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税收原理第八讲第八讲 税收原理税收原理税收原理目目 录录一二三什么是税收什么是税收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税收原则税收原则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一、什么是税收一、什么是税收(一)(一)税收的基本属性税收的基本属性“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 “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是捐税。” ” 马克思1818-1883税收原理(一)(一)税收的基本属性税收的基本属性“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西。” ” 列宁187
2、0-1924一、什么是税收一、什么是税收税收原理(一)(一)税收的基本属性税收的基本属性“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代价,”;托马斯霍布斯 1588-1679间接税和直接税就是为不受外敌间接税和直接税就是为不受外敌入侵,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向拿起入侵,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向拿起武器监视敌人的人们提供的报武器监视敌人的人们提供的报酬,酬,” ” “利益交换说利益交换说”(Benefit-Exchange-Theory) (Benefit-Exchange-Theory) 一、什么是税收一、什么是税收税收原理(一)(一)税
3、收的基本属性税收的基本属性洛克、休谟、边沁以及亚当斯密等人: 社会契约说、利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 “利益交换说” 的发展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以来,新的税收学说将视野年代以来,新的税收学说将视野转向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转向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一、什么是税收一、什么是税收税收原理(二)(二)税收的税收的“三性三性” ” 强制性强制性无偿性无偿性固定性固定性一、什么是税收一、什么是税收税收原理(二)(二)税收的税收的“三性三性” ” 强制性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税收的强制性: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
4、不得违抗。一、什么是税收一、什么是税收税收原理(二)(二)税收的税收的“三性三性” ” “皇粮国税皇粮国税”一、什么是税收一、什么是税收税收原理(二)(二)税收的税收的“三性三性” ” 无偿性无偿性一、什么是税收一、什么是税收税收的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税收的无偿性: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无偿性是相对的,指的是不能直接、税收无偿性是相对的,指的是不能直接、立即、均等获得补偿。立即、均等获得补偿。税收原理(二)(二)税收的税收的“三性三性” ” 无偿性无偿性相对体现在税收的相对
5、体现在税收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马。马克思表述为克思表述为“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 ” 。20142014年中央对地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数为付预算数为5187451874亿亿元,决算数元,决算数51591.0451591.04亿元,完成预算的亿元,完成预算的99.5%99.5%,增长,增长7.4%7.4%。知识链接一、什么是税收一、什么是税收税收原理(二)(二)
6、税收的税收的“三性三性” ” 一、什么是税收一、什么是税收税收原理(二)(二)税收的税收的“三性三性” ” 无偿性无偿性一、什么是税收一、什么是税收税收原理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一)(一) 税收术语税收术语又称为纳税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也可以是法人。法人。 纳税人纳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单位和个人。负税人与纳税人负税人与纳税人可以一致(在税可以一致(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可以分件下),可以分离(在税负可以离(
7、在税负可以转嫁的条件下)。转嫁的条件下)。负税人负税人又称税收客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物,是征税的根据(主的根据(主要为所得、要为所得、商品和财产商品和财产三大类三大类 )课税对象课税对象税收的经济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来源或最终出处(与课出处(与课税对象可能税对象可能一致,也可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能不一致 )税源税源税收原理鄱阳湖飞鸟(一)(一) 税收术语税收术语课税对象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或具体项目或课税对象的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具体划分。 税目税目国家征税时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的实际依据,或称课税依或称课税依据。据。课税标准课税标准
8、对课税对象征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税税的比率,税额与课税对象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之比即为税率。税率可划分为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类税率三类 。 税率税率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原理(一)(一) 税收术语税收术语税率税率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累进税率三类税率各自特征三类税率各自特征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原理(一)(一) 税收术语税收术语累进税率 量能纳税的原则 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原理应当能征应当能征收上来的收上来的税收数额税收数额。一是纳。一是纳
9、税人纳税税人纳税能力,二能力,二是政府的是政府的征税能力征税能力。税收能力税收能力 (tax capacity)(tax capacity)税务当局征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收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应纳税额的程度,或者程度,或者说是税收能说是税收能力被利用的力被利用的程度程度 。税收努力税收努力 (tax effort)(tax effort)税法规定的对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征税的最低界限,收入未达限,收入未达起征点的低收起征点的低收入者不纳税,入者不纳税,收入超过起征收入超过起征点的高收入者点的高收入者按全部课税对按全部课税对象纳税;象纳税;起征点起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税
