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發聲器官v.s歌唱發聲發聲器官的構造喉Larynx-喉也是人體內構造複雜又奇妙的器官之一。由一群肌肉和關節的軟骨支架所組成,它的構造和功能是非常複雜的。(一) 聲帶Vocal Cord 聲帶是聲源所在,它位於喉的頂端,像兩塊懸崖似的突壁,彼此相對地突出在氣管中。(如附圖1) 聲帶的一端繫於杓狀軟骨上,另一端繫於甲狀軟骨上,前者受杓狀肌的控制,後者受環甲肌的控制,另外還受聲帶內甲狀杓狀肌的控制。(如附圖2)(二) 環甲肌Crico thyroid muscles,拉緊時將甲狀軟骨與環狀軟骨拉斜,因此聲帶伸張拉長。(三) 杓狀肌Arytenoid museles,這是唯一能使聲帶整體外轉的肌肉。(
2、四) 甲狀軟骨,位於聲帶內部,結構相當複雜,能使聲帶放鬆,也能變更聲帶震動部分的長度及厚度。 在歌唱時,這些肌肉的正確動作要靠喉外肌的正確動作。這些肌肉也控制共鳴器的成形。這些肌肉的錯誤使用,將是聲音損壞與聲帶瘤結生長的主因。很不幸的許多歌唱者常犯這種錯誤。歌唱發聲與聲帶的變化(一) 低音發聲:聲門的後部開到最大,聲帶震動的部分又短又厚,所有喉部肌肉的張力都處於最小的狀態下。(二) 高音發聲:音愈唱愈高時,環甲肌拉緊,聲帶漸漸地變長變薄,同時橫杓狀肌及環杓肌的張力增加,漸漸把聲帶拉併在一起,因此聲門變狹窄了,通常成為一條縫。音愈高,聲帶後端併攏的部分愈長,可震動的前端愈短。發聲的方法 發聲法是
3、歌唱之生命這是當代名發聲訓練家前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的發生法教授Grosman在上課前所常用的警語。唯有正確優良的發生方法,才能延續歌唱之,生命。(一) 氣是聲音的支柱呼吸器官向發聲器官(聲帶)輸送氣息,並震動聲帶發出聲音。這是多麼自然流暢而舒服的動作,自然會發出舒服的聲音。相反的,如果少了氣流的衝擊,而胡亂使用或不當的緊張喉部肌肉,擠出聲音來,不但不悅耳,而且對發聲器官造成永久的傷害。(二) 有意識的操控發聲器官 發聲器官構造複雜又奧妙,難以一窺堂奧。但是好的歌唱者應該積極的建構這些生理常識,才能判別觀念、理論及方法的正確,進而建立正確的理論與方法,才能發揮人身樂器之優美動人的音色。結 語 人人都會唱歌,如同人人都會說話一般,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唱出好聲音,好比不是每個人都能把話說清楚。一個美好的歌聲,是唱得很舒服、很自然,把身體當成樂器來使用。但是以我們有限的知識,來指揮無限潛能的人聲樂器,是很危險的。不管是呼吸、發聲、共鳴體的應用,都應該建立在對人身樂器構造與功能的覺知上。【參考書目】1. 蔡曲旦/聲樂呼吸法(民86)/大呂音樂叢刊2. 鄭秀玲/奇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只孤独的乌鸦课件
- 企业级网络会议系统搭建协议
- 农村畜牧养殖业承包管理合同
- 诗意语言教学案例:古代诗词
- 营销策略制定与执行模板(包括SWOT分析)
- 工厂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模板设备运行周期管理版
- 爱挑食的丁丁550字11篇
- 客户投诉处理指南与反馈模板
- 业务销售提案与展示标准模板
- 答谢会讲话稿集锦15篇
- excel培训课件制作
- 2025至2030中国酶载体树脂行业发展模式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物流园区安全管理制度
- (2025)事业单位考试(面试)试题附答案
- 生物信息学基础知识与应用考试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国际档案日知识竞赛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特斯拉MODEL X用户手册
- 江苏南通2025年公开招聘农村(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分析
- 2025-2030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清洁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初中语文教师招聘面试八年级下册逐字稿大自然的语言
- 2025-2030加工芒果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