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身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刺身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刺身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冷菜工艺教案教学内容项目五 刺身拼盘制作任务1 刺身拼盘概述检查签字授课时间授课时数3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刺身的形成与的地位及作用。  2.熟悉刺身拼盘制作的卫生要求。  3.掌握刺身拼盘选用选择要求。  4.掌握刺身拼盘制作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刺身的原料特性 难点:刺身的饮食文化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案例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导入,图片,案例 第一节:刺身概述一、刺身形成与发展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美食。若要追溯历史,刺身最早还是唐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据记载,公元14世纪时,日本人吃刺身便已经成为时尚,那时的人用“

2、脍”字来概括刺身和类似刺身的食品。当时的“脍”是指生的鱼丝和肉丝,也可指醋泡的鱼丝和肉丝,而那时刺身只是“脍”的一种烹调技法。直到15世纪,酱油传入日本并被广泛使用以后,刺身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格式。   刺身就是生鱼片(日语音“沙西米”)是将新鲜的鱼、贝等原料,依照适当的刀法加工,享用时佐以用酱油与山葵泥(日语音“瓦沙比”)调出来的酱料的一种生食料理。   近些年,随着餐饮业国际间交往的增多,世界各国好吃的东西都能在国内找到。刺身也是这样,它已经从日本料理店走进了数量众多的中高档中餐馆。  二、刺身特点  

3、; 1.刺身造型美观、口感鲜美。   刺身造型多以山、川、船、岛为图案,并以三、五、七单数摆列。   2.刺身原料选择必须新鲜。   3.刺身佐料简单而富有特色。   佐料主要有酱油、山葵泥(膏)(浅绿色,类似芥末),还有醋、姜末、萝卜泥和酒(一种“煎酒”)。在食用动物性原料刺身时,前两者是必备的。粉状的山葵泥要先用水调和以后才能使用,粉和水的比例为12。调和均匀以后,还应当静放2至3分钟,以便其刺激的辣呛味和独特的风味产生。不过调好后应当尽快使用,否则辣冲味会挥发。山葵泥提

4、供刺激味,解除生料的腥异味;酱油则提供咸味、鲜味,调和整体的美味。   4.刺身的器皿用浅盘,漆器、瓷器、竹编或陶器均可,形状有方形、圆形、船形、五角形、仿古形等。   5.刺身料理并不一定都是完全的生食,有些刺身料理也需要稍作加热处理,例如蒸煮:大型的海螃蟹,如炭火烘烤:将鲔鱼腹肉经炭火略为烘烤(鱼腹油脂经过烘烤而散发出香味),再浸入冰中,取出切片而成;热水浸烫:生鲜鱼肉以热水略烫以后,浸入冰水中急速冷却,取出切片,即会表面熟、内部生,这样的口感与味道,自然是另一种感觉。  三、刺身制作的基本要求  &

5、#160; 1.工具要求:   刺身的刀具和切法日本料理特别强调原料形态和色彩的赏心悦目。在做刺身时,如果用不合适的刀具或不锋利的刀具,那切割时就会破坏原料的形态和纤维组织,造成脂类溃破,破坏原料本身的特殊风味。处理刺身的刀具相当重要,制作者一般都有5至6把专用的刀,可分为处理鱼类、贝类及甲壳类的刀,还可分为用于去鳞、横剖、纵剖、切骨等用途的刀。另外,做刺身用得比较多的工具还有刺身筷。刺身筷细而长,一端尖细,专门用于将切好排好的片状料摆放于盘中。   2.工艺要求   加工刺身时,都要顶丝切,即刀与鱼肉的纹理应当呈

6、90°夹角。这样切出的鱼片筋纹短,利于咀嚼,口感也好。切忌顺着鱼肉的纹理切,因为这样切筋纹太长,口感也不好。一般鱼片厚约0.5厘米,例如三文鱼、鲔鱼、鲥鱼、旗鱼等。这个厚度,吃时既不觉腻,也不会觉得没有料。不过有的鱼得切薄一些,如鲷鱼,因为这种鱼的肉质紧密、硬实,所以要切得薄才好吃。 特别要提醒的是,鱼肉一定要剔净鱼骨,以防卡住食客的喉咙,发生危险。   3.卫生要求   (1)刺身的卫生要求很高,料理师的动作一定要快,尽量避免与外部环境接触过长时间。从活鱼到切成片保鲜,这个过程需要在5分钟内完成。   (2)刺身从选料、刀工、装盘到食用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要有专门的操作室,专用刀具、钻板、盛器、抹布、消毒水、纯净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