10、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全部征税的数额,全部纳税人,不论收入纳税人,不论收入高低,同等享受免高低,同等享受免税额待遇。税额待遇。注意前者照顾的是注意前者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后者则低收入者,后者则是对所有纳税人的是对所有纳税人的普惠照顾。普惠照顾。 免征额免征额(一)(一) 税收术语税收术语简称税基简称税基 ,指建,指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据。税基、课税对象、税基、课税对象、税源在一定情况下税源在一定情况下可能是一致的可能是一致的 ,但这三个概念在含但这三个概念在含义上的差别是明显义上的差别是明显的。的。 课税基础课
11、税基础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原理(一)(一) 税收术语税收术语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原理(二)(二) 税收分类税收分类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划分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划分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按课税标准划分按课税标准划分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划分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划分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直接税间接税从量税从价税价内税价外税中央税地方税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原理三、税收原则三、税收原则(一)(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税收原则 决定政府对什么征税(课税对象)
12、、征收多少(课税规模)、怎样征收(课税方式和方法)等 。税收原理(一)(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亚当斯密 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提出平等、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用等四大课税原则 。三、税收原则三、税收原则税收原理瓦格纳四项税收原则:瓦格纳四项税收原则: 财政政策原则、国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和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和税务行政原则。税务行政原则。 瓦格纳(一)(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三、税收原则三、税收原则税收原理(一)(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2 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包括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和征税征税必须考
13、虑效率的要求,包括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和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 。1 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即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征税,即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纳税和所得多者多征,所得少者少征,无所得者不征地纳税和所得多者多征,所得少者少征,无所得者不征 。 3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难以兼顾。难以兼顾。 没有效率的公平便成了无本之木,没有公平的效率也无法持续。没有效率的公平便成了无本之木,没有公平的效率也无法持续。三、税收原则三、税收原则税收原理(一)(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税收中
14、的公平与效率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三、税收原则三、税收原则税收原理(二)(二)公平类税收原则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公平类税收原则公平类税收原则效率类税收原则效率类税收原则 受益原则受益原则能力原则能力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三、税收原则三、税收原则税收原理(三)(三)税收中性税收中性税收中性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二是两层含义:一是国
15、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 。 特别注意,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经特别注意,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济的调节作用 ,而应在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而应在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税收机制与市场机制两者取得最优的结合税收的调节作用,使税收机制与市场机制两者取得最优的结合 。三、税收原则三、税收原则税收原理(三)(三)税收中性税收中性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excess burden or de
16、ad burden excess burden or dead burden )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主要表现为:主要表现为: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
17、额负担;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三、税收原则三、税收原则税收原理(三)(三)税收中性税收中性消费者剩余损失SABEF;生产者剩余损失SBCDE;FD 为征税额;征税后:S将向左上方移动至S+T ,形成新的均衡点F 。三、税收原则三、税收原则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税收原理(三)(三)税收中性税收中性D是商品的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 E 为征税前的均衡点 ;总共损失SACDEFSACD
18、EF;政府的课税收入SACDFSACDF。SACDEFSACDEFSACDFSACDF,所以其差额SFDESFDE就是课税的超额负担。 三、税收原则三、税收原则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税收原理(三)(三)税收中性税收中性超额负担扭曲了课税商品与其他关联商品的消费选择,纳税人超额负担扭曲了课税商品与其他关联商品的消费选择,纳税人的负担不仅是向政府纳税的负担不仅是向政府纳税ACDFACDF,而且因政府课税带来价格上升导致,而且因政府课税带来价格上升导致产量(消费量)的减少产量(消费量)的减少 。三、税收原则三、税收原则税收原理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
19、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收归宿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税负转嫁税负转嫁税收原理(一)(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税收负担税收负担由于税收不具有直接返还性,各经济实体(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款与从政府得到的产品或服务没有对等的联系。因此,从各经济实体的角度来看,纳税(负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税收负担。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一)(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税收究竟是谁负担的问题,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不然。税收
