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打破科学实证观和技术理性的绝对统治 我们在此所讨论的空间不是欧几里德的几何空间,也非牛顿的绝对空间、爱因斯坦的弯曲空间,而是与人类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生存空间。空间不仅是物质固有的存在形式,它更是人类生存得以展开的场所。空间不仅以物质存在形式而规定,更因为人的具体存在方式而获得它更为现实的人类意义。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存在方式改变着人类生存空间,现实空间贯彻着技术的强制,体现着技术的筹划。1 人类生存空间的不断技术扩张古代文明可以概括为“大河文明”,一般发端
2、于“大河”流域,如古中国的黄河和长江、古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埃及的尼罗河等。大河便于交通,有利灌溉,滋养了原始农业和古代文明。与这些大河流域的定居民族不同,还有一些在草原和有绿洲的沙漠上漂泊的游牧民族,他们各自独立,为自己的牲畜不断地追找食物。丹皮尔指出:“在他们都保持这种孤立主义的见解和习俗的情况下,不论是文明还是科学,都是不可能的。”“在游牧人民当中,工艺不可能有很大进步,应用科学的起源是更谈不上了。”1罗伯特路威认为,便利的交通、人口的聚集和文明的交汇都是新文明、新技术创生的重要条件。2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古代文明间的相互交往越来越频繁
3、,技术在更为广泛的范围传播。古代的埃及人和巴比伦人互相影响,希腊人的文化建筑在埃及人所确立的基础之上,而贯通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更是举世闻名。不仅陆上的交流打开了通道,在指南针及枪炮等一系列技术支持下,欧洲人又开始了海上的探险、远航,其最直接成果就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及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图景,令整个西方世界激动不已,跃跃欲试。新大陆的发现,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加快了资本主义海外移民的步伐,世界版图大大扩展了。如果说近代技术下的人类生存世界扩张还只是限定在地表的话,那么现代技术则开始了人类对于天上空间的开拓。自古人类就有像鸟那样飞行的渴望,如中
4、国神话中的嫦娥奔月,阿拉伯神话中的波斯飞毯等都表达出一种摆脱地球束缚向往天空自由飞行的人类理想。传说在14世纪末,中国的万户在座椅背后安装47支当时最大的火箭(俗称“双响”或“二踢脚”),两手各持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勇敢的万户的失败是可以想见的,但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的力量飞行的人。为纪念这位传奇式人物,月球表面东方海附近的一个环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直到18世纪,在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和技术发展基础上,1783年法国蒙哥尔费兄弟的热空气气球和J. A. C. 查理的氢气气球相继升空成功,成为人类航空发展的第一次重大突破。但是气球的飞行速度低,必须研究比重大于
5、空气的飞行器。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用自己制造的飞机,实现了人类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开创了现代航空的新纪元。喷气式飞机的出现使飞机突破了音障,整个地球成为一天可以往返的大家庭。我们可以在日本的东京用早餐,而午餐就可以到美国的纽约享用。我们现在可以感叹的就是,现代技术把世界各地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地球和世界变小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整个社会,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空间,或称赛伯空间(cyberspace)。赛伯空间是一个依靠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支持的数字化信息世界,并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人的面前。在赛伯空间,虽然我们面对的不是现实的人和物,但是它却
6、给我们真切的感受,实现着人与网络世界的真实互动。虚拟现实技术为感官创造了一个比现实显得更为“真实”的空间世界,人的感官在虚拟技术中被最大程度地调动、强化,使每一个参与者具有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真实”感、沉浸感。仅仅是一个办公桌的实际空间,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电脑屏幕,但是因特网(Internet)、万维网(WWW)技术把我们与赛伯空间的任何一个节点相连,整个世界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赛伯空间我们可以随时到法国凯旋门、埃及金字塔、悉尼歌剧院甚至美国五角大楼,可以查找世界各地图书馆的资料,也可以邀请不同国家的朋友一起讨论学术问题、一起聊天。赛伯空间一方面把我们的空间联系无限扩大,另一方面它汇聚整个世界,
7、压缩或者说是销蚀了空间距离。不论我们是否喜欢,就是这样一个建基在网络技术、虚拟技术基础之上的赛伯空间,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构筑基础,成为我们现实社会空间的重要补充形式。2 人类生存空间的技术统治古代人的日常劳作常常是一家一户的分散劳动,子承父业或师徒制是当时家庭作坊最重要的劳动组织形式。“铁匠是工业化前一个相当典型的工匠,他每天需要面对十几种不同的工作。”3在一个铁匠作坊里,一个称职的铁匠需要掌握全套的铁匠活,他可以表现他的个人技艺,欣赏他的最终劳动成果。在西方历史上,13、14世纪的手工业是创造性劳动的一个顶峰。4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正像马克思所说,“
