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國際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條約前 言締約國確信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獨特的本質,它們特殊的特質與問題需要特殊的解決方式。警覺這些資源持續受到侵蝕。認知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是所有締約國共同的利益。所有締約國均高度依賴這些源自各地之資源。承認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之保存、探勘、蒐集、特性調查、評估與建檔是達成世界糧食安全(World Food Security)與世界糧食高峰會行動計畫(the World Food Summit Plan of Action)羅馬宣言中,為今世後代農業永續發展目標之必要的工作,且發展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執行此項工作的能力需迫切加強。注意到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保存與永續利用全球行動
2、計畫是一種國際間同意架構下之活動。更承認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是作物遺傳改良的基本材料,不論是農民選拔、傳統育種或是現代生物技術,更是適應不可預測的環境變化與未來人類需求所必須的。確認世界所有地區的農民,特別是那些在起源中心及多樣性中心的農民,對於保存、改進及提供這些資源不論過去、現在及未來上所作之貢獻,而這正是農民權的基礎。同時確認在本條約所說的農民權其基本要義在於,農民可貯存、使用、交換與販售由耕地所生產的種子及其他繁殖材料;參與決策;公平合理分享使用這些資源所衍生的利益;使用這些遺傳資源,且也要提升農民權到國家及國際的層級。認識到本條約與其他與本條約有關的協議乃互相支援以達永續農業與糧食安全
3、的目標。確認其他國際協議不會用任何方式來改變締約國在本條約中的權利與義務。了解前述之說明並不是要製造本條約與其他國際協議有階級之分。意識到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管理需符合農業、環境與商業的要求,確信這些需要各領域管理人員間的同心協力。意識到為今世後代保存全世界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多樣性的責任。認識到各締約國在執行其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主導權時,組成有效的便利獲取資源及公平合理分享所得利益之多邊系統,各締約國將會互蒙其利。期望總結為在聯合國農糧組織(FAO)架構下依據聯合國農糧組織章程第XIV條款成為一種國際協議。協議如下:第一章 序言第一條 目標一、 本條約的目標是與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協調一致
4、,為了農業永續經營與糧食安全。實現對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保存與永續利用,並公平合理的分享因其被利用所衍生的利益。二、 本條約目標的達成有賴於本條約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生物多樣性公約間緊密的聯結。第二條 用語為本條約的目的,對下列用語給予定義:原地保育指保育生態系及自然棲息地,維持與恢復物種族群在自然環境中有存活力。對於原生和栽培植物物種而言,此環境是指它們在這環境下能發展出其特有的特性。異地保育 指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在棲息地以外的地方保育。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任何源自植物之遺傳材料,確實或有潛力做為糧食和農業用。遺傳材料指任何源自植物且具有遺傳功能單位的材料,包括生殖及營養繁殖材料。品種指一群在同
5、一分類群,為已知最低分類階層,且具有特有的繁殖方式和其他遺傳特徵的植物。異地保存指在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棲息地以外的地方做保存。起源中心指一地區之植物物種,不論是原生種或野生種,最初發展出其特有特性的地區。作物多樣性中心指在一地理區域自然環境,就地保育情形下,作物物種具有高度遺傳多樣性的地區。第三條 範圍本條約的範圍僅及於農糧用的植物遺傳資源。第二章 一般規定第四條 一般規章每一締約國均應保證其自身相關之法律、規章與程序與本條約的規定一致。第五條 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保存、探勘、蒐集、性狀調查、評估與建檔一、 每一締約國應根據其國內法,並於適當情況下與其他締約方促成關於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探勘、
6、保存與永續利用的綜合計畫。此計畫應特別做到:(一) 調查與紀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現存族群現狀與變異程度,包括那些資源具有潛在用途與對這些資源任何可能存在的威脅。(二) 加緊蒐集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及那些資源具有潛在用途和面臨威脅的相關訊息。(三) 在適當形況下,促進或支持農民及地方社區努力於管理與保存其耕作田中之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四) 透過原住民與地方社區的努力,促進包括保護區內可做為糧食生產用之栽培種的野生近緣種和野生植物的原地保存。(五) 共同加速發展有效且永續的異地保存系統,並著重於適當的資料建檔、特性調查,材料更新與評估;及發展與轉移適當的技術以達永續異地保存與增進永續利用農糧用植物遺
