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下的帐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一、存货准则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商品流通企业的进货费用可设立“待摊进货费用”科目归集,期末根据销售和结存比例分别计入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和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 企业(如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进货费用,可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构成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二、重点难点解析举例1:(1)2002年12月31日,某公司库存
2、原材料A材料的帐面价值(成本)为30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28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2)用A材料生产的产成品W1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3)确定2002年12月31日A材料的价值分析:根据以上情况,2002年12月31日A材料的帐面价值(成本)高于其市场价格,但是由于用其生产的产成品W1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也就是说用该原材料生产的最终产品此时并没有发生价值减损,因而在这种情况下,A材料即使其帐面价值(成本)已高于市场价格,也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举例2(1)2002年12月31日,某公司库存原材料B材料的帐面价值(成本)为12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110万元,假设不发生
3、其他购买费用(2)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产成品W2型机器的市场价格也发生了相应下降,下降了10%。由此造成该公司W2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300万元降为270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28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W2型机器尚需投入16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3)确定2002年12月31日B材料的价值存货的减值 案例分析 : 某企业本期末有库存商品100件,单件成本10万元,售价9万元,假定无销售税费。期末存货中有1件订有合同,合同价12万元。 (四)存货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一、固定资产准则修改背景及主要变化(一)准则修改的背景(二)新准则的主要变
4、化举例:企业购入一台仪器,成本1000万元以存款支付,因仪器含放射性元素,预计使用期满报废需特殊处理费用300万元。设备预计使用年限20年,预计净残值0,采用平均年限法。预计弃置费用现值200万 二、新准则重点难点说明(一) 固定资产的定义(二) 固定资产的确认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1. 初始计量原则2. 外购固定资产举例:2005年6月5日,某公司一揽子购入甲、乙两部机床,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机床价款总额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支付的运杂费为3万元,款项已经通过银行转帐支付。两部机床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经评估得知,甲机床公允价值为75万元,乙机床公
5、允价值为50万元。公司帐务如何处理?1、计算确定甲、乙机床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甲机床公允价值占甲、乙机床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750000/(750000+500000)=60% 乙机床公允价值占甲、乙机床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500000/(750000+500000)=40% 2、计算确定甲、乙机床的入帐价值 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付款购买资料1:假定A公司20×7年1月1日从C公司购入N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购货合同约定,N型机器的总价款为1 000万元,分3年支付, 20×7年12月31日支付500万元,20×8年12月31日支付300万元,
6、 20×9年12月31日支付200万元。假定3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3.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4. 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 5. 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4.5.1、固定资产的折旧2、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3、计提折旧的起讫期4、计提折旧的方法5、按决算价调整原价无需调整已提折旧 6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四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例2】2007年8月22日,甲公司对现有的一台生产用机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护过程中领用本企业原材料一批,价值34 000元,应支付维护人员的工资18 000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项维护不产生未来的经
7、济利益,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例3】固定资产被替换部分的价值扣除 企业的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0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在第5年年初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某一主要部件进行更换,发生支出合计500万元,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被更换的部件的原价为400万元。五 固定资产处置六 固定资产减值七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八 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 九 固定资产披露十、新旧准则比较小结新条例下固定资产增值税帐务处理一、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1 购进固定资产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例1:甲企业于2009年5月5日,购入一台生产用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2800
8、000元,增值税476000元,支付运输费200000元。固定资产无需安装,且运费取得了增值税合法抵扣凭证,以上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该业务可抵扣增值税47600020000×7477400元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80000020000×932818600元借:固定资产 2818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77400贷:银行存款 3296000对于企业进口固定资产或工程物资,按照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 自制固定资产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例2 企业于2009年3月20日自建一条生产线,购入各种工程物资支付价款250000元,支付增值税42500元。实际领用工程物
