚   。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和_、_并称为“三苏”。A苏洵 B苏小妹   C苏辙3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竹、_、_、蒌蒿和_; 动态的景物有_和_。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_2. 课外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

2、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注释)翻墨:打翻了的墨汁。跳珠:跳动的珠子。(品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大雨忽至又忽去的景象。1这首诗描写了_。第一句写_,第二句写_,后两句写_。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呀!2从“_”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这场雨去得快。3. 阅读理解。寒 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寒食:   .柳:   .宫: 五侯:   .3抓住“飞

3、花”和“柳斜”这两个词语,和这两个词语中所隐含的“_ ”和“_”两种色彩,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寒食时节长安的明媚春光。4诗的前两句写的是_时候 ,后两句则是写_时候。5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所见_,_振林樾。_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用诗中原句子回答)。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  )的牧童。A.聪明、有心计  B.天真、可爱  C.淘气、爱捣乱5. 古诗阅读。天平山中明 杨基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注

4、释)茸茸(ró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 楝(liàn):江南一带常见的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枇(pí)杷(pa):树的名称。果实黄色圆形,味甜,春夏之间成熟。 徐行:慢慢地走。 山深浅:山路的远近。1下列选项中,对诗中“山深浅”一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指山的大小。B. 山路的远近。C. 山路的宽窄。D. 指山的深浅程度。2“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两句从多角度描写组成一幅美妙的山行图。茸茸细雨,微微南风,令人感到舒远惬意

5、,这是从   角度写;一支支楝花,一树树枇杷,明艳夺目,这是从   角度描写;一路上黄莺唱着婉转的歌,令人感到轻快悦耳,这是从   角度描写。3请将“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翻译成白话文:_。4本诗最后一句中的“送”字用得非常精妙,请说说它精妙在哪里呢?_5本诗前两句,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你还知道写“景”的诗句吗?把它们写下来吧。_6. 美文选读。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

6、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清明这首诗描写的是_节,主要习俗是_。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时间是   ,主要习俗是 。7.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酒一样的长江水   信一样的雪花白醉酒的滋味   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滋味   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血一样的海棠红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沸血的烧痛

7、  母亲的芬芳是乡愁的烧痛   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1诗人选择了_、_、_、_四种事物来代表乡愁,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_之情。2每一个小节的开头和结尾都重复,这样写的作用是(   )A.相互呼应 B.相互衬托 C.相互对比3你觉得还有什么可以代表家乡的景物呢?写一写,并说明理由。_8. 古诗阅读。夜书所见萧萧_,_动客情。_挑促织,夜深篱落_。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我知道_一诗也是他的作品。3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萧萧:_  挑:_促织:_&

8、#160; 篱落:_4“动客情”在此处有两层意思,分别是(_)(_)。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C.引起诗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D.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9. 阅读天地。林中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1说说你在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_2联系上下文说说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是什么意思?_3文中描写了哪几种植物?_10.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

9、明。1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_,我是从“_”发现的。2“夜书所见”中“书”的意思是_,“所见”指的是作者_。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句诗的意思是_。4在夜晚,做完作业后,你会玩什么?请联系生活写一写。_11. 古诗阅读。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释)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

10、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1解释词语。半轮秋:     影:     发:  2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词是_。3诗中用到了五个地名,它们是   、   、 

11、60; 、   、   。4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5你还知道李白的其他诗吗?请写出一首。_12. 阅读理解。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_)(_)   (_)(_)2“缘”的意思是(   )A.边。 B.因为。 C.沿,顺着。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两个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受。4“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用“_”画出相应的诗句。5诗

12、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_6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旨是(   )A.人外有人,天外有天。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7苏轼的诗作有很多,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请默写出一首来。_,_。_,_。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1)默写古诗。萧萧梧叶送寒声,   。   ,夜深篱落一灯明。(2)“萧萧”是指   ;“促织”是指   。(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   (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