7、傳資源的目的。(六) 監測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保存樣品之活力、變異程度與遺傳完整性。二、 在適當情況下,締約國應採取步驟逐步減少或可能的話去除對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威脅。第六條 永續利用植物遺傳資源一、 締約國應制定與維持適當的政策和法律以促進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永續利用。二、 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永續利用應包括:(一) 實施公平的農業政策。在適宜情況下,促進發展與維持可增進永續利用農業生物多樣性與其他自然資源之多樣化的耕作制度。(二) 強化相關研究,利用擴大種內與種間變異的方式增進與保存生物多樣性,造福那些開發與使用自有品種與利用生態原理保存土壤肥力及防治病蟲害與雜草的農民。(三) 適宜情況下
8、,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藉由農民的參與,加速植物育種的效益以強化育成適應當地及包括邊際地區之社會、經濟與生態狀況的品種的能力。(四) 擴大各種作物之遺傳基礎及遺傳多樣性的範圍,並使農民能取得。(五) 適宜情況下,促進擴大使用地方的或具地方適應性的作物、品種及尚未利用之物種。(六) 適宜情況下,在耕作田的管理、保存與永續利用上支持更廣泛地利用品種或物種的多樣性,並加強與植物育種和農業發展聯繫,以降低作物之易受害性與遺傳侵蝕,同時促進在永續發展下增加全球糧食生產。(七) 適宜情況下,回顧與調整育種策略和品種的釋出與種子分贈的法規。第七條 國家的承諾與國際合作一、 適宜情況下,每一締約國應將本條約第五
9、與六條提及之活動綜合納入其國內的農業與農村發展政策、計畫與活動,直接或透過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其他相關國際機構與其他締約國合作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保存與永續利用。二、 國際合作應致力於(一) 建立或加強開發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在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保存與永續利用方面的能力。(二) 加強國際間活動以促進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保存、評估、建檔、遺傳增進、育種與種子繁殖;分享、獲取和與第四章一致的交換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和適當的資訊和技術。(三) 維持與強化在第五章提及之組織安排。(四) 實施本條約第十八條之經費策略。第八條 技術協助締約國同意透過雙邊或適當的國際組織促進提供技術協助其他締約國,特別是那些開
10、發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以實施本條約。第三章 農民權第九條 農民權一、 各締約國承認,世界各地農民與地方及原住民社區,特別是位於原生地和作物多樣性中心的農民,對構成全世界糧食與農業生產基礎的植物遺傳資源之保存與發展已經並將繼續做出巨大的貢獻。二、 各締約國同意,實現與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有關之農民權的責任在於各締約國政府,並依據其需要與優先次序,在適當情況下,以國家法律採取措施保護及促進農民權。包括:(一) 保護與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有關的傳統知識。(二) 平等參與分享因利用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所衍生的利益之權利。(三) 參與國家級與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有關事務的決策之權利。三、 以國家法律及在適當情況
11、下規定,本條中沒有任何情況可以限制農民貯存、使用、交換及販售農地保存的種子及繁殖材料的權利。第四章 資源獲取與利益分享的多邊系統第十條 資源獲取與利益分享的多邊系統一、 在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中,各締約國承認各國對其國內之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擁有主權,包括決定獲取這些資源的權力,並以國內法律規定。二、 為了行使其主權,各締約國建立一套充分、有效與透明的多邊系統,以利於獲取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及在互補與互相加強的基礎上,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分享因此類資源的利用所衍生的利益。第十一條 多邊系統的涵蓋面一、 為達到本條約第一條為實現對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保存與永續利用,並公平合理的分享因其被利用所衍生的利益之目