20、究竟是谁负担的问题,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不然。 假设:税法规定对销售酒类征税,卖者每出售一瓶酒要纳假设:税法规定对销售酒类征税,卖者每出售一瓶酒要纳1 1元元的税,在不征税时,每瓶酒的售价是的税,在不征税时,每瓶酒的售价是4 4元,就此例来看,这元,就此例来看,这1 1元的税元的税由谁来付钱?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由谁来付钱?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 1、售价仍是、售价仍是4 4元,那么不管买者是谁,这时元,那么不管买者是谁,这时l l元的税由卖者来负担。元的税由卖者来负担。 2 2、卖者把售价提高到、卖者把售价提高到5 5元,这时元,这时l l元的税由买者负担。元的税由买者负担。3 3、
21、买者把售价提高到、买者把售价提高到4.54.5元,这时买卖双方都负担了一部分税,买元,这时买卖双方都负担了一部分税,买者负担者负担0.50.5元,卖者负担元,卖者负担O.5O.5元。元。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一)(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税负转嫁税负转嫁特征特征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移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移引起的引起的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间税负的再分配,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税负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结果必然导致纳税转嫁的结
22、果必然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动行为。 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一)(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税负转嫁税负转嫁方式方式其他转嫁方式。如混转其他转嫁方式。如混转或散转、消转和税收资或散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本化 等。等。前转方式前转方式 :又称为顺转,:又称为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生产企业生产企业 批发商批发商 零零售商售商 消费者消费者后转方式:又称为逆转,指在纳
23、税人无法实现前后转方式:又称为逆转,指在纳税人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的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转时,通过压低进货的价格以转嫁税负的方式。原材料生产者原材料生产者 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 生产企业生产企业 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一)(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1.1.完全转嫁完全转嫁 2.2.不完全转嫁不完全转嫁 3.3.超额转嫁超额转嫁 4.4.自己负担自己负担税负转嫁税负转嫁的程度的程度价格上升幅度等于卖方价格上升幅度等于卖方负担的税收负担的税收 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卖价格上升的幅度大于卖方负担的税收,卖方不方负担的税收,卖方不但全部转嫁税负,而
24、且但全部转嫁税负,而且可获得额外利润可获得额外利润价格上升的幅度小于卖价格上升的幅度小于卖方负担的税收方负担的税收 税负全部由纳税人自己税负全部由纳税人自己负担负担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二)(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 2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二)(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税负转嫁和供求
25、弹性税负转嫁和供求弹性供给弹性供给弹性: :指供给曲线的斜率,一般来说,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呈反向运动,指供给曲线的斜率,一般来说,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呈反向运动,即供给曲线越平坦,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买方负担,反即供给曲线越平坦,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买方负担,反之则反是。之则反是。商品供给弹性的大小与商品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时间和商品的性质有关。时间和商品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商品的长期供一般来说,商品的长期供给弹性大于短期供给弹性;给弹性大于短期供给弹性;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弹性大于技术型产品供给弹性大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
26、型产品。品。 MUMCT供给弹性大供给弹性大MUMCT供给弹性小供给弹性小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二)(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税负转嫁和供求弹性税负转嫁和供求弹性需求弹性:需求弹性:需求弹性指需求曲线的斜率,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也是呈反向运动,需求弹性指需求曲线的斜率,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也是呈反向运动,即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曲线越平坦,需求弹性越大,税负即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曲线越平坦,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卖方负担,反之则反是。越是趋向由卖方负担,反之则反是。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主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
27、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该商品的替代品数量和是该商品的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二是商品在消相近程度;二是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程度,费者预算中的重要程度,即该商品对消费者而言是即该商品对消费者而言是必需品还是非必需品。必需品还是非必需品。MUMCT需求弹性大需求弹性大MUMCT需求弹性小需求弹性小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二)(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P0P2P1DS+TS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的税负转嫁:消费者负担多,生产者负担少 。P0P1P2DS+TS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税负转嫁:生产者负担多,消费者负担少 。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
