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聂华073800216摘要目的综述中药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进展。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对有关抗高血压药物的文献进行整理、综合。结果目前,已有六大类新老抗高血压药物被用于临床。结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抗高血压药物问世。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中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而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在成年人中高达20%,并且常有许多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等。高血压病的病因复杂,已知体内许多系统与血压的调节有密切关系,抗高血压药物可以作用于影响血压调节的任一环节而使血压下降。理想的

2、抗高血压药应具有以下特点1:(1能有效降压而不产生耐受。(2不良反应少。(3不增加(甚至能改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4能逆转靶器官的损害。(5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服用方便。(7价格便宜。1999年美国“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估和治疗第六次报告”(JNC-VI将抗高血压药物分为6类:利尿药、-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T1RA和直接扩张血管的药物(主要是1受体阻断剂1。这6类药物在降压效果上没有本质差别,但每类药物在副作用、逆转靶器官的损害、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等方面则有较明显的区别。目前抗高血

3、压药的选用主要是按照国际及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根据病人靶器官损害时所表现的并发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来实现个体化用药方案的,但是如果病人没有并发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药物的选择空间较大,难以取舍,这时的选择或是盲目性的.在临床上,常见同一抗高血压药用于不同病人,因个体差异而致部分病人控制血压、改善症状不尽理想,并且不良反应差别较大,有的病人还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而新增加一些不适表现,如失眠、便秘等,长期困扰病人,甚至头痛、眩晕加重,致使不少病人服用抗高血压药后血压虽有所下降,但临床症状未解除,少数病人甚至不适症状加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我国利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历史悠久,疗效独特,特别

4、是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学的有机结合研究,揭示了不少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研究综述如下。1改善脂质代谢异常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会加重高血压病引起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 B等指标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 A等指标的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赵云芳等3治疗患者脂代谢紊乱多着眼于血、痰浊,以降压调脂胶囊(丹参、川芎、赤芍、茯苓、泽泻、白术、山楂、绞股蓝等治疗患者100例,结果治疗后TC、TG、HDL-C等均有不同程度改

5、善。张孟列3用降压药加天麻钩藤汤治疗高血压头痛50例,治疗后TC、TG均明显降低。熊原4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并高血脂症,中医辨证属痰瘀互结,以头痛、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80例,治疗后血压、TC、TG、Apo A、Apo B等指标的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吲达帕胺联用血脂康胶囊组。2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下降或丧失而出现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及病理和临床表现。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58.0%,高血压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5。陈晓虎等6以鬼针草颗粒剂治疗高血压病患者56例,并与尼群地平组对照,结果

6、表明鬼针草颗粒剂具有与尼群地平相当的降压作用,同时能够降低空腹及服糖后1 h、2 h胰岛素水平。牟华明等7观察降压合剂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降压合剂能降压、降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降压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高Na+,K+-ATP酶活性这一途径7。高允珊8用石决牡蛎汤(石决明、生牡蛎、白芍、钩藤、莲子心、莲须、牛膝、龙胆草等治疗高血压患者60例,观察其降压及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圣通平治疗组。3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现已证实,覆盖血管内膜面的内皮细胞能生成、激活、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例如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前列环素(PGI2等,以调节心

7、血管功能。ET-1为血管收缩因子,NO 为血管舒张因子,两者失衡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周端等9用活血潜阳胶囊(丹参、沙菀、蒺藜、泽泻、青箱子等治疗30例高血压病患者,有效率为93·3%,血压、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AT、NO含量均改善。姜巍等10用降脂调压颗粒(何首乌、枸杞、决明子、菊花、绞股蓝、荷叶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0例,降压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0.0%。发现降脂调压颗粒可减少ET-1释放,改善高血压时血管舒缩失衡的状态。刘景超等11观察降压调脂胶囊(钩藤、川芎、赤芍、茯苓、泽泻、白术、丹参、山楂核、何首乌等对高血压大鼠降压疗效,结果降