12、的。多邊系統應涵蓋在附件一中依糧食安全與相互依存準則列出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二、 公共領域的多邊系統由締約國所管理與控制。為達最大涵蓋面,締約國應邀請在附件一所列清單中的資源擁有者參與此多邊系統。三、 締約國也同意應採取適當措施鼓勵擁有在附件一所列清單中的資源之自然人及法人參與此多邊系統。四、 本條約生效後兩年內,主管機構應評估在多邊系統下第十一條第三項提及之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進步,然後主管機構決定是否繼續便利第十一條第三項提及之自然人或法人獲得那些尚未納入多邊系統之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或者採取適當的其他措施。五、 多邊系統除涵蓋附件一所列清單中的資源外,也包括國際農業研究中心,第十五條第
13、五項第一款提及,及其他國際機構,依據第十五條規定,異地保存的資源。第十二條 多邊系統內便利獲取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一、 各締約國同意依據本條約的規定,在多邊系統下,如第十一條所定義,提供便利獲取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二、 各締約國同意採取必要的法律或其他適當措施,透過多邊系統向其他締約國提供這種便利機會。相同地,依第十一條第四項之規定,也應向任何締約國內之自然人與法人提供這種便利機會。三、根據下列情形提供便利獲取農糧用之植物遺傳資源:(一)僅對用於糧食和農業研究、育種和訓練方面為目的的資源提供便利獲取,而對用於化學、藥用和/或其他非食用/飼用工業用途者則不提供。如為多用途(糧食和非糧食)作物,視其
14、對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再決定是否將其納入多邊系統和可否方便獲取。(二)提供材料應迅速,無需追蹤每份材料,且免費。如需收費,也不應超過最低成本。(三)根據適用的法律,所提供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應附有其基本資料與其他相關的非機密性的特性描述資料。(四)受方不得以任何智財權或其他權利之理由限制經由多邊系統便利獲取得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或其遺傳部分或成分。(五)由培育者自行判斷是否允許獲取培育中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包括農民正在培育中的材料。(六)應遵照有關的國際協定及國家的法律獲取受智財權或其他權利保護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七)依照本條約規定,由多邊系統獲取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受方仍應繼續保存,並可透
15、過多邊系統再取得這些資源。(八)在不違反本條約其他規定的情況下,各締約國同意將按照其國家法律,而在無國家法律時則依照主管機構的規定標準提供獲取在原生地找到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四、 依據本條第三與第四項,便利獲取資源應附材料轉移協議(MTA),此材料轉移協議可由主管機構修正,應包含本條第三項第一、四與七款之規定、在第十三條第二項第四款之二有關利益分享之規定與本條約之其他相關規定。同時規定受方應要求獲取資源者轉移材料給其他人或團體也需提出提出材料轉移協議,包括後續的材料轉移。五、 在適宜管轄要求下,各締約國應保證在其法律制度中規定尋找資源的機會,一旦因材料轉移協議發生爭議,應承認此種材料轉移協議
16、的義務完全由相關的材料轉移協議加以規定。六、 發生緊急災害情況下,各締約國同意與救災協調員合作,為協助重建農業體系,透過多邊系統提供便利獲取適當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第十三條 多邊系統下的利益分享一、 各締約國承認在多邊系統下便利獲取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本身就是多邊系統的一種利益;並同意由此所衍生的利益應依據本條的規定公平合理地分享。二、 各締約國同意在多邊系統下由於使用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所衍生的利益,包括商業行為,應在主管機構的指導下,考量進行中的全球行動方案中優先活動的領域,透過下列機制公平合理的分享:資訊交換、技術獲取及轉移、能力建立及商業化所衍生的利益。(一) 資訊交換各締約國同意提供資
17、訊,這些資訊應包含多邊系統下之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目錄和清單、技術資訊,包括資源特性調查、評估和利用在內的技術、科學及社會經濟之研究成果,以及合法且能力所及的非機密性資料。根據本條約第十七條的規定,這些資訊應通過資訊系統提供給所有締約國。(二) 技術獲取與轉讓(1) 各締約國提供且/或便利獲取保存、性狀調查、評價與利用在多邊系統下之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技術。按照第十二條的規定,體認到某些技術僅能通過遺傳材料轉移,各締約國應透過多邊系統提供且/或便利獲取此類技術與遺傳材料,以改良品種和遺傳材料。然而提供且/或便利獲取此類技術、改良的品種與遺傳材料應尊重適宜的財產權、法律及國家能力所及。(2) 向
