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粉针剂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研究_第1页
双黄连粉针剂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研究_第2页
双黄连粉针剂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黄连粉针剂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静脉注射乌头碱复制大鼠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观察静脉注射双黄连粉针剂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 双黄连粉针剂高、低剂量组、利多卡因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对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降低大鼠的死亡率,降低大鼠的心律失常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具有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关键词】  双黄连粉针剂;心律失常;药理实验;大鼠;黄芩;连翘  &

2、#160; To observe the anti-arrhythmic effects of injection Shuanghuanglian on the experimental arrhythmic models induced by intravenously injecting aconitine in rats 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arrhythmic models were reproduced by intravenously injecting aconitin and intravenously injected, the injectio

3、n Shuanghuanglian then, anti-arrhythmic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 Injection Shuanghuanglian significantly exerted anti-arrhythmic effects on the arrhythmia, reduced the mortality of rats, and decreased the arrhythmia scores. Conclusion The injection has anti-arrhythmic effects on the experimenta

4、l arrhythmic models induced by aconitine.    injection Shuanghuanglian; aconitine; arrhythmia; pharmacologicalexperiment; rats; Radix scutellariae; Forsythia suspensa    双黄连粉针剂由黄芩、金银花、连翘3味中药经科学精制加工而成,为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上我们发现双黄连还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1,2,特设计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观察

5、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现将实验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乌头碱复制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大鼠禁食12 h,20 %乌拉坦1.2 g/kg ip 麻醉,仰位固定,针型电极插入四肢皮下,记录标准肢导导联ECG,待心律稳定后,快速尾静脉注射(8 s内)10 mg/L的乌头碱60 g/kg,持续记录ECG,待典型的频发室性早搏出现后,示造模成功。    1.3&#

6、160;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两组间样本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  大鼠心律失常及死亡率的变化    正常对照组  在观察期间ECG未见心律失常出现;模型对照组  所有造摸大鼠在静脉注射乌头碱后于1.5 min内ECG显示出现心律失常,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中1只于观察60 min后,仍为室速;另7只迅

7、速发生多种心律失常:频发室早、室速、窦性心动过缓、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室性加速性节律、室扑、室颤、心脏停搏,并相继于3.15、3.75、3.90、5.20、5.90、6.25、6.83 min死亡,平均死亡时间为(5.00±1.71)min;双黄连低组  ECG显示出现心律失常后,静脉注射双黄连30 mg/kg,其中2只分别于22.00、37.50 min死亡;2只于观察时间60 min后,仍为室速;另4只分别于15.00、18.50、22.33、24.15 min恢复窦律,平均(20.00±3.53)min恢复窦律;双黄连高组 

8、; ECG显示出现心律失常后,静脉注射双黄连60 mg/kg,其中1只于18.45 min死亡,1只于观察时间60 min后,仍为室速;另6只分别于6.50、8.83、10.33、12.15、18.00、22.00 min恢复窦律,平均值(12.97±5.89)min;利多卡因组  ECG显示出现心律失常后,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 mg/kg,其中3只分别于12.33、19.75、36.45 min死亡;1只于观察时间60 min后,仍为室速;另4只分别于5.70、18.45、22、26.33 min恢复窦律,平均(18.12±7.69)min恢复窦律。 &

9、#160;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乌头碱具有明显致心律失常的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双黄连(30 mg/kg, 60 mg/kg),利多卡因(5 mg/kg)均有对抗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P<0.05或P<0.01)。结果见表1。    2.2  大鼠心律失常评分的比较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双黄连粉针剂及利多卡因在3 min时均显示其明显降低心律失常评分的作用(P<0.01或P<0.05)。双黄连高组在5 min时显示降低心律失常评分的作用优于双黄连低组、利多卡因组(P<0.

10、01)。结果见表2。    3 讨论    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是常用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    型,其诱发心律失常的机制有以下几方面:(1)乌头碱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促使钠通道开放,加速离子内流,使细胞膜去极化,提高心房传导组织和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系统等快反应细胞的自律性,形成一源性或多源性异位节律。(2)乌头碱可兴奋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及传导系统,致心率减慢和传导阻滞。(3)乌头碱可明显增加钙离子内流,抑制外向钾电流,使复极时间延长,超过原有APD的20%,增加后除极发生率,引起折返激动,诱发心律失常3。本实验表明双黄连粉针剂60、30 mg/kg均有明显对抗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且双黄连粉针剂60 mg/kg的疗效优于双黄连30 mg/kg及利多卡因。    双黄连粉针剂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清热解毒药,其主要成分为黄芩苷。为一种钙离子拮抗剂,推测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其钙拮抗作用有关,同时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具有多靶点作用的特点,故是否还同时作用于其它离子通道和迷走神经而起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 肖桂林,金益强,邓跃林,等.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严重乌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