9、资233000元,领用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30000元(1) 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借:工程物资 2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500贷:银行存款 292500(2) 工程领用物资和原材料借: 在建工程 263000 贷:工程物资 233000原材料 30000原条例下,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时,由于原材料改变用途,应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新条例下,由于自建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同样可以抵扣,所以原材料进项税额不再需要转出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会计处理例3 甲企业用一批材料换入新设备一台。该材料售价7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表明增值税额11900元,该材料的实际成
10、本为65000元。换入的新设备公允价值8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表明增值税额13600元。甲企业支付补价11700元。假定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甲企业取得固定资产地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8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贷:其他业务收入 7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00 银行存款 11700甲企业结转材料成本的会计分录借:其他业务成本 65000 贷:原材料 650004 债务重组取得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会计处理例4 甲企业2009年2月10日赊销一批商品给乙企业,价税合计100000元,当即收到一张面值100000元的商
11、业承兑汇票。2009年8月10日乙企业发生财务困难,经双方协商拟进行债务重组。乙企业以设备抵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该设备公允价值78000元,增值税额13260元。甲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债务重组损失100000(7800013260)8740元借:固定资产 7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260 营业外支出 8740 贷:应收票据 100000二 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销售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二是增值税条例所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1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例5 丙企业2009年7月8日转让5月购入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100
12、0000元,已提折旧50000元,该固定资产售价900000元,增值税额153000元,已经收到全部款项,该固定资产购进时所含增值税额170000元已全部计入进项税额(1)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950000累计折旧 5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0(2) 出售固定资产收取价款和增值税额(根据财税【2008】170号文,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17计收增值税)借:银行存款 1053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3000(3)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 50000 贷:固定资
13、产清理 50000企业销售本企业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该项固定资产原取得时,其增值税进项税额未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根据财税【2008】170号文,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2 视同销售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会计处理根据财税【2008】170号文规定,纳税人发生细则第四条规定固定资产视同销售行为,对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无法确定销售额的,以固定资产净值为销售额例6 丁企业2009年7月1日购入电脑一批,买价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以上支出均取得合法凭证。2009年10月10日,企业将该批电脑通过当地红十字会捐赠给受灾企业。该电脑已提折旧20000
14、元,捐出时支付清理费2200元。这是将“购进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属于视同销售行为,丁企业会计处理如下(1)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180000累计折旧 20000贷:固定资产 200000(2) 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2200 贷:银行存款 2200(3) 计算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0600(固定资产净值180000×17)借:固定资产清理 30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600(4) 结转固定资产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 2128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12800三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明确指出五种情况的进项税额不得
15、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同时财税【2008】170号文规定,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例7 2009年9月8日,A公司将于7月8日购进的生产设备卡车转为基建处作房屋和办公楼基本建设使用,购入价50000元,增值税8500元,残值率5,预计使用8年,采用直线法折旧,以上均取得合法抵扣凭证,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予转出。固定资产已提2月折旧50000×95×2/(8×12)989.58元固定资产净值50000989.5849010.42元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 49010.42×178331.
16、77元(1)借:固定资产清理 49010.42 累计折旧 989.58贷:固定资产 50000(2)借:在建工程 57342.19贷:固定资产清理 49010.4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331.77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一、 无形资产准则修订后的主要变化二、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1. 通常按实际成本计量购入无形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例1】 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某A上市公司20×6年1月8日从B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A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B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按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6 000 000元,每年末付款2 000 000