28、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税负转嫁与价格决定模式税负转嫁与价格决定模式1.1.市场价格模式市场价格模式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价格由边际效用曲市场价格由边际效用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决定,征税引起的价格线与边际成本曲线决定,征税引起的价格变动幅度由二者的斜率决定。变动幅度由二者的斜率决定。MUMCQP垄断市场垄断市场垄断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垄断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边际成本等于垄断者边际收益条目标,在边际成本等于垄断者边际收益条件下决定产量,再根据这一产量上消费者件下决定产量,再根据这一产量上
29、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价格。的边际效用决定价格。MRMUMCPQ税收原理(二)(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2.2.竞争市场中税负转嫁与归宿竞争市场中税负转嫁与归宿税前,生产者为了使利润最大化,税前,生产者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其价格和产量决策必定由边际成其价格和产量决策必定由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的交点决本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的交点决定。定。税后,生产者为了使税后的利税后,生产者为了使税后的利润最大化,其价格和产量会由润最大化,其价格和产量会由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效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的交点决定。用曲线的交点决定。SD价格数量OE纳税人是生产者纳税人是生产
30、者SD价格数量OE纳税人是消费者纳税人是消费者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二)(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3.3.税收与价格变动税收与价格变动Q0P0OSDE价格数量Q1P2P1ES+TPT 政府向单位产品征收政府向单位产品征收T T元的定额税。元的定额税。 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为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为S+TS+T, 产量与价格分别为产量与价格分别为Q1Q1和和P1P1, P1P1是消费者税后的支付价格,是消费者税后的支付价格, P2P2是生产者税后获得的价格。是生产者税后获得的价格。消费者承担的单位税收额等于消费者承担的单位税收额等于 P= P1
31、P= P1 P0P0生产者者承担的单位税收额等于生产者者承担的单位税收额等于 P0P0P2 P2 或者或者 T TP P问题:政府征税额发生变化是否影响问题:政府征税额发生变化是否影响税负比例的变化?税负比例的变化?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4.4.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税前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税前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cacbadPcadbQ00,税后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税后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cacbTdaPcaTdbQ)(,11税收使消费者支付
32、的价格增量为:税收使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增量为:caaTPPP01税收使生产者每单位产品减少的收入为:税收使生产者每单位产品减少的收入为:cacTPT消费者与生产者各自承担的税负比例为:消费者与生产者各自承担的税负比例为:caPTP/)/(Q0Q1P2P0P1OEE价格数量S+T(P=P=aQ+baQ+b)(P=cQ+dP=cQ+d)SDPT消费者与生产者,或买方与卖方所承担的税负的比例为需求曲线斜率与供给曲线斜率之比。 税收原理(二)(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4.4.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caaTPPP01cacTPT;推论:推论:当供求弹性(斜率)相等,生产者和当供求弹性(斜率)相等,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负担一半税负。消费者各负担一半税负。 a = c, P =a = c, P =(T -PT -P)=T/2 =T/2 P1OQS+TDSP0P2PQ0Q1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四、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收原理(二)(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4.4.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推论:推论:当供给完全无弹性,即供给曲线斜率当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饮行业2025年展望:新型品牌扩张策略与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建筑施工安全基础试题及答案
- 教育教学反思与切实改变方案试题及答案
- 电动车技术创新考试题及答案
- 学习乐理的个人化方案试题及答案
-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5G通信模组适配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国际合作研究报告
- 施工安全技术交流与学习试题及答案
- 职场英语沟通中的适应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医疗与医药行业:2025年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预警报告
- 2025年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的绿色物流与供应链优化报告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 高校宿管培训
- 2025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 赌博酒驾警示教育
- 产业园物业管理实施方案
-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三-国开-参考资料
- 梁晓声母亲测试题及答案
- 企业会计人员劳动合同模板2025
- 浙江省肿瘤医院医疗废物暂存间环保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报告表
- 敬老院安全培训课件
- 《加拉帕戈斯群岛》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