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固有荧光诊断仪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_第1页
国产固有荧光诊断仪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_第2页
国产固有荧光诊断仪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_第3页
国产固有荧光诊断仪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_第4页
国产固有荧光诊断仪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产固有荧光诊断仪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国产固有荧光诊断仪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中华肿瘤杂志 1999年第4期第21卷 方法技术    作者:邵敬於蔡树模    单位:200040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邵敬於);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蔡树模)    人口期望寿命是评价国家或地区卫生水平的三大指标之一。WHO提出2 000年世界妇女平均期望寿命为65岁,上海市妇女期望寿命已达78岁。但

2、癌肿仍然是威胁中老年妇女健康的主要疾患,其中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诊早治不仅可以降低其死亡率,亦可减少患者痛苦和节省卫生资源,因此妇科普查深受广大妇女欢迎。    目前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宫颈脱落细胞防癌涂片(papanicolaou 1940年)、碘试验(shiller test 1969年)和阴道镜检查(colposcopy 1925年Hinselman)等,但常因正确性低而漏诊。仪器笨重、价格昂贵、技术难度大等问题,难以适应高效、快速、简便和价廉的时代要求。由我国上海雷硕医疗器械公司自行研制具有分子水平的固有荧光早期癌症诊断仪(简称诊断仪

3、),曾1978年和1985年获四国专利,对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具有灵敏度高、无损伤、智能化、简便和快速定位等优点。    一、诊断仪工作原理    诊断仪主要包括:激发光源、特制光导纤维、弱光光电二极管陈列(简称OMA)、计算机,及储存分析病例的软件系统。所选波长337 nm,脉冲功率为200 Kw,脉冲频率58赫次/秒,通过石英光导纤维传输激光,去激发被测组织。由于活体组织能吸收一定的光量子,而正常组织和癌组织吸收光量子不同,而释放的荧光波长亦异,从而有不同峰值的固有荧光。通过目测法、比率值数字法或光谱法判断良恶性组

4、织,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改进,提高和再实践,诊断仪日趋完善。并可指导临床医生有目的的活检,故称为光活检(optical biopsy system)。    二、评判标准    1.目测法:正常为蓝、白、黄光,电灯泡样亮点为纳氏囊肿,癌或癌前病变呈暗色、紫色或紫红色。    2.光谱法(型):正常组织荧光光谱曲线在(460±20) nm有波峰,并设定其峰值为100%。癌或癌前病变组织的特征峰除(400±20) nm中出现波峰外,在(460±20) n

5、m处的波峰小于正常组织波峰的50%,及(670±20) nm处出现小波峰。    3.比率值法(型):将正常组织(460±20) nm的主峰作为正常值,与异常组织的异常值之比的比率值进行数字化诊断,如比率值50%为(+),50%60%之间为(±),60%为(-)。    综合评判标准:阳性(+):目测色暗(紫色或红紫色),比率值50%,宜进一步做荧光下活检;可疑(±):目测色暗,而比率值正常或目测正常而比率值偏低者,按炎症治疗后复查或荧光下取活检;阴性(-):目测法正常,比率

6、值不低者。    三、临床应用    1980年起应用诊断仪筛查宫颈癌已达上百万例,1985年丁爱华报道用目测法检测14 694例下生殖道疾病,荧光阳性167例。经病理切片证实癌或癌前期病变166例,符合率为99.4%,其中1例为外阴炎尖锐湿疣伴溃疡为假阳性,第二阶段采用光谱法和第三阶段采用光谱法。在众多的论著或临床总结中选取部分资料来看,在29 383例检测妇女中发现宫颈癌155例(525.51/10万),宫颈鳞形上皮不典型增生282例(956.09/10万),总诊断符合率为96%。  

7、60; 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周美惠等应用诊断仪普查861例,荧光检测和病理符合率(宫颈癌或中、重度宫颈不典型增生)达92.8%,假阳性率仅4.1%。其中4例宫颈浸润癌和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荧光检测均阳性,见表1。    表1荧光检测和病理检查比较            病理检查    例数    荧光检查   

8、0;        +    -            正常或良性病变        754        26       &#

9、160;728            核肥大    40    7    33            轻度间变    18    2  &#

10、160; 16            中度间变    8    7    1            重度间变    2    2  

11、;  0            癌    4    4    0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丁爱华等认为,荧光光谱检测法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检出率。但药物荧光检测法,宜先服用光敏药物,因不方便而难

12、以推广应用。而诊断仪采用氮分子激光激发人体固有荧光光谱技术,进行宫颈定位活检,不需服用任何光敏药物,取得了良好结果。在345例宫颈重度糜烂(148例)防癌涂片级以上、宫颈不典型增生(152例)和宫颈癌(45例)患者中,在同一病例均做防癌涂片、阴道镜、荧光检测和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荧光目测法的阳性总符合率为80.0%,阴道镜为72.9%,防癌涂片为58.7%,荧光组阳性符合率略高于阴道镜组。各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明显高于防癌涂片组(P0.01),其中荧光组宫颈不典型增生的符合率为93.3%,而阴道镜组为69.7%,涂片组为52.5%。不典型增生病例中,荧光组与阴道镜组符合率的比

13、较(P0.001),提示荧光诊断法更易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在宫颈炎中荧光组与阴道镜组和涂片组,均有类似的假阳性率,分别为38.3%、36.4%和40.2%。    丁爱华等又试用改进的光谱法型荧光诊断仪做内腔诊断,检测女性生殖道疾病74例,10例荧光光谱检测阳性,病理切片证实全部为癌,无假阴性;荧光光谱检测3例可疑阳性,但病理切片结果为非癌,故假阳性率为4%,可知光谱法型降低了以往的假阳性率,而且采用比率光谱测算法,判断阳性与阴性更为鲜明。目前激光荧光诊断法已进入到妇科内腔诊断,并获得成功。    1993年解放军总医院李亚里等应用诊断仪检测581例患者,其中宫颈炎和癌前病变501例,荧光检测符合率为93.6%,假(+)率6.7%,均较防癌涂片(+)率高,尤其宫颈光滑或老年性宫颈阴道炎病例中发现宫颈癌或癌前期病变17例,显示较好的检出率。而63例宫颈癌组荧光检测符合率达100%。值得提示的是对宫颈癌阴道顶端复发者的诊断更有意义,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