17、元,三年付清。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10%,3年期年金现值系数为2.4869。 2. 某些情况下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例2 】某股份有限公司接受A公司以其所拥有的专利权作为出资,双方协议约定的价值为20 000 000元,按照市场情况估计其公允价值为25 000 000元,已办妥相关手续3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例2】三、三、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可予资本化 四、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1定期复核使用寿命 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五、无形资产的处置 六、无形资产的披露 收 入收入的定义收 入收入是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赠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
18、经济利益总流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确认的原则商品销售的计量 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但是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 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例:甲公司在2005年1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合同约定的总价款600万元,分3年在每年年末等额收取,商品成本400万元,假定折现率为8。(不考虑增值税
19、)“递延法”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业务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例:甲公司2008年1月10日出售大型设备一套,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从销售当年末分5年收款,每年200万元,合计1000万元(含增值税)。如果购货方在销售成立日支付货款,只须支付800万元即可。增值税按每年协议约定的收款计交,计算及帐务处理如下:商品货款现值800万元和未来应收金额合计1000万元均分解为价款和增值税两部分。其中,现值800万元中的价款为683.76万元(800/1.17),1000万元中价款为854.7万元(1000/1.17),增值税145.3(1000/1.17×0.17)万元。未确认融资收益的初始入账价值应
20、该是价款的货币时间价值170.94万元(854.7683.76)假设当前售价的实际利率7.93帐务处理(1) 2008年1月10日销售成立时借:长期应收款甲公司价款 8547000税款 145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837600递延增值税负债 1453000未实现融资收益 1709400(2) 2008年12月31日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2000000 贷:长期应收款甲公司价款 1709400税款 290600借:递延增值税负债 290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90600借:未确认融资收益 542200 贷:财务费用 542200以后各年末的会计处理与此相同,只是各年确
21、认的已实现融资收益不同年份每年年末收款每年年末利息收益收回本金未收本金(1)收款总额(2)价款(3)税款(4)上年末(6)×7.93(5)(2)(4)(6)总计上年末(6)-(5)06837612001709429065422116725670422001709429064497125974410732001709429063498135963051142001709429062420146741583752001709429061257158370合计1000854714531709468376收 入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收 入 商业折让和销售退回例题:公司在年月报销售商品件,每件售价
22、 元,成本80元,增增值税率,付款条件为。例题:02、3、1发出商品,售价1,000,000元,成本800,000。 02、8、1回购,回购价1,100,000,增值税17%。提供劳务收入劳务的计量 按照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劳务收入,但是,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劳务在年内完成完成合同法: 即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 收入=合同金额 劳务跨年度完成 完工进度的确认方法: 已完工作的测量 已提供的劳务费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 已发生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不同。会计准则
23、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按其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型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税法是以取得成本作为计税基础,企业股权投资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不论数额大小,应一律计入投资成本二、是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处理方法不同会计准则规定要求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这是因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属于未实现的损益,所以税法根据“据实扣除”原则,对于未实现的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对于未实现的收益也不作为应纳税所得三、是处置收益的确认方法不同会计将公允价值与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税法是将处置取得
24、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二 举例分析甲公司在2007年6月3日,从公开市场以每股18元购进乙公司股票20万股,支付相关税费1.5万元。6月30日该股票价格上涨到每股21元,10月25日以每股22元的价格将该股票12万股出售,支付相关税费1.2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剩余的8万股,每股公允价值为19元。2008年1月12日以每股18。5元的价格将剩余的8万股股票全部出售,支付相关税费7500元。2007年和2008年度利润表反映的利润总额分别为820万元和760万元。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07年企业所得税税率33,2008年起执行
25、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在2007年2008年度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相关帐务处理及纳税调整如下(单位:万元)1 2007年6月3日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60投资收益 1.5贷:银行存款 361.5纳税调整:购入股票支付的相关税费1.5万元不得在本期扣除,该项股票投资计税基础为361.5万元。应调整增加所得额1.5万元2 2007年6月30日,公允价值21×20420万元。帐面价值36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2036060万元,即公允价值高于帐面价值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纳税调整: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6、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调减所得额60万元3 2007年10月25日,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金额22×121.2262.8万元应结转该金融资产的帐面价值(36060)/20×1221636252万元实际收到金额大于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的差额262.825210.8万元借:银行存款 262.8万元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16公允价值变动 36投资收益 10.8万元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6 贷:投资收益 36纳税调整:股票转让收入22×12264万元,计税基础361。5/20×12216。9万元,支付的相关税
