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评价指标的萎胃宁浓缩丸提取工艺研究_第1页
基于多评价指标的萎胃宁浓缩丸提取工艺研究_第2页
基于多评价指标的萎胃宁浓缩丸提取工艺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多评价指标的萎胃宁浓缩丸提取工艺研究(1)                      作者:魏舒畅,武晓玉,金辉,李曙光【摘要】  目的 优选萎胃宁浓缩丸制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芍药苷提取量、正丁醇浸出物、乙酸乙酯浸出物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乙醇浓度60%,提取次数2次,溶剂用量16倍,每次提取时间65 min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 所得提取工艺稳定性好,可

2、用于萎胃宁浓缩丸的制备。 【关键词】  均匀设计;芍药苷;萎胃宁浓缩丸;提取工艺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for Weiweining pill. Methods The extraction process was studied by uniform design with the yield of extracted Paeoniflorin, n-butanol extract and ethyl acetate extract as mar

3、kers. Result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was adding 16 times amont of 60% alcohol, refluxing and extracting for 2 times, 65 min for each time. Conclusion This extraction process shows good stability and is availa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eiweining pill.    Key words:uniform desig

4、n;Paeoniflorin;Weiweining pill;extraction press     近数十年来,经国内学者的不懈努力,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治疗方面打破了以往胃黏膜萎缩腺体不可逆转的局面,并得出中医治疗优于现代医学治疗的结论1。萎胃宁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旋覆代赭汤为辅组方。为扩大该处方的临床使用面,减小服用剂量,拟将该方由蜜丸制成浓缩丸。本试验主要研究处方中需提取部分药材的提取工艺,为浓缩丸的后续研究做好前期工作。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g1100化学工作站,Ag

5、ileng1100二元泵,Agileng1100柱温箱,Agileng1100 DAD检测器,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真空抽滤泵(郑州杜甫仪器厂),真空干燥箱(上海益恒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白芍、党参、北山楂、黄芩、黄连等药材购自兰州黄河药市,经甘肃中医学院生药教研室鉴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品种;芍药苷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批号110736-200617)。95%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均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1  因素水平的选择    以乙醇浓度

6、、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溶剂用量为考察因素,各因素水平的取值见表1。表1  因素水平(略)2.2  提取样品的制备    采用U7(76)均匀设计表安排试验2(见表2)。称取处方量白芍、党参、生山楂、黄芩、甘草等需提取药材14份,每份96 g,用乙醇回流提取。每试验号作平行样2份。将14份提取液低速离心(3 200 r/min),离心液水浴回收乙醇并用容量瓶定容到1 000 mL,备用。表2  试验安排表(略)2.3  正丁醇浸出样品的制备    将“2.2”项下定容好的样品液摇匀后精确量取50

7、mL,共14份,水浴挥去乙醇后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每次20 mL,萃取4次,合并萃取液,回收正丁醇,残渣置烘箱中60 烘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精密称量,结果见表3。2.4  乙酸乙酯浸出样品的制备   将“2.2”项下定容好的样品液摇匀后精确量取50 mL,共14份,水浴挥去乙醇后用水饱和的乙酸乙酯萃取,每次20 mL,萃取4次,合并萃取液,回收乙酸乙酯,残渣置烘箱中60 烘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精密称量,结果见表3。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读书人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2.5  芍药苷提取量的测定3采

8、用HPLC法,色谱柱:Hypersil-ODS C18 (250 mm×4.6 mm, 5 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15850.02),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 ,流速:1.0 mL/min。2.6  数据处理    将所得实验结果用SPSS10.0采用向后剔除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可信限95%。分析结构如下:以正丁醇萃出物量为Y,得方程Y0.4211.60×10-2C1.068×10-3D,以乙酸乙酯萃出物量为Y,得方程Y0.1425.244×10-3C5.17×10-4D,以芍药苷提取量

9、为Y,得方程Y0.3591.176×10-2C1.857×10-3D。    从数据处理结果可知,溶剂用量与提取时间在选定的取值范围内对提取的结果无显著影响,而乙醇浓度、提取次数对3个考察指标均有显著影响。综合3种结果,提取工艺最后确定为:16倍量60%乙醇,提取次数2次,每次65 min。3  优化工艺复核    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5份,每份96 g,回流提取,分别制备正丁醇萃出物、乙酸乙酯萃出物并称重,测定芍药苷提取量,结果见表4。表4  提取工艺复核结果(略)  

10、60; 经5次复核试验,正丁醇萃出物量、乙酸乙酯萃出物量、芍药苷提取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工艺优化时的各试验,显示所得工艺基本稳定,芍药苷平均转移率为78.44%。4  讨论    中药复方成分复杂,在工艺筛选过程中如选用一种物质作为评价指标可能会由于评价指标的代表性差而导致所得工艺缺乏严谨性。本试验根据处方药材中皂苷类、黄酮类成分较多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溶剂浸出物和单一化合物同时作为评价指标,代表性强,所得工艺更加合理。    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相比虽然舍弃了“整齐可比”的特点,但试验点均匀分散,具有试验次数少、容纳水平数多的优点,由于在不增加试验次数的同时可对考察因素设置较多的取值,因此,能降低试验设计中确定考察因素取值范围时的难度。本试验采用均匀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扩大了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的取值范围,可使所得工艺更加合理。    由于溶剂用量与提取时间对提取的结果无显著影响,结合药材对溶剂的吸收量和处方中成分性质,溶剂用量选16倍,提取时间选130 min。【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