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5蒸汽机的使用带来了生产的集中,工厂取代了家庭手工作坊。工厂里大机器生产线的使用,工人们被钉在了生产流水线上,只能跟随流水线的节律劳作,成为整个生产线的一个零件,没有喘息的机会。在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中,不是工人在使用机器生产,而是资本在支配、操纵着工人劳动。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其实质就是资本集中,是无生命的机器对于工人劳动的役使过程。芒福德将技术分为两类:分散的民主技术和集中的集权技术。分散的民主技术是制作的原始形式,主要以生活需要和发展为方向,而不是以工作或权力为中心。相反,集中的集权技术常常是以科学做基础和市场为依托,其
9、目的在于经济的扩张、物质的丰盈和军事的优势。简言之,就是为了权力。6风车是一种分散的民主技术,没有谁能够垄断风;核能则是一种集中的集权技术,温纳认为只要该技术存在,其潜在的毁灭性就要求必须有集权化的等级命令序列实施控制,这独立于政治类别而存在。集权技术不仅体现在现代技术,其根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芒福德称其为“巨机器”(megamachine)。在芒福德看来,庞大的军队或者像建造埃及金字塔和中国万里长城而组织起来的劳动组织,都是典型的巨机器。在这种巨机器中,所有的人都按照巨机器的技术要求组织起来,而人性则被最大限度地剥夺。按照丹尼尔贝尔的理论,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建立在一巨大的层级官僚体制基础
10、之上,每一个人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只能是沿循这一早已技术设定的层级官僚体制往上爬,以期获得更大的自由,但实质则是越陷越深。福柯具体分析了纪律、统治的空间技术基础,他戏称其为空间“分配艺术”。7在他的分析中,不仅包括监狱,还有兵营、学校、医院、工厂等等。统治需要一个封闭的空间,需要规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封闭的场所。监狱的高墙、电网不必再说,学校的住宿制得到肯定,工厂除了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外不允许人员的随便出入。在这一封闭的空间范围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确定位置,不得脱岗。犯人被囚禁在牢房内,病人有自己的固定病床,学生上课时间是不得串座位的。这一切统治的实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监视技术手段,边沁的全景
11、敞式建筑(panopticon)为此提供了一个范例。在这一监狱建筑形式中,中间有一瞭望塔,四周是一环形建筑,环形建筑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囚室有两个窗户,一个与瞭望塔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保证光亮贯通囚室。按照边沁的设想,在囚犯所困的环形建筑,人彻底被观看,但不能观看;在统治者所处的中心瞭望塔,人能观看一切,但自身不会被看到。我们不得不佩服这种贯彻统治意志的空间“分配艺术”。随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空间的争夺、占领、统治从陆地、海洋逐渐扩展到空间、太空。1957年以来,前苏联、美国等相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其中多数是直接为军事目的服务的。战场从以往的陆地、海洋、空
12、中向外层空间扩展,空间优势的争夺逐步升级。 美国在1982年专门成立了空间防御司令部,前苏联也有相应机构承担空间防御任务。1983年10月美国国防部制订的“战略防御倡议”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主要内容就是在空间或地面部署以定向能武器(如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等)为主体,包括截击卫星、截击导弹的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以便在空间拦截和摧毁来袭的弹道导弹弹头。1969年7月美国捷足先登,首次实现了人类登月,将美国的星条旗插在了月球上。1966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外层空间条约规定,各国不得将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及其他天体)及其资源据为己有,它们为人类共同财产;不得在外层空间部署毁灭性武器
13、,月球和其他天体只能用于和平目的。但是,国际空间法的制订和完善能否遏止技术的无限空间扩张和强权统治意志吗,我们心存疑惑。3 空间意义的技术转换古人对于空间的认识,依靠的是他的身体、感官、行动,主要是来自他们的生活体验。比如说翻过了一座山,趟过了两条河,走过了三个村子,却不懂得有多少米、公里的路程。亚里士多德否定真空的存在,认为“自然害怕真空”,空间一定是和具体的事物相关连,要在事物的具体存在中理解空间。古代的空间概念,是事物存在、汇聚的“场所”,是人与众神对话的所在。古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中世纪的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等古代建筑,都不是冰冷的僵死的空间形式,而是汇聚着天地神人,凝聚着厚重
14、的历史文化,传达着“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如果缺少了具有汇聚生活意义的聚焦物(focus thing)存在,场所精神的表达也就没有了寄托物,场所就不再成为一个场所。古代社会由于以生活为中心,这样的聚焦物并不缺少。依照伯格曼的分析,火炉提供的不只是温暖,古代的火炉是家庭冬日里的焦点、中心,汇聚着一家人的劳动、闲暇、故事和亲情。8现代家庭里的中心不再是火炉,热量的提供通过暖气管道统一输送,或者是由空调解决,这里既不需要准备柴火、也无须费心看管、呵护炉火。电视成为现代家庭的中心,电视节目都是当红歌星、影星们的精心包装和表演,节目纷乱但非观众的真实生活和体验,难以担当起聚焦物的
15、作用。1 2 下一页 海德格尔比较了山谷里连接河流两岸的旧木桥和水电厂的不同意义,水电厂不像旧木桥那样建造于莱茵河中,宁可说水流被误建到发电厂中。在这一意义说,河流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河流,它现在只是一个“水压提供者”。水磨或者说风车,它们都借助了自然之力,受到了自然的帮助,但它们不同于水电厂那样对自然强求、逼迫。水磨、风车作为聚焦物,并不是要绝对地压倒和排斥自然,而是标志自然的存在,让人们从中体会自然的恩施。9 古代的城市一般依傍河流而建,仰仗的是自然地理环境,而现代城市的建立和发