18、各國,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提供和轉移技術應透過一系列措施進行,如建立、維持和參與以作物為基礎關於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利用的小組,收到材料的研究、發展及商業合資企業的各種合作伙伴關係、人力資源開發以及有效獲取研究設施等。(3) 應在公平與最恰當的條款下,對開發中國家,特別是低度開發國家,經濟轉型國家締約國便利獲取及轉移本項第一與二款提及之技術,包括被智財權所保護的技術,特別是對哪些用於保存與對開發中國家,低度開發國家與經濟轉型國家農民有利的技術,包括那些在特准與特惠條款下透過多邊系統團隊間用於研究與發展的技術。此類技術之獲取及轉移應以認識並與有效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條款一致為前提。(三)
19、能力建立考慮到開發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在其計劃和方案中對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能力建立的優先順序,締約國同意優先處理以下事項:(1) 建立並/或加強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保存及永續利用的科技教育和訓練計劃,(2) 尤其要在開發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建立並加強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保存及永續利用的設施,(3) 在可能的情況下,優先安排與開發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的機構合作,在這些國家進行科學研究,並在需要的領域發展這類研究能力。(四) 商業化衍生的金錢及其他利益的分享(1) 各締約國同意在多邊系統內採取措施,以便透過吸收私人公司和公共部門參與本條內規定的活動,透過在研究與技術開發方面的伙伴關係合作,包括與開發中
20、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私營部門的伙伴關係合作,實現商業利益的分享。(2) 締約國同意,在第十二條第四項所提及之標準的材料轉移協議應包括要求受方在商業化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產品時及透過多邊系統獲取之材料所衍生的產品時,需向條約第十九條第三項第六款提及的財政機制支付費用,在於合理分享因商業化此類產品所衍生的利益,但這類產品無限制地提供給其他人做進一步研究和育種的情況除外。支付費用的額度、形式及方式,主管機構在第一次會議即須按照商業慣例決定。主管機構應針對不同類型受方定出不同的支付額度,並決定開發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小農是否可免除付費。主管機構還應隨時審查支付額度,以達公平合理分享利益。並在本條約生效後
21、的五年內,評估材料轉移協議中規定的強制付費要求是否適用於那些可無限地提供給其他人做進一步研究育種的商業化的產品。三、 各締約方同意,使用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所衍生的利益,應透過多邊系統以直接或間接地方式主要流向保存和永續利用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各國農民,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四、 根據本條約第十八條建立的協議資金策略,主管機構在第一次會議即應審議相關的政策和準則,以便向對多邊系統內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多樣性作出顯著貢獻和/或有特殊需要的開發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提供特別援助。五、 各締約方認識到,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要全面實施全球行動計劃的能力有賴於有效地執行本條之規定與第十
22、八條建立的協議資金策略。六、 締約國應考慮能讓食品加工業者在使用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所衍生的利益自願捐獻給多邊系統的策略方式。第五章 支援成份第十四條 全球行動計畫體認到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保存與永續利用全球行動計畫對本條約十分重要,各締約國應促進其有效實施,包括透過國家行動並在適當的情況下透過國際合作提供一個為能力建立、技術轉讓及資訊交換的嚴密架構。第十五條 國際農業研究中心農業研究諮詢委員會及其他國際機構持有之異地保存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一、 締約國承認國際農業研究中心(簡稱IARCs)農業研究諮詢委員會(簡稱CGIAR)受托持有之異地保存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對本條約的重要性。對於這類資源,締