8、压调脂胶囊对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作用,投药后血清中NO浓度显著升高。其作用可能与促进血清中NO 合成和释放,调节血管的内皮功能有关。4减轻肾脏损害高血压病可引起遍及全身的小动脉硬化,尤以肾脏最为明显,往往在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之前就已有早期肾脏损害。血2-MG、尿2-MG、尿微量白蛋白、尿IgG、尿IgM等是目前评价早期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郭铁标等12用加味防芪地黄汤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所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19例,治疗半年后中西医结合组(加味防芪地黄汤加西药的尿蛋白明显低于西药组,内生肌酐清除率则高于西药组。卢泓等13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无症状性蛋白尿31例,治疗后

9、77.4%的患者尿蛋白比治疗前有所减少。严冬等14用降压益肾颗粒(鬼针草、制首乌、山萸肉、玄参、泽泻、防己治疗高血压患者35例,治疗3个月后尿IgG、尿IgM、血2-MG、尿2-MG、尿微量白蛋白等均有明显改善,提示降压益肾颗粒有明确的降压、保护肾脏等作用。5逆转左室肥厚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左室肥厚(LVH是高血压病主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高血压病患者的1/3。LVH的病理基础在于血瘀、痰浊两方面,气滞(虚血瘀、痰浊阻络则是其病理机制15。陆曙等16以养血活血为主要功用的降防保心片(当归、川芍、赤芍、地黄、降香、葛根等治疗伴LVH的高血压病患者36例,治疗共20周,结果反映左室肥厚的指标(

10、LVST、PWT、LVM、LVM等均有明显降低。严灿等17以活血祛痰法(丹参、川芎、黄芪、瓜蒌、半夏、毛冬青、薤白等治疗高血压病LVH患者35例,疗程3个月,结果表明其有明确的降压及逆转LVH的作用。刘建斌18证实单味钩藤煎剂浓缩液可能通过抑制原癌基因c-fos表达而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林锦标19观察血压平滴鼻剂(夏枯草、菊花、丹皮、辛荑等通过降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水平而减轻高血压病左室肥厚。6评述与展望临床研究展示了中医药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可对机体进行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已经被临床实践所证实。但是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多数报道仍停留在对降压疗

11、效的简单观察,重复性大,实验方法明显滞后,因此须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中医药降压作用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和临床荟萃的研究。笔者相信,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防治领域中因其独特的优势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 施仲伟·STOP-2试验:抗高血压治疗的关键是有效地降低血压J.中国医药导刊,2000,2(2:302赵云芳,郭炳新,耿宏伟,等.降压调脂胶囊治疗高血压100例观察J.河南中医,1998,18(5:300-3013张孟列.天麻钩藤汤治疗高血压头痛50例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1936-19374熊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病并高脂血

12、症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05,27(10:751-7525Bonora E,Kiechl S,Wileit J,et al. Prevalence of insulin resistancein metabolic disorders. The Bruneck studyJ. Diabetes,1998,47(10:1643-16496陈晓虎,唐蜀华,李燕,等.鬼针草颗粒剂治疗高血压病、高胰岛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1:19-207牟华明,戴万亨,朱慧民,等.降压合剂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作用效应及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

13、:113-1158高允珊.石决牡蛎汤治疗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5,21(4:10-119周端,符德玉,顾人树.活血潜阳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与实践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3:18910姜巍,张文高,马学盛,等.降脂调压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18-1911刘景超,杨新华,肖华云,等.降压调脂胶囊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清NO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4:235-23612郭铁标,李侠,郑德柱,苏志国.加味防芪地黄汤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所致肾功能不全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14、志,2000,7(1:49-5013卢泓,袁丹桂,胡文英.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病无症状性蛋白尿3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18(11:2014严冬,蒋卫民,唐蜀华.降压益肾颗粒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35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研究,1999,15(1:6-715顾衡强,陈美华.高血压病痰瘀证的治疗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1:70-7216陆曙,吴新欲,翁晓生,等.降防保心片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影响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1:16-1817严灿,高敏,邓中炎,等.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的变化及活血祛痰治法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6:336-33818刘建斌.钩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