16、展则是技术经济的直接推动。石家庄原先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的时候,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公里,建在了石家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京汉线相交,于是石家庄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当今河北省的行政中心。而正定县城至今仍不过是座几万人的县级小城。在一些大学附近,受大学的科学技术资源的辐射影响,20世纪相继建起了一些科学城,如硅谷、筑波科学城等。技术经济资源的集聚与人口集聚城市扩张相互促动,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越来越多,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突显。一些繁华大都市形同建筑集装箱,人流、车流在建筑夹缝中穿行,人辗转在“笼子”里,与阳光、
17、绿地相隔绝,与自然相疏离。在传统建筑中,技术作为手段通过坚固、实用要素与建筑相关联。当现代技术以结构力学替代经验,以水泥、钢材、玻璃等工业建筑材料替代石、木、砖瓦这些自然材料,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悬索结构等现代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石材、砖木结构,以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和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替代传统的手工营造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都使得作为手段的技术显现出来,建造的过程成为了技术的过程,变成了科学管理的过程,原本作为手段的技术将建造目的颠覆了,形式取代内容成为一种技术统治的展现过程。都江堰、赵州桥建造中所考虑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巧妙构思等在现代技术设计中几乎成为多余,因为钢铁混凝土是有效的通用
18、材料,一切都可以由技术来解决。为了技术的展现,各地都在打造标志性建筑,世界第一高楼在人们的竞争中不断攀升。为了资本的利益,人们要在有限的地面上占领最大的空间,架空式、倒三角、倒台阶、倒金字塔之类非常建筑方式不断涌现。10 “在这技术化的建筑中,在这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丛林里,在这割断了历史、文脉,割断了地方性、民族性,排除了人的情感和人文精神的建筑机器里,我们能够在此定居吗?我们能够以此为家园吗?”11 建筑、城市除了受到技术的支撑和制约外,也不得不考虑人的自身生理结构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电梯可以更快,这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人的身体耐受能力是有限度的。城市可以扩张得更大,但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在
19、工作或购物的交通上花费45分钟以上的时间,这就是“45分钟定律”的涵义。12 20世纪美国城市发展有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1950年代到1960年代的人口居住郊区化;第二次浪潮是1970年代以后超级市场为代表的商业郊区化;第三次浪潮是就业岗位的全面郊区化,又称边缘城市(edge city)。13边缘城市号称是可以把美国人从奠基于19世纪的中心城市桎梏中解放出来,但是其弊端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边缘城市”过于依赖小汽车,城市污染向外扩散;另一方面是人口的低密度扩散,造成土地、能源耗费增加,加大了基础设施成本;再一方面是一家一户相隔较远,缺少共聚场所和机会,社区的凝聚感和人情味下降,恶
20、性犯罪上升。欧洲的海上探险、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范围,而现代航空技术、通讯技术带来的则是空间的收缩和坍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古代情思没有了,鸿雁传书显得多余了,拿起电话就可以聊天,坐上飞机几十分钟就可以见面。由于空间的坍塌,过程被取消,直接面对的就是结果,现代人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再也不会出现,一个电子邮件发过来全解决了,至多就是讨论佛经的版权问题。自19世纪,公路、铁路、飞机、电报、电话、因特网逐渐贯通全球,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但是文化的差异性与多元化也逐渐被抹杀。现在不论你身处何处,只要打开电视、连上因特网,展现在你眼前的电视节目、网页内容可能是不同的,但其文化内涵大同小异、基本一样。在网络空间,功利主义、技术理性具有支配地位,文化的伦理和审美取向被排挤,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和文化品位让位于世俗化、感官化。胡塞尔认为,“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对科学的总估价出现了转变”,“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科学观念被实证地简化为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寒节气幼儿护理
- 传统治疗体系概述
- 智慧城市三维管网设计施工与质量保障服务合同
- 核电站辅助岗位派遣服务及管理协议
- 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许可与售后服务合同
- 文创园区产业孵化与委托经营管理合同
- 游戏动漫IP授权与跨界合作开发合同
- 电池产品安全评估与理赔补充合同
- 伊利集团年度培训体系总结
- 高效节能工业废气处理系统验收质量标准协议
- 喷淋塔设计标准参考
- 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课时
- 高支模板监测记录
- 涂装工艺流程、PFMEA2018
- 《苏泊尔盈利能力分析》8000字
- 浙教版初中科学所有实验目录及所需器材九上
-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教案-四线制道岔控制启动电路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委托书挂靠样本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立体几何中的空间距离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