23、約國要求國際農業研究中心與主管機構簽訂與下列用語與情況一致的協議。(一) 取得列在本條約附件一所列及農業研究諮詢委員會持有之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需與本條約第四章的規定一致。(二) 取得不列在本條約附件一及本條約生效前農業研究諮詢委員會即持有之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需與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和國際糧農組織協議之材料轉移協定規定一致。這份材料轉移協定最晚在主管機構第二次正式會議時即應訂定,且應諮詢農業研究諮詢委員會,及本條約相關的規定,特別是第十二與十三條,和下列情況一致:(1) 根據主管機構設立的時間表,國際農業研究中心應定期告知有關材料轉移協定的談判。(2) 在締約國領域內的原生地蒐集到的農糧用植物遺
24、傳資源被要求提供時,可不附材料轉移協定。(3) 因材料轉移協定而衍生的利益考慮主要應用於保存與永續利用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的國家和區域計畫中,尤其是多樣性中心與低度開發的國家。(4) 國際農業研究中心應根據其能力採取適當的措施維持對材料轉移協定的承諾,沒有承諾的案例應立即告知主管機構。(三) 國際農業研究中心體認到主管機構具有提供政策的主權,這些政策乃根據本條約的規定指導該中心持有之異地保存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四) 國際農業研究中心仍然對異地保存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科學及技術設備具有主權,根據國際可接受的標準管理及支配這些資源,特別是聯合國糧農組織農糧用遺傳
25、資源委員會所認可的基因庫標準。(五) 依照國際農業研究中心的要求,秘書應盡力提供技術援助。(六) 秘書隨時都有權利獲取這些設備與檢視所有本條約所涵蓋之材料的保存與交換的相關活動。(七) 若由國際農業研究中心持有的異地保存的資源,其例行的維持受到阻礙或破壞時,秘書將徵求地主國的認可,協助這些資源儘可能地撤除或轉移。二、 各締約國同意向那些與主管機構簽訂與本條約規定一致的協議之國際農業研究中心農業研究諮詢委員會透過多邊系統提供便利獲取附件一所列的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秘書應將這些機構列出清單,並供締約國取得。三、 對於獲取不是附件一所列的且在本條約生效後由國際農業研究中心所接收與保存的材料,乃本著接
26、收材料之國際農業研究中心與這些材料之原生國或擁有國簽定的協議進行,此協議需與生物多樣性公約或其他適用法律一致。四、 鼓勵締約國提供與主管機構簽有協議的國際農業研究中心便利獲取不是附件一所列的,但對國際農業研究中心的計畫及活動重要的資源。五、 主管機構也應尋求與其他國際機構為本條約的目的建立協議。第十六條 國際植物遺傳資源網路一、 以現有安排及依據本條約規定為基礎,鼓勵或發展現存國際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網絡的合作關係,以便儘可能全面涵蓋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二、 在適當的情況下,各締約國應鼓勵所有相關機構參與此國際網絡,包括政府機構、私人企業、非政府組織、研究、育種及其他機構。第十七條 全球農糧用植
27、物遺傳資源資訊系統一、 締約國應以現有資訊系統為基礎,合作建立和加強一套全球資訊系統,促進與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有關的科學、技術及環境資訊的交流,此種資訊交流對所有締約國提供關於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資訊,即是一種利益分享。在開發全球資訊系統時,應力求與生物多樣性公約的交流機制合作。二、 基於告知之義務,從材料安全的觀點,各締約國應對材料的有效維持遭受破壞提出預警。三、 締約國應與聯合國糧農組織農糧用遺傳資源委員會合作,周期性評估世界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狀態,以更新在第十四條提及之進行中的全球行動計畫。第六章 財政規定第十八條 財政資源一、 締約國依據本條規定,落實一項為實施本條約所需的資金策略。
28、二、 資金策略的目標是為執行本條約規定下的活動,增強財政資源規定的可獲性、透明度、有效性及效率。三、 為了流通資金用於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的重點活動、計劃及方案,同時顧及全球行動計劃,主管機構應定期為這些資金設定目標。四、 依照這種資金策略:(一) 締約國應在相關的國際機構、資金與實體的主管機構內採取必要且適當的措施保證優先順序與注意可預期與協議的資源的有效分配,以實現本條約下的計畫與方案。(二) 開發中國家締約國與經濟轉型國家締約國,其實施本條約承諾的程度,有賴於本條提及之資源的有效分配,特別是已開發國家締約國的分配。開發中國家締約國與經濟轉型國家締約國將在其計畫和方案中排定建立保
29、存與利用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能力之優先順序。(三) 透過雙邊、區域及多邊管道,已開發國家締約國提供,開發中國家締約國與經濟轉型國家締約國運用財政資源實施本條約。此類管道應包括第十九條第六款提及之機制。(四) 每一締約國同意依其能力與財政資源,保證及提供與保存和永續利用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有關的國家活動的財政資源。所提供的財政資源不得用於有違本條約的活動,特別是與商品國際貿易有關的領域。(五) 締約國同意來自第十三條第二項第四款的財政利益是資金策略的一部分。(六) 締約國、私人企業、非政府組織及其他來源也會提供自願捐獻。締約國同意主管機構應考慮一種策略模式鼓勵此種捐獻。五、 締約國同意優先考慮那些在