27、费1。2万元资产转让所得264216。91。245。9万元会计确认的收益10。836-36=10.8万元二者的差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5。910。835。1万元4 2007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19×8152万元帐面价值3606021636168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216816万元,即公允价值低于其帐面价值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6期末,将损益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帐务处理从简纳税调整: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6万元5 2007年12月31日年度终了,剩余8万股股票帐面价值16816152万
28、元,计税成本为361.5/20×8144.6万元。差额7.4万元在处置时作纳税调整。也就是说,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核算的结果,截至2007年12月31日(1) 2007年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8201.56035.116812.6万元应交所得税812.6×33268.158万元(2) 2007年度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7.4×251.85万元(3) 利润表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268.1581.85270.008万借:所得税费用 270.00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8.158递延所得税负债 1.856 2008年1月12日
29、,出售剩余股票,实际收到金额18.5×80.75147.25万元应结转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1448152万元实际收到金额小于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152147.254.75万元借:银行存款 147.25投资收益 4.75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44 公允价值变动 8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 贷:投资收益 8纳税调整:股票转让收入18.5×8148万元 计税成本144.6万元 支付的相关税费7500元 资产转让所得148144.60.752.65万元 会计确认的损失4.75884.75万元,二者的差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65(4.7
30、5)7.4万元7 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7607.4767.4万元应交所得税767.4万元×25191.8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19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8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91.85万元至此,2007年6月3日购买的股票20万股全部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也随之消失,纳税调整增加金额与纳税调整较少金额互抵,累计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完全相等,都是1580万元,当然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也完全相等,都是460.008万元。另外,经过上述会计处理后,“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科
31、目已经没有余额。而“银行存款”科目借方余额262.8147.25361.548.55万元,说明该项投资业务获得投资收益48.55万元,表现为现金净收入企业48.55万元。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 1、企业合并的定义 2、企业合并的分类分成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两大类 3、控制的概念(同关联方准则) 4、企业合并的三种形式吸收、新设、控股。 吸收:A + B = A,两套帐合成一套帐 新设:A + B = C,两套帐合成一套帐 控股:A投资控股B = A、B两个企业,A为母公司,B为子公司。 在A + B编制合并报表时视为一个会计主体。但仍为两套帐。 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的各种处理基本相
32、同,都是被并方消失,合并方为主。主要区别在于吸收合并后公司名称仍为合并方,新设合并后公司名称为新的。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含义 1、定义和常见类型2、合并方和合并日3、处理原则权益联营法权益联营法又称权益结合法、权益合并法,其主要理论是:企业合并是资源的联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合,而并非是一种买卖。记帐的原则是以帐面价值为基础,包括被合并企业的净资产和合并前原有利润。支付的合并对价(多数是以股换股用面值计量、少数是支付资产等用帐面价值计量)与取得被合并企业的净资产的差额在净资产内部调整。因此,吸收和新设合并的没有商誉、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等于被合并企业的净资产
33、份额。 (二)合并日的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的确认,合并对价与所获得的净资产的差额处理。2、合并中一般费用、发债费用、发行权益证券费用的处理。 (三)合并日合并报表的编制 1、原则:视同早已控股追溯重述2、合并三张报表(吸收和新设合并已合成核算体系,不需编制合并报表)一、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含义 1、定义和常见类型 2、购买方和购买日3、处理原则购买法 购买法又称购受法,其主要理论是:企业合并是一种买卖行为,合并方用公允价买入资产、负债或净资产,记帐的原则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支付的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大于取得净资产的公允价的差额,吸收和新设合并的帐上记录为商誉、
34、控股合并的包含在长期股权投资内。支付的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小于取得净资产的公允价的差额,我国没有采用国际上“负商誉”的做法,而是复核后直接记入损益。因此,吸收和新设合并只可能有正的商誉而没有负的商誉,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大于或等于净资产份额的公允价值。 (二)购买日的会计处理 1、购买方支付的企业合并成本的确定 2、取得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 3、支付的合并成本与所确认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差额处理,即商誊的处理 (三)购买日合并报表的编制 1、原则:购买日开始控股 2、只需编制资产负债表(吸收和新设合并已合成核算体系,不需编制)例0:同一合并、吸收合并、合并对价等于净资产(面值)A公司吸收合并同一
35、集团之下的B公司。B公司合并日帐面价值资产10000万、负债6000万、净资产为4000万,其中股本3000万、资本公积600万、盈余公积300万、未分配利润100万。会计政策与A公司一致。A公司支付给B公司投资人合并对价为A公司股份每股面值1元3000万股,与B公司原帐面股本面值相等。未发生有关费用。合并方会计分录为:例1:同一合并、吸收合并、合并对价大于净资产(面值)A公司吸收合并同一集团之下的B公司。B公司合并日帐面价值资产10000万、负债6000万、净资产为4000万,其中股本3000万、资本公积600万、盈余公积300万、未分配利润100万。会计政策与A公司一致。A公司支付给B公司
36、投资人合并对价为A公司股份每股面值1元4100万股。另支付审计评估法律费用80万、发行股票费用8万。合并方会计分录为:例11:同一合并、吸收合并、合并对价大于净资产(面值)并含货币将例1中“A公司支付给B公司投资人合并对价为A公司股份每股面值1元4100万股”改为“A公司支付给B公司投资人合并对价为A公司股份每股面值1元3600万股并另支付货币300万、固定资产帐面价200万合计对价4100万”。其余同例1。合并方会计分录为:例2:同一合并、吸收合并、合并对价小于净资产(面值)将例1中支付股票4100万改为2800万元,则合并对价为2800万,获得净资产仍为4000万,其余同例1。合并方会计分
