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第二册 】_第1页
第四节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第二册 】_第2页
第四节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 必修第二册 】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活动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的认识。2.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3.提高实验设计能力,体会实验设计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量筒、胶头滴管、玻璃导管、乳胶管、橡胶塞、铁架台、试管架、酒精灯、碎瓷片、火柴、乙醇、乙酸、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铜丝,设计实验所需其他用品有澄清石灰水、镁条。实验步骤1.乙醇的性质乙醇的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观察其状态,闻其气味通过实验(1)证明乙醇是具有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2)点燃乙醇,并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将烧杯倒

2、置过来,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实验(2)证明乙醇燃烧生成CO2和H2O(3)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将铜丝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重复几次,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并闻试管中液体气味的变化铜丝表面由黑色变成红色;重复上述操作几次后,试管中产生了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实验(3)证明乙醇能在加热、铜作催化剂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试写出实验(2)(3)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2):CH3CH2OH3O22CO23H2O。实验(3):2CuO22CuO、CuOCH3CH2OHCuCH

3、3CHOH2O。总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2.乙酸的性质乙酸的性质实验操作(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酸,观察其状态,小心地闻其气味通过实验(1)证明乙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酸,将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观察现象向一盛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试管里,加入约3 mL乙酸溶液,观察现象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试管里有气泡生成实验(2)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且比碳酸酸性强(3)装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内,有不溶于水的无色有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实验(3)证明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写出

4、实验(2)(3)反应过程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2):2CH3COOHMg=(CH3COO)2MgH2、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实验(3):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问题和讨论1.在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实验中,加热铜丝及将它插入乙醇里的操作为什么要反复进行几次?提示将铜丝灼热,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反复操作”的原因是每次生成的乙醛量很少,不易闻到乙醛的气味,当反复操作若干次后,可以生成较多量的乙醛。2.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和饱和Na2CO3溶液各起什么作用?在实验过程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内发生了

5、哪些变化?请解释相关现象。提示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吸水剂提高CH3COOH、CH3CH2OH的转化率。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油状液体生成,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乙酸乙酯。1.(2020·苏州高一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钠,若有氢气生成则含水B.除去乙醇中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C.乙醇和钠反应时,钠沉在乙醇的底部,缓慢地放出气泡D.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可直接蒸馏获得无水乙醇答案C解析乙醇和水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故

6、A、B项错误;直接蒸馏所获得的乙醇中仍含有水,不能得到纯净的无水乙醇,故D项错误;钠的密度大于乙醇,而且反应比较缓慢,故C项正确。2.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a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为加快反应速率,可大火加热D.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为吸收乙酸、溶解乙醇,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答案C解析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稀释过程放热,则加入试剂的顺序为向试管a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冰

7、醋酸,A项正确;乙醇和乙酸均与水互溶,则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B项正确;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且加热能加快反应速度,但大火加热,会使乙醇、乙酸大量挥发,从而降低乙酸乙酯的产率,故应小火加热,C项不正确;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D项正确。3.(2020·山东梁山一中高一检测)某教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等已省略)进行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其实验操作步骤为先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活塞a、b、c,加热铜丝

8、至红热,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间歇性地通入气体,在E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C装置中热水的作用是_。(2)E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3)E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答案(1)2H2O22H2OO2干燥O2使D中的乙醇变为蒸气进入E管中参加反应(2)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3)2CH3CH2OHO22CH3CHO2H2O(4)能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解

9、析A为氧气的简易制备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A中产生的氧气;C装置是利用水浴加热使D中的乙醇变为蒸气进入E管参加反应;在E管中Cu的催化作用下,乙醇被O2氧化成乙醛,进入F试管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撤掉酒精灯后利用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4.(2020·长沙第一中学月考)“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由CH3COOH与C2H518OH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2)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3)试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饱和Na2CO3溶液_(填“能”

10、或“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其原因是_。(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气管,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目的是_。(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主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_(填仪器的名称)。答案(1)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H2CH3H2O(2)液体上方生成一层无色油状液体,有香味(3)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不能NaOH和乙酸乙酯反应,促进乙酸乙酯的水解(4)防倒吸(5)分液分液漏斗解析(1)乙酸和乙醇在酯化反应中,乙酸脱“羟基”,乙醇脱“氢原子”,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H2CH3H2O。(2)反应过程产生的蒸气中含有乙酸、乙醇、乙酸乙酯和水,其中乙酸、乙醇都易溶于水,所以应该做到防止倒吸。蒸气进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上层是乙酸乙酯,下层是水层,溶解了乙酸钠、乙醇、碳酸钠等物质。(3)Na2CO3溶液的作用有: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