30、開發中國家,特別是開發對低的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內保存與永續利用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的農民利益而協議的計畫與方案的實施。第七章 機構規定第十九條 主管機構一、 本條約設置主管機構,由所有的締約國所組成。二、 主管機構的所有決議應全體一致,除非全體一致決定採取其他措施方法,但有關第二十三與二十四條的事務則要求需全體一致。三、 主管機構的功能在於促進本條約的全面實施,其目的特別在於:(一) 為本條約的實施,特別是為多邊系統的運作,提供政策方針與指導,並於必要時提出建議;(二) 為本條約的實施制訂計劃與方案;(三) 依照本條約第十八條的規定,在第一次會議期間制訂並在此後定期審議實施本條約的資金策略;(
31、四) 通過本條約的預算;(五) 根據需要並基於可利用的必要資金,考慮並設立附屬機構並確定各附屬機構的職責與組成;(六) 根據需要建立適當的機制,如信托帳戶,接收並利用為實施本條約之目的而增加的財政資源;(七) 就本條約涉及的事項與其他有關國際組織及締約實體,特別是包括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建立和保持合作,包括吸收他們參與資金策略;(八) 根據本條約第二十三條規定,考慮並在必要時通過本條約的修正案;(九) 根據本條約第二十四條規定,考慮並在必要時通過本條約附約的修正案;(十) 參考本條約第十三條與第十八條之規定,考慮鼓勵自願捐款的策略方式;(十一) 執行為實現本條約目標所需的其他功能;(十二)
32、 注意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及其他相關國際組織與條約機構的有關決定;(十三) 酌情將與本條約實施有關的事項通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及其他相關國際組織和締約實體;(十四) 根據第十五條規定,批准與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及其他國際組織的協議條款,審查並修改第十五條規定的材料轉移協議。四、 依照第十九條第六項之規定,每個締約國均有投票權,在主管機構會議設有一位代表,此代表可攜帶一位代理者、專家群及顧問群,代理者、專家群及顧問群可以參與主管機構議程但不能投票,除非被授權取代代表。五、 聯合國專責機構、國際原子能委員會及非本條約締約國的國家可以為主管機構會議的觀察員。任何具有與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保存與永
33、續利用相關領域資格的其他機構或代理處,政府的或非政府的,告知秘書希望成為主管機構會議的觀察員,將會被接受成為主管機構會議的觀察員,除非有三分之一的締約國拒絕。觀察員的許可和與會應依照主管機構會議採用的會議規則。六、 身為締約國的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組織與會員組織的會員國,應根據聯合國章程與一般規則執行其會員權利與履行會員義務。七、 主管機構應通過,必要時修正其議事規則與財政規章,並與本條約之規定一致。八、 當大部分的締約國代表出席任何主管機構會議時,必須組成維安小組。九、 主管機構至少每兩年召開一屆例行會議。在可能的情況下,此種例會應與農糧用植物遺傳資源委員會的例會相銜接。十、 在非例會期間,凡
34、主管機構認為有必要,或經任何締約國在獲得至少三分之一締約國支持情況下提出書面請求,得召開特別會議。十一、在開會期間,主管機構依照議事規則選舉主席與副主席(合稱主席團)。第二十條 秘書一、 主管機構設秘書一人,經主管機構批准後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主席任命。秘書根據需要設置工作人員協助開展工作。二、 秘書扮演下列功能:(一) 主管機構會議時安排與提供行政支援,必要時安排成立附屬機構;(二) 協助主管機構完成其功能,包括履行主管機構決議所指派的特殊工作。(三) 向主管機構報告其工作內容。三、 秘書應與所有的締約國及主席報告下列事項:(一) 在六十天內報告主管機構制定的決議;(二) 依據本條約的規定,報告
35、從締約國收到的訊息;四、 秘書應提供聯合國的六種語言文件供主管機構會議用。五、 秘書應與其他組織和締約實體,特別是包括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以達成本條約的目的。第二十一條 承諾主管機構再第一次會議時應考量與核准可合作的及有效的流程與操作機制來促進承諾本條約的規定並宣告沒有承諾的主題。這些流程與機制應包括監測及提出忠告與協助,包括必要時合法的忠告或合法的協助,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與經濟轉型國家。第二十二條 爭端排除一、 如果締約國之間對本條約的解釋或適用發生爭端,有關的締約國應透過談判尋求解決辦法。二、 如果有關的締約國無法透過談判達成協議,得共同尋求第三方進行斡旋或要求第三方出面調停。三、 在批
36、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本條約時或以後的任何時間,一締約國得以書面形式向保管者聲明,前述兩種辦法未能解決的爭端將接受下列一種或兩種強制爭端解決辦法:(一) 依照本條約附件二第一部份規定的程序提交仲裁;(二) 將爭端提交國際法院。四、 如果爭端各方未依照本條第三項的規則接受相同或任何程序,除當事者另有協議者外,則應依照附件二第二部分規定將爭端提交調停。第二十三條 條約的修正一、 本條約的修正可由任何一個締約國提出。二、 本條約的修正應在主管機構會議通過,任何修正案應在開會前六個月由秘書遞交給所有的締約國。三、 本條約所有的修正均需由出席會議的所有締約國全體一致同意才生效。四、 任何主管機構通過之修正