37、录改为:例3:同一合并、控股合并、合并对价大于净资产将例1改为A公司购买B公司100%股权。合并对价为支付A公司股票4100万,获得净资产为4000万。其余同例1。合并方会计分录: 例4:同一合并、控股合并、合并对价小于净资产将例2改为A公司购买B公司100%股权。合并对价为支付A公司股票2800万,获得净资产为4000万。其余同例2。合并方会计分录: 例5:非同一合并、吸收合并、合并成本大于净资产甲公司吸收合并新成立的乙公司。乙公司被购买日净资产公允价为4100万,其中资产公允价10200万(帐面价值10000万)、负债公允价值与帐面价值相同6000万、尚有可靠计量未确认或有负债公允价值为1
38、00万。购买方支付给乙公司投资人的合并成本公允价为4300万(未包括直接费用80万),其中货币资金1200万、固定资产公允价值100万(帐面价值90万)、 A公司长期公司债1000万、 A公司股票每股面值1元公允价每股4元共500万股。另支付审计评估法律费用80万、发债佣金5万、发行股票费用8万。购买方会计分录为:例6:非同一合并、吸收合并、合并成本小于净资产将例5中支付货币资金1200万改为800万,则合并对价为3900万(未包括直接费用80万),获得净资产仍为4100万,其余同例5。购买方会计分录改为: 例7:非同一合并、控股合并、合并成本大于净资产将例5改为甲公司购买乙公司100%股权。
39、合并对价为4300万(未包括直接费用80万),获得净资产公允价仍为4100万. 其余同例5。购买方会计分录为:例8:非同一合并、控股合并、合并成本小于净资产将例6改为甲公司购买乙公司100%股权。合并对价为3900万(未包括直接费用80万),获得净资产公允价仍为4100万. 其余同例6。购买方会计分录为: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所得税会计的目的 1、计算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是否存在暂时性差异?2、暂时性差异是否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3、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是否调整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基本概念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计税基础的要点是确定将来税前可列支数
40、。(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计税基础的要点是确定将来税前不可列支数。(负债帐面价值将来税前可抵扣数)二、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结果多数需要预提所得税费用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结果多数可以待摊所得税费用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核算。小结:暂时性差异计算应考方法:一律将帐面价值放在首项,并以正负数概念判断:资产帐面价值计税基础=正数为应纳税差异;负数为可抵扣差异负债帐面价值计税基础=正数为可抵扣差异;负数为应纳税差异综合举例: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一 采用利润表法计算期间12345会计折旧10001000100
41、010001000税法折旧20001200720540540差额1000200280460460递延税款(借项)30060(84)(138)(138)二 采用资产负债表法计算各期期末012345账面价值500040003000200010000计税基础50003000180010805400账面价值计税基础100012009204600上一行的后期前期1000200280460460递延所得税负债(30)30060递延所得税资产(30)84138138例5:联营合营企业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亏损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某公司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本年亏损200万,次年赢利200万,股权比例50%。例6:
4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公允价值低于帐面价格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A公司吸收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B公司的资产100万元(公允价值90万)、负债60万元,A公司支付合并对价50万。例7:直接计入所得者权益的交易和事项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某公司购入债券200万,归为可出售金融资产。年末公允价为180万,按照新准则减少债券和资本公积各20万。例8: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公允价值高于帐面价值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A公司吸收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B公司的资产100万元(公允价值110万)、负债60万元,A公司支付合并对价70万。例9: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和事项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某公司购入债券200万,归为可出售金
43、融资产。年末公允价为220万,按照新准则增加债券和资本公积各20万。例10:联营合营企业权益法核算投资赢利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某公司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本年赢利200万,次年亏损200万,股权比例50%。例11: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利润总额为30万元,税率33%,预提保修费用100万元但计税基础为0,固定资产已提折旧50万帐面价值350万但计税基础320万。另有债券增值20万元记入资本公积。结论:纳税所得额100万元=利润总额30万元+预提保修100万元折旧少提30万元所得税费用=应交税金33万待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3万+预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9.9万=9.9万坏帐损失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按照企业会计
44、准则的规定,对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以后,其帐面价值为资产负债表应收帐款余额减去坏帐准备余额后的净额国税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的四十六条规定:经批准可提取坏帐准备金的纳税人,初另有规定外,坏帐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0.5%.也就是说,超过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0.5%计提的坏帐准备金部分,在纳税申报时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应收帐款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为应收帐款余额减去按税法规定可予以税前扣除的坏帐准备,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会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时,应
45、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依据例题资料,不同会计年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方法如下1 2007年末计提的坏帐准备=500*2%=10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贷:坏帐准备 100000按税法规定可提取坏帐准备=500*0.5%=2.5万元2 计算2007年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800+(10-2.5)=807.5万元应交所得税=807.5*33%=266.475万元应收帐款账面价值=500-500*2%=490万元应收帐款的计税基础=500-500*0.5%=497.5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97.5-490=7.5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33%=2.475
