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课外阅读。诸葛亮初次用兵(节选)曹操派大将夏侯惇、于禁领兵十万,杀奔新野。诸葛亮便向刘备要了尚方宝剑,升堂调度:“博望左边有座山,叫豫山;右边有树林,叫安林。可以埋伏兵马。关羽可领一千人在豫山埋伏,敌军来就放过,他们的粮草辎(z)重一定在后面,只等南面火起,就可驱兵出击,烧毁粮草。张飞可带一千人去安林背后埋伏。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击。关平带五百人,预备引火之物,到博望坡后两边等候,到初更天敌人到来,便可放火。樊城赵云速回,让他作先锋;交战时只要败,不要胜。主公自带一支军队作赵云后援。你们各各按计划行事,不得有误。”

2、且说夏侯惇、于禁率大军到达博望赵云领兵来战,夏侯惇与之交战几个回合,赵云且战且退天色渐渐昏黑,夜风愈大。夏侯惇只顾催促部队赶路。行至两边都是芦苇的狭窄山路,护送粮草的于禁、李典率领后卫赶到,见此状大叫:“前面夏将军慢走。”于禁还赶到前边阻止。夏侯惇猛然省悟,正要退兵,却听背后喊杀声起,早有一派大火烧着,两边芦苇也着火,一刹那,四面八方都是火,风大火猛。曹军顿时大乱,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围而逃。李典见势不好,往博望坡奔回,却被关羽的军队拦住厮杀。于禁见粮草车辆烧了,便从小路逃命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却被张飞伏兵拦住,张飞一枪刺落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逃脱。一直

3、杀到天明,刘备才胜利收兵,直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收拾残部,狼狈返回许昌。关羽、张飞相互惊赞道:“孔明真是英才啊!”一齐拜伏在坐于小车里前来犒军的孔明车前。1“不计其数”的意思是_,这个词语写出了曹军_。2仔细读第一自然段,结合第三自然段,分析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关羽在豫山埋伏:_;张飞去安林背后埋伏:_;关平预备引火之物,敌人到来便放火:_;赵云作先锋,交战时只要败:_。3从关羽、张飞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诸葛亮_。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_的人,夏侯惇是个_的人。二、 阅读理解。灰尘的旅行高士其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运动。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

4、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隙缝里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固然也可以看得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根据科学家测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城市街道上的空气,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万粒以上的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在旷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要多得多。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

5、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的岩石的碎屑,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还有人工的灰尘,主要是来自烟囱的烟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陶瓷厂、锯木厂、纺织厂、面粉厂等,这些工厂都是灰尘的制造所。除了无机的灰尘外,还有有机的灰尘。有机的灰尘来自生物的家乡。有的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还有各种细菌和病毒。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皮屑、毛发、鸟羽、蝉翼、虫卵、蛹壳等,还有人畜的粪便。有许多种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的。自从有机物加入灰尘的队伍后,这种危害就更加严重了。

6、灰尘的旅行,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危害呢?它们不但把我们的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手上和脸上的皮肤。它们落到车床内部,会使机器的光滑部分磨坏;它们停留在汽缸里面,会使内燃机的活塞发生阻碍;它们还会毁坏我们的工业成品,把它们变成废品。这些还是小事。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它们是人体健康的最危险的敌人。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伤,从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如果灰尘里边混进了结核杆菌,那就更危险了。所以必须禁止随地吐痰。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还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得

7、哮喘病。在这些情况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这是严重的事故,必须严加防范。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洒水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 (有删改)1阅读本文我的用时约为_分钟。本文是一篇_,题目“灰尘的旅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对第一至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我们周围,灰尘几乎无处不在。B灰尘可以随着空气运动。C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3阅读时,关注一些关键句有助于我们快速阅

8、读。关注文中的问句,然后借助它们概括段落的意思。第四自然段:_第五至七自然段:_第八至十一自然段:_4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写在括号里。(1)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_)(2)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还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得哮喘病。(_)(3)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_)5如何控制灰尘的旅行?请在文中找出答案画上横线。三、 阅读欣赏。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

9、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

10、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第一自然段作者把_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_的情景。2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_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我看见 _。我还看见 _。4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_四、 课外阅读。昆虫的“鼻子”触角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

11、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_;蝴蝶的触角像两个_;白蚁的触角像一串_;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_;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_。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

12、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

13、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1本文说明的对象_。题目中“鼻子”上引号表示 _。2开头为什么要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_3在第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 _、_、_、_、 。A小麦穗B小鼓槌C小胡子D小小的羽毛E.念珠4第段主要运用了_ 、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5第段加点词“有的”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_6第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7第段“因此受到启迪”中“此”指代_;“启迪”具体表现为_。五、 阅读短文。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

14、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让他们进行一次考试。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

15、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他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在文中括号里的正确答案上画“”,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3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的神情分别是:大徒弟_,可见他_;二徒弟_,可见他_。4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_。5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将会_;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_。6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_。六、 课外阅读。一

16、棵小白杨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

17、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的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

18、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9、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B王克怀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事略写。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白杨。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这个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_(2)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这个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_3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_4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

20、?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指这座边防哨所。B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中国军人。C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D指王克怀高超的射击技术。七、 课外阅读。香菱学诗(节选)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月挂中天夜色寒,

21、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

22、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1选文中的颦儿是_;香菱的诗写的是_。2看了香菱写的诗,宝钗直接说“_”,黛玉的评价是“_”,从中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不同。3用“ ”在选文中画出直接描写香菱学诗“疯了”的情景,这表现了她学诗 。4宝钗说香菱学诗“弄成个呆子了”“定要疯了”,你想对香菱说什么?_八、 点读课外名篇。童年的馒头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侯,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

23、,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当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

24、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了来!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

25、我的童年结束了。1理解词语。 “故伎重演”的意思是_。短文中“故伎”具体指的是_。2请用简短的语言准确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_3用“ ”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再想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4读文中描写娘笑的句子,再写出娘每次笑的原因。第一次笑:_第二次笑:_5请用“ ”画出短文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的两次心理活动描写。6娘似乎预料到我会将馒头吃掉,就蒸了五个馒头,并且还对二丫娘说了谎,她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_九、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耐磨的人生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

26、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儿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

27、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豁(huó  hu)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jiáo  jué)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rén  rèn)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那一

28、天,我倒(do  dào)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豁_(huò  hu)达     咀嚼_(jiáo  jué)韧_(rén  rèn)性      倒_(do  dào)空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表示出乎意料;竟然。_坚决地;毫不犹疑地。_性格开朗;气量大。_3填写合适的词语。 _的汗衫  &#

29、160;  _地穿衣     _地面对     _的目光4用“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5在炎炎夏日,“我”为什么穿长袖衫去朋友的书屋? _6“我”的朋友是怎样走出人生的低谷的?_答案1、1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伤亡惨重 2烧毁敌人粮草 防备敌人来救粮草 火攻敌人 引诱敌人追击 3心服口服4运筹帷幄 刚愎自大2、12 说明文 拟人 2A3不同地方的灰尘数量不同。 灰尘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产生的。 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有危害。 4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5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洒水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3、1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 流动时的情景 2声音 色彩 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3小草偷偷探出头张望这个世界 孩子们放学后高兴的放风筝 4一年之计在于春4、1昆虫的“鼻子”触角 特殊含义 2增添说明文的趣味性3CBEAD4举例子 列数字 昆虫嗅觉器多,嗅觉灵敏 5“有的”表明昆虫的触角并非同时具有这些功能,所以不能去掉6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