37、案,在三分之二的締約國交存批准、接受或核准書之後第九十天在接受修正案的締約方之間生效。其後,任何其他締約國交存其修正案的批准、接受或核准書第九十天之後,修正案即對他生效。五、 依據本條的目的,由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組織所交存的核准書不能視為附加到會員組織會員國的核准書。第二十四條 附件一、 本條約的附件應為本條約的一個構成部分,凡提及本條約時,亦包括任何的附件在內。二、 第二十三條關於本條約修正的規定適用於附件的修正。第二十五條 簽署本條約自2001年11月3日至2002年11月4日在聯合國糧農組織開放供聯合國糧農組織所有會員及任何非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但為聯合國會員的國家,或任何專責機構或國際原
38、子能委員會簽署。第二十六條 批准、接受或核准本條約由第二十五條提及之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與非會員批准、接受或核准。其批准、接受或核准書應交存給保管者。第二十七條 加入本條約自簽署終止日起,開放供聯合國糧農組織所有會員及任何非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但為聯合國會員的國家,或任何專責機構或國際原子能委員會加入,加入書應交存給保管者。第二十八條 生效一、 依據第二十九條第二項的規定,本條約在交存第四十份批准、接受或核准書或加入書且至少有二十個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交存批准、接受或核准書或加入書後第九十天生效。二、 對每一個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本條約的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及任何非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但為聯合國會員的
39、國家,或任何專責機構或國際原子能委員會,依據第二十八條第一項規定,在交存第四十份批准、接受或核准書或加入書後第九十天,本條約即生效。第二十九條 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組織一、 當一個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組織交存本條約批准、接受或核准書或加入書,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章程第二條第七項,會員組織應公告其資產分布與資產申報間的任何改變,如聯合國糧農組織章程第二條第五項所主張,做為接受本條約的必備條件。任何時間任何締約國可要求一個為本條約締約國的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組織提供資訊,如同會員組織與其會員國間一樣,以實現本條約涵蓋的任何特殊事務。會員組織應在合理的時間內提供此種資訊。二、 由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組織所交存
40、的批准、接受、核准、加入或退出書不能視為附加到會員組織會員國交存的證書。第三十條 保留不得對本條約做出任何保留。第三十一條 非締約國締約國應鼓勵非締約國的任何聯合國糧農組織會員或其他國家接受本條約。第三十二條 退出一、 任何的締約國在本條約生效二年後的任何時間,以書面告知保管者,退出本條約,保管者應立即通知所有締約國。二、 這種退出應在保管者接到退出通知日起一年後生效。第三十三條 終止一、 當締約國數目低於四十時,本條約自動終止,除非剩餘的締約國無異議決議繼續維持。二、 當締約國數目低於四十時,保管者應告知所有剩餘的締約國。三、 終止時,資產的處理應依主管機構通過的財政規則管理。第三十四條 保
41、管者聯合國糧農組織秘書長應負起本條約保管者的職責。第三十五條 作准文本本條約之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及西班牙文文本均相同為作准文本。附件一涵蓋於多邊系統下之作物清單糧食作物作 物屬 名說 明麵包果 Breadfruit蘆筍 Asparagus燕麥 Oat甜菜 Beet芸苔屬 Brassica complex 樹豆 Pigeon Pea 鷹嘴豆 Chickpea柑橘類 Citrus椰子 Coconut主要天南星科作物 Major aroids 胡蘿蔔Carrot山藥 Yams龍爪稷 Finger Millet草莓 Strawberry向日葵 Sunflower大麥 Barley番薯 S
42、weet Potato草豌豆 Grass pea小扁豆 Lentil蘋果 Apple樹薯 Cassava 香蕉/菜蕉 Banana / Plantain水稻 Rice 珍珠栗 Pearl Millet 菜豆 Beans豌豆 Pea黑麥 Rye 馬鈴薯 Potato 茄 Eggplant高梁 Sorghum小黑豆 Triticale小麥 Wheat蠶豆 Faba Bean / Vetch 豇豆 Cowpea et al.玉米 MaizeArtocarpusAsparagusAvenaBetaBrassica et al.CajanusCicerCitrus CocosColocasia, Xan