46、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264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475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6647503 2008年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转销坏帐损失借:坏帐准备 150000 贷:应收帐款 1500004 收回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帐款 借:应收帐款 80000 贷:坏帐准备 80000借:银行存款 80000 贷:应收帐款 800005 2008年年末增提坏帐准备600*2%-(500*2%-15+8)=9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90000 贷:坏帐准备 90000按税法规定可提取的坏帐准备=600*0.5%-(500*0.5%-15+8)=7.5万元6 计算2008年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
47、税应纳税所得额=800+(9-7.5)=801.5万元应交所得税=801.5*25%=200.375万元应收帐款的帐面价值=600-600*2%=588万元应收帐款的计税基础=600-600*0.5%=597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97-588=9万元应转回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25%-2.475=-0.22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2006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25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037507 2009年收回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帐款借:应收帐款 30000 贷:坏帐准备 30000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收帐款 300008 2009年末增提的坏帐准备=540*
48、2%-(600*2%+3)=-4.2万元借:坏帐准备 42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2000按税法规定可提取的坏帐准备=540*0.5%-(600*0.5%+3)=-3.3万元9 计算2009年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800+-4.2-(-3.3)=799.10万元应交所得税=799.1*25%=199.775万元应收帐款的帐面价值=540-540*2%=529.2万元应收帐款的计税基础=540-540*0.5%=537.3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37.3-529.2=8.1万元应转回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8.1*25%-2.25=-0.22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2000
49、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25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99775010 因为2010年末应收帐款为零,其帐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差异为零,所以应将坏帐准备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年末余额全部冲销应冲销的坏帐准备年末余额=540*2%=10.8万元借:坏帐准备 108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8000按税法规定应冲销的怀装准备=540*0.5%=2.7万元2010年应纳税所得额=800-(10.8-2.7)=791.9万元应交所得税=791.9*25%=197.975万元应转回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0-2.025=-2.02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2000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0
50、25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979750截至2010年末,应收帐款年末余额为零.该项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也随之消失,那纳税调整增加金额与纳税调整减少金额互抵,累计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完全相等,都是3200万元,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也完全相同,都是864.6万元长期股权投资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比较分析一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损益与计税所得(损失)的差异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损益部分按相应比例转
51、入当期损益关于股权转让计税所得或损失与会计损益的关系,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不同于股息性所得(持有收益),前者是资本利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时,被投资单位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按持股比例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是否可减除要注意现行税收政策1 内资企业的现行税收政策【国税发【1998】97号文】规定:股权转让收益或损失股权转让价股权成本价股权转让价是指股权转让人就转让的股权所收取的包括现金,非货币资产或者权益等形式的金额;如被持股企业有未分配利润或税后提取的各项基金等股东留存收益的,股权转让人随转让股权一并转让该股东留存收益权的金额(以不
52、超过被持股企业账面分属为股权转让人的实有金额为限),属于该股权转让人的投资收益额,不计为股权转让价股权成本价是指股东投资入股时向企业实际交付的出资金额,或收购该项股权时向该股权的原转让人实际支付的出资金额该文消除了对留存收益的重复征税但由此带来问题是:在投资企业所得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税率且按现行税法规定须予以补税的情况下,投资企业以股权转让实现了属于它的留存受益,从而导致投资企业未对税率差部分补税于是(国税发【2000】118号文又规定:“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是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该文出台后,在计算出来的投资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中包含了留存于被投资单位的部分税后收益,并再次被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第6单元测试卷
- 中学生学习心理压力缓解课件
- 浙江省2025年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9-圆(含答案)
- 广告设计师作品评价试题及答案
- 产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突破技巧试题及答案
- 松下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
- 叉车考试题库分析及答案
- 本溪工勤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安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决策树在饲料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 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课件
- 安宁疗护之舒适护理
- 2023年杭州市规划局拱墅规划分局编外人员招考考前自测高频难、易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
- 品牌国际化对企业出口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
- 大模型的因果推理与可解释性
- 《圆柱与圆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展示
-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投稿格式要求
- 大白菜收获机的设计
- 卒中后抑郁(PSD)在中国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管理分析-修改
- 26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