43、thosoma Daucus DioscoreaEleusineFragariaHelianthusHordeumIpomoeaLathyrusLensMalusManihotMusa OryzaPennisetumPhaseolusPisumSecaleSolanumSolanumSorghumTriticosecaleTriticum et al.ViciaVignaZea僅麵包果一種一般包括:Brassica, Armoracia, Barbarea, Camelina, Crambe, Diplotaxis, Eruca, Isatis, Lepidium, Raphanobrassi
44、ca, Raphanus, Rorippa, and Sinapis. 由油料種子與蔬菜作物如甘藍、油菜籽、芥菜、獨荇菜(cress)、芝麻菜(rocket)、蘿蔔及蕪菁等所組成. Lepidium meyenii (maca) 除外包括做為根砧之Poncirus and Fortunella 屬Major aroids include taro, cocoyam, dasheen and tannia. 僅 Manihot esculenta 一種 Musa textiles 除外Phaseolus polyanthus 除外包括tuberosa宗,但 Solanum phureja 除外包
45、括melongena宗包括Agropyron, Elymus,及 Secale不包括 Zea perennis, Zea diploperennis, 及 Zea luxurians飼料作物豆類飼料作物屬名種名Astragalus Canavalia Coronilla Hedysarum Lathyrus Lespedeza Lotus LupinusMedicago Melilotus Onobrychis Ornithopus ProsopisPueraria Trifolium chinensis, cicer, arenariusensiformis (立刀豆)variacorona
46、riumcicera, ciliolatus, hirsutus, ochrus, odoratus (香豌豆), sativuscuneata (鐵掃帚), striata (雞眼草), stipulacea (圓葉雞眼草)corniculatus (百脈根), subbiflorus, uliginosus, albu s(白花羽扇豆), angustifolius (狹葉羽扇豆), luteus (黃花羽扇豆)arborea, falcata, sativa, scutellata, rigidula, truncatula (疏花苜蓿)albus, officinalis (黃香草木樨
47、)viciifoliasativus (歐小豆)affinis, alba, chilensis, nigra, pallidaphaseoloides (熱帶葛藤) alexandrinum (埃及三葉草), alpestre, ambiguum, angustifolium, arvense, agrocicerum, hybridum (箭葉三葉草), incarnatum, pretense (紅椒草), repens (白花苜蓿), resupinatum, rueppellianum, semipilosum, subterraneum, vesiculosum草類飼料作物屬名種名
48、AndropogonAgropyron Agrostis Alopecurus Arrhenatherum Dactylis Festuca Lolium Phalaris Phleum Poa Tripsacumgayanuscristatum, desertorumstolonifera, tenuispratensiselatiusglomerataarundinacea, gigantea, heterophylla, ovina, pratensis, rubrahybridum, multiflorum, perenne, rigidum, temulentumaquatica, arundinaceapretensealpina, annua, pratensislaxum其他飼料作物屬名種名AtriplexSalsolahalimus, nummulariavermiculata附件二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交通下的交通工具共享新模式试题及答案
- 矿机买卖合同效力协议
- 矿产股权转让合同协议
- 砂石路维修合同协议
- 破坏绿植赔偿合同协议
- 种子协议书模板
- 研学教具采购合同协议
- 矿业公司业务合同协议
- 租赁交易协议书范本
- 科普服务外包合同协议
-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8400字(论文)
- 安全工器具及电气工器具管理制度(2篇)
- T-CERS 0018-2023 水力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
- 护理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一
- (试卷)2024贵州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
- 战地救护课件
- 国内主要仲裁机构规则比较
- DB43T 2534-2022 电力气象服务技术规范
- 西门子S7-1500 PLC技术及应用 课件 第3章 S7-1500 PLC 的硬件配置
- 体育赛事